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以来东盟国家华侨经济发展的新特点_华人华侨论文

20世纪末期以来东盟国家华人华侨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华人华侨论文,世纪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04)03-0063-05

东盟国家是华人华侨的主要聚集地区,华人华侨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利用外资来源和国家侨务政策的重点地区,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工作提上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日程后,对这一地区华人华侨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和分析,成为我国搞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工作的重要内容。

从十五世纪中国人登上东南亚诸国以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据最新资料统计,全世界约3000万华人华侨中,居留在东盟各国华人华侨人口总数就有约2452万人,约占世界华人总量的70%以上,其经济实力估计为1500-2000亿美元,约占全球华人华侨经济资源的70%以上[1],由此可见,东盟国家华人华侨经济在世界华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日元和亚洲“四小龙”币值大幅度上升,日本、美国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取消了对其的贸易普惠制,加上日本、东亚“四小”劳动力和地价不断上涨等原因,日本和东亚“四小龙”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海外特别是东盟国家转移以降低成本为主的产业和面向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放弃反华排华的政策,日、欧、美等国的资本都相继把对外投资的重点向东盟国家转移,使该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规模扩张迅猛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东盟国家相继发展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且面向出口的工业,以开拓国际市场为中心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采取了促进出口的经济政策,如放宽关税保护,奖励出口,吸引外国资本等,许多华人华侨从经销外国商品的进口商起家,随后通过与拥有资本和技术的外资企业合资合营,建立了面向出口的企业,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形成了一批面向出口的新兴华人企业集团。进入八十年代后,东盟国家推动现有产业结构升级,着重发展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增加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转化,政府为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项目提供许多优惠条件,与此同时,采取了放松经济管制的方针,推动经济自由化、私有化政策,如放松市场管制、取消进口垄断、降低进口税、放宽外资投资的限制、放松金融管制、活跃证券市场等,并将部分国营企业私有化等,许多华人华侨企业通过兼并、参股等形式,迅速扩大了资本和经营规模,发展成为跨国大型公司,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同时,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又适逢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对东盟国家投资剧增,并在当地建立了许多以经济、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生产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有实力的华人企业集团通过与外国资本、土著资本和政府资本合作,承担大型建设项目,取得土地、骨干项目及大型工程经营权,资本积累迅猛扩大,一批华人大型工业集团应运而生。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上世纪七十年代时,该国华人集团不到20家,到1994年就发展到155家,占国内同期大企业总数的77.5%,其中前十名均为华人企业(三林、金光、力宝、盐仓、波普哈桑、卡嘉东加、昂戈、针牌、金轮、阿尔科曼农加)。

据1985年—1991年统计,此间菲律宾华人商家增加了500家,达到8500家,其中SM集团1996年建场以来,商场员工已达1万多人,平均每天接待顾客25万人。陈永栽集团从生产香烟起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当时已拥有菲律宾最大的香烟工厂——福川烟厂,对本国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还同时拥有百万吨的啤酒工厂和菲律宾最大的畜牧企业——福牧农场,年出栏生猪20万头。陈永栽在菲国内的投资还涉及啤酒、烟草、房地产、养殖等十多个行业,总投资达5亿美元。同时,一部分华资进入了国家的航空、海运、旅游、酒店业,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结合,出现了一批跻身于世界华资跨国公司和拥有亿万资产的华人富商。号称“东南亚饲料大王”的泰国华商谢国民,自1969年创立企业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现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农牧工商一体化经营公司,并位居世界三大饲料厂家之一。到1995年,在东南亚、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开办了300多家涉及农工商业务的分公司,员工8万人,年营业额愈50亿美元,其中在中国就有100家企业,员工达3万人,该企业已跻身世界型大企业的行列。印度尼西亚胶合板大王彭云鹏自1977年创办胶合板厂,充分利用当时国际市场的巨大产需缺口及该国的丰富的木材资源,利用与该国政界的特殊关系,迅速扩大业务,到1993年,他与林绍良联手收购华裔富商谢建隆的阿斯特拉国际公司20%的股份,又与郭鹤年联合投资新加坡圣淘沙游乐场,他还在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开展了一系列较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到1999年,他在印度尼西亚本土控制的上市公司总值就超过了60亿美元。他创办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团(BARITO PACIFIC GROUP)成为该国屈指可数的大企业公司。马来西亚“儒商大师”郑鸿标于1966年创立大众银行,到1994年他已控股37.6%的该银行就已有135家分行,成为该国第三大银行。他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向海外扩展,在香港收购了JCG金融资产后,又在第二年买下新西兰BANCORP公司40%的股权,两年后又增至47%,近年来又在越南、柬埔寨合办银行。2003年大众银行资产规模和总营业额蝉联该国华商之冠,名列国际华商500强第27位。2003年上半年虽有美伊之战和非典型性肺炎的冲击,对亚洲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国际华商500强的总营业额为3145亿美元,总市值为4559亿余美元,比2002年减少204亿美元,跌幅为4.28%。尽管如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少利用中国市场优势的华商仍能做到逆市上升,新加坡大华银行、马来西亚大众银行、泰国盘古银行、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等一批华商企业在国际华商500强的排位较上年都有提高。[2]据香港《亚洲周刊》最近公布的国际华商500强名单,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有64家和48家企业上榜,分别比2002年增加3家和减少1家。泰国上榜企业仍有11家。菲律宾共有14家华商上榜,比2002年增加1家。印度尼西亚上榜华商有6家,比2002年减少1家。

