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双鸭山政协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言献策

黑龙江双鸭山政协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言献策

一、黑龙江双鸭山市政协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策(论文文献综述)

韩锐[1](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张鹏程[2](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王爽[3](2020)在《人民网报道中的黑龙江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形象是人们对某一区域的基本印象与总体感知,不仅包括区域基本的自然环境情况,也包括这一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表现。然而在如今这个以媒介为主导的信息传播时代,公众认知中的某一区域的形象,往往是这一区域的实际形象经由媒介塑造与传播后所呈现的媒介形象。因此,媒介如何参与区域的形象构建与传播过程,不仅影响着公众对这一区域的评价,也事关区域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提升及长远发展。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018年的两次考察,黑龙江的发展情况受到日益广泛的讨论与关注。新闻媒体怎样报道黑龙江,如何呈现黑龙江的形象,不仅事关公众对于黑龙江的基本认知与印象评价,对于黑龙江、甚至东北地区的全方面全方位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统计出2017年10月18日至2019年10月17日两年间人民网中“黑龙江”相关报道321篇,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人民网报道进行了分析,发现主题框架“侧重政治报道、关注政府领导”,叙事框架“事件背景清晰、细节描写详尽”,呈现框架“中篇通讯为主、文字客观表达”。同时,本研究也总结出黑龙江在实力形象、发展形象、群体形象、外观形象四个方面的特点,如产量瞩目、水平领先的农业实力形象,对俄开放窗口作用突出的发展形象,整体尽心为民、个别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形象,生态良好、风管秀丽的外观形象等。此外,本研究也针对黑龙江媒介形象塑造与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及问题,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角度提出优化建议,以探索构建黑龙江真实、客观的媒介形象的路径与方法。

卢英敏,刘佳丽[4](2019)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与政府治理变革》文中研究指明东北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是多年累积的内在矛盾爆发,又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三期叠加"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表现: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不足,未能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大中小企业协作共进的市场竞争机制,"病态"的产业结构惯性演化为市场化不足的"体制缺陷";制度创新缺失,个别时段的经济发展呈现出逆工业化特征,尚未形成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旧动力转换的营商环境,亟待把地方政府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纳入研究视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调整东北经济的产业结构应立足于生产方式和各类产业的结构性变革,通过机制、体制及制度创新对政府治理能力进行顶层设计,夯实东北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现实基础,着力提升各类产业的竞争力,全方位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曹书[5](2019)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改革的日益深化,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权利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化解该项“非对称性矛盾”已然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紧迫的现实需求。为此,国家通过资源税改革及中央财政专项拨付等方式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纵向补偿,形成了补偿机制“纵多横少”的格局。但是财税体系的纵向补偿因周期性与有限性无法独力扭转资源型城市颓势,还须为资源型城市脱困振兴提供长效性横向补偿机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当中将“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予以重点强调,指出“围绕煤炭、石油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快完善资源开采、生态治理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资源输入地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形式支持输出地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建立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长效机制。”可见,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获得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横向利益补偿之正当性已经得到国家认可,资源型城市要避免矿竭城衰的悲剧,必须构建切实可行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非资源型城市利益回流,让资源红利反哺当地。但在当前,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问题仍停留在战略与指导思想层面,其具体机制的构建问题亟待学界破题。横向补偿研究的滞后主要表现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权利义务关系、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等要素尚未制度化、权利化与法律化,一套科学合理的横向补偿法律机制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提供理论基础与权利依据,以权利结构为指引设计横向补偿技术性措施,并在确权入法中引导和鼓励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与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间建立约束性横向补偿关系,落实横向补偿效应,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利益横向补偿向权利化、法律化及常态化的补偿路径倾斜。截至目前,法学界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理论研究还很少,无法为操作层面提供有效支撑。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法律机制展开研究,其目的即是为了从经济法学角度填补这个法律机制短板。因此,该项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迫切性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文部分共分为六章,形成递进与总分的逻辑结构。首先以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为开端,指出横向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紧接着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在前三章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方式展开论证,包括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三种类型。具体要点如下:第一章——“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资源型城市纵向补偿的不足、横向补偿机制的价值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作用。首先,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尽管人们对“资源型城市”一词早已熟知,但其具体内涵与外延却在随情势变更而不断变动,对其作出限定实有必要。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保障落后及生态环境恶化构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障碍。因此,本文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有必要将资源型城市的基本范畴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其次,明确横向补偿机制的应有之义。补偿机制在各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领域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衍生出众多的研究范畴。究竟是哪一学科最早将补偿机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加以使用,现已无从考证,但近些年在法学领域对补偿机制的研究持续升温却是不争的事实。法学的初期研究领域主要在于国家合法行为对公民损失的行政补偿机制,而后开始转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各要素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补偿机制开始分化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等机制类型,各自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与演进。故此,在本文深入研究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对横向补偿机制的限定也十分必要;再次,提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找准现有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为法律机制研究提供价值依据。从现实国情角度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与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迅速崛起,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长期开发后的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面临资源储备量递减甚至枯竭,资源型城市也随之衰落,并引发了产业升级转型、下岗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不足、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仅靠资源型城市自身是无法承受的,也不该让其独立承担,亟待外部大量的资金、资本及其他带有活力的生产要素投入。相较而言,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要远高于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在资金、资本及优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享有者。因此,本章揭示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滞后与非资源型城市“受益板块”的高速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提出“两类城市的损益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并在梳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机制之后,发现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所在,为后续法律机制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第二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构成”。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机制的权利化意义、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生成的可行性,以及横向补偿权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等问题。首先,明确由横向补偿机制向法律机制蜕变的路径。法律机制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范工具,法学领域业已关注法律机制在资源型城市补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法律机制的含义、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的路径以及权利作为法律机制核心的认识等方面仍未深入,只谈法律机制之形,不谈法律机制之魂,造成机制与法律机制混为一谈。