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基建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建论文,国有企业论文,管理工作论文,对策论文,物资供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经营目标的核心。从企业发展战略和社会再生产来看,企业要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中取得盈利,除了提高产品质量,还要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企业投资进行基本建设。国有企业基本建设搞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还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效益和经济发展。因此约占整个工程造价40%的基建物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前基本建设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备料的状况普遍存在。在“三边”工程中,常常设计在后,施工准备在前,工期紧迫,备料时间仓促,设计或施工的变更频繁,物资供应预见性差,盲目性大,基建物资供应管理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容易造成物资积压和浪费。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按基建程序办事,但是在当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急待重要工程马上投产,规划勘测设计力量还不能协调,“三边”状况还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基建物资部门如何面对现实,协调配合,努力在“三边”状况中取得工作的主动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当前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基建物资的供应由国家“统包统配”改为市场调节采购。物资供应部门既要适应产品价格市场波动,又要确保物资供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面临着以下几个新问题:
(1)企业走向市场,物资价格由国家定价改为企业自行定价。 有些物资价格涨幅过高,致使其采购成本升高,从而增大工程投资,影响企业整个经济效益。
(2)物资管理人员长期以来习惯于国家计划分配, 现在转向市场经济,一时难以适应,并且素质较差,缺乏适应市场的主动性,不能随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动态,进行市场价格的预测和决策,人为地造成进货价格升高,成本升高。
3.当今由于资金相互拖欠问题严重,使建设资金不到位,影响到材料采购资金也长期不到位,大量急用物资无法采购,基建物资供应受到严重威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基建物资供应企业要适应市场,挖掘潜力,从提高管理效率入手,保证基建物资的供应,已成为当务之急。
4.目前在基建物资供应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队伍多,实力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也不一样,造成材料预算编制水平和材料综合利用能力的差别。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管理不善,材料损耗大,现场材料丢失以及物资市场价一般都高于预算价,因此施工单位就加大物资申请量。
5.在物资储备方面,有的物资管理人员忽视企业内部物资计划管理在市场经济下的重要性,认为讲市场经济就可以不要计划管理,只要能保证工期,准备的物资宁多勿少,却不管费用多少,成本多高,周转是否快,就盲目增大物资储备。
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1.要化整为零。对各类单项工程逐个分析情况,物资部门就有可能对不同阶段不同工程逐项作出物资需要和供应安排,分别建立业务档案,掌握变化与工作进程,从而对整个项目的物资状况进行控制。
2.化长为短。以年度建设计划作为物资综合平衡范围,以季度施工计划作为物资分配供应依据,以月度作业计划作为物资收发工作安排。这样,长计划短安排,既可减少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重大变化,又能尽快适应施工的实际情况。
3.针对设计过程中“迟”、“变”、“漏”现象采取以下措施,以确保提供准确的物资信息。
(1)“迟”就是设计文件及资料提出得太迟, 赶不上该工程所需物资订购的时间,其后果必然是采购人员满天飞或停工待料,增大了工程费用。因此要随时联系设计部门,了解设计进度,并及早确定选用物资的要求,做好材料资源的市场调查,争取较早提出用料清单或订货资料。
(2)“变”就是设计文件一再变更, 直接影响到物资的品种和数量,造成已备的料不用,未备的料急需。这就要分别查清原因采取对策,充分利用物资部门的广泛社会联系,开展调剂串换,并向设计部门提出代用建议,尽可能控制变动幅度。
(3)“漏”就是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材料清单不全,品种上漏项, 数量上漏算。物资人员就要与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协商会审,及时要求补足订货资料。
4.面向市场,基建物资企业要加强市场采购价格的管理,严把进货质量关和价格关。要研究市场价格的各种变换形态,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采购工作中的价格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进货物资价格,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1)对批量较大的物资实行招标订货,比质比价, 择优择廉订购。招标的方法有多种,如公开招标、选择性招标、谈判招标等,通过招标选择最佳供货单位。价格和费用的高低是我们选择供货单位的首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供货单位的经济实力、产品质量、按时交货能力以及距离远近等,均是选择供货单位的主要参数。