二、产业结构实行多元化发展

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外商投资东盟国家高潮的兴起,为当地华人华侨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机会。华商纷纷抓住机会,拓展经营渠道,发展新兴产业,出现了二战后少有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黄金时期。

东盟国家的华人资本战前产业结构主要是农业、贸易、采矿业,二战后,这种格局除继续保持以外,华人资本开始对制造业、国际贸易业、房地产领域大力发展,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出现了国际性的跨国公司。首先,制造业的投资已占华人资本总额的首位。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东盟大多数国家在对外吸引外资的同时,对国内资本的控制仍然较严,鼓励和支持发展民族工业,同时,从事工业制造业的利润好于贸易,导致许多华商将资本转向工业,使这一地区的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文莱政府在该国第五个五年计划(1986-1990)中,在政策上鼓励华人经济实行多元化发展,使华人华侨经济涉足电子装配、印刷、化工等领域,占据了该国同行业生产总值的30%以上。泰国华人华侨经营食品加工业已有百年历史,随着该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华人华侨的食品工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管理有序的行业,生产规模占该国同业的60%以上。纺织服装业是泰国的创汇行业,华人泰美伦集团、青山集团、长江集团、东亚集团4家占了同业的60%。陈卓豪集团从事塑胶生产40多年,又投入工业油脂生产,产品占该国同业市场的60%的份额。新加坡华人资本发展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纺织制衣,华人财团还参与和资助钢铁、造船等行业,工业产值占该国总产值的30%以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华商也早就进入钢铁、水泥等重工、建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印支三国在东盟诸国中,华商的制造业实力是很弱小的,但近十年来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并有所发展,据胡志明市1992年的统计,华人私营电子装配、塑料、机修、纺织等企业,其工业产值占当年全市总产值的40%以上,出口额的80%以上,其中多数是与制造业有关的。其次,生产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华商在金融业有了长足发展,成为所在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东盟的金融资本是华商的创业资本的形态之一,但近年来从实力和规模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以菲律宾为例,目前全菲有华资银行15家,有分支机构1000多家,资本总额1000亿菲律宾比索币以上,约占全菲银行资本的30%,其中,首都银行(董事长郑少坚)1996年总资产接近100亿美元,国内外分行愈400家,被列入世界500家大银行第339位。陈永栽先生1977年并购菲律宾联盟银行并控股,股份占有率为48%,该行在全国有270多家分支机构,经营资产达1350亿菲律宾比索,成为该国最大的民营银行。新加坡1968年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被确定后,华人金融资本迅速发展,在本地银行中,除了新加坡发展银行由政府控制外,其余均由华资财团控股,为了加强与西方银行的竞争,形成了由华侨、大华、华联分别组成的三大银行集团,业务涉及制造业、商贸、房地产、金融。马来西亚1998年进入华商500强的41家企业,就有大众、万利兴、丰隆、太平等4家银行企业,当年市值为13.9亿美元。印支三国中,越南、柬埔寨推行经济改革,鼓励民间生产,融资机构应运而生,当地华人也办起了信用社和小银行,如胡志明市的越华银行。缅甸的私营银行中,估计有80%是华人开办的。第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基础地位进一步扩大和强化。农业和商业是华人的传统产业,华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继续把传统产业保持下来并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了产业基础。商业是文莱华人资本最密集的行业,除做好传统食品、百货、五金、服装的零售外,还占领了电器市场1/3的天下和几乎全部的医药经销,商业转向了现代大型超市经营,华人还开办了20多家种植园,提供了市场全部蔬菜和禽蛋,华人与日本合办渔业公司进行海上捕捞,可满足国内市场60%的需求。印度尼西亚商业企业占行业种类的25.7%。第四、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华商还响应政府经济转型的号召,从80年代起就加速向技术、知识密集新型科技工业过渡,一批新型的科技企业应运而生,为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过渡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表1 东盟国家华人经济产业结构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范如松《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整理。