因此,在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之前,应率先对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路径予以界定,并对横向补偿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描述出该法律机制权利化的具体形态;其次,证明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权最早出现于因资源开采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进行的补偿实践,但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重保障义务对传统补偿权提出了挑战。考察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有助于更准确的理顺新型补偿权的内在法律逻辑,指导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举措的设计;再次,揭示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属于现有行政区域关系的横向化,主要以横向补偿权为核心的法律机制来完成,故而将横向补偿权称为该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此外,与传统生态补偿权不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错综复杂,因此在阐述横向补偿权基本内涵与权利结构的基础上,应在不同类型利益关系中界定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第三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的原则、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及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三方面。首先,在进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时,具体的横向补偿措施与补偿标准应当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须遵循区域利益协调、社会福利增加、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四大原则。其中,区域利益协调原则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社会福利增加原则为横向补偿措施的评价原则,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则为横向补偿行为的适用原则;其次,总体设计横向补偿方式。基于前述分析,资源型城市确实存在“资金、公共事业与生产要素跨区域补偿”之客观需要,且该横向补偿客观需要具有显着的层次性。⑴资源型城市公共事业横向补偿因主要围绕民生改善,可被界定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补偿,即生存性补偿方式,其在横向补偿方式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⑵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价值、生态保护、公共事业及经济可持续的资金横向补偿虽可对资源型城市系统生存与发展各方面予以全面补偿,但无法做到按需补偿,是在保障资源型城市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发展机会的适当补偿,即兼具生存性与发展性的适当补偿方式;⑶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需要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接续产业的选择,关键在于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科技及企业家才能等优质生产要素的引入,非资源型城市在良性资产充裕度和优质生产要素活跃度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这些优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补偿属于发展性补偿方式。本文认为,基金、公私合作PPP模式及对口合作三种制度的功能性与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客观需要具有一致性。三种制度与具体补偿领域相结合,能够形成横向补偿基金、横向补偿PPP项目和短缺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三大横向补偿方式。三大横向补偿方式只有紧急结合,形成合力,方能全方位保障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有效输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生态保护等多元任务的落实;再次,设定横向补偿标准。在将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确定为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第四章——“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首先,指出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资金不足”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价格与价值剪刀差、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产业升级与转型及民生福祉的提升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中央财政纵向补偿规模与上述事权并不匹配,资金缺口很大,亟需另觅补偿资金来源;其次,归纳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是资源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某类资源型城市所独有。就此而言,中央财政专项划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应急措施。早在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评选之前(2007年),国家就着手设计能够全覆盖各类资源型城市的基础性、长效性的资金补偿筹措机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希望在2015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结束之季由准备金制度接力,继续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但时至今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仍未出台,中央财政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也已疲态尽显。那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在理论上如何设计的?是否在实践中已有试点?相关指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为何?存在哪些缺陷?上述疑问均须作出准确解答;再次,总结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横向补偿基金具有多元的资金来源、分散的资金用途与多变的资金管理三大典型特征,将有效弥补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既有相同点,又存在显着的差异。二者的相同点体现于资金用途的分散性,即所提取的资金均被用于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接续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民生福祉的改善等资源型城市系统问题的解决,而非专门用于某方面问题的风险处置,这是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⑴资金来源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源于当地资源型企业,准备金的多寡与企业的资源开采数量正相关;横向补偿基金则由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组成。其中,原始资金来源于非资源型城市政府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非资源型地区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额的提成及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积累资金为原始资金的投资收益,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所形成的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用于资源型城市系统建设。⑵资金使用方面。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所负担的任务过重,有些任务并非仅凭资金支持即可解决,还须其他方式配套进行。同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对政府与市场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分工作出了明确划分,但分配给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过重,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过轻;横向补偿基金在使用上须明确补偿基金的专用性与适当性,并须强调“哪些问题应该由政府承担、哪些方面要由市场实现”,充分考量政府与市场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其责权利的平衡。⑶资金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不具备增值功能,横向补偿基金则应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投融资市场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总之,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与横向补偿基金的异同关系,二者方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共同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充裕。第五章——“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本章主要讨论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及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首先,挖掘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中,不仅可以通过设立横向补偿基金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资金补偿,还可以由非资源型城市优质社会资本方与资源型城市政府间通过PPP项目实现资本补偿,以大幅度提升资源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PPP模式的精髓,这一精髓决定PPP模式具有横向补偿的品质;其次,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资源型城市能够运用PPP模式在与非资源型城市公私合作中实现资本的跨区域补偿,横向补偿PPP项目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主要方式。与一般PPP项目相比较,横向补偿PPP项目更加强调公私合作对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效果,这种补偿效果的落实须依赖横向补偿PPP项目评审对象的合理设计,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及相应合作类型、实施主体、采购方式、特定融资方式及评估方式五个方面;再次,规范与重构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作为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先行者,国有资本应起到样板作用。但是,横向补偿PPP行业有效市场的形成更须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PPP制度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由于资源型城市营商环境的恶化、机制体系的陈旧及支付与消费观念的落后,致使非资源型城市民营资本对该区域的PPP项目必将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民企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因股权变更限制所导致的横向补偿PPP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和资本运营效率偏低问题。作为平衡政府与民企对股权变更限制与自由的重要工具,我国PPP模式锁定期制度应发挥消除民企参与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顾虑,确保横向补偿PPP行业形成有效的市场环境。第六章——“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本章主要讨论对口合作的源流与横向补偿效应、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与缺陷,以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首先,梳理对口合作的源流,抽象其横向补偿效应。在横向补偿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通过资金、PPP项目方式对横向补偿权予以具体化,还可以结成对口关系,以对口合作机制促成二者间的横向补偿关系。