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争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_希特勒论文

欧洲战争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_希特勒论文

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欧洲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38~1939年的欧洲,战争风云日渐浓密,外交局势扑朔迷离。法西斯德国侵略扩张活动步步加剧,英法两国“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苏联的国际处境极为严峻:西面面临德国的进攻威胁,东面有日本在伺机北进,大有遭受两面夹击的危险。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苏联为避免被首先推入战争漩涡,特别是为避免东西两面同时对德、日作战的危险,不得不审时度势,调整自己的欧洲政策,以便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本文拟就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变化的情况作扼要论述。

一、苏联30年代中期的欧洲政策

30年代中期,苏联的基本欧洲政策,是致力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力争用欧洲国家的集体力量,遏制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欧洲的集体安全与和平。

1933年1月,希特勒非法夺取了德国政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上台伊始,他就宣称自己的对外政策纲领是夺取“东方的新的生存空间及其无情的日耳曼化”。(注:〔苏〕《历史问题》杂志,1980年第3期,第5 页。)为此,在内政方面,他立即着手“铸造神剑”,疯狂扩军备战;在外交方面,他宣称要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实现同英法等国的“军备平等”。1933年10月中旬,希特勒因要求将德国陆军从10万人扩充到30万人未得到满足,而断然宣布退出国际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与此同时,希特勒又把苏联视为不共戴天的死敌,发誓要“消灭苏联”、“铲除世界共产主义”。

面对希特勒的战争歇斯底里和反苏反共叫嚣,苏联敏锐地觉察到国际局势发展的严重性。考虑到当时英法美等西方民主国家同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某些区别,苏联确认同它们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共同遏制法西斯侵略,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特别是维护欧洲集体安全的可取途径。于是,苏联于1933年12月12~19日研究并拟订了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明确提出“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缔结一个共同防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卫协定”,建议由苏联、法国、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等国参加。(注:《苏联对外政策文件》第16卷,莫斯科1970年俄文版,第876~877页。)

苏联的建议,得到法国“联苏制德”派的积极响应。法国外交部长路易·巴图1934年春巡访东欧诸国后,认为最好是在苏联建议的基础上,缔结一个“东方公约”,吸纳德国参加,以与西方的“罗迦诺公约”(1925年缔结)相呼应,用公约的形式来约束德国。同年5~6月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同巴图反复磋商后达成协议,于6月27 日拟订了“东方公约草案”。公约规定:缔约国中一国遭到侵略时,其他缔约国立即给予军事援助。这个公约很快得到捷、爱、拉、立等国支持。

英国没被列入“东方公约”参加国名单,但它是“罗迦诺公约”的“保证国”,法国必须得到它的支持。为此,巴图于1934年7月9~10日专程访问伦敦。但英国政府对“东方公约”态度冷淡,虽然当着巴图的面勉强表示支持,但仅过几天,即7月13日, 外交大臣西蒙就在下议院宣布“英国政府决不参加任何包围德国的企图。”(注:〔苏〕鲍爵姆金:《世界外交史》第5分册,五十年代出版社1953年版,第89页。)不久后,德国和波兰亦宣布拒绝参加“东方公约”,纳粹德国还指使法西斯暴徒于1934年10月9日暗杀了巴图。巴图遇刺身亡, 无疑是对拟议中的“东方公约”的沉重打击,继他之后担任外长的赖伐尔,上任不久,就逐步改变对德强硬的外交路线,拟议中的“东方公约”亦随之流产了。

尽管如此,苏联仍未放弃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为了能从东西两面钳制德国,遏制其侵略扩张,于1935年5月2日和16日,先后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缔结了“法苏互助条约”和“捷苏互助条约”。两个条约均规定:当缔约国“成为欧洲国家未经挑衅的侵略对象时”,缔约双方“彼此应立即给予支援和协助”。(注:《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32、39页。)苏联对这两个条约寄予期望,期望它们能成为继续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基础。

1937年,希特勒德国已基本确立了军事、经济强国的地位;外交上,又与日本、意大利缔结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法西斯侵略集团,确立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世界大三角”的战略格局。于是,希特勒便着手准备夺取“新的生存空间”了。1937年11月5日, 他召集德国军政要人举行战略会议,提出发动世界大战的战略计划:首先夺取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欧战略要地,并准备认真对付两个仇敌——英国和法国;然后征服欧洲大陆;最后伙同日、意向海外扩张,征服并称霸世界。随后,他便迅速制定了吞并奥地利的“奥托计划”和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1938年3月12日,德国出兵占领了奥地利, 接着又准备侵吞捷克的苏台德地区。

