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道德教育的理论论证--关于“道德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几点思考_道德教育论文

生命道德教育的理论论证--关于“道德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几点思考_道德教育论文

生活道德教育的理论论证——对“道德教育—生活”关系的几重审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理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7)04—0113—05

向生活世界回归或者说生活道德教育理念已成为20世纪七八十代以来世界各国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这次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那么,道德教育究竟何以要回归生活、生活对于道德和道德教育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换句话说,生活道德教育观或生活道德教育理论确立的依据究竟何在,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活道德教育的本质、体察生活教育的内在意蕴,而且,也是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建设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生活道德教育的提出,绝不仅仅是缘于道德教育脱离生活所带来的问题和严重后果,亦不仅仅是因为向生活世界回归是风靡世界的哲学路向和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而是其中有着更为深层的和更为重要的机理与缘由——无论从历史、逻辑、现实还是价值的角度来审视,道德、道德教育与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关联。

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与生活本为一体

追踪历史,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人类社会最初的道德教育实践便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最初的道德教育思想也是强调生活的重要性,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只是后来的事。简言之,道德教育和生活最初本为一体。

在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它同生活融为一体,在生活中进行,为生活服务。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人的意识水平也相当薄弱,道德教育并不是一项独立、专门的社会活动,只能在生活中进行。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既没有专门的教师,“教育往往掌握在家庭、公社,以及部落长者式有经验的人的手中”[1](P10),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场所,受教育者也并不完全局限于儿童。在日常从事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一般年长者就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示范等手段,让儿童在直接参与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各种在今天看来具有道德意义的规范。佛罗斯特指出,原始文化中的教育,“儿童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适应在他周围环境中的那些力量。”[1](P13) 直接为现实生活服务,和生活自在地合为一体,是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的存在形式。

比较而言,如果说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自在”意义上的话,那么,到了原始社会后期尤其是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道德和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自觉关注的对象。在最初的伦理和教育思想中,人们也大多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观照道德教育,“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早期哲学(古希腊、先秦)在伦理学中都是倾向于生活观点的(尽管不彻底),至少是力图从生活观点来引出社会观点。”[2](P10)

以古希腊为例,古希腊伦理学主要以探寻自然必然性和人的活动的关系、揭示人应当具有的德性和人的生活目的为主要任务。其中,立足于生活来思考道德和人生问题是古希腊伦理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希腊道德哲学本质上是对普通希腊人有关一种完善生活的理想的分析和概括。”[3](P38) 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把道德和生活联系起来。古希腊人不仅把生活视为道德的基础,同时,生活实践也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以生活为中心的伦理和教育思想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具雏形。“人们最初所进行的道德思考,是公共生活中最深切、最直接的要求。”[4](P42) 德莫克利特关注自然的人性需要和人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最早的自然主义幸福论的思想,认为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人的感性的自然需要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亚里士多德尤其强调生活实践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他把伦理学和政治学都归结为实践的学问,“伦理学和政治学,所探索的就是实践和活动”[5](P1)。亚里士多德认为,“正如其他技术一样,我们必须先进行实现活动,才能获得这些德性。我们必须制作才能学会。……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6](P31) 所以,“亚氏的名言是:我们必须先进行有关美德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美德。”[7](P274)

二、从逻辑的层面来看,道德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道德教育的生活化选择

道德教育作为道德哲学的自然延伸和在实践中的运用,道德和生活的关系也就决定了道德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道德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来看,道德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之中且为了生活,因此,道德教育理应以生活为基础。

(一)道德源于生活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道德到底是如何起源的,虽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间也出现过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像神启论的、人性论的、生物进化论的等等,这些观点并非毫无道理,但也都面临着毁灭性的指责和无法弥补的漏洞。这里,我们主张道德源于人的生活——即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人的能动而现实的社会交往实践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物质生活是道德产生的基础。物质生活是道德产生的基础,不仅是因为物质生活在人类的所有生活中占据基础地位,是人类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8](P79) 同时,还因为人类最初的道德就是直接源于维持人类生命存在的物质生活的需要,直至今天,道德也不是与物质利益无关的。原始初民的道德就是在千百次的劳动实践经验中总结、积淀而来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极为低下,大自然在原始人那里充满了险恶,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并保住每个人的生命不受到方方面面的威胁,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则,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能满足物质需要,保证每一个人的生存。比如,一些在现代人看来是极不道德的现象,而在原始人眼中恰恰是道德的,因为,这些规则能使物质生产顺利进行。“达尔文曾写道:当大地岛的原始部落面临饥饿威胁的时候,首先吃掉老太婆而把猪狗留下,理由是‘狗能捕水獭,而老太婆不能。’在文明人看来,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啊!可在原始人那里,这些行为却被认定为道德的。”[9](P57—62)