对口合作源于对口支援,但并非仅限于对口支援的适用范畴,将对口合作机制引入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结对关系中,能够起到横向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效应。其次,指出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对口合作横向补偿应然效果以“飞地经济”为理论基础,但其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还须配备可行性路径。当前,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对口合作主要以中央积极参与和地方主动对接为主要推动力,但存在“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的风险;再次,设计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法制化能够为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政府间对口合作提供稳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法制建设的内在逻辑品质是从实践经验出发,发现规范对象的内在规律性、存在使命与本来面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实然与应然的结合才能够理解法制建设对于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协调发展战略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的法制化是其“领导力与执行力”的长效来源,但地方立法对“对口关系”方互补共赢的规范力度不足,无法胜任该法制化要求,唯有跨区域经济法制建设才能满足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法制化的客观需要。为此,须在地方协同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的综合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以便真正落实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的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实效性。

王博[6](2019)在《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研究 ——以大庆市为例》文中指出在当今能源紧缺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能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能源型城市的工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能源型城市的工业空间也在不断地演变。在国家“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下,能源型城市的工业空间应该逐渐调节自身的发展模式,从之前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智慧、绿色、低碳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空间。文章阐述了韧性城市理论的内涵和特征,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韧性城市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为文章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文献的整理,论述了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空间的演变历程,指出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发展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将韧性城市理论与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的工业空间相契合,提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经济、社会、生态和能源四个方面构建了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大庆市作为研究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工业空间的发展历程与影响机制,在韧性城市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其工业空间的现状问题,结合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具体案例的分析,在经济、社会、生态和能源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庆市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策略,同时以大庆市0459文化创意产业园为案例对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策略进行分析,进而为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本文通过资料收集、文献整理、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研究了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研究,构建了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大庆市为例提出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为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韧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对中国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侯彦良[7](2018)在《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工业化大规模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导致对资源高强度的开发,一大批依托资源禀赋的资源型城市相继兴起,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己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着特点。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大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业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可被开采的资源日趋衰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支柱产业逐渐衰退,再加上资源型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竞争环境的恶化,资源型城市生产难以继续,负担日益加重,财政日益陷入困境,出现了经济增长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区域性和结构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资源城市陷入锁定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煤炭型资源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锁定突破影响因素以及城市解锁路径。文章在对资源型城市概念、衡量尺度和分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煤炭型城市的锁定效应。首先,分析了煤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锁定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进行探究,总结了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城市锁定的突破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文章基于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对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包括解锁能力的综合评价以及解锁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各项统计检验。接下来,文章根据煤炭型城市的锁定特征、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对城市解锁路径进行设计,主要是从功能锁定、技术锁定、产业锁定以及制度锁定四个方面进行。最后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对山西省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构建了有关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系统地提出了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突破的路径设计,从学理上揭示了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形成、规避和解锁三大机制,对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重要问题做出了理论解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1)煤炭型城市锁定特征研究。根据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提炼了煤炭型城市锁定特征,包括城市功能锁定、城市技术锁定、城市产业结构锁定以及城市制度锁定。研究发现,煤炭型城市以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功能逐步趋向于为煤矿产业“服务”,形成了单一且不健全的城市功能现状;煤炭型城市科研经费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传统技术一旦投入使用,通过持续获得收益逐步占领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限制新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城市陷入技术锁定状态;在煤炭型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了很大比重,第一、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种“一头沉”式的产业结构受多种条件制约,接续产业发展缓慢,致使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另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价格失衡等问题使煤炭型城市一直处于不利地位,陷入畸形发展的轨道。(2)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分析。主要从资源、技术、产业、人力和制度五个方面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路径依赖是煤炭型城市陷入锁定状态的根本原因,基于自然资源禀赋驱动、传统企业带动所形成的资源型城市通常具有路径依赖特性,认为煤炭型城市由于路径依赖特性最终陷入锁定效应的发展路径,最终煤炭型城市会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路径依赖—寻求惯例—惯性—加剧锁定。(3)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影响锁定突破的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因素、政府因素、人力资本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经济外向度。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0-2014年25个煤炭型城市的综合解锁能力进行测算,发现大部分城市突破锁定能力较低,且城市之间解锁能力差异较大;另外,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城市解锁能力的具体作用,发现技术投入、政府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对城市解锁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经济外向度的影响比较小。(4)煤炭型城市解锁路径设计。煤炭型城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功能、技术、产业以及制度方面解锁,其中,城市功能解锁是方向和动机,技术解锁是支撑和手段,产业解锁是驱动和目标,制度解锁是干预和保障,通过路径选择推进城市转型的进程,实现煤炭型城市经济、社会、能源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5)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案例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西省10个煤炭型城市的解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具体解锁路径。该论文有图21幅,表17个,参考文献157篇。