针对德国的侵略行动,苏联于1938年3月17 日发表声明指出:德国在中欧的暴力行动“将危及全部欧洲国家”,“出现了发展成为新的国际冲突的危险”,并向英、法等国表示:“苏联政府准备参加由苏联参与决定的、旨在制止侵略的进一步发展和消除业已加深的世界大屠杀危险的集体行动”。(注:《慕尼黑勾结历史的文件》,莫斯科1979年俄文版,第60页。)苏联这一声明,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共同制止德国侵略的新建议。但是,英国政府照样反对,3月24日, 张伯伦首相在下院说:苏联的建议将会“加强成立排他性国家集团的趋势”,“这种集团的成立,对欧洲和平的前途必然是有害的”。(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卷(上部),第407、555页,第2卷(下部),第102页。)

至此,苏联多年来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所作的努力,由于一再遭到英国为代表的绥靖主义者的反对而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不能不成为苏联日后改变欧洲政策的潜在因素。

二、欧战爆发前苏联欧洲政策的调整

欧战爆发前,苏联看到其一贯主张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无法建立,而英法两国政府绥靖德国的“祸水东引”政策又日益露骨,因此,为了避免被推入单独对德战争,它从1938年秋冬开始便酝酿调整自己的欧洲政策,即放弃联合英法等国共同遏制德国的政策,转而寻求同德国和解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从原先的维护欧洲集体安全的政策,改变为维护苏联自身安全的政策。促使苏联改变欧洲政策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第一,苏联被英法等国摒于处理捷克危机的“慕尼黑会议”之外,是它不得不考虑改变欧洲政策的最初因素。1938年3月, 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按照“绿色方案”确定的方针,又要蚕食捷克斯洛伐克了,其第一步就是要吞并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此后半年,围绕捷克的生死存亡问题,欧洲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斗争。英法等国为了同德国讨价还价,以换取德国恩赐给自己虚假的“和平”,并将法西斯德国这股侵略祸水引向苏联,时而故作姿态,表示对德强硬,时而卑躬屈节,竭力要把捷克献上德国法西斯的祭坛。唯有苏联坚持正义,为维护捷克的独立和主权而斗争。它一方面不断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另一方面又反复援引1935年签订的“苏法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所承担的义务,敦促法国同苏联一起,共同维护盟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和利益;再一方面还不断向英法两国建议,尽快举行苏英法三国会议和苏法捷三国军事联席会议,制定援捷抗德的具体措施,以便能“有效地制止希特勒的军事冒险行动”。(注:《慕尼黑历史的新文件》,莫斯科1958年俄文版,第71~72页。)可是,苏联的积极建议并没有得到英法的响应,张伯伦甚至从未把苏联的建议提到英国内阁会议上讨论过。(注:〔英〕基斯·米德尔马斯:《绥靖战略》,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338页。)

希特勒深知,苏联是他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大障碍,因而千方百计唆使英国排斥苏联。而英法两国统治集团,一心要在捷克问题上同德国做成一笔交易,也感到苏联碍手碍脚。因此,他们同希特勒沆瀣一气,竭力要把苏联排除在处理捷克问题的事务之外。1938年3月下旬, 希特勒对英国驻德大使汉德逊说:“决不应该让苏联插足到欧洲来”。(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文件和材料(1937~1939)》第1卷, 莫斯科1981年俄文版,第57页。)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便提出:要在排除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下,由英法德意四国来讨论和解决捷克问题。1938年7月22日,汉德逊明确建议,由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出面,邀请英法德三国政府首脑举行“四国会议”,来决定捷克的命运,他解释说:“这个建议的优点是,它可以把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国家俄国排除在外。”(注:〔苏〕库达科夫:《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第457页。)1938年9月下旬,捷克危机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希特勒狂叫:“不是和平就是战争”;苏联也下令西部两个特别军区(即最靠近捷克的基辅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作好援捷抗德的战斗准备,并于9月25日将此事通知了法国政府。( 注:《慕尼黑历史的新文件》,莫斯科1958年俄文版,第139~140页。)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为了排除苏联这个障碍,又于9月27 日对张伯伦首相的特使威尔逊说:“为什么我们允许我们的政策要在俄国人在巴黎和布拉格施加影响后再决定下来呢?”(注:〔英〕基斯·米德尔马斯:《绥靖战略》,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679 页。)张伯伦心领神会,立即于9 月28日致信希特勒,建议由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在柏林举行会议,商讨解决将捷克领土苏台德地区移交给德国的问题。希特勒同意了。9月29 日,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最终签署了出卖捷克领土的《慕尼黑协定》,做成了一笔交易:希特勒获取了比原先要求还多得多的捷克领土;英法则从希特勒那里乞求到了写有“彼此永不作战”、“保持和平关系”字样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前者1938年9月30日签署,后者同年12月6日签署)——苏联于是被摒于处理“捷克危机”的事务之外了。