三、发展状况不尽平衡

东盟国家的华人华侨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地区间、企业间、对外投资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从地区看,东盟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在九十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瑞士联合银行(UBS)使用1970-1990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5个东盟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的平均TFP(TFP是总产值增长量减去由于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及劳动力总数增长而增大的部分。它由一个产量函数确定,产量函数则根据经济数据估计而得)增长率近于被统计的104个国家(地区)的前12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迈克尔.萨雷尔(Michael Sarel)在对东盟国家生产率增长状况分析中,新、马、泰1978-1996年平均TFP增长率为2-2.5%,而同期美国仅为0.3%。分析表明,泰国1996年达到经济增长峰值,而马、新、印已接近高收入发达国家水平,视为三个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3]。泰国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引人注目,2002年泰国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增长好于预期,拉动经济增长5.2%,是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泰国国家经济计划部门的相关数据显示,2002年第四季度,泰国成为继中国之后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国家,GDP比上年同期增长6.1%,这一数字大大高于美国道琼斯通讯社5%的泰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测,说明泰国经济已快速恢复。瑞银华宝(UBS Warburg)在2003年初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预计泰国2003年国内需求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全年GDP增长将保持在5%左右,而经济学家对泰国GDP增长的预期从3.6%到6.8%不等[4]。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次之于新、马、泰,而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年均GDP增长率低于1%,从人均GDP看,2002年新加坡和文莱已分别达到约3万美元和接近2万美元,而缅甸、老挝、柬埔寨人均GDP只有300——400美元左右,被列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慢和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行列。

从重量级华商的分布区域来看,根据1995年有关资料统计,当时世界上200个富豪的名单中,有16个是东南亚的华商,均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他们几乎掌握了东南亚地区华人财富的70%以上,而且有的华商和土著资本结合在一起,能量很大,起到了当地普通企业所起不到的作用。而其他东盟国家中,近几十年来还没有出现在财富领域中能有很大影响的人物。

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的情况看,由于这些国家的政府过去长期推行排斥、歧视、甚至迫害华人华侨的政策,对华人华侨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消极的作用。虽然在八十年代后期相继采取了一些程度不同的诸如实行民族平等,对华人赋予公民权利和义务,提高华人华侨地位的调整政策,以调动其在恢复国民经济和革新开放中的积极性,但由于戒心未除,调整政策后的作用是有限的,从国家体制来看仍然处于闭关自守,经济体制僵化的境况,华人在经济上仍然无所作为,华人经济发展缓慢。越南政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开始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国家经济的国策,奉行鼓励和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改善与美国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关系,客观上有助于推动华人资本的发展,但成效十分有限。目前看,华人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领域,如边境贸易、餐饮、小商品批发零售等,工业制造业规模不大,类型不多,实力很小。在老挝、缅甸也有少量华人华侨通过参股经营商业银行,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很小。

从企业间的实力看,这种不平衡性可以从企业拥有的资产额来说明。根据香港有关资料提供的《东盟五国及港台500家华人企业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数据,1998年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上市公司分别占华人企业上市公司的2.2%、8.2%、7.4%、1.8%、2.4%,2000年东盟五国上市公司分别占2.6%、10.8%、11%、1.6%、2%,资产总额1998年菲、马、新、印、泰分别占2.8%、9%、6.9%、2.6%、8%,2000年东盟五国分别占3.4%、7.4%、5.6%、1.7%、7.5%,而同期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文莱五国均没有上市公司列入统计数。

从对外投资看,新、马、泰等国的华商企业加强了对海外的投资,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扩张。我们仅就东盟国家的马来西亚华商企业在国内国外的投资情况来看,在海外的投资速度大大加快,而同期越、老、柬、缅的华商资企业几乎不具备向海外投资的能力。

东盟各国华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还表现在华人经济在该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方面,这种状况是和当地华人经济的实力紧密联系的。新加坡华人经济是该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资企业遍布各个经济领域,在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该国华人工业资本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0%,其中,食品业85%、制衣业和民用化工80%、机电业72%、建筑业65%均由华人经营。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原来大部分是小本经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华人资本积极向制造业、电子工业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形成了一批跨国企业集团,在该国经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菲律宾华人经济遍及该国各行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华人资本形成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跨国集团公司,对该国经济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九十年代初,菲律宾陈永栽集团投入120亿比索收购了该国航空公司并控股,陈永栽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入主国家航空公司任董事长的华人。印度尼西亚有一批生产、经营、管理并与国际接轨的大集团公司,华人经济在该国经济重建中起了主要角色的作用,是该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国华人经济占该国经济的60%,占私人经济的80%左右,并形成盘谷银行、正大(卜蜂)集团等一批跨国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文莱华人经济是该国经济的重要补充,商业及种植业在该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华人经济据该国官方1994年统计,全国注册私营公司14546家,其中,华商和出口分别占80%和30%以上,华资银行占私营银行个数的80%以上,柬埔寨华人经济正处在起步阶段,是该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挝华人经济大部分都是小本经营,规模有限,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发展迅速。越南华人经济就整体而言多为家庭式的小本经营,大企业属少数,且主要集中在南方西贡地区,华人经济的地位有限。

