广西桂林市荔浦县教育局 546600
摘 要:“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方面,也是最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和感受的音乐要素,“音乐节奏感”是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表现并能准确再现音乐的一种能力。良好的音乐节奏感能够极大地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进而提升音乐素质、艺术素养,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 音乐 节奏感
“节奏”是一种一定速度的快慢的节拍。广义的节奏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规则的声律运动,诸如人类的脉搏与呼吸,动物界的蛙声蝉唱、鸡啼狗吠,自然界的潮起潮落、电闪雷鸣, 社会生活中的车水马龙、钟表嘀嗒等。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讲,节奏是对比因素有规律的交替出现。音乐学上的节奏是指音长相同或不相同的音,在拍子的基础上形成的长短相互关系,或者是长音和短音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两个要素。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音乐节奏感”是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表现并能准确再现音乐的一种能力。
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节奏是人的本能,是各种音乐要素中和人的生理、心理感受最直接的部分,通过节奏训练可以发展听觉、音乐能力。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方面,也是最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和感受的音乐要素。幼儿园所有的节奏训练都要结合着儿童的歌曲和律动、舞蹈、游戏活动及音乐,而不是单纯的技术练习。这些对于提高幼儿音乐节奏感及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关键年龄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节奏感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因此,在幼儿园内进行音乐节奏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及理解、领悟音乐节奏的元素尤为重要。良好的音乐节奏感能够极大地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进而提升音乐素质、艺术素养,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我们在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呢?
一、巧妙地将音乐融入孩子一日生活
在一日生活不同时段中可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幼儿聆听感受。
例如,早上入园,是清新美妙舒展的班得瑞钢琴曲《清晨》、《无垠地平线》、《大自然的心声》;晨间活动,是活泼灵动充满活力的小约翰、斯特劳斯钢琴曲《春之声圆舞曲》、童声合唱《春晓》、动感《小苹果》。
下午起床,是轻柔舒缓的班得瑞钢琴曲《人间天上》、甜美的童声合唱《茉莉花》、《天籁之音》;放学离园,是欢快活泼的童声合唱《捉泥鳅》、《爱我你就亲亲我》、《小小羊儿要回家》。
孩子们在不同的时段能够感受到不同性质、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动听音乐,每当音乐声缓缓响起,孩子们都精神为之一振,认真地倾听。当听到熟悉的儿童歌曲时,就小声地跟唱,拍打着节奏,在音乐的熏陶下,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二、创设适宜的音乐节奏区角环境
在班级区域创设方面,可开设音乐表演区。《纲要》中提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的活动。”因此,教师除了在音乐区投放一些购买的打击乐器外,还可以发动家长、小朋友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比如空罐子、空瓶子、饼干盒、头饰、表演服装等,把材料进行加工和装饰,制作成简单美观的打击乐器与表演用品,丰富幼儿的音乐节奏活动。
开始可以先让幼儿敲打着玩,目的在于使幼儿了解各种不同乐器能发出不同的音响;然后引导幼儿通过亲身操作,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击乐器可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待幼儿对乐器产生兴趣之后,鼓励、引导幼儿用乐器为他们熟悉的歌曲打节奏,也可自由创编节奏。在音乐活动区里,孩子们唱唱跳跳、敲敲打打、非常快乐。在这里,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巧妙地将音乐与班级常规培养相结合
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不管是集体教学活动前,还是喝水、入厕、收拾玩具、排队等环节,都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音乐进行常规指挥。当教师弹奏或播放本班的固定曲目时,要培养孩子们一听到固定的音乐就能立即做出相应的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准备上课前,选择欢快的《森吉德马》作为拍手律动曲;喝开水时,选择轻柔的轻音乐《寂静的森林》;休息时,选择舒缓的《睡吧,小宝贝》;排队外出时,选择节奏明快有力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结束区域活动时,选择欢快活泼的《劳动最光荣》结束游戏及收拾玩具……
在选择音乐时,不仅要注重儿童化、趣味性和高雅品位,同时也应融入时代的气息。这样,当幼儿听到熟悉的音乐就能很快地进入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在这种欢快的音乐环境下生活,能使幼儿获得身体、语言、认知、言行、情感、个性、社会性等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节奏感