英法绥靖主义者勾结希特勒排斥苏联,大搞“慕尼黑出卖”一举,不仅挫伤了苏联的自尊心,而且使苏联认识到:英法政府为了自己的帝国主义私利,连自己盟国的利益都置之不顾,还有什么信用可言呢?从此“苏联对英法的政策越来越感到失望了”。(注:《慕尼黑勾结历史的文件》,莫斯科1979年俄文版,第171页。) 苏联研究了由于“慕尼黑协定”造成的欧洲局势后,特别是看到英法在“慕尼黑勾结”的基础上,分别同德国签署了《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出现了英法德意有可能互相勾结、共同主宰欧洲命运的危险局势后,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欧洲政策,酝酿采取新的外交立场和方针。1939年3月10日, 斯大林在党的十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苏联必须“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战争冲突中去”,并明确宣布:我们的对外政策方针是“拥护和平,拥护加强同所有国家的事务联系……只要这些国家也对苏联保持这样的联系,只要它们不试图破坏我们的国家利益”。(注: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69~670页。)斯大林说的“所有国家”,自然也包括德国在内。苏联这一新的对外政策方针,同以往多年来坚持的维护欧洲集体安全的政策相比,已有显著的不同:它不仅突出了不卷入战争、维护苏联自身安全的意向,而且也隐含着同德国改善关系、“加强事务联系”的因素。可以认为,这是苏联欧洲外交政策方针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英法苏三国谈判中,英法政府缺乏诚意,导致谈判破裂,是促使苏联改变欧洲政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1939年3月15日, 希特勒不顾《慕尼黑协定》关于保证捷克“新边界”的规定,悍然出兵占领捷克全境。这一突发事件,震动了整个欧洲。英法两国朝野,纷纷谴责张伯伦、达拉第的可耻的“慕尼黑政策”,主张联苏抗德的呼声日益高涨。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英法政府不得不寻求同苏联合作的可能性。3月18日,英国通过外交途径, 要求同苏联进行谈判。

苏联政府虽然对被英法拒于“慕尼黑会议”之外仍耿耿于怀,但由于希特勒新的侵略行动,使它仍然确认德国是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同时它亦担心遭到德、日两国东西两面夹攻的危险(从1938年7 月发生张鼓峰军事冲突以来,日苏两国关系一直很紧张),因此,在看到英法两国外交政策似有转变的情况下,也愿捐弃前嫌,同英法进行谈判。就在英国要求谈判的当天,苏联就建议召开苏、法、英、波、罗、土六国会议,讨论共同制止德国侵略问题;4月17日, 苏联又进一步提出英法苏三国结盟抗德“八点建议”,主张由英、法、苏三国缔结互相援助的“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并对遭到德国侵略的东欧中小国家提供军事援助,还主张三国共同与土耳其签订“互助条约”。(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为争取和平而斗争(1938.9~1939.8)·文件和材料》,莫斯科1971年俄文版,第253~254、350~351页。)

