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命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命运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挑战
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是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整体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当中,各种力量的对比是不平衡的。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在全球化背景中,则 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强势地位, 以及这种优势对社会主义自身发展路径的威胁。
虽然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并不代表着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彻底胜利,但是,其优势地位 已经对社会主义形成了威胁和挑战。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科技优势和经济实力构成对 社会主义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力量、结构和潜力,远远领先于社会主义国家,知识 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形成尤其如此。全世界95%的研发投入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包括中 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只占5%;科技人员90%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只占10%。在科技发 展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挑战。据世界银行1998/1999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1997年世界各国GDP为299257亿美元,其中高收入国家和地 区为238021亿美元。美国、日本和德国的GDP占49.4%,而我国的GDP只有10554亿美元,只占 3.5%。此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其次,西方发达国 家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大肆宣扬 “人权高于主权”,将所谓的“人权”、“民主”等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挂钩,借此向社会 主义国家施加压力,企图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西方的“人权”标准和政治制度,和平演变社 会主义。苏东国家的体制崩溃以后,西方国家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的加快,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会更严重。其三,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也使社会主 义面临挑战。人类历史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 文明等这些文明反过来又促进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水 平差异,这些文明影响世界进程的力量是不同的。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一问题尤其突出。西 方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利用因特网、媒体、影视节目和书籍等工具宣传 自身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西方文明。它们企图利用文明的传播达到渗透和控制社会主义国 家的目的。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挑战,还表现在资本主义的现实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消解。资本主义在 其制度本身可允许的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因而在现实中表现出新的生机。资本主义发展的 新“黄金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理想因资本 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衰退而大打折扣。怎样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选择新的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是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
在20世纪初,社会主义表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实现人类的完全 解放充满信心。但是到了世纪末,随着苏东剧变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巩固,社会主义的前景越 来越让人担忧。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出于对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以及应对资本主 义的挑战,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出了许多社会主义的新模式,并期望通过这些新模式,解 决资本主义面临的问题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复兴。这些模式主要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 义和女权主义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经济理论模式。“ 运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便是我们所指的市场社会主义”(格兰德1989年)。源于兰 格,中经普兰特、柏格森、加尔布雷思、格兰德和埃斯特林,以及米勒的努力,终于建构出 一个体系相对完整、具有特定内涵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全球 化背景下,在苏联式“现实社会主义”已经失败,而当代资本主义“名胜实危”的情况下, 惟有市场社会主义才是“能够将自由经济的自由和效率与社会主义的人道和平等理想结合起 来的第三种选择”(米勒1989年)。
市场社会主义主要是从理论上阐明市场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要说明运用市 场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方式,当然也包括对现有的市场体制进行改 造 的问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首先,市场不仅与资本主义同时存在,而且存在于其他的各种经济形态之中,资本主义不 是市场的惟一特性。“尽管使资本主义完全脱离市场是不可能的,然而,使市场完全脱离资 本主义则是极为可能的”,即社会主义市场(格兰德1993年)。其次,市场和计划都是一种资 源配置的手段,手段的选择和放弃必须视其对于实现目的的价值与功效而加以确定。“市场 的内在实质不会阻碍人们用它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格兰德1993年)。再则,市场社会主 义认为,市场制度是一种最适合现代经济的资源配置手段,能够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使各种 资源达到完善、合理的配置。在竞争的压力和利润的动力作用下,市场制度还趋于鼓励生产 技术的革新和创新。就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必然也利用市场(格兰德199 3年)。最后,市场社会主义认为,市场能够促进自由和民主政治的建设。市场赋予人们对资 源运用的选择和经济权力的分散化,进而保证了人们的独立身份意识和自由。市场社会主义 的自由观是拥有能力和资源去行动的“积极自由”。因为市场相对于中央计划而言,能够分 散经济权力和沟通经济信息,能够有效地削弱官僚机构及其庞大的官僚队伍,从而为真正的 民主创造适宜的条件(格兰德1993年)。
市场社会主义由于其反对指令性计划经济而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相区分,又由于其主张社 会所有制和强调国家调节而与资本主义相区分。市场社会主义相信,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和反 思社会主义,最终可以实现一个既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市场社 会主义体制。市场社会主义是惟一能够感召人民并可以实际操作的、既能消除传统社会主义 的误解和苏东式“现实社会主义”“失败的阴影”又能摧毁新右派进攻的理论选择。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体系中的一种新的政治思潮和运动。它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 西方社会的绿色运动,也称绿党社会主义。以保护生态环境,并崇尚和平、公正、和谐、友 爱、民主为主旨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危机以及其他危机进行反思的产物 。生态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是把维护全球性的生态平衡和实现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即实现他 们自己所宣称的“保护生态的、自我管理的和自我解放的社会主义,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社会主义”(弗卡普拉等1988年)。生态主义把生态学、社会责任、基层民主和非暴力奉为自 己的基本原则,强调人类不能“破坏性地介入大自然生态体系”。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二是 提出要建构一个绿色的、社会公正的、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的社会。首先,就其对资本主义的 批判而言,生态社会主义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 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但其逻辑必然是“唯生产论”,结果必然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和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西方发达国家的掠夺和剥削 是造成世界贫富两极分化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在奉行一种新殖民主义 或生态殖民主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组织军事集团,推行军备竞赛,武装 干涉他国内政是当代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其次,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较为深刻的问题 。生态社会主义试图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为人类摆脱生态困境寻找 出路,主张在对人的剥削关系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要对掠夺自然进行批判。生态社会主义提 出 要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实行自主的、创造性交往,反对利己主义,提倡集体利益和 社会责任感,主张实行基层民主,主张男女平等和尊重妇女。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用“生态经 济”模式取代现行的“市场经济”模式,建立一种以保护自然和理智使用自然资源并为后代 着想的经济制度,即“稳态经济”。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不可能通过改良来解决, 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最终消除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由此,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其一,全面废除财产私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建立“共同财产所 有制”。其二,把人的发展和生态平衡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倡议建立一种既要符合人 类和未来世界的重要要求,也要符合自然的保育和自然资源的谨慎管理的生态经济体系。其 三,反对各种垄断企业和跨国公司,主张建立各种依照民主原则运作的中小型工商企业,支 持“所有志在促进地方分权化和小型生产单位的运动”(《西德绿党党纲》1989年)。其四, 依据基层民主原则,主张权力应由基层民主选举产生。其五,主张国际交往中的平等关系, 反对生态殖民主义,尊重第三世界的独立自主和自我发展。
