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成玲玲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并且进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位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方法上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观察组在血压和心率稳定性上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0.22优于对照组的0.44,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心率和血压稳定性,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对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腹部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48-02

在腹部手术中,通常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而全麻手术苏醒期容易产生兴奋、哭喊、以及肢体无意识动作等表现,临床称之为苏醒期躁动[1],由于其可以对患者机体循环系统产生影响,非常容易产生导管脱出,创面出血、呕吐物反流等风险发生,如何避免或减少苏醒期躁动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研究认为在患者苏醒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苏醒期躁动,以及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来研究其在腹部全麻手术苏醒期的应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并且进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ASA评级均在Ⅰ~Ⅱ级,排除标准:排除具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排除手术中具有呼吸循环系统障碍的患者,排除剖宫产等妇产科腹部手术,将该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位45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8±3.1岁,手术分为肝胆手术25例,胃肠道手术10例,泌尿手术5例,其他手术5例,麻醉时间(4.3±0.8)h,术前睡眠(5.4±2.1)h,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7±4.2岁,手术分为肝胆手术27例,胃肠道手术8例,泌尿手术6例,其他手术4例,麻醉时间(4.5±1.1)h,术前睡眠(5.6±2.2)h,两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术前访视,术中护理等,采用患者自然苏醒的方式,观察组在此方法上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首先在术前访视中除了传统的介绍手术情况和注意事项以外,还详细向患者讲述麻醉的过程,让患者了解到麻醉期间出现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各种导管的作用,使得患者能够事先知晓,并对其进行安抚和言语的鼓励,避免麻醉期间患者产生恐慌;其次在术后,让患者处于卧位,并劲量让其处于舒适的状态,切记检查患者身体是否与相关器械有接触和压迫,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上级医生;再次因患者在苏醒期间可能会感觉剧烈疼痛,并伴随血压和心率的升高,这可能导致患者引发躁动[2],可以根据医嘱使用一些镇静药物,但尽量减少用药剂量。最后护理人员必须要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药物残留,从而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的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录入进excel表格中,采用SPSS 18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评价标准

对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标准为[3],0分为基本无躁动,1分表示患者有肢体躁动,但是经过护理人员处理以后躁动明显缓解,2分表示在无外界刺激下躁动较为明显,需要外界制动才能改善,3分表示躁动非常强烈,需要强制性制动(如注射镇静药物)才能缓解。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稳定性。

2.结果

表1 两组血压和心率稳定性比较

两组血压和心率稳定性比较中其中观察组的稳定的患者为41例,不稳定的为4例,对照组稳定的患者为31例,不稳定的患者为14例,观察组在血压和心率稳定性上优于对照组。

在两组躁动程度比较中,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1分、2分、3分患者分别是7、2、1,对照组患者躁动评分1分、2分、3分患者分别是10、8、2,观察组的发生率为0.22优于对照组的0.44,发生率明显降低。

3.讨论

苏醒期躁动患者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麻醉并发症,苏醒期引起的躁动不仅会造成心率和血压的增高,创面出血等,而且很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如何避免或减少苏醒期躁动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学者认为躁动可能是由于患者手术前由于焦虑和恐惧导致压力过大所致,所以术前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解释麻醉的整个过程,缓解患者压力,而术后由于患者可能在呼吸道有药物残留等,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清理,因此对苏醒期的全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的研究发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发生心率和血压的不稳的患者只有4例,优于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对照组,且躁动发生率也显著降低,由结果可知,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心率和血压稳定性,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对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明豫军,李辉,等.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国际病理科与临床杂志,2010,30(3):196-200.

[2]黎祖荣,王明等,麻醉恢复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6):536.

[3]申娟 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躁动程度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0):27-28.

[4]王娟,温桂芬.全麻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海南医学,2011.22(13):2011-2012.

论文作者:成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成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