苏联的上述建议,应该说是积极的、切实可行的,连英国当时在野的老政治家丘吉尔都说:“我看不出苏联的建议有什么不好。”(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 卷(上部),第407、555页,第2卷(下部),第102页。)但英法政府却不肯接受。3 月19日,哈里法克斯以“目前召开这样的会议还不是时候”为由, 拒绝了苏联召开“六国会议”的建议(注:〔苏 〕麦斯基:《谁帮助了希特勒(苏联大使回忆录)》,莫斯科1962年俄文版,第97页。);4 月28日,英国政府又以“恐有包围德国的嫌疑”为托词,拒绝了苏联4月17 日的“八点建议”。(注:华岗:《苏联外交史》,海燕书店1950年版,第 228页。)这就表明,英国政府并不真正愿意同苏联结盟,共同遏制德国侵略,张伯伦甚至扬言:“宁愿辞职也不签署同苏联结盟的条约”。(注:〔苏〕丘巴尔扬:《欧洲国际关系(1917~1939)》,莫斯科1979年俄文版,第383 页。)因此,苏联有理由认为,英法对三国谈判缺乏诚意,它们并没有放弃绥靖政策,它们找苏联谈判的目的,只不过是企图将苏联推向对德战争的第一线。这样,苏联对同英法达成结盟抗德的政治军事协定的前景开始失去信心,不能不重新考虑自己欧洲外交政策的走向。5月3日,苏联政府突然宣布李维诺夫辞职,由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兼任外交人民委员。众所周知,李维诺夫多年来一直代表苏联政府,奉行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政策,现在苏联突然宣布他辞职,显然不可能是一般的人事任免问题,可以认为,这既是对英法两国政府发出的一个警告,也是传给德国的一个信息,表示苏联外交政策有可能转向。5月31日, 莫洛托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十分明确地说:“当我们和英法谈判时,我们并不认为必须拒绝和德意等国的商务联系。”(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为争取和平而斗争(1938.9~1939.8)·文件和材料》,莫斯科1971年俄文版,第444~445页。)

英法政府担心苏联外交政策改变于己不利,于5月27日和7月1 日先后向苏联方面表示,同意签订“三国互助条约”,并愿意同苏联一起共同保证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安全。于是,三国谈判继续进行。鉴于过去德国侵略手法的狡猾和英法绥靖政策的危害性,以及联合对德作战的实际需要,苏联向英法提出两个新要求:(一)7月初提出, 三国对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安全保证,不仅要适用于德国的直接侵略,也要适用于德国的“间接侵略”(指德国在中小国家挑动内部政变,使之倒向德国的侵略手法);(二)8月中旬提出,因苏联同德国不接壤, 要出兵援助英法波罗等国对德作战,必须解决苏军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国境的问题,希望英法协助解决这个问题。但英法拒绝了苏联上述两个要求。正当三国谈判陷于僵局之际,又传出英国同德国正在进行秘密谈判的消息,因此,苏联政府已经深信:“和西方国家达成有效合作来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已经完全不可能了。”(注:葛罗米柯等:《苏联对外政策史(1917~1980)》第1卷,莫斯科1980年俄文版,第383页。)8月21日,苏方宣布三国谈判无限期休会,并声明说:三国谈判的延宕和中断,应由英法承担责任。(注:《国际问题译丛》1959年第9期,第45 页。)至此,三国谈判实际上已经完全破裂,这就成了苏联改变欧洲外交政策的直接因素。

第三,德国高价拉拢,导致苏联欧洲政策的重大改变。希特勒占领捷克全境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波兰。1939年4月3日,他批准了侵略波兰的“白色方案”,决定于9月1日进攻波兰,目标直指波兰的盟国——英国和法国,从而挑起欧洲大战和世界大战。这就表明,希特勒已经确定了“先西后东”(即先攻英法、后攻苏联)的战略方针。因此,当他得知苏联于4 月17日正式提出英法苏结盟的“八点建议”后,相当紧张。因为他知道,如果英法苏结盟谈判成功,德国在即将发动的欧洲战争中,就将处于东西两线同时对英法和苏联作战的不利地位。于是,希特勒及其他纳粹头目们,千方百计破坏三国谈判,他们既威胁恐吓英法,又拉拢利诱苏联,极力阻挠英法苏结成反德同盟。由于希特勒已经确定了“先西后东”的战略方针,所以他的外交目标重点,是争取苏联中立。他知道,暂时稳住苏联,使之在战争中保持中立,是实现其战略方针的可靠保证。因此,希特勒决定:“不管多高的代价,都必须使俄国的中立实现。”(注:〔英〕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北京出版社1978年版,第428页。)到了7月下旬,德国政府眼看离发动战争的预定日期越来越近,德波关系亦已剑拔弩张,便加紧出高价拉拢苏联。7月26日, 德国政府向苏联表示:“德国在东方的政策现已采取完全不同的方针”,“根本不存在威胁苏联的问题”,“德国的政策是针对英国的”。(注:〔美〕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698页。)7月29日,德国又向苏联许诺:“如果苏联愿意同我们相互谅解,那它就会得到它所亟需的安全,并且得到保障安全的一切保证。”(注:〔苏〕德波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476页。)8月3日, 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亲自对苏联驻德国使馆代办阿斯塔霍夫说:苏德之间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整个东欧地区,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达成协议”,并建议就这些问题签订“苏德秘密议定书”。(注:葛罗米柯等:《苏联对外政策史(1917~1980)》第1 卷,莫斯科1980年俄文版,第383页。)8月14日,里宾特洛甫通过其驻苏大使舒伦堡向莫洛托夫表示,他准备访问莫斯科,以解决苏德关系问题。