女权主义社会主义是把社会主义目标与女权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激进 态度和历史方法的同时,又结合自身实践的特殊性,力图冲破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束缚,以创 造一种新的理论和运动模式。
女权主义社会主义主要从历史角度和妇女的日常生活体验与情感出发来看待父权制权力, 尤其关注阶级压迫和性别压迫,它以一种新的视角把女权主义的关怀与社会主义目标联结起 来。女权主义社会主义认为,妇女承担的家务劳动是在服务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特 别廉价的、有效的方式实现再生产和劳动力的供应。妇女的劳动权不仅没有结束她们的受压 迫地位,反而强化了她们的依附性。弗格森认为,必须历史地理解父权制,资本主义社会除 了以经济生产模式为基础外,还以性别、情感生产模式为基础(哈特曼1983年)。沃格尔指出 ,妇女不仅受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制度的压迫,还受男性的压迫(沃格尔1983年)。因而,只有 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除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不管是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还是女权主义社会主义,若是从经典社会主义的本 质来看,它们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但是,就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追求平等和效 率,追求在物质充裕基础上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一点而言,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这些社会 主义理论及实践的新模式,不能不说是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例如,市场社会主义关于 市场与计划的观点、生态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女权主义社会主义的平等理念,都 是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体系,它是生动 的实践,需要不断地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而充实和发展自己。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理论在相当程度上是左翼学者们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反思的结果, 反过来,他们又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以反思中得出的新观点去衡量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社会主义者建构其价值和理想制度模式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现 实社会主义进行评估的过程。
社会主义的前景
社会主义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描述的人人平等、世界大同的图景 是对全球化的一种重要认识,圣西门、马克思和列宁等理论家的观点丰富了全球化理论,而 且着重强调了人类共同命运和平等这一全球化主题;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是 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20世纪末社会主义的发展却遇到了新问题。一方面是苏东 剧变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是个沉重打击,另一方面是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表现 出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优势。世界历史的现实向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的前途在哪 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
社会主义是否像西方有人所说的那样终结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其原因在于:其一,虽然在 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获得了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优势,但其本身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 盾和困境。就经济方面而言,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动规律,其各种痼疾 依然存在并不断积累和加深。现代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愈益使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价值生 产——失去存在的理由;资本主义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将在更大范围内为社会主义革命 准备客观条件。其二,前苏东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转型过程的困难、挫折和近于崩溃的现 状使人们从市场神话和自由主义的神话中清醒过来。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并非万灵药。其三 ,全球化进程造成了全球性的失业、国家内部和国家间的不平等扩大、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生态系统受到巨大破坏等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社会主 义与全球化是一致的,全球化必将加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进程,即全球化源于资本主 义而终于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讲,全球化过程是一个由民族社会形态向世界社会形态发展的 过程,而真正的世界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其四,社会主义从全球化中 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条件,并且努力寻求社会主义平等和效率价 值的完美实现。在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利用全球化带来的资本、技术和创新观念, 加 速发展自身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政治方面,我们在批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伪和“金钱 ”民主的同时,可以从反面吸取教训,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确立社会主义的 价值目标,建构公正合理的民主政治制度,真正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全球化有助于社会主义 国家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理性地思考、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未来发展模式,促进社会主 义国家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国、越南和古巴等社会主义的实践就是有力的证据。
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价值范式,并提倡平等和 民主,反对等级制与压迫。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极右翼种族主义相比,社会主义代表着理 性、进步的价值以及伟大革命的时代。社会主义的未来将会伴随着全球化的全过程。作为一 种人类理想,社会主义正在渗透到世界各地,并且以一些具体发展道路表现出来。尽管这些 模式不完全符合经典意义的社会主义,但是起码说明了社会主义依然有生存的意义。社会主 义作为全球化进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曾经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今后仍然会在全球化进程中 找到新的支点,并且会以其倡导的民主、平等、人道获得全球范围的认同。社会主义的价值 理论曾经激励了几代人的努力,今后仍然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但是,社会历史的进程不 是一帆风顺的,在全球化进程中,被动、消极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导全球化进程,就 会使社会主义遭受挫折。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社会主义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00多年社会主义运动和70多年社会主义政权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 从理论上界定和描述社会主义的价值是重要的,它为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更重要的 是寻找实现这些价值的途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种全新的理论 和 实践模式,这种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化背景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实践社会主义的一种开拓性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不同类型国家和人民的理解 和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前景。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全球化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