关俊威[8](2018)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下经济是稳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重要渠道。林下中草药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符合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情况、自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格局,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区生态持续完善、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稳定的重要选择。在东北(内蒙古)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关键时期,林下中草药成为国有林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有林区接续替代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从当前来看,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种植无序化、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附加值低、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地抑制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产业替代作用、极大地弱化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经济促进作用。如何实现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环节的横向耦合与纵向协同,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与空间链的多维支撑与融合发展;如何培育具有较高操作性、实践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推动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主体的多维联结、链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结构的网络构筑,这是提升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与运行效能,增强林下中草药产业主体的竞争优势与运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链类型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关联理论,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整体发展态势;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构建的战略层次、结构层次和价值层次等核心思想;从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方面,全面阐释产业链上游-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链中游-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产业链下游-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等环节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又从价值维度培育方面,系统描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空间链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切实推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供需动态平衡、技术协同创新、空间合理分布;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撑体系,以提升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增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运行效能。

陈强[9](2018)在《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重化工业体系技术停滞而第四次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是全世界产业发展的共同课题。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从发达国家转移产业和技术的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由于转移产业的技术制约,产业技术相对陈旧,自我创新能力尚待强化,在国际产业体系中所处的价值链地位较低,产业链也多在低端产业形成,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耗费也更加严重。因此,在总体上,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形势更加严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最早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开始日益突出,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城市吉林市为切入点,探讨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对策,以期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首先,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是一个从关注微观到兼顾微观和宏观经济的不断深化过程。其中,一部分学者强调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而新的观点则更强调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而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问题,也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经济到制度的视野演进历程。逐步从产业价值链升级,转向整个经济视野下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再定位或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体系构建。而无论哪个角度都要求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制度选择、以实体经济为重点的产业选择。而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选择,虽有产业政策或不需要之说。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于市场发育不成熟的经济体来说,政府积极的调控作用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人才、金融、市场环境等制度保障方面。在专门针对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方面,则无论国外国内,其理论体系都不够成熟,尚处于探讨和争论之中。基于上述文献梳理和对基本理论的回顾,我们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即,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一个经济体的技术进步过程。其中,既包括技术进步从内涵上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也包括技术进步在其载体上带来的产业体系的发展。转型和升级是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基于不完全市场、区域异质性、开放经济、新产业革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前提,从经济、社会、政策、环境等角度梳理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确立了分析的框架,并探讨了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产业集聚的关系。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我们切入吉林市经济增长现实,具体分析了吉林市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同时,借助主导产业和主要产品,分析其产业链、价值链的发展态势。并分别从吉林市现代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各自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吉林巿的优质能源供应相对不足,单纯依靠增加能源供应,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由于吉林市的产业结构市场垄断程度较高、产业发展层次低、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以及长期的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独特空间发展条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进一步证明,吉林市产业基础规模实力优势明显,但可持续发展潜力有限,与经济发达城巿相比存在差距且产业竞争力不强;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明显;科技投入、创新发展能力仍不足;劳动力供给驱动不明显。最后,结合吉林市经济特征、问题及其成因,我们提出了推进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速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化工产业高附加价值化,加强化工产业与电动车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以及推进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产业融合体系等。在政策保障方面,强调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抓好招商引资,提升发展质量;重视人才作用,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把握“一带一路”机遇,积极“走出去”开拓发展空间。

韩敬宇[10](2017)在《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别于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不单追求工业增加值,更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几个方面的统筹兼顾,成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一直以来,工业化都被作为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由贫穷走向繁荣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已成为现阶段发展的总基调,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不单要稳住经济运行,更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与转型。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思路,这不单强调了工业化的作用,更注重四化的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仍是四化的核心环节,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科技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基础。这也为黑龙江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指出了发展方向。县域经济发展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上联宏观经济,下联微观经济,也是中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研究范畴。目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仍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黑龙江省县域层面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对于推进和壮大黑龙江省县域工业经济乃至全省工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梳理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机理和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县域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找出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县域新型工业化实现路径以及支撑体系,最后针对评价结果与问题障碍,提出提升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理论与现实参照系,明确了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机制。