其次,道德源于生活,还要从人的社会交往的视角进行阐释。人类一开始就以社会性交往的群体形态而存在的,在交往中,人不仅能意识到自我,而且,人与他人、与自己、与自然之间发生着种种关系。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存在,才使得道德的产生成为必然,因为世界若只有一个人存在或者人像动物那样彼此之间并不发生关系,那么,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我生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了。”[10](P143) 在原始初民那里,道德开始时就是作为一种调解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尺度而产生的,它以强制的形式来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使每一个人的生存利益都得到保障。社会性交往和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一体两面,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的社会生活本身,也是道德、道德教育得以产生的根源。“由于社会交往与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一体两面性,因而,揭示道德生活发源于初民社会交往过程,并不违背相反却进一步肯定与丰富了经济生活对道德生活决定作用这一唯物史观。”[11](P56)

再次,以上对道德起源的分析仍然还是从生存的、利益的角度来说明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精神生活没有独立性,完全受制于生存利益的需求。事实上,“即使在实践领域,人也并不生活在一个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12](P33—34) 原始初民的意识水平尽管低下,但当人开始从自然界中挺拔出来,用意识来调节利益的冲突、主动进行合作时,就表明人已不再完全受制于自然律的支配,已有了自然界的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精神性品格,应当如何的价值性追求就是其中的一种。从物质生活的角度来说明道德的起源,主要是因为:在人类历史的源头,这种精神性追求不仅以物质生活为基础,而且对物质生活、生存有着很强的依附性;人的精神生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朦胧模糊到逐步清晰、再到高度发达的过程,它虽然逐渐获得了相对的自足性和独立性,但始终离不开以物质利益为基础;我们谈的主要是作为类现象的道德产生和起源,并不是个体的道德心理的产生,个体道德的产生虽然和社会道德的产生具有同构性,但对于某一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个体来说,其道德首先是对社会现有道德的内化,并且,某一个体的道德现象——比如他可以不顾及物质生活,甚至以否弃生命和利益为目的,但这并不具有普遍性,更不能说明作为类现象的道德的起源。所以,从历史的源头来考察,道德从根本上源于生活的需要,源于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性交往。

(二)道德在生活之中

道德在生活之中意味着道德不是可以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而单独存在的东西,它既是人类存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的本体论规定,也只能通过人的生活实践展现出来,具有和现实生活不可剥离的特性。简言之,人不能在生活之外去讲道德,道德不是处于现实的交往关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或者真空中的。道德作为理性和非理性、知和情、意和行的统一,就存在于直接、具体的人的交往实践中,任何一种言说和表达都无法揭示道德的全部。即便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出某种道德,对同一道德规范意义的把握也会由于不同的生活经验而不同。黑格尔曾说:“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子也会讲,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即使这小孩也懂宗教的内容,可是对他来说,在这个宗教真理之外,还存在着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13](P423) 因此,“伦理和道德原则的意义,惟有在生活过程中才能真正把握。”[14](P33)

对于道德在生活之中,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道德在生活之中,说明道德判断的标准最终只能通过生生不息的生活来说明,在生活还未开始的时候或者在生活之外并没有谁能给人设定一种最高的道德,这种道德即便是有,像幸福之类,也只是形式上的,需要在具体的生活中才能赋予其实际的内涵。“远在被权威地告知何为‘善’、何为‘恶’(有时两者都不是)之前,我们在最初不可避免的与他者相遇时已经面对着善与恶的选择。”[15](P2) 因而,“既然善恶界限事先没有划定,那么只能在行动中划定。这种努力的结果,与其说是一张已标明道路的网络,不如说是一串足迹。”[15](P3) 这串足迹就是发展、变化着的人的活生生的生活实践。另一方面,也说明道德要随着生活的流变而变异,生活是具有过程性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那么,道德也同样不是静止不变的,它追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

(三)道德为了生活

从道德存在的价值或意义来看,人在生活中创造道德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道德是为生活服务的,不仅是因为道德源于生活,也不仅在于生活的范围要比道德大得多(生活中除了道德的维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是因为生活更完整、更深刻地体现了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质就展现于其现实的生活过程。道德为了生活也就是为了人,反之亦然。此外,道德为了生活还在于从逻辑上讲二者的关系不可能颠倒过来,如果说生活是为了某种道德的话,那么,何种道德才是生活所要追求的道德?这种道德的依据何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道德必然又坠入了种种抽象主义的深渊,造成对人、对真实生活的遮掩和异化。

道德对生活的作用或价值主要见于:首先,道德对维持生活秩序、使生活能够存在和正常运行提供了担保。道德作为一种应当如何的生活实践原则,它在客观上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作用,使人们彼此之间能相安无事、互相合作、共同生存和发展。“正是为了反个人需要的‘自行其是’性,正是为了防止个人间为了争夺必需品而进行毁灭人类社会的殊死搏斗,才从人类的物质需要中演化出人类的道德需要。”[16](P27) 克拉夫特指出,“道德的普遍目的就是在社会联系中建立起一种秩序。”[17](P643) 其次,道德又体现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意义向度,是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精神生活中的真和美的维度,道德表达了人对善的理解,对应当如何的追求,人要通过这种方式自我认识、自我肯定和自我确证,找到人之为人的原因和依据。康德认为,道德律是人的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律,它使人与物区别开来,“后者(指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笔者注)通过我的人格无限地提升我作为理智存在者的价值,在这个人格里面道德法则向我展现了一种独立于动物性,甚至独立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命。”[18](P177) 因此,正是有了道德,才使得生活以生存为基础但又并不止于生存,人按道德规范去做但又并不止于被动的约束和强制,还有精神上的丰满和愉悦、实现自我和成就自我的感觉。由此出发,道德不仅从在其特有的意义上使生活成为生活,而且它会使生活变得更好,“道德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19](P7)。

