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冯娟娟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冯娟娟

河南省白龟山水库管理局 河南平顶山 467031

摘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项目不断增加,这就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田水利渠道工程作为我国的重要民生工程,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相关单位要提高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建设管理意识,认真总结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策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全面性,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农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

引言

在当前国家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水利工程是国家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基本性任务,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国家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于农业的发展建设而言,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基于这一因素,更应该对水利渠道工程的施工建设引起一定的关注。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工程建设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手段来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1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常见的问题

1.1管理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体系是加强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管理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管理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涉及范围较广,通常采用分段管理模式,但是对于相关界限缺乏明确的规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常常出现责任不明、产权模糊、监管不足等问题。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涉及斗、农、毛渠以及石河堰、山坪塘等,根据分级管理原则,一般由工程所属的乡镇、村落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主体不明、管护职责不清,使得这些工程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得不到有效落实。

1.2施工安全隐患较多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较为分散,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使得实际施工难以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农田水利渠道工程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使得一些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重视力度不足,造成很多工程质量问题,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如施工材料的选购没有经过严格审查、施工建设技术工艺单一、机械设备管理不严等,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甚至出现渗漏问题,导致渠道周边耕地次生盐渍化程度加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1.3施工技术水平较低

现阶段,很多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在技术应用上还较为落后。现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渠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实际的渠道工程建设中,一些建设单位为减少资金投入,仍然采用陈旧的施工设备和落后的施工技术,大大影响了施工效率。

1.4 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设计问题

首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思想意识,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流程相对来说过于简单,再加上没有对成本问题引起较高的认识,所以就会造成设计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而设计是水利渠道施工的首要前提,如果设计不到位,那么后续的工作也就无法得到实施。另外,施工过程中没有全面的考虑到水土平衡的问题,相关资料也是少之又少。在通常情况下,水利渠道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履行相关的施工资料以及工程量等基本的信息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之所以水利渠道工程会出现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设计者没有对水资源或者说水文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不重视细节的问题最终就会导致方案的不健全。最终获得的方案也有可能是不完善的。如果单纯的依靠理论方面的知识也是不全面的,水利渠道的施工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更加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强从根本上对水利工程的治理,所以,设计流程不完善,以至于流程过于简单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1.5维修养护经费不足

由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渠道工程难以避免淤积、滑坡、冲刷、渗漏等问题,影响渠道的使用效果,这就需要对渠道进行全面维修养护,但是经费不足,影响了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由于资金不足,渠道工程缺乏配套的维修养护设备,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当冬季或者水位上升时,由于维修养护不到位,使得渠道的相关设施出现冻胀等破坏,失去原有的应用效果。此外,由于维护检修人员较少、技术水平不达标等因素影响,渠道工程的维护和检修很难实现规范化,严重影响农田灌溉效率,甚至对周围居民生活留下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维护对策

2.1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无论是在哪个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都会在后期运营过程中体现出来,影响到渠道工程的运行效率。所以在渠道工程投入运营后,应该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强化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防治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根据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运行环境、现有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负荷等制定出合理的养护管理体系,明确养护管理周期和任务,对于不同的不良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要有明确的规定。制度是保证养护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开展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2.2对水利渠道工程的设计要严格依照标准

为了使水利工程造价的经济合理性与工程安全可靠性达到和谐统一,在水利渠道工程设计前,需要依照工程的规模、效益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将水利枢纽进行等级划分。然后在水利建筑物的设计时要建立在一定的洪水标准之上,依照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级别、运用条件以及其重要性将枢纽中的建筑物加以等级划分,以保证建筑物在标准以内的洪水下安全可靠。

2.3加大对人员的培养及指定专业人员做好对水利渠道的管理与维护

其一,应加大对农民的教育与宣传,明确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实施水利渠道管理的目的,使其意识到保护水资源及水利渠道的重要性。其二,建立健全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对辖区内水利渠道问题的管理与维护,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其三,号召全体农民对水利渠道设施的监督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果断采取措施,将隐患及时消除,以实现保护水资源目的。

2.4加强渠道工程的日常巡护检查

渠道检查是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事故发生、保证渠道正常运用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进行。每次放水前,应检查渠道上有无蚁穴、鼠洞;渠道上倒虹吸管和渡槽进口附近有无杂物堵塞失效;渠道内有无阻碍水流的堆积物;渠道边缘和内外坡是否完整;防渗层是否遭破坏;渠道有无裂缝、缺口、沉陷、滑坡、淤泥、冲刷等。放水期间,要注意检查水流是否平稳、均匀,有无旋涡等现象,渠岸是否漏水,水中有无影响渠道行水的漂浮物。放水结束后,应全面检查渠道工程,特别是水下部分,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2.5加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为有效提高渠道工程的输水能力,为农田水利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新型施工技术,对渠道进行节水改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2点:(1)核子密度仪技术,根据数据计算机系统和伽马射线,对灌区储水量和湿密度进行综合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整理出灌溉信息,操作简单,可以对渠道渗水进行动态监控;(2)喷射混凝土护坡技术,渠道改造中的拆模问题十分严重,应用喷射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黏着力,从而有效增强防渗、节水功能。

2.6加强维护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是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保障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政府部门每年要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渠道建设和维护,并积极将社会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要加强对资金利用和管理的监督,保障资金能够切实投入到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中,如购置先进的维护设备、建设和改造相关的配套设施等,防止个别部门从中谋取私利,防止出现资金乱用问题,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对维修养护资金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

结束语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重点项目,对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自然因素、施工设计等的影响,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工程的实际效益,相关部门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积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昌敏.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和施工剖析[J].科技展望,2016,03:96.

[2]白雪萍,陈天宝.水利渠道工程的防渗与设计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05:125-126.

[3]李建军.田间水利渠道的渠系布局与防渗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199-200.

[4]李晓兰.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6,07:34-35.

论文作者:冯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冯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