这段时间,恰好是英法苏谈判陷于僵局,毫无希望达成政治、军事协定的时候;在远东地区,日苏在中蒙苏边境地区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诺门坎战役”。在这种局势下,既然德国出了高价,主动提出保证苏联的中立和安全,又愿意将波罗的海国家、波兰和东南欧的问题,“按两国完全满意的方式解决”,(注:〔美〕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716页。)这就不能不对苏联产生吸引力。 因为这不仅符合苏联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外交方针,而且还可以从德国方面得到英法所不愿给的重大利益。因此,当里宾特洛甫急切要求访问莫斯科时,莫洛托夫便不失时机地于8月15 日向德方提出了进行苏德谈判的三个重大问题:(一)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德国不再直接或间接地鼓励日本在远东实行侵略;(三)调整双方在波罗的海的利益。(注:〔美〕查尔斯·波伦:《历史的见证(1929~1969)》,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01页。)当德国全部接受苏联的要求后, 苏联立即同意里宾特洛甫访问莫斯科。8月23日, 苏德双方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附加议定书》,并立即生效。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互相不以武力侵略对方;缔约一方与第三国交战,另一方不得援助该第三国;缔约任何一方都不加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注:《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 226~228页。)

苏德条约的签订,确定了两国互不侵犯的条约关系,决定了苏联不再同英法结盟,决定了苏联在德国与英法之间保持中立地位。这样,苏联的欧洲政策就从原先的维护欧洲集体安全政策转变为确保自身安全的政策。

三、欧战爆发后苏联欧洲政策的新变化

苏德条约签订后,希特勒暂时稳住了苏联,从而排除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便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挑起战端。曾经信誓旦旦要“保证”波兰安全的英法两国,犹豫了两天后,不得不于9月3日向德国宣战。欧洲大战爆发了。

欧战爆发后,苏联推行了两项新的欧洲政策。一是不卷入战争、并带有亲德倾向的“中立政策”;二是侵吞别国领土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

欧战爆发不久,苏联便开始推行新的外交政策。9月19日, 苏联政府正式宣布:“苏联对于同它保持着外交关系的各国将奉行中立政策”。(注:苏联《真理报》(俄文)1939年9月19日,11月29日。) 所谓“保持着外交关系的各国”,自然包括英法德三国在内。这就表明,苏联不愿卷入欧洲战争,这是它实行中立政策的基本宗旨。一方面,它极力避免卷入英法一方对德作战:例如,早在战前的1939年春天,苏联曾与土耳其举行过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那时是针对德国的),欧战爆发后,它们又于9月下旬在莫斯科重开谈判。恰好这时, 英法和德国也都分别在拉拢土耳其,力图控制地中海这一战略要地,结果是英法占了上风,于9月28日同土签订了“互助条约”。苏联得悉此消息后, 立即宣布不能再同土耳其签订“同盟条约”。这显然是为了避免因条约之间的裙带关系而卷入英法方面的对德战争;又如,1940年6月22日, 法国战败投降,英国陷于孤军作战的困境,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一再试图拉苏联共同对德作战。6月25日,丘吉尔致电斯大林, 表示“英国政府准备就德国目前试图在欧洲分阶段征服和吞并的严密计划所引起的广泛问题,与苏联政府进行充分的协商。”(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卷(上部),第407、 555页,第2 卷(下部),第 102页。)过几天,丘吉尔又指示其驻苏大使克里普斯求见斯大林。7 月初,斯大林接见英国大使,克里普斯说:“德国正力图称霸欧洲……这对英国和苏联都是危险的。因此两国应当商定一个防御德国以自卫的共同政策。”这显然是要求苏联参加英国方面的对德战争。但斯大林答复说:“看不出德国可能吞并欧洲的危险……不认为德国的军事胜利威胁了苏联以及它与德国的友好关系”,(注:〔美〕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1096~1097页。)明确地表示了苏联不卷入英国方面对德作战的立场。另一方面,苏联也不愿卷入德国方面对英国作战。1940年11月中旬,莫洛托夫应邀访问柏林。在会谈中,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向莫洛托夫建议:希望把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条约”(1940年9月27日签订), 变为德意日苏“四国条约”,并把德方起草的“协议草案”和“秘密议定书”宣读了一遍,要求苏联“在消灭英帝国这一伟大事业中”同德国合作,但莫洛托夫提出了德国难以接受的诸多条件,巧妙地拒绝了德国关于共同对英作战的要求。(注:〔美〕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1113~1115页。)