三、从社会生活现实的视角来看,道德教育生活化是现实生活的要求

任何一种事物要想保持生命活力都必须在它所处的时代中找到现实的生长点,否则,它就逃脱不了被时代所遗弃的命运。道德教育要想维护其在现时代条件下的合法性,就同样必须根据变化了的生活做出积极的调整。除了历史的和逻辑的依据之外,现实生活的要求也是道德教育生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人类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变革成了当代生活的灵魂”[20](P675—P676)。其中,对道德教育影响最为直接的是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或者说,道德本身作为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和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一起发生改变,“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8](P291) 今天,几乎人类以往生活中的所有的道德都遭到了批判或者质疑,按利奥塔的话来说,“生活使所有的道德化为乌有”,但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在反思自身存在的意义,寻找和更新对善的理解,“人们还是寻思这样的问题:如何生活?为何生活?”[21] 在某种意义上,道德的困惑是人类目前最大的困惑,道德的冲突是人类当前最大的冲突。这种道德上的困惑和冲突表现为:在这场社会生活的变革过程中,有些伦理问题是我们以前不曾遇到、对人类来说是全新的,有些则是以前存在过,但又有了新的含义。但无论如何,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不得不做出新的抉择。“我们所面临的抉择,有些是全新的,有些则给人人共知的问题增添了新的含义。另一些则完全属于日常事务,我们甚至没有认识到它们也是选择。生活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许多选择。”[22](P4—P5) 旧的体系在坍塌,新的体系尚未形成,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碰撞与交织,这就是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现实。

现实生活的变化及其所引发或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变化必然会对道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道德教育直面现实,以当下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依托,在审慎的反思和理性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具体来说,就要求道德教育从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方式的改善、评价的标准等各个方面都要认真回应现实生活的需要,不能一味停留在原来的狭小封闭的天地里,继续向学生传授那些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并不能对生活产生实际指导作用的陈旧呆板的道德教条。学校道德教育更应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照,最终使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惑和冲突,至少是对生活的真实面貌和道德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以在心理上做好相应的准备,当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种种道德上的冲突时不至于无法适应,失去起码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抉择能力。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在变化了的现代生活中存有一席之地,永葆青春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无视生活的变化、滞后于生活的发展正是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从教育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生活道德教育体现了人本化的观念

从历史、逻辑和现实的角度所作的考察,只能证明生活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要想对生活道德教育的合理性予以更加充分地说明,还离不开价值的审视。即从价值选择的角度来看,何以要推崇道德教育的生活化,换句话说,生活道德教育表明了怎样的教育价值观。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高度人文化的事业,是教育实践主体不断进行价值选择和实现的过程,它始终离不开一定的价值导向,对道德教育的任何分析和陈述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了一定的价值立场。向生活回归,从根本上表明了道德教育的人本化取向。与之相对的是,知识化、概念化的道德教育则是见物不见人的,它在用自然科学的眼光来审视道德教育时就已经把人物化了。固然,以人为本并非现在刚刚提出,也一直是近代以来的教育、道德教育中追求的价值理想,问题在于,对人应当作如何理解。对此,不同的哲学流派大多从人性形而上学的角度对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也各有千秋。这虽然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对人的认识,但同时也由于他们对人的理解往往偏于一极,结果导致道德和道德教育离开了丰富、健全和现实的人本身,变得机械化、知识化或抽象化,人本化的追求却导致了道德教育“非人化”的结局。我们认为,生活是对人的存在方式最为生动的和贴切的表达,在最充分的意义上表征着人的存在。“生活被搞成什么样,人就是什么样”[23](P115)。人就是人的生活,人的一切只有在现实形态的生活中才能得到说明。“惟一无可怀疑的实在是‘我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任何事物比它更基本、能走在它前头了。就是思想也不能先于生活,因为思想也不过是生活的一个片断、一项具体活动。”[24](P124—p125) 道德也是存在于生活之中且为生活服务的,道德教育生活化,归根结底在价值上就是强调道德教育应从真实的人出发来审视道德教育的方方面面,最终把人塑造成为人。道德教育脱离了生活也就是脱离了人,这种教育愈是“成功”便愈带来对人的肢解和异化,使教育最终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因此,生活道德教育不仅是对道德教育的“正本清源”、合乎逻辑和现实的选择,同时,也真正实现了道德教育的人本化追求。

综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生活化都是道德教育应有的选择。既然如此,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就应该把生活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抑或最为根本的维度来看待——切实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儿童的亲身参与、体验和实践生活,最终达至让儿童能够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并学会过一种道德生活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7—03—22

标签:;  ;  

生命道德教育的理论论证--关于“道德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几点思考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