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李园艺,张婉姝,李泽丽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骨一科 150076

摘要:目的 探讨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锁骨骨折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24.49%;对患者出院后进行8个月随访,平均6.2士0.7个月,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95.92%,显著优于对照组73.4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锁骨骨折;功能恢复

人体锁骨生理解剖部位较浅,锁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5%-8%,移位较明显,闭合复位易发生畸形愈合,难以达到解剖对位[1]。手术治疗是临床较常采用的方式,可以使骨折部位尽最大可能的恢复至解剖部位,但术后易发生较多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医疗服务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被逐渐应用于临床锁骨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2]。笔者通过对49例锁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98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37.9士7.4岁;右侧52例,左侧46例;横型36例,短斜型6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42例,摔倒30例,重物击打26例;受伤至就诊5h-6d,平均2.8士0.6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并于患者主动交流,语言专业、诚恳,将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的方法、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耐心向患者讲述。并将治疗成功的案例介绍给患者,与患者家属沟通,使患者家属在心理上给予其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成功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的治疗。(2)手术期护理:手术室温度保持24℃左右,湿度55%左右,术中护理人员与医师配合要稳、准、快的传递手术器械、物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严格消毒并清理后再行切口缝合,加盖的敷料要干燥,最大程度减少感染机会,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增加巡视次数,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出现立即报告医师处理。(3)功能锻炼:术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功能锻炼计划:患者麻醉恢复后,为缓解肿胀、避免肌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协助患者进行握拳、屈肘锻炼;术后伤口会出现明显疼痛和水肿,约为术后3d发生,嘱患者限制肩关节活动,腕部、肘部的关节运动继续进行;伤口长出肉芽组织约为术后第4d,患者可进行肩关节被动运动,运动量由轻度逐渐增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训练从术后第7d开始,术后21d可开始肘关节、肩关节的训练,禁止肩关节做前屈、内收活动,以免发生腋部血管及臂丛神经损伤。(4)疼痛护理:疼痛是锁骨骨折常见症状,是导致患者术后功能训练不能进行的主要原因,患者呼吸、咳嗽、翻身均会导致并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肺炎等,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并及时矫正患者的不良姿势和体位,轻柔的协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随访8个月,评价功能恢复情况。

1.4疗效标准[3](1)优:骨折愈合时间为2-3个月,恢复基本解剖位置且稳定,肩关节和患肢均未出现疼痛感,活动无明显异常;(2)良:愈合时间为2-3个月,复位≥80%,稳定性好,肩关节及患肢基本未感觉到疼痛,活动接近正常;(3)尚可:愈合时间为3-4个月,复位≥50%,活动剧烈时局部出现酸痛感,肩关节略微受限;(4)差:复位<50%,不稳定,发生移位现象,需要再次进行手术。

1.5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模式具有长期的特点[4],护理模式更加明确、集中、连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医疗的安全性。本研究通过对49例锁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手术期护理、功能锻炼及疼痛护理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24.49%;对患者出院后进行8个月随访,平均6.2士0.7个月,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95.92%,显著优于对照组73.4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朱巧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18-119.

[2]曹晓珊.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349-350.

[3]朱秋梅,王芬.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2010,29(24):147.

[4]应丽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37-38.

论文作者:李园艺,张婉姝,李泽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李园艺,张婉姝,李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