四、发展过程起伏跌宕

1997年以泰国作为爆发点使东南亚引起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相继卷入,这些国家经济形势恶化,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平均下降6.9%,其中印度尼西亚下降13.7%,泰国下降10%,马来西亚下降了7.5%[5]金融市场上,股市汇市狂泻,呆账坏账大增,通胀更加严重,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许多华人大企业财团倒闭或陷入经营危机,使原本基础薄弱的金融企业贷出大量资金成为呆账,为数甚多的信贷机构陷入困境,减少信贷又导致大财团陷入困境,中小企业破产,失业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印尼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停滞。东亚金融危机酝酿和发展,对东盟国家华人华侨特别是华人大企业财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打击。在经历了7个月的危机后,东南亚五国华人16个大企业集团的资产由603.4亿骤减到302.98亿美元,缩减了49.8%。其中,对印度尼西亚尼的华人大财团来讲,这种打击甚至是致命的,有的华人大集团资产缩水过半,该国进入世界华商500强的企业从1997年的34家骤减为1998年的9家。[6]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区域内货币急剧波动,企业收购兼并活跃,投资环境随之变化,这场危机造成了华商经济发展的暂时中断。

首先,大力收缩经营规模与范围,实行企业债务重组。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华人企业集团——三林集团,为避免企业的崩溃,大规模出售其下属的股权,该集团之香港第一太平集团实施了一系列的股权出售和收购行动,还出售了包括印尼水泥、汽车、面粉厂以及海外企业的5%的股权,总值达27亿美元。泰国最大的华人企业卜蜂集团大幅度减少非主营业务,减少摩托车、石油化工、通讯等业务比重,马来西亚金狮集团也将属下合钢公司的金狮大厦50%的股权出售给万国宝通银行。

表2 东盟国家华人企业在金融危机后的缩水情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香港《FORBES GLOBAL》杂志1998年4月号。

其次,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引起大规模合并。金融业是泰国华人经济的支柱,泰华人经营控股的盘谷、泰华农民等国家银行,占泰资注册银行资本的70%以上(1994年),90年代业务拓展到证券、信托、保险、房地产、工业园区等领域。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府对国内银行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华资银行中的京华、京都、第一银行均被政府接管,盘谷、泰华农民等国家银行近一半的股份被外资收购。

第三,调整海外投资格局。一些海外华人企业开始调整对外格局,重新规划海外市场战略,1999年底,印度尼西亚三林集团在完成对该国印多食品公司的收购后,将业务地理分布由原来在菲律宾占总资产的75%转变为菲律宾占50%、印尼占37%、泰国占6%、中国和香港占7%。泰国卜蜂集团为巩固在海外的核心业务,减少非主营项目,将已在纽约上市的已拥有70%的易初中国摩托车公司的50%的股权出售。同时出售海外项目还包括在中国的上海易初通用机器、上海啤酒、湛江德利氏机器、洛阳易初摩托等企业的部分股份。金狮置地公司也出售属下天津华丽汽车公司25%的股份用于还债。

第四、进行经营方向和结构的战略重组。新加坡丰隆集团自1999年6月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将原来由香港持股的酒店资产与属下在英国上市的美丽年和科波托公司(MILLENIUM&COPTHORNE HOTELS PLC)、城市酒店国际公司向母公司——新加坡城市发展公司出售持有上述公司的全部股份,并转型为一家互联网投资公司。为提升企业集团的产业结构,东南亚华人集团开始进军高科技产业,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马来西亚杨忠礼机构宣布斥资3亿马元成立了杨忠礼E-solutions有限公司,并收购了两家网络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在马来西亚的子公司进行策略联盟,开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务。丰隆集团下属的香港道亨银行还推出了移动电话银行和网上股票交易现场,并计划开展全面网上银行服务。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当地中下层华人华侨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对较大的华人集团的冲击则是巨大的,它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中断了东盟各国华人集团的发展态势,从此后开始走入一个发展的低谷。当然,经过这种战略调整和重组后,将从长远有利于东盟国家华人企业集团的稳步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20世纪末以来东盟国家华侨经济发展的新特点_华人华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