基于县域新型工业化内涵,提出了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即保持县域工业经济的健康增长、提高县域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质量、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资源保护与环境友好相结合的发展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使县域工业发展产生质的飞跃,同时提出了追求利益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县域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协调城市工业和县域工业的发展三大重点;从协调视角阐述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内在机理,即协调城市工业和县域工业的发展、追求县域效益和环境友好的工业化发展、以信息化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中;从动力机制和协调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其次,基于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实际,结合县域新型工业化内在机理,从工业化进程、经济效益、能耗环境、科技与信息、人力资本和农业现代化六个方面构建了县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基准层和指标层权重,并基于极值标准化和目标值标准化两种方式处理数据,综合分析黑龙江省65个县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结合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现阶段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面临的普遍困境与共性问题,并将阻碍县域新型工业化提升的障碍总结为资源因素和制度因素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并提出处于五个不同阶段县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再次,基于信息化带动战略、阶段性引导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大基本战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探讨了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其中,宏观路径选择了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四化”协同机制、改革政府机构体制和优化社会服务环境四个方面;中观路径选择了选择主导工业、构建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链、发展信息化和高技术产业四个方面;微观路径选择了完善劳动力培训、加快资本要素流动、升级完善技术与制度和发挥企业集群效应四个方面。并从金融服务体系、人才培育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中介组织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和县域制度体系等六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保障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顺利发展的支撑体系。最后,针对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考虑到县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宏观制度、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十七项对策建议,即完善县域市场体系、构建“两型”工业体系、发展低碳与生态工业产业、构建和发展县域支柱产业、构建特色工业产业集群、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特色的工业企业、创建“两型”企业、构建企业学习型组织、加快人才培育建设。

二、黑龙江双鸭山市政协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双鸭山市政协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6.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基础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二)政治认同理论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二)乡村振兴理论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六、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3)人民网报道中的黑龙江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框架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1.2.2 区域形象相关研究综述
        1.2.3 媒介形象相关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设计与样本概述
    2.1 概念阐释
        2.1.1 框架理论
        2.1.2 黑龙江媒介形象
    2.2 研究设计
        2.2.1 样本选择
        2.2.2 类目建构
        2.2.3 研究问题
    2.3 样本概述
        2.3.1 报道时间与报道数量
        2.3.2 报道区域与报道数量
3 人民网中黑龙江相关报道的框架分析
    3.1 宏观层次框架分析
        3.1.1 报道主题:数量不均侧重政治
        3.1.2 报道角度:党政建设重中之重
        3.1.3 事件性质:中性为主负面最少
        3.1.4 消息主体:政府人员占比最大
    3.2 中观层次框架分析
        3.2.1 背景介绍:详细交代新闻事件前因
        3.2.2 场景细节:生动描写还原事实场景
        3.2.3 态度倾向:政治主题报道体现较少
        3.2.4 结果影响:三农发展成果较受关注
    3.3 微观层次框架分析
        3.3.1 报道体裁:通讯报道最为常见
        3.3.2 报道篇幅:中等篇幅报道居多
        3.3.3 报道形式:文字为主枯燥单调
        3.3.4 文章来源:国家级媒体贡献多
    3.4 人民网相关报道的框架特点小结
4 人民网报道中黑龙江形象的分析
    4.1 黑龙江实力形象分析
        4.1.1 产量瞩目、水平领先的农业大省
        4.1.2 内涵深刻、形式丰富的龙江文化
        4.1.3 先天优质、后天保护的林土资源
    4.2 黑龙江发展形象分析
        4.2.1 对俄开放的重要窗口
        4.2.2 助推发展的科教力量
        4.2.3 不断改善的百姓民生
    4.3 黑龙江群体形象分析
        4.3.1 公职人员:整体尽心为民,个别违法违纪
        4.3.2 农民群体:收入水平提高,生活环境改善
    4.4 黑龙江外观形象分析
        4.4.1 生态良好,风光秀丽
        4.4.2 污染问题,重点治理
    4.5 人民网报道中黑龙江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
        4.5.1 正面宣传为主导致新闻失全,客观性不足
        4.5.2 侧重政治报道引起数量失衡,协调性缺乏
        4.5.3 报道角度受限内容有待丰富,整体性欠缺
        4.5.4 报道模式固化语言官味浓重,感知度单薄
        4.5.5 忽视长尾效应衍生价值不足,延展性欠佳
5 黑龙江媒介形象建构的优化建议
    5.1 政府角度
        5.1.1 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媒介形象建设良好基础
        5.1.2 树立形象意识,部署区域形象发展战略规划
        5.1.3 丰富传播渠道,引导区域形象建设议程设置
    5.2 媒体角度
        5.2.1 把握宣传力度,做好舆论监督
        5.2.2 提升报道质量,平衡主题数量
        5.2.3 挖掘城市特色,丰富报道内容
        5.2.4 转变话语体系,改进报道形式
        5.2.5 探索新闻长尾,立足受众需求
    5.3 公众角度
        5.3.1 本省公众:明确双重身份,展现正向形象
        5.3.2 外省公众:提升媒介素养,避免片面解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与政府治理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问题1: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不足, 未能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大中小企业协作共进的市场竞争机制
三、问题2:产业结构扭曲, “病态”的产业结构惯性演化为市场化不足的“体制缺陷”
四、问题3:制度创新缺失, 尚未形成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旧动力转换的环境问题
五、问题4:东北经济逆工业化的发展特征
六、创新政府治理能力变革, 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5)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与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类型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第二节 补偿机制的分析
        一、补偿机制的语义分析
        二、纵向补偿机制与横向补偿机制的区分
        三、本文语境下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辩考
        一、纵向补偿机制的实效与资源型城市的补偿预期不契合
        二、仅靠市场亦或自愿协商无法驱动横向补偿
        三、横向补偿法律机制:对市场与自愿协商“不健全”的法律回应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核心构成
    第一节 由机制到法律机制的蜕变
        一、机制与法律机制的法理界分
        二、权利化: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生成的核心步骤
    第二节 横向补偿权的证成
        一、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可行性
    第三节 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
        一、横向补偿权的含义与特征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宪法逻辑
        三、横向补偿权的权利结构与类型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
    第一节 横向补偿的原则
        一、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二、发展成果共享原则
        三、多元主体参与原则
        四、比较优势互补原则
    第二节 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
        一、横向补偿基金先行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筑巢引凤
        三、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催动经济振兴
    第三节 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
        一、确定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二、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
        三、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
第四章 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体系
    第一节 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
        一、国内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理论与实践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
    第三节 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
        一、与横向补偿基金相关的立法规范及缺陷
        二、横向补偿基金中原始资金的来源
        三、横向补偿基金的用途
        四、横向补偿基金的运营模式
第五章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
    第一节 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
    第二节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
        一、横向补偿PPP的项目范围、合作类型及具体方案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实施主体
        三、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采购方式
        四、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估方式
    第三节 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重构
        一、我国PPP锁定期制度的现实缺陷
        二、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修正
第六章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
    第一节 对口合作的源流及其横向补偿效应
        一、由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的演进
        二、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对口合作
        三、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效应
