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术界殖民主义史研究_新殖民主义论文

国内外学术界殖民主义史研究_新殖民主义论文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殖民主义史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殖民主义论文,学术界论文,国内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殖民主义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它不仅开创了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和东方屈从于西方 的时代,而且促使社会深层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并推动了整个世界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迅 跑。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见仁见智。现将研究的部分内容做一介绍。

一、殖民主义的定义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国内学术界很少有人对殖民主义下过明确的定义,一般把它看作西方 宗主国对附属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实行压迫、奴役和剥削的一种侵略政策,其 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掠夺世界财富。周一良等主编的《世界通史》[1]和刘诗白撰写 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及其危机》[2]等就持此观点。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殖民主义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刻,但在其定 义问题上仍未有大的突破。《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同版本的高校教材以及 王助民的专著《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3]等,提出的看法与传统观点并无本质的区 别。例如,王助民认为,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对非西方世界的一种侵略政策,其目的是 最大限度地掠夺财富。

90年代后期以来,学术界出现了新的观点和流派,把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了深入。例 如,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殖民主义史》[4]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质的飞 跃。其中“非州卷”[5]基于“资本主义是第一个自己不能单独存在的经济形态”的原 理,把殖民主义放入“生产的国际关系”中加以系统考察,认为“殖民主义本身就是生 产的国际关系的一种体现,然而受资本主义诸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它具有很强的超 经济强制的机制,因而对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从‘原生的’到‘派生的’转移,对中心——外围结构的构成和维持都起过极重要的作 用”。又如,在《“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考释》一文中,高岱从广义和狭义两 方面对殖民主义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从广义说,殖民主义是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 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个发展阶段,它体现了1500年以后全球市场经济 形成过程中,世界范围内发达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不断发展变化的关系。从狭义说,殖民 主义是指现代世界体系中,西方宗主国为维护中心与外缘地区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制定的 ,反映了一定发展阶段特色的方针政策,它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对外缘地区发生 着具有双重性质的深刻影响[6]。西方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十分热烈,涌现出许 多不同的观点和流派。其中有三种观点最为引人注目:

(1)全球史观的代表人物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活动从宗主国扩展 到国际规模的产物,并含有改造殖民地使之适应全球市场经济的成分。殖民主义是帝国 主义的特殊形式。当宗主国认为直接的、有形的控制比间接的、无形的控制更符合自身 利益时,殖民主义才可能产生。

(2)“长波理论”通过分析殖民主义从中心对外缘地区的冲击及殖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来观察世界体系的形成发展,进而认为:作为维系世界体系中等级劳动分工的超经济机 制,殖民主义既是中心—外围关系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是这一体系所具有的结构性特征 。

(3)D.K.费尔德豪斯等学者认为,殖民主义是非洲、亚洲大部分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在18 70—1945年间所经历的过渡性的发展状况,其产生的原因是欧洲的海外扩张和帝国主义 的蔓延。在这种状况下,附属国完全为宗主国所控制(包括政府、社会、法律、教育、 文化、宗教等),就连经济结构也是为适应宗主国的需要而存在[6]。

二、对殖民主义的历史评价(兼谈“双重使命”问题)

国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讨论热烈,观点迥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否定论。认为殖民主义给东方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过大于功。许多东方学者甚 至认为:殖民主义扩张中不含有任何进步意义。

(二)肯定论。认为殖民主义功大于过,是推动非西方世界发生社会变革的动力。某些 学者甚至认为,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东方社会内部不存在促成中世纪欧洲发生剧 变的那些因素,因此不能自然地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只有殖民主义才能促使非西方世 界完成这种过渡。

(三)双重作用论。认为殖民主义既给非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摧毁了束缚 传统社会发展的枷锁,推动它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道路,因此功过相抵。

在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与对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马 克思在分析英国统治印度的后果时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破坏性的使 命和建设性的使命。我国学者大都是据此来分析评价殖民主义的。但以前,学术研究主 要集中于批判殖民主义的罪恶和“破坏性”上,而且往往把“破坏性”简单地理解为消 极阻碍作用。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眼界大为开阔,出现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例如,有 学者认为:应辩证地理解“双重使命”学说,不能把破坏性使命与建设性使命截然割裂 开来。殖民主义在实施破坏性使命时,也在不自觉地实施建设性使命,而在实施建设性 使命时,它的破坏阻挠作用并未停止。还有人从另外的角度分析说,殖民主义的两个使 命是相互包容渗透的,破坏性中含有建设性,而破坏性也寓于建设性之中。又如,某些 学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基本相同,但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使非西方国家不可 能从内部形成冲破封建外壳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只有借助外力才能实现向现代社会的 飞跃。但有人反驳了这一观点,指出:殖民主义为非西方世界带来了现代文明,猛烈冲 击了旧的社会结构,奠定了未来社会的物质基础。然而,这些只是殖民主义的“客观结 果”。

