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建材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建筑材料,随着应用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市场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介绍绿色建筑材料特点,分析国内绿色建材的发展情况,现实问题,最后阐述了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而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导致了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等环境问题。现阶段,工程施工中越来越重视建筑材料的安全和对环境的保护,因此要加强对绿色材料的应用力度。
1、绿色建筑材料的定义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指的是在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利用一些先进、清洁的生产技术,生产出的一种对环境污染少、质量达标、能够替代原有污染较重的建筑材料的新型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对于环境的保护和有害物质的处理,因此对环境的污染小。
2、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
在建筑行业中,绿色材料对于能源及资源的消耗相对较低,因此其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比较小,但同样其生产制造工艺较高,对于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绿色环保建材能够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降低能耗,现阶段大部分绿色建筑材料都具备高强、防水、质量较轻等功能,从而使得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降低材料的运输及管理费用;绿色环保建材的综合性能要比普通的建材高出很多,对于建筑项目质量有着根本性提高,比如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轻质高强混凝土等;绿色环保建材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的生活环境;绿色环保建材的生产往往会应用到一些生活废料,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对于环境的二次污染。所以可以说绿色环保建材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水平,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技术支持和引进,从而使得绿色环保建材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推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3、国内绿色建材的发展情况
为规范绿色建材市场,保证建筑材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1993年起,我国相继公布“环境标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标准。企业如果获得“环境标志”表示该产品除了在质量方面符合各项国家标准外,在产品的生产、消费、使用等环节上也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是从生产到使用都无损人体健康的优质产品。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则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督促建筑材料企业向降低能耗转型,在安全环保方面不断努力。
针对建筑材料的使用周期和产品的有害原料等问题,国家成立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助力建筑材料行业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为绿色建材更好的在建材行业中推广和建材行业长远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国家及行业的执着坚持和努力下,我国传统的建筑材料制造业在绿色建材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4、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尽管目前国内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但由于行业整体的发展及运用技术的限制,绿色建筑材料还存在着些许不足及问题。
4.1对绿色建筑材料认识不足
由于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还未大范围推广,因此,建筑行业内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理解还有分歧及误解。如一些人认为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运用必须依靠高投资、高科技及高成本,从而影响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
4.2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研究受限
由于我国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研究投入的力度不够,从而使绿色建筑材料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且全球目前均在推行生态环保的技术,尽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绿色健康的建筑环境,因此,这也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及运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法规和标准不够完善
由于绿色建筑材料与我国各地区的气候、经济及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这需要制定不同的绿色建筑材料标准来适应此状况。但目前国内还未充分考虑到地方性的发展差异,国家在绿色建筑材料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
5、新型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在建材行业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的材料包括墙体、隔热及装饰等几方面的材料。为能够最终达到经济的飞速增长,在生产和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其节能环保的性能特点进行。其具体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5.1新型陶瓷材料
新型陶瓷主要是利用高纯度的无机化合物作为原料,经过加工制作成微细结晶组织的无机材料。其在热和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能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优越性。
5.2生态水泥材料
在建筑材料中最为重要的当属传统水泥和混凝土,但由于其矿物资源消耗大,且环境污染严重。因此,生态水泥应运而生,其主要以火山灰及钢铁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制作而成。相较于传统水泥,其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与节能方面有明显应用优势:
①主要来源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提高了垃圾的利用率;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保护环境;③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调温性,是应用于墙体保温工程建设中的首选材料。
5.3绿色混凝土
按照使用性能的不同,将绿色混凝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以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以低水胶、高效外加剂和常规细掺料为辅,经过合理配制后形成的混凝土,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实用性;②再生骨料混凝土。这种类型的混凝土是由废弃砖块、砂浆、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经过混合、拌制形成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虽实现了老旧建筑废料的充分利用,但由于老旧建材使用年限较长,再加上常规性能比天然材料略低,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保障工程质量,故需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完善;③环保型混凝土。由于这种类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可为植物生长和生存提供基础条件,同时也为外墙保温的施工提供了新方向。
5.4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种类众多也各有特点:挤塑型聚苯板的保温性能、强度及防潮性能良好,但使用成本高;膨胀型聚苯板的保温效果良好、价格适中,但总体强度较挤塑型聚苯板要低;岩棉板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阻燃性能较好,但保温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实际需要、气候条件、环境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宜的保温材料。
6、实际应用
6.1屋顶设计中的应用
在屋顶设计时,绿色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在选用绿色材料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工程的具体需求,依据有关的规范标准选择合适的绿色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其次,考虑绿色材料的线条是否符合人体美学,同时还需要考虑屋顶承重问题,这直接关系到设计效果的最终展现。最后,屋顶设计需要与当地的传统风格相符,相较于传统建筑材料,绿色材料的表达性要更强,更能与施工技术完美结合。另外,由于当前各种工程施工工艺种类较多,选择绿色材料时,需要选择与之匹配度较高的施工工艺,才能充分发挥绿色材料的价值,保证工程质量。
6.2外部结构中的应用
墙体绿色材料具备保温、隔热隔湿等功能,可以降低建筑能耗。有些绿色材料还能对辐射进行隔离,对于外界的波动能够进行一定的缓冲和吸收。如地震多发区,绿色材料能起到稳固建筑结构、吸收和缓冲地震波动、缓解地震波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的作用。
6.3内部装修中的应用
常见的内部装修中绿色材料具备隔热、隔湿、防噪音等功能。例如:防紫外线玻璃能很好的隔离紫外线及热辐射,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应用绿色材料是缓解环境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绿色材料应用过程的控制,保证绿色材料的性能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郭子晗.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应用困境及对策[N].科学导报,2019-02-19(B02).
[2]邹桂平.以建筑应用为导向创新绿色建材发展[J].科技风,2019(02):101+105.
论文作者:孟祥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混凝土论文; 环境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绿色环保论文; 性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