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妊娠期的妇女当中,妊高症分为重度、中度与轻度,随着患者自身妊娠的周期增加,其妊高症的病情也会逐渐加重,严重可导致患者以及腹中胎儿发生生命危险。该种疾病严重症状可出现昏迷、抽搐、心衰等,并且还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疾病,另外由于疾病对患者睡眠质量会造成影响,其不良心理状态较重,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妊娠风险,最终影响其妊娠结局。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针对妊高症患者围生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简要分析综合护理对其睡眠质量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100例妊高症患者家属知情后开展研究,采用奇偶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100例妊高症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年龄:最小年龄21周岁,最大年龄35周岁,平均年龄为(28.40±1.12)周岁;孕周时间:最短孕周22周,最长孕周33周,平均孕周时间为(28.35±1.46)周。对照组:年龄:最小年龄22周岁,最大年龄34周岁,平均年龄为(28.38±1.43)岁;孕周时间:最短孕周23周,最长孕周34周,平均孕周时间为(28.37±1.49)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时间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纳入标准:①该100例患者全部符合临床妊娠高血压诊断标准;②配合本次研究,认知功能健全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精神系统异常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③存在其他合并疾病的患者。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降血压、吸氧等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围生期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则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从而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心情状态。同时对患者临床症状反应进行全面观察,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护,并对胎心加强监护[1]。实验组围生期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方式分为以下几点:①对患者临床资料、病情变化情况、血压稳定程度等临床多种综合表现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制定相应的具有针对性护理措施。编写相关疾病知识认知手册,发放给患者和家属,同时采取海报、知识讲座等形式,方便患者以及家属对其疾病进行了解,另外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对其存在的错误疾病认知进行纠正,告知疾病相关用药措施;②与患者交流过程当中需全面观察其心理状态,对其负面情绪进行评估,从而根据临床心理学知识对其开展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家属与其多进行交流,给予足够的陪伴与鼓励[2]。另外需控制患者的睡眠情况,可在病房中播放一些舒缓心情的音乐,使其能够快速入眠,为其营造良好、安静、舒适的睡眠休息环境,另外护理工作人员需给予制定相应的作息时间表,同时指导患者选取左侧卧位进行休息,确保患者睡眠时间充足。③给予制定良好的饮食模式,在确保患者自身营养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食用脂肪量较高以及盐份较大的食物,确保营养摄入均衡,避免出现血压升高情况,加强胎盘的血供。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1.3.1评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负面情绪等评分。1.3.2评估标准妊娠结局包括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剖宫产、子痫等;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价,21分满,分数越低表明患者改善情况越好;负面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价,每项30分满,分数高则表明患者负面情绪较为严重,反之分数越低表明患者改善情况越好。1.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将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负面情绪等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妊娠结局表示使用百分比,计量资料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与负面情绪表示采用均数±标准,X²检验或者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各项观察指标存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睡眠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分,`c±S,) 分组(n)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n=50) 13.67±4.15 6.42±1.35 对照组(n=50) 13.71±4.19 8.97±2.49 t值 0.0479 6.3660 P值 0.9618 0.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实验组患者子痫1例、剖宫产20例,总发生21(42.00%)例低于对照组子痫3例、产后出血2例、新生儿窒息3例、剖宫产26例,总发生34(68.00%)例,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2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分组(n) 子痫 产后出血 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 总发生率 实验组(n=50) 1(2.00) 0(0.00) 0(0.00) 20(40.00) 21(42.00) 对照组(n=50) 3(6.00) 2(4.00) 3(6.00) 26(52.00) 34(68.00) c2值 - - - - 6.8283 P值 - - - - 0.0089 2.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护理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3)。表3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比较(分,`c±S,) 分组(n)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n=50) 19.56±2.67 8.97±0.34 19.78±2.89 8.78±0.29 对照组(n=50) 19.61±2.71 15.62±1.34 19.81±2.92 14.69±1.27 t值 0.0929 34.0136 0.0516 32.0797 P值 0.9261 0.0000 0.9589 0.0000 3 讨论妊高症的发病因素与患者胎次、年龄、心理、饮食、遗传等因素具有重要关联。患者身体小动脉痉挛会导致其外周血阻力不断增加,对其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从而造成全身器官因为血流灌注减少而出现缺氧、缺血等情况,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严重还可导致患者出现肝肾、心脑等多种器官功能异常症状,针对该种症状如未给予及时治疗与控制,对患者以及胎儿生命安全将会造成严重影响[3]。该种疾病严重症状可出现昏迷、抽搐、心衰等,并且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影响其病情恢复,很多患者也会出现睡眠障碍,最终导致心理负担较大,不仅对其妊娠具有严重危害,还严重影响其妊娠结局。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主要方向就是控制其血压,对其血容量进行逐渐补充,从而全面降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应激情况,逐渐改善其器官灌注情况。以往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以及病情变化,开展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对其病情能够进行有效抑制,甚至逆转病情,对促进其分娩的顺利以及产后康复均具有重要作用。但妊娠高血压疾病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多器官损伤,因此在实际临床护理过程当中,应该综合多种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多种意外事件,从全方位的大局出发,开展综合护理干预[4]。综合护理干预是集多种护理措施为一体的干预形式,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全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其制定最为有效、优质的干预措施,从而全面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对改善其妊娠结局也具有重要作用,促进患者自然分娩,降低临床剖宫产率。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评价,可有效评估患者自身睡眠质量,该量表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等人在1989年所制,该量表不仅对一般人的睡眠治疗可进行全面评估,尤其针对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可全面掌握其实际情况。通过综合护理的不断实施,对患者开展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不仅可全面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还能够全面提高临床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全面恢复其睡眠质量,从而确保其血压保持正常,避免病情发生恶化情况[5]。本次研究当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为患者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表,能够确保患者睡眠时间充足,指导其采取舒适的体位,能够全面提高睡眠质量,稳定患者血压。开展该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其负面情绪、睡眠质量等均具有明显的改善,相比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效果显著,另外其实验组的妊娠结局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确保患者以及胎儿的营养供应,帮助树立其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稳定患者自身情绪,不断促进临床自然分娩率,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综上所述,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围生期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全面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稳定患者血压,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实施运用。参考文献[1]陈宵云.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2]胡艳粉,李领侠,张莹l.综合护理干预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43-150.[3]高连太.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4):17-17.[4]滕道香.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17):108-109.[5]杜稳侠,李佰成,王荣.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生期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论文作者:白才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结局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对其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