在近年间的研究成果中,林承节先生的《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几点认识》一 文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最为全面,其中一些观点很具有典型意义。例如:

(1)殖民主义制度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该文认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 历史进步作用包括了殖民主义海外扩张所带来的积极结果。殖民主义促进了世界资本主 义的发展,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历史进步作用的表现之一。

(2)殖民主义对被统治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殖民主义对被统治国家在客观上具有社会 改造作用。一方面,殖民统治者把被统治国家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在摧毁了 这些国家现有的文明、财富的同时,会瓦解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根基,使旧社会结构解 体。这是破坏性使命的含义。另一方面,在宗主国工业有相当发展后,殖民剥削也必然 要不自觉地起一种建设性作用,为建立起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是建设性使命 的含义。

(3)双重使命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表现。在殖民统治下,非西方国家的上层建筑受到改造 ,政治、思想和社会领域发生了广泛变革。从社会变化的角度看,这也是殖民主义在上 层建筑领域实施其“双重使命”。对上层建筑进行改造,目的是为了适应殖民剥削、统 治的需要。但上层建筑是最敏感的地区,在这方面引进任何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因 素,都会不可避免地为民族主义力量所利用。

(4)“双重使命”的相互关系。“双重使命”就其社会改造作用而言,是同一方向上的 两个步骤,是破和立的关系。破坏性作用是领先的,破而后才有立,即才有实现建设性 作用的可能。破准备了立,立进一步加深了破。破立并不是两个截然划分的阶段,而 是有了破以后继之而立,通过立继续破。破是贯穿殖民统治始终的,立一旦开始也是如 此,而且两者都具有日益加强的趋势。

(5)“双重使命”如何实现。殖民征服,打开关闭国家的大门,是靠暴力实现的。但消 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建立新社会的物质基础需要的是经济力。经济力在实现“双重使命 ”中占首要地位。当靠经济力不能很快达到预期掠夺效果时,殖民主义国家便用政权的 力量来帮助。这样,“双重使命”事实上是在国家政权支持下通过经济力和超经济力双 管齐下的形式来实现的[7](pp.412~414)。

三、殖民主义的历史分期问题

国内史学界过去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较少,而且往往与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交 叉混合在一起。在专门论述的论著中,以王助民的《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一书的分 析最为清晰详尽。王助民把近代以来的殖民主义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殖民主 义产生时期(15世纪初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原始积累使这一时期的殖民政策具有 野蛮和残酷的特点,武力征服、不等价交换、贩奴等超经济强制是殖民奴役的主要方式 。第二个时期是殖民主义的发展时期(19世纪初至70年代),殖民帝国侵略的目的在于确 保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掠夺的主要形式也相应转变为商品输出。第三个时期是 帝国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殖民侵略的目的除了确保商品市场和原 料产地外,还要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投资场所。因此,资本输出成了殖民剥削的主要特 征。第四个时期是新殖民主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对第 三世界进行广泛渗透扩张,以实现不带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

西方学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争论,不同的学术流派和理论层出不穷。对此,高岱 的《英、美学术界有关殖民主义史分期问题研究评析》一文做了较全面的概述。其要点 如下:大英百科全书把1450年至1763年作为殖民主义的前期历史,1763年至今为殖民主 义的后期历史。前者是殖民主义的勃兴时期,主要内容是: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新航 路的开辟和西葡殖民帝国的建立;北欧殖民国家的兴起与重商主义;早期殖民帝国之间 的竞争。后者是殖民主义由盛及衰时期,主要内容是:欧洲的殖民活动;新帝国主义; 对中亚和远东的入侵;瓜分非洲;两次大战;战后非殖民地化运动。这种分期法的突击 特点是简单明确。不足之处在于:主要以大英帝国的兴衰作为殖民主义史的中心内容, 忽视了殖民主义的整体发展。英国著名殖民主义史专家费尔德豪斯将殖民主义划分为三 个阶段。1500年至1815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范围上的区域性:美洲成为旧殖民帝国 时期的活动舞台;政治上的移植性:各殖民地纷纷移植宗主国的社会制度;经济上的重 商主义。1815年至1845年为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范围上趋向全球性:殖民范围迅速扩及 全世界;殖民统治呈多样性,包括殖民地类型增多和统治形式多样化;相对自由的贸易 政策。1945年至80年代为第三阶段。这种分期法的优点是:较好反映了殖民主义发生、 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突出了新旧殖民帝国的异同,总结了各种殖民帝国的类型和不同时 期、不同地区殖民统治的特点等。不足在于不能明确地反映殖民主义的进程和社会历史 发展进程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了人们对殖民主义整体进程的认识和把握。