    第二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
        一、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现实障碍与应对思路
        三、基本思路的缺陷
    第三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
        一、省内经济法制的自足与对口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空白
        二、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经验借鉴
        三、国家层面立法的应有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研究 ——以大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能源型城市
        1.2.2 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
        1.2.3 工业空间
        1.2.4 优化与重构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韧性城市理论的思想综述
    2.1 韧性城市的概念特征
        2.1.1 韧性概念的起源及演变
        2.1.2 韧性城市的内涵
        2.1.3 韧性城市的主要特征
    2.2 韧性城市理论的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2.2.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2.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2.3 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
        2.3.1 国外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
        2.3.2 国内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
第三章 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概述及韧性分析
    3.1 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的发展历程概述
        3.1.1 殖民时期城市工业的萌芽(1860-1912 年)
        3.1.2 近代城市工业结构的形成(1914-1948 年)
        3.1.3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城市工业的发展(1949-1977 年)
        3.1.4 改革开放后城市工业的发展(1978 年至今)
    3.2 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总体特征分析
        3.2.1 空间布局分散
        3.2.2 发展模式粗放
        3.2.3 生态承载力大
    3.3 韧性城市理论与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契合与应用
        3.3.1 韧性城市理论与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相契合的可行性
        3.3.2 韧性城市理论与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相契合的实践案例分析
        3.3.3 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优化与重构研究的案例选取
        3.4.1 案例的选取思路
        3.4.2 案例选取的代表性
第四章 大庆市工业空间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4.1 大庆市概况
        4.1.1 行政区划
        4.1.2 资源与生态
        4.1.3 经济发展
    4.2 大庆市工业空间的发展历程概述
        4.2.1 矿区建设阶段(1959-1978 年)
        4.2.2 城镇建设阶段(1979-1990 年)
        4.2.3 城市建设阶段(1990-2005 年)
        4.2.4 现代宜居城市建设阶段(2005 年至今)
    4.3 大庆市工业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分析
        4.3.1 产业布局对工业空间形态的影响
        4.3.2 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工业空间形态的影响
        4.3.3 相关政策与规划对工业空间形态的影响
    4.4 大庆市工业空间的形态特征分析
        4.4.1 布局较为分散
        4.4.2 空间可塑性强
        4.4.3 空间拓展受限
    4.5 大庆市工业空间的韧性现状问题分析
        4.5.1 资源整合基础弱
        4.5.2 产业结构单一
        4.5.3 发展模式粗放,土地利用率低
        4.5.4 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
第五章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大庆市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策略
    5.1 韧性城市理论在大庆市工业空间优化与重构中的应用
        5.1.1 大庆市工业空间优化与重构的韧性原则
        5.1.2 大庆市工业空间优化与重构的韧性要素
        5.1.3 大庆市工业空间优化与重构的韧性目标
    5.2 经济韧性目标下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策略
        5.2.1 产业布局优化,空间集约化发展
        5.2.2 产业功能重组,空间多元化发展
        5.2.3 产业链延伸化,空间特色化发展
    5.3 社会韧性目标下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策略
        5.3.1 “产城融合”的韧性策略
        5.3.2 设计新型建筑空间的韧性策略
        5.3.3 设置疏散避难场所的韧性策略
        5.3.4 规划预留发展区的韧性策略
    5.4 生态韧性目标下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策略
        5.4.1 限制碳排放量的韧性策略
        5.4.2 重塑景观环境的韧性策略
        5.4.3 预留缓冲空间的韧性策略
    5.5 能源韧性目标下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策略
        5.5.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5.2 能源的高效利用
第六章 案例分析——大庆市0459 文化创意产业园
    6.1 案例简介
        6.1.1 案例背景
        6.1.2 案例现状概况
        6.1.3 案例设计目标
    6.2 案例的韧性要素分析
        6.2.1 经济韧性要素分析
        6.2.2 社会韧性要素分析
        6.2.3 生态韧性要素分析
    6.3 工业空间优化与重构的韧性方法
        6.3.1 旧建筑的优化与重构
        6.3.2 产业功能的多样化布局
        6.3.3 周边居民的良好参与
        6.3.4 景观环境的重新塑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7)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煤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锁定特征
    3.1 煤炭型城市的空间分布
    3.2 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
    3.3 煤炭型城市发展的锁定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与突破路径
    4.1 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
    4.2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影响因素
    4.3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博弈分析
    4.4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路径分析
    4.5 煤炭型城市解锁目标设定
    4.6 本章小结
5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的实证分析
    5.1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综合评价
    5.2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5.3 锁定效应阻碍煤炭型城市经济转型
    5.4 本章小结
6 煤炭型城市解锁路径设计
    6.1 功能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6.2 技术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6.3 产业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6.4 制度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案例分析——以山西为例
    7.1 山西省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
    7.2 解锁能力综合评价
    7.3 解锁路径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相关研究
        1.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
        1.3.3 林药结合的相关研究
        1.3.4 国外中草药产业相关研究
        1.3.5 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链
        2.1.2 林下中草药
        2.1.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链类型理论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2.2.4 产业关联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与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分布与特点
        3.1.1 黑龙江省林区的自然环境
        3.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
        3.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特点
    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3.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3.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现状与问题
        3.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整体SWOT分析
        3.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3.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3.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O)
        3.3.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框架设计
    4.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
        4.1.1 关联性-吸引力均衡原则
        4.1.2 相关差异性原则
    4.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战略层次
        4.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O战略
        4.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T战略
        4.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O战略
        4.2.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T战略
        4.2.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4.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结构层次
        4.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基本结构
        4.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结构属性
    4.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价值层次
        4.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维度
        4.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4.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总体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