要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选取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音乐素材来开展音乐节奏活动。可以有机地结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课程》、《奥尔夫音乐体系》、《幼儿音乐游戏100例》、《我和音乐做游戏》、《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陈泽铭音乐有效教学》等等音乐教材,有选择地进行音乐教学内容的补充,这些专门的音乐教材可以使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例如《网小鱼》、《猫抓老鼠》、《化蝶》、《蜗牛与黄鹂》、《毛毛虫的故事》等等,在这些音乐教学活动中,以手势、歌唱、律动、游戏、舞蹈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引导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习各种节奏表达的方法,比如跺脚、点头、晃动身体、弹舌头、捻手指、不同的舞蹈动作、小动物的声音等。在幼儿的眼中,自己的身体不仅能自己支配,还可以发出好听的响声,这样他们非常乐意参与这些有趣的音乐活动。
例如:在小班音乐节奏活动《小鸡找妈妈》中,老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带孩子(小鸡)到草地上找妈妈的形式,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孩子们通过扮演小鸡,与小狗唱歌对答,与观摩的客人、老师互动唱歌问答,到小猫家创编唱歌问答等环节,音乐的节奏感得到了不断内化和强化,充分体验了参加音乐游戏的快乐,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五、将游戏教学法贯穿在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中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奥尔夫也指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
因此,在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游戏教学方法,如:
1.模仿游戏法
幼儿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时,为了避免枯燥,增加幼儿学习的兴趣,我们可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予以引导。如,小班的教师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加入一些幼儿能理解的形象符号。
如游戏《走路》,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在前面走,幼儿在后面走,教师不时改变速度,这种快慢不同的走路形式,就是节奏;幼儿必须全神贯注地听和看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看似是一种游戏,其实是一种节奏练习,幼儿对于这种方式比较喜欢,也很容易接受。
再如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小铃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等等,都能够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不同的节奏。
大班的孩子,则提供一些比较形象的乐曲,如《森林狂想曲》,让幼儿通过欣赏音乐,大胆、自由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作、韵律。在模仿各种动物的游戏中,幼儿喜欢上了音乐节奏活动,并愉快地投身其中,音乐感受力与节奏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情境游戏法
即在活动中创设一个个孩子们喜爱的情境,改变以往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创造性地探索各种音乐形象的动作。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富有节奏感地进行情境游戏,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获得了更多的积极情绪情感的享受和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儿童对音乐节奏活动的稳定兴趣及积极、主动个性的形成。
例如《毛毛虫的故事》、《大树与小鸟》、《小兔与大灰狼》、《小青蛙》、《摇摇响》、《会动的身体》、《钻泥巴》、《头发肩膀膝盖脚》、《风爷爷》、《蝴蝶飞》等情境节奏游戏活动,幼儿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
3.歌舞、表演游戏法
一般是在歌曲的基础上产生的,即按照歌词、节奏、乐句和乐段的结构做动作并进行游戏。
小班的老师教孩子学习二拍子、四拍子的歌曲,如《过六一真高兴》、《看星星》、《小动物的叫声》等,可引导孩子们用不同速度、力度来表达并演唱不同节拍和风格的歌曲。
中班的《大雨和小雨》游戏,可以在幼儿熟悉并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的词意自由做表演动作,分别扮演大雨和小雨,用肢体节奏表现大雨的急促和小雨的温和。
4.听辨反应游戏法
这类游戏比较侧重于对音乐、节奏和声音的分辨、判断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快慢、节奏型、音色、乐句等的分辨能力。它一般没有固定的游戏情节或内容,以对音乐要素的反应和理解为主。
如: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要求分辨的是小乐器的音色、乐器敲打的节奏型;游戏《奇怪的声音》要求分辨声音的强和弱,并用身体动作(如:跺脚表示强,拍手表示弱; 伸展双臂表示强,双臂屈肘抱肩表示弱……)加以反应。
5.各种语言节奏的游戏活动
可通过游戏进行日常生活中语句和词组的练习;多层次的语言节奏练习,培养幼儿协调能力、注意力的分配及对节奏的敏感性;用语言节奏讲故事,根据节奏型创编语言,跳节奏舞……如游戏“鸭子上桥、“我的朋友在哪里”、“哆来咪”……
总之,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能激发幼儿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丰富幼儿的音乐学习生活,让孩子在轻松、自主、愉悦的环境里生活学习。让我们不断探索,使我们的每一位孩子都能爱上音乐,具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充分享受音乐艺术带来的乐趣。
论文作者:刘文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音乐论文; 幼儿论文; 节奏论文; 节奏感论文; 游戏论文; 孩子们论文; 感受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