长波理论认为:殖民主义的发展呈“扩张——收缩——再扩张”这样一种长周期波动 的趋势。该理论把近五百年殖民主义史划分为三个变化周期:第一周期从1415年开始, 殖民地总数在1770年达到高峰,1775年下降,1825年降至低点。第二周期始于1826年, 高峰在1921年,1969年降至低点。第三周期始于1973年。

同时,长波理论将1500年以后的世界史划分为五个时期,以此来说明:西方国家在近 现代史上所经历的从多中心到单一中心,再到多中心这样一种周期发展的历程。第一个 时期(1500—1815年):西欧逐渐成为现代世界体系的中心,出现了列强争霸局面。重商 主义盛行。第二个时期(1815—1870年):英国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宰,中心地区相对稳定 。自由贸易兴起。第三个时期(1870—1945年):殖民主义又掀扩张高潮。新重商主义兴 起,中心地区出现新的不稳定。世界大战。第四个时期(1945—1973年):美国成为西方 霸主。非殖民地化。保护主义再次衰落。第五个时期(始于1973年):美国霸权衰落,世 界格局重组,保护主义重新兴起。该分期法的优势在于:充分反映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形 成发展,系统考察了全球范围内殖民主义演变的过程。不足之处是:其研究手段和材料 来源有缺陷;只从争霸角度分析比较,不够客观全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将殖民主义的进程划为四阶段:第一阶段(1400—1770年):中心地区 是工商业资本主义和重商主义时期,在外缘地区则是殖民主义的发生、发展时期。第二 阶段(1770—1870年):中心地区是工业资本主义的兴盛时期,外缘是殖民主义趋于衰落 的时期。第三阶段(1870—1914年):垄断资本主义崛起,殖民主义重整旗鼓。新兴工业 化国家对老牌殖民帝国形成威胁,引发了规模最大的殖民掠夺。第三世界被纳入全球整 体。第四阶段(一战以后):中心地区主要表现为保护性的垄断主义,外缘地区则呈现一 种由革命、非殖民化和新殖民主义相互交织的状况。该分期法最大的特色是:始终将殖 民主义进程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并处处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 况来进行多方位剖析。值得商榷之处是:第四阶段内容过于庞杂,因此很难把握其历史 特色[8]。

四、关于新殖民主义的认识与研究

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新殖民主义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新殖民主 义的概念和内涵;其实质是什么;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表现形式等等。

我国学术界的传统观点认为,新殖民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强国对非西方国 家实施的一种侵略政策和手段。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赤裸裸的暴力和强权已经被 国际社会所唾弃,西方发达国家被迫改变了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旧方式,而采取更隐蔽的 、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它们充分利用其经济优势,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 化侵略(必要时也使用军事手段),把已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以使 这些国家继续充当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最大限度地榨取财富。国家政权 和跨国公司是新殖民主义侵略渗透的两大支柱。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界的观点似乎变动不大。例如,仇启华的《现代垄断资 本主义经济》[9]和樊亢的《资本主义兴衰史》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详尽深入,却并 无实质性的改变。樊亢指出:“新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在战后旧殖民主义体系瓦解后, 为维护其既得利益,对已经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种新的剥削与掠夺形式 。与旧殖民主义不同,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它表面上承认原殖民地、附属国人民 的独立权利,而实际上却采取种种欺骗手段,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对已获得政 治独立的国家实行控制和渗透,为它们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服务。它侧重于经济渗 透和政治控制,但也不排斥进行军事渗透和侵略。”樊亢还阐述了战后帝国主义掠夺方 式的几种变化:加强国家资本输出,以“援助”为名为私人资本的扩张开路;跨国公司 成为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借助对现代科技的垄断控制掠夺发展中国家[10](pp.393~398)。

