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想要达到质量标准,增强施工中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分配,就必须抓好技术管理工作,因为技术是各道工序施工质量保障,也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成本投入,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筑工程要重视技术管理,找准技术管理的关键点,根据建筑工程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不但可以让建筑物满足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还能提高建筑施工经济价值。本篇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需要注意的問题进行探讨,仅供建筑行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关键点
1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会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施工单位在新时期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这是因为我国社会要求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而建筑企业需要在技术力量、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所以施工技术管理对企业在新时期的生存、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由于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这便要求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项目具体实施阶段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各施工环节可以正常有序的进行,从而使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等方面可以满足其设计要求。再者,建筑工程领域在发展中受到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使很多新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以及建筑材料被广泛运用其中,同时建筑工程领域还要不断面临建筑结构复杂化、功能特殊化等趋势影响,这便对建筑企业在实际生产中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使其可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注意强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意识
哲学中讲,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所以意识在生产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物质,在建筑施工中也是如此,技术管理工作持有什么样的意识,工程结果也会出现最为直接的反应,重视技术管理,就会出现一个重视的结果,忽视技术管理就会出现一个忽视的结果,所以想要出现高质量的工程,就要采用重视的意识。
2.2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是做好施工技术管理的前提,也是推广技术管理工作的手段,具有普及意义,这种培训在内容上要体现出技术性、专业性和科学性。二是在施工技术管理的同时要控制成本。技术管理是一项高投入性质的工作,不管是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还是对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都是需要投入的,三是注意做好施工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施工的长期进行,涉及到的施工人员必然会越来越多,这些人员的技术水平、擅长之处、技能特点都在人事档案中有所体现,所以在对工作人员的合理支配要通过档案进行,这些都可以为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管理层人员可以依靠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建议
3.1后浇带法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比较多,在施工中现浇容易引发收缩,或者产生沉降,这时就会有裂缝出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建筑施工中经常采用后浇带法,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在墙梁或者是地板位置处提前预留施工缝,在一定时间内浇筑这些施工缝,这样就能让混凝土结构更具有整体性,我们将这个称之为后浇带。建筑工程施工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的刚性达标,达到满足委托方对建筑质量要求,就要做好后浇带法施工技术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浇带法施工时常会出现漏浆的情况,位置在浇筑两边,为了避免这种质量缺陷的发生,就必须要掌握技术要点,在润丰花园施工中要采取隔断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钢丝网,通过这种方法就能避免后浇带法施工产生漏浆。另外,在对后浇带法进行浇筑的时候,要控制好温度,不能过于高,最好是在温度较低的时进行施工,并且要在水泥中添加铝粉,这样就能提高混凝土的刚性。混凝土强度要有明确的规定,相较于构件而言,必须要高一个等级,这样就能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薄弱地带,新浇筑的混凝土和以前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在施工之前要检查后浇带法施工地方,不能有任何杂物,还要保持干燥,这样就能为后浇带法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钢筋被腐蚀的风险也会降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就能达到技术标准,结构会更加稳固。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后期养护尤为重要,技术人员要按照养护要求规范操作,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强度。
3.2墙体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就是砌筑有规律可循,并不是说将砖块堆砌到一起就形,而是要采取错缝的方式进行堆砌,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将砖块按照一定的形式堆砌,然后用砂浆来填补缝隙,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结构的力就能统一性,墙体会更加稳固。灰缝是用来确保压力的均匀性,以及黏结的整体性,水平方向两块砖头之间的砂浆厚度要控制好,太薄会影响到黏结性,太厚要考虑到砂浆收缩的问题,体积在收缩以后,墙体的尺寸会出现变化,承载压力的能力会变弱,墙体结构的稳定性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行业规范,灰缝的厚度要控制在8~12毫米范围内,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的厚度是10毫米。在墙体堆砌的时候牵扯到了结合的状况,这时要同时堆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结合墙体足够牢固,这也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要点,因为一旦墙体结合出现问题,在遇到外力的时候就使得结构坍塌,或者是出现较多的裂缝,埋下安全隐患。
3.3梁柱施工技术管理
构造柱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将钢筋按照要求捆扎好,还要完成清理工作,将构造柱周围的印记和灰尘清理掉,还要用水清洗,保证周边足够的干净。在正式施工的时候要搭建好模板,必须要牢固,确保在施工中不会出现位移或者沉降,从而影响到构造柱结构的准确性。润丰花园圈梁施工和构造柱在前面的基本工序是一样的,需要将做好钢筋的捆扎,还有就是要将模板支撑牢固,上面的口要卡好。圈梁施工中常会出现胀模,里面的浆会流出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计算好截面。验收也是梁柱施工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做好检查工作,比如尺寸、直径、间距等,并且要详细的记录各项数据。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不但要控制好温度,还要确保坍落度。振捣的力量不能过大,但也不宜过小,力量太大会对结构造成破坏,太小则达不到压实的目的,影响结构的强度。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十分重要,养护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用哪种要根据水泥的类型,以及施工时的气候来确定,养护时间也要科学。最后就牵扯到了拆除模板的工作,动作要尽可能轻一些,不能暴力拆除,因为会影响到圈梁和构造柱结构,一般在混凝土浇筑2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拆模板,不能超过3个小时。
3.4防水施工技术管理
防水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防水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理的操作顺序。基层清理完毕后,应先将阴阳角、伸缩缝、施工缝等重点部位进行处理。特别是泄水孔等不易涂刷的部位、应做加强处理,涂刷2-3遍防水底层涂料。备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基层涂料和粘接卷材的涂料必须要分清。涂刷底层涂料。为提高防水卷材与基层黏结性,可用底层涂料反复涂刷,并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充分渗入混凝土基层,以提高黏结强度和抗剪切强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进度,所以就必须根据每道工序特点,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要控制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四川水泥,2018,(8):00213-00213.
[2]朱建国.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7(02).
论文作者:孙聪,尹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技术管理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就能论文; 墙体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