    5.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环节培育
        5.1.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
        5.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
        5.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企业GAP生产品种的选择
        5.1.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组织模式
    5.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中游环节培育
        5.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
        5.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的关键技术
        5.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企业优化
    5.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下游环节培育
        5.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
        5.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的关键环节
        5.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企业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价值维度培育
    6.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
        6.1.1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原则、目标与标准
        6.1.2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6.1.3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6.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
        6.2.1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思路
        6.2.2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6.2.3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6.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
        6.3.1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思路
        6.3.2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6.3.3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7.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7.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相关主体博弈机制
        7.2.1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7.2.2 产业链中游与下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7.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7.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7.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确定
    7.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的关键问题
        7.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决定因素筛选
        7.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的持续优化
        7.4.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持体系
    8.1 完善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8.1.1 优惠扶持政策支持
        8.1.2 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
        8.1.3 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8.2 健全林下中草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8.2.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8.2.2 引导创业基金注资
    8.3 构建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8.3.1 建立林下中草药“研产”一体化技术平台
        8.3.2 建立林下中草药科研创新基地
        8.3.3 突破中草药制品的国际技术壁垒
    8.4 搭筑林下中草药产业的中介支持体系
        8.4.1 培育林下中草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8.4.2 充分发挥林下中草药行业协会的作用
        8.4.3 加强林下中草药行业的技术中介服务
    8.5 本章小结
9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9.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资源基本概况
        9.1.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野生情况
        9.1.2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种植情况
    9.2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存在问题
        9.2.1 上游种植产业不规范,田间管理不到位
        9.2.2 中游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少
        9.2.3 下游营销创新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9.3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选择
        9.3.1 五味子产业链的SWOT分析
        9.3.2 五味子产业链培育的战略选择
    9.4 基于S-O发展战略的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9.4.1 五味子产业链的结构维度培育
        9.4.2 五味子产业链的价值维度培育
    9.5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体系
        9.5.1 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9.5.2 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企业
    附录二: 黑龙江省中药产品生产企业
    附录三: 通过GAP认证的中药企业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9)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内涵的界定
        1.2.2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1.2.3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
        1.2.4 关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1.2.5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的计量分析
    1.3 论文研究的逻辑主线和结构框架
        1.3.1 逻辑主线
        1.3.2 结构框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4.3 论文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产业的概念界定
        2.1.2 产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2.2 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
        2.2.1 产业成长的相关理论
        2.2.2 产业结构理论
        2.2.3 产业体系相关理论
        2.2.4 产业革命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产业空间理论
        2.2.6 产业政策理论
第3章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探讨
    3.1 研究的前提
    3.2 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
        3.2.1 产业转型的概念界定
        3.2.2 产业升级的概念界定
        3.2.3 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
    3.3 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
        3.3.1 需求的分类与特征
        3.3.2 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3.4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要素
        3.4.1 经济要素
        3.4.2 社会要素
        3.4.3 政策要素
        3.4.4 环境因素
    3.5 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问题
        3.5.1 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
        3.5.2 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集聚
        3.5.3 产业转型升级与新产业体系构建
    3.6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机理
第4章 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现状
    4.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
        4.1.1 经济增长
        4.1.2 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特征
    4.2 产业转型升级态势
        4.2.1 第一产业内部的产业转型升级
        4.2.2 第二产业内部的产业转型升级
        4.2.3 第三产业内部的产业转型升级
    4.3 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3.1 产业发展的问题
        4.3.2 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5章 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5.1 模型的建立
        5.1.1 指标的选取
        5.1.2 协整理论和因果关系检验
    5.2 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
        5.2.1 变量与数据
        5.2.2 单位根与协整关系检验
        5.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2.4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5.3 产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3.1 变量与数据
        5.3.2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第6章 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有利因素
        6.1.1 资源禀赋
        6.1.2 地理与区位优势
        6.1.3 基础设施优势
        6.1.4 产业集聚优势
    6.2 不利因素
        6.2.1 产品市场与市场垄断
        6.2.2 人才短缺与流失
        6.2.3 产业结构因素
        6.2.4 政府与体制因素
    6.3 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6.3.1 指标的选取
        6.3.2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6.3.3 模型的的检验
第7章 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7.1 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
        7.1.1 国际产业发展