至9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形势和政治格局发生剧变,加之市场经济迅猛扩展,和平与 发展渐成时代主题,学界对新殖民主义的认识出现了较大分化。一种明显的倾向是:部 分学者不愿承认存在新殖民主义。例如,有学者认为,殖民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 “后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实际上是后殖民主义初期的表现之一,早已退出了历史舞 台。还有人主张,不应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诸多不平等现象说成是新殖民主义的体 现,而应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角度加以解释。但大部分学者仍然承认新殖民主义的 存在,他们的基本观点与传统观点相近,但认识与研究的广度、深度均有了较大发展。 例如,张顺洪等撰写的《英美新殖民主义》一书从若干角度对新殖民主义进行了评论。

关于新殖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他们指出:新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在新历史条件下 的延续。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帝国纷纷瓦解。在殖民撤退中,殖民主 义者千方百计把老殖民主义向新殖民主义转化,企图对获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继续进行控 制、干涉与掠夺,保持新生国家对原宗主国的依附性,维持旧的国际不平等关系和国际 经济旧秩序。老殖民主义的终结是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斗争力量日益强大的结果。 而新殖民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世界进步力量尚不十分强大的 结果。

关于新殖民主义的统治形式。他们认为,新殖民主义不是进行武力征服和直接的殖民 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掩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达到控制、 干涉与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目的。在一定情况下也会进行武力干涉。关于新殖民主义 产生的原因。认为新殖民主义是由现代垄断资本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垄断资本主义对外 关系的一种体现。垄断资本追逐高额利润,控制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要做到这些, 就必须对已取得政治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形形色色的控制。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 衡也是新殖民主义的一个前提。二战后独立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仍处于相对落后 的地位,这就为昔日的殖民列强推行新殖民主义提供了条件。

关于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主、客体问题。认为,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主体是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而客体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仅是那些有“新殖民政权”的所谓“新殖民地 ”)。他们不同意关于美国是新殖民主义,英法比等老牌殖民国家是老殖民主义的说法 ,认为:昔日的宗主国在殖民地独立后也推行新殖民主义。另外,“集体新殖民主义” 也是客观存在,欧共体采取共同行动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就是一种表现[11](pp.30~34 )。

国外学术界也注重对新殖民主义的研究。许多非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对新殖民主义 的理解与中国较接近,典型的代表是加纳前总统恩克鲁玛。他认为,二战后,旧殖民体 系受到沉重打击而无法维持,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壮大,为了使殖民主义适应西方失去政 治霸权的新局面,西方列强采取种种手段(包括控制国际市场和操纵商品价格;高利率 ;“经济援助”;“无形贸易”;文化渗透等)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控制。新殖民主义 控制下的国家在理论上讲是独立的,但其经济制度、政治政策以及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 面,都受到外力的严重影响和支配,从而加大了这些国家与富国之间的差距。恩克鲁玛 指出:新殖民主义不仅是一种制度和统治形式,也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它是“帝国主 义最后的,也许是最危险的阶段。”[6]

西方学者对新殖民主义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对新殖民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上, 许多学者与东方学者的观点是相通的。他们认为:新殖民主义是在旧殖民体系解体和非 殖民化运动取得成功后,西方发达国家对非西方国家实行间接统治的一种方式(或者体 系、制度等),是殖民主义在新时期的继续和发展。但他们的表述和侧重有所不同。例 如,科林·利斯在《肯尼亚的欠发达:新殖民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指出:新殖民主义 本质上就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大众受到外国资本通过非直接殖民统治的方式进行支配的一 种体系。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则说:“如果说殖民主义是一种凭借强权来直接进行统治的 制度,那么新殖民主义就是一种让予政治独立来换取经济上的依附和剥削的间接统治制 度。”[11](pp.12~17)

关于新殖民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战后非殖民化和社会主义运动 方兴未艾,旧殖民统治体系土崩瓦解,为了保持发达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以往存在的 经济关系,并防止它们脱离资本主义轨道,必须由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去替代旧殖民 主义。另有学者对此加以补充,认为:此时,长期的殖民统治已经把非西方国家纳入世 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分割的外缘部分,仍处于欠发达状态。因此,西方国 家即使不再对它们进行直接统治,也能保障其经济利益。新殖民主义就是在这种环境中 应运而生的。也有学者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他们主张:许多新独立国家很难对其 政治和经济结构进行彻底改造,从而为新殖民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其原因是:它们 的支柱性产业都为外国所控制;它们的统治阶层为了个人私利而愿意继续保持甚至扩大 与外国资本的合作[6]。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新殖民主义在新独立国家得以产生延续 的阶级基础——帝国主义与本地资产阶级的联盟。

标签:;  ;  ;  ;  ;  ;  ;  ;  ;  ;  ;  ;  ;  

国内外学术界殖民主义史研究_新殖民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