苏联在坚持不卷入战争的中立立场时,在处理同英法和同德国的关系问题上,并不是采取“等距离”的立场,而是明显地采取亲德国疏英法的立场,有时甚至替德国的侵略行径辩护。1939年10月31日,莫洛托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报告说:“‘侵略’和‘反侵略’这样的概念,在最近几个月以来已经取得新的内容,具有新的含义了,……德国是处在趋向于立刻结束战争并达到和平的国家地位中,而那昨天还高喊反对侵略的英国和法国却主张继续战争而反对缔结和约。”(注:外交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57年版,第13页。)斯大林在1939年11月底答《真理报》记者问时,则更干脆地说:“不是德国向英国和法国发动进攻,而是英国和法国进攻德国,它们应当对当前的战争负责。”(注:苏联《真理报》(俄文)1939年9月19日,11月29 日。)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还反复向德国表示友好情谊。1939年12月圣诞节,斯大林和希特勒互相致电祝贺,斯大林贺电说:“苏德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有一切理由万古长青。”(注:〔美〕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928页。)1940年6月17日,法国战败求和这一天,莫洛托夫特别约见德国大使舒伦堡,表示:“苏联政府对德国军队的光辉胜利致以最热烈的祝贺。”(注:〔美〕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1093页。)

在经济贸易方面,苏联也采取同德国互助互利政策。欧战爆发前后,苏德先后签订了三个“贸易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德国向苏联提供石油和电力工业的各种机器设备、以及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装备;苏联则向德国提供大量的军用物资和原料,仅开头一年,就提供了150 万吨粮食、90万吨石油、10万吨棉花、50万吨磷酸盐等物资。此外,苏联还答应协助德国在第三国代购金属和原料,于是德国又得到了从苏联过境的100万吨“满洲”大豆和其他重要原料。 国与国之间加强和发展贸易,在和平时期本属正常之事,但当时德国正与英法等国作战,英国也正在对德国实行海上经济封锁。所以,苏联一直按时向德国提供原料和物资,无疑是帮了德国大忙,难怪德国外交部经济问题专家施努尔得意地说:苏德贸易“为我国打开了通向东方的广阔门路,……英国封锁的效果肯定将大大削弱。”(注:〔美〕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925~926页。)

与此相反,苏联对英国的态度却大不相同。当时英国政府深知,苏联扩大对德贸易,是对英国封锁德国政策的沉重打击,故于1940年春建议苏联恢复英苏贸易谈判,以便发展双方贸易,同时想了解和限制苏联向德国提供的物资,但遭到苏联的拒绝。1940年10月22日,丘吉尔政府向苏联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表示愿意承认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的既成事实,建议缔结“英苏贸易协定”和“互不侵犯条约”,再次遭到苏联拒绝。

苏联当时采取亲德疏英政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有两点:(一)英法两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极力纵容德国进攻苏联,引起苏联强烈不满;(二)欧战爆发后,德国实力比英法占有较大优势,法国败亡后,德国对英国已占绝对优势。因此,苏联想通过保持同德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来避免德苏冲突,或尽可能推迟德国进攻苏联的时间。上述情况,决定了苏联不仅采取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而且采取亲德疏英立场,冷眼旁观德国法西斯去惩罚英法绥靖主义者。这种政策,一直延续到1941年6月德苏战争爆发才告结束。

苏联在奉行中立政策的同时, 也开始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 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利用德英法开战之机,以建立所谓“东方战线”的名义,把苏德“秘密附加议定书”中划归苏联势力范围的国家和地区,一步一步地并入苏联版图:1939年9月17日, 苏联几十万红军开进波兰东部,9月28日,同德国瓜分了波兰,获取了波兰2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同年11月30日,苏联发动了历时三个多月的苏芬战争,夺取了4万多平方公里的芬兰领土;1940年6~8月,苏联又以不同方式, 把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以及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个地区,共22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并入苏联。苏联通过建立这条“东方战线”,总共吞并了46万多平方公里的别国领土。这种大国沙文主义的扩张政策,有悖于现代国际关系准则,亦损害了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

注释:

*本文1998年4月28日收到。

标签:;  ;  ;  ;  ;  ;  ;  ;  ;  ;  

欧洲战争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_希特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