(2)加强价格信息工作,做好市场价格的预测。 价格信息是经济信息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组成部分,是正确进行订货价格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物资部门必须了解和掌握市场上的价格信息,做好价格的预测。物资供应人员应积极做好价格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随时掌握同一材料在不同生产厂家的情况,摸清市场行情,然后再进行整理,以备随时查价比价、择优择廉订购所需物资,选择的产品要优质优价且采购环节少、费用省、交货及时、售后服务好,这样可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费用。加强市场采购工作中的价格管理工作,是一项既长期又迫切的任务,应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做到程序化、规范化。
5.在资金相互拖欠的困扰下,基建物资供应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适应市场,挖掘潜力,从提高管理效率入手。
(1)由单一清欠转向综合配套清欠。首先,加强财务管理, 制定健全的货款回收管理制度,组织人员追收货款,积极防欠。其次,从各方面了解拖欠货款的有关单位的生产、销售、资金流转等情况,结合企业生产建设实际,制定清欠目标并及时组织实施。如有的企业拖欠攀钢的钢坯料款,而这些企业生产有无缝管、焊管、优钢等,当其产品规格、材质满足攀钢生产基建时,就可向其组织进货,抵扣料款。
(2)合理运用物资供应渠道,减少资金相互拖欠的再生, 如加工订制、协作串换等可有效地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实行纯加工,定作方仅付加工费,可减少资金支出。
(3)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果。 在资金周转不灵、相互拖欠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要保证基建物资供应,必须加强流动资金特别是应付款、应收款及预付款三项资金的管理,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结算。
6.在基建物资供应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材料预算的审核管理,降低物资消耗,杜绝浪费。基建物资用料审核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基建材料管理的审核工作要有一定的程序。
(1)要建立健全基建物资预算审核管理标准。 通过制定预算审核管理标准,从制度上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及项目计划员的责任范围、权限和预算审核工作的程序、方法及要求,从而达到职权清、责任明、操作规范化与程序化的目的。
(2)认真计算施工图上的工程用料。 审核人员应在参加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的基础上根据施工图,按物资的品种、规格及材质,并套用相应定额损耗准确计算出工程材料需要量,并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前来核对,对存在分歧的材料查找原因从而使双方达到一致。这样就可大量削减施工单位所报材料量,既保证了工期又减轻了保供压力,节约了大量采购资金,降低了工程成本,促进施工单位厉行节约,做好材料的回收再用工作。
(3)要提倡开源节支。一方面要从计划上把住节约关, 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先进性;另一方面要坚持开展节约代用和综合利用,挖掘新材料,采用新技术广开资源渠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长线物资代替短线物资,用本地生产的物资代替外地生产的物资,用价格较低的物资代替价格较高的物资,用国产物资代替进口物资。
7.现代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资储备就必须做到资金周转快、占用少。
(1)要加强库存管理,清理资源。 积极清理资源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库存,保证工期,确保库存物资快速周转。
(2)按物资流通多元化,建立物资供应网点,节约资金, 降低储备。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多元化的流通格局,建立物资供应网点势在必行。特别象攀钢这样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企业,要确保大量的物资供应,应通过货比三家,确定质量信得过、价格合理的生产厂家,加强长期相对稳定的物资供应基地建设,和生产厂家建立起长期相对稳定的供应关系。对所需的大宗物资由供货单位按工期需要时间准时送料,并用“经济合同”进行法律约束,这样可保障供应,降低库存,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零库存”、“小库存”,减少物资积压和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
企业基建物资管理如何才能既保证供应,不影响工期,又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国有基建物资企业必须树立市场公平竞争和效益两个观念,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国家分配保供的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由保供服务型向效益保供服务型转变。促使基建物资供应向科学化管理迈进,加快把国有基建物资企业建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现代化企业物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