        7.1.2 国内经济动态
        7.1.3 区域经济环境
    7.2 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7.2.1 以市场机制构建新产业体系
        7.2.2 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7.2.3 以需求关联性推进产业创新
        7.2.4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7.3 政府政策建议
        7.3.1 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
        7.3.2 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
        7.3.3 重视人才作用,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重点
        1.3.3 论文结构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县域新型工业化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2.1.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2.1.2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2.2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2.2.1 县域的基本特征
        2.2.2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2.2.3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类型
    2.3 新型工业化与县域发展的关系
        2.3.1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2.3.2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农业增长瓶颈突破的重要手段
        2.3.3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
        2.3.4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催化剂
        2.3.5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四化”的落脚点
    2.4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4.1 二元经济增长理论
        2.4.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4.3 新制度经济学
        2.4.4 科学发展观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1 国外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经验
        3.1.1 美国农村工业化模式
        3.1.2 日本农村工业化模式
        3.1.3 韩国农村工业化模式
        3.1.4 印度农村工业化模式
        3.1.5 国外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评述
    3.2 国内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经验
        3.2.1 苏南模式的新型工业化
        3.2.2 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新型工业化
        3.2.3 温州模式的新型工业化
        3.2.4 国内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评述
    3.3 对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机制
    4.1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目标与重点
        4.1.1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目标
        4.1.2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点
    4.2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4.2.1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协同发展理念
        4.2.2 县域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原理
        4.2.3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4.3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与协同机制
        4.3.1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4.3.2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协同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状况及综合评价
    5.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5.1.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整体状况
        5.1.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具体现状
    5.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5.2.1 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2 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5.2.3 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标权重的测定
        5.2.4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综合水平评价方法
        5.2.5 县域新型工业化水平划分标准
    5.3 黑龙江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综合评价
        5.3.1 基于极值法标准化数据的综合评价
        5.3.2 基于目标值标准化数据的综合评价
        5.3.3 两种标准化方法的对比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困境、障碍与思路
    6.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困境与共性问题
        6.1.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困境
        6.1.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
    6.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障碍
        6.2.1 资源性障碍因素
        6.2.2 制度性障碍因素
    6.3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6.3.1 第一类县域发展思路: 挖掘优势,明确思路
        6.3.2 第二类县域发展思路: 扬长补短,平衡发展
        6.3.3 第三类县域发展思路: 优势升级,突破发展
        6.3.4 第四类县域发展思路: 全面提升,实现跨越
        6.3.5 第五类县域发展思路: 持续发展,模范带头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7.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战略
        7.1.1 信息化带动战略
        7.1.2 阶段性引导战略
        7.1.3 可持续发展战略
    7.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7.2.1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宏观路径
        7.2.2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中观路径
        7.2.3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微观路径
    7.3 本章小结
8 保障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8.1 县域金融服务的支撑体系
        8.1.1 市场化投融资体系
        8.1.2 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8.1.3 投融资环境改良体系
    8.2 县域人才培育的支撑体系
        8.2.1 产业人才需求体系
        8.2.2 人才孵化成长体系
        8.2.3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8.2.4 人才驻留与引进体系
    8.3 县域科技服务的支撑体系
        8.3.1 县域特色科技服务体系
        8.3.2 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8.3.3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8.4 县域中介组织的支撑体系
        8.4.1 中介组织环境优化体系
        8.4.2 中介组织职能划分体系
        8.4.3 中介组织监督管理体系
    8.5 县域生态安全的支撑体系
        8.5.1 生态安全意识培育体系
        8.5.2 生态产业结构调整体系
        8.5.3 生态安全利益保障体系
        8.5.4 生态安全预警及防御体系
    8.6 县域制度保障的支撑体系
        8.6.1 制度创新供给体系
        8.6.2 “三位一体化”制度战略体系
    8.7 本章小结
9 推进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9.1 宏观制度层面的对策建议
        9.1.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9.1.2 加快信息化发展
        9.1.3 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9.1.4 重视开放发展与招商引资
        9.1.5 制定县域工业发展规划
        9.1.6 完善县域市场体系
    9.2 中观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9.2.1 构建“两型”工业体系
        9.2.2 发展低碳与生态工业产业
        9.2.3 构建和发展县域支柱产业
        9.2.4 构建特色工业产业集群
        9.2.5 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
    9.3 微观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9.3.1 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9.3.2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9.3.3 培育特色的工业企业
        9.3.4 创建“两型”企业
        9.3.5 构建企业学习型组织
        9.3.6 加快人才培育建设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四、黑龙江双鸭山市政协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人民网报道中的黑龙江形象研究[D]. 王爽.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4]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与政府治理变革[J]. 卢英敏,刘佳丽. 商业研究, 2019(06)
  • [5]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曹书.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6]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黑龙江省能源型城市工业空间的优化与重构研究 ——以大庆市为例[D]. 王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7]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D]. 侯彦良.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1)
  • [8]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D]. 关俊威.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9]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 陈强. 吉林大学, 2018(12)
  • [10]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D]. 韩敬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黑龙江双鸭山政协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言献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