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必然联系论文_杨晓龙

信息技术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必然联系论文_杨晓龙

四川省苍溪县龙山镇鞍子中心小学校 628400

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诸如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依据学科特点和儿童年龄特征,我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亲身体验到同其他传统媒体相比,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

一、再现生活画面,增强形象直观性

小学自然课中,有很多内容如果仅仅是文字表述,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理解能力不强,观察不细致,生活经验少,很难进行探究式学习。必须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材料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正是最好的载体。如在教学一年级“春季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到户外亲身感受大自然,再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兼容一体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动画:首先,大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千里冰封的寒冬画面,接着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旁白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前两段,同时画面上展示出以下景象:冰雪消融,汇成小溪,哗啦啦地流向远方;小朋友们纷纷脱下厚重的棉衣,走出户外;远处山坡上的桃花红得似火,梨花白似雪,吸引得小蜜蜂成群结队“嗡嗡”叫着来采花蜜;大雁也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伍飞过蓝天,小燕子衔着泥草在屋檐下垒窝;小草也从地面下探出小脑袋,大地一派生机。

小朋友们见此情景高兴得欢呼雀跃。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在踢足球,还有的拿出各式各样的风筝放飞。与此同时,从背景音乐中缓缓飘出理查德悠扬的钢琴曲《春天》……此情此景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教学中来。当乐曲终了,他们还陶醉在音乐声中。随后,再让学生把这些直观的资料和他们的亲身感受结合起来,说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学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畅所欲言。由于多媒体的介入,抽象的难以用语言及其他教学手段突破的东西,通过直观鲜活的画面展示出来了,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信息刺激学生各项感官,使之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如在教学《探索月球的秘密》一课时,我先放映“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玉兔捣药”等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用大屏幕放出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陆月球的那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从画面上学生可以看到飞船着陆时扬起的月球灰尘,看到飞船打开时,世界上第一位登陆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飞船上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只脚踏上月球那幅谨慎的样子,还让学生听到阿姆斯特朗向全世界说的那句名言:“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此时学生不仅被中国古代优美动人的神话所吸引,更为人类脚步踏上月球而深深震憾。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师介绍月球更多的相关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地震》一课时,我们先播放录像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大地剧烈震动,房屋倒塌,道路错位,路面升降成台阶,树木被连根拔起的景象。学生被这恐怖的画面惊呆了,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此时再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情况说给同学听一听。然后再从现实中来推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壳的不断运动,在地下的岩层受到承受不住的地球内部的压力的时候,地壳发生了断裂,这时地震就发生了。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情绪激动,兴趣被调动达到高潮。学生甚至主动拿出一张木板,从两边向中间挤压,使木板中间向上拱起,比喻地下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作用下,形成了褶皱,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木板突然断裂,这好比是岩层断裂发生地震。

三、生动演示变化过程,突破时空局限

教学《养蝌蚪》时,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养蝌蚪的实践,但在课堂要把长达数月的蝌蚪饲养过程及蝌蚪生长的进程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轻松地把这个过程,连续、动态地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向学生展示了青蛙生活的环境和生理结构、习性等知识,还了解到青蛙的繁殖、发育过程,遵循了从“实践──理论”这一认知规律。通过这一动态课件,学生不仅对自己饲养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是否正确得到验证,还准确地了解到卵──蝌蚪——青蛙这一演变过程,从而使青蛙的一生要经过哪些阶段这一重点,以及蝌蚪的生活特点及发育规律这一难点得以突破。

四、在电子游戏中,培养学生能力

如教学《车》一课时,按照车的发展史设计了不同时期、不同的车型,并按装载和行驶的功能划分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尝试驾驶每一种车的亲身感受。使他们体会到正是由于人类的需要,车才被发明出来,又经过不断改进、创新,才发展到今天的种类繁多、功能齐备的车。最后,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发明创造一辆自认为最先进、功能最完备的车,并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电脑的屏幕上驾驶这辆车,体会一下坐自己车的感受。

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对车的发展史和用途记忆深刻,还对车的构造、运行原理有了更深一步了解,并能够利用电脑素材在课堂上迅速组合一台自己认为性能最优良的车,体验驾驶自己设计的车的无限乐趣。下课后,学生们纷纷要求老师把他们的车打印出来,回家做成玩具模型,这样他们的动手能力就会在课外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始终处于高容量的信息流中。它启发学生不断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与课堂知识进行对比、补充、内化,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

论文作者:杨晓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必然联系论文_杨晓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