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龙 湖北省利川市都亭第二小学 445400
摘 要:由于前几年的应试教育导致课堂上老师总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对以后真正有利用价值的实践为辅。小学科学分组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互帮互助的团结意识和团队精神。本文就在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分组实验教学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 分组实验 实验教学
虽然这几年来学校和老师都大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进分组实验教学,可是也无法避免学生们在课堂上出现难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一些学生只顾着凑热闹等情况。真正的实验教学是学生们探究并且获得知识的一个途径,所以学校和老师要将分组实验有效地落实到小学科学教学中。
一、分组实验前科学建组
1.综合选定小组组长
科学建组是将分组实验有效落实到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举措之一。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这些小组成员中一定会有能力超群的,也会有稍微落后的,好的带头才可以正确引领其他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我们需要通过测试所有学生的综合实力,最后公平地按照无实名制的方式投票选举组长,既公正又民主。成绩并不是决定一切的标准,我们小学科学最注重的是动手能力而不是那些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所以选定小组组长最主要考核的是动手能力和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以及是否具有领导整个组的能力。
2.科学分工组员任务
科学分工组员任务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个人在实验动手能力上面有不一样的优势,基础知识和生活习惯、动手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性,当然了,也有各种各样的不足。此时我们就要按照每个人所擅长的来安排工作,例如这个人字迹工整擅长记录,则可以安排他记录实验内容和过程;如果另一个人擅长动手,就可以让他在其他人帮助下主动做实验。总之,科学分工组员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实验的时间,也提高了实验的效率,这样才是将分组实验有效地渗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大胆下放组长权利
作为组长,是具有指挥队员的权利的,但是不可以将权利最大化,也不可以不参与到实验当中。组长固然是需要指挥队员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和自己的组员们一起参与到这个实验当中,大胆放下组长的权利,以自己的实力去博得组员们的认可。在分组实验的过程当中,组长不要把自己的权利看得那么重要,要想到自己是和他们一样的学生,而自己被挑选出来作为组长是十分光荣的,也是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认可,要和自己的组员共同动手,有效地将分组实验渗透在小学科学的教育课堂当中。
二、分组实验中合理呈现材料、有效调控课堂
1.材料呈现次序合理
每个小组在做实验前,组长都需要派一个小组成员去收集关于该实验的主要材料,并且按照一定次序进行排序。这样不仅让材料看起来不乱,更加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生命世界》,其中所需要收集的材料应该按如下所说的次序:首先要在网上搜索最适合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微生物,然后按照材料依次摆好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按照如此清晰的次序进行排列,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实验的失败性。
2.课堂调控提升效率
课堂调控的含义为活跃课堂气氛,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哪个学生喜欢死气沉沉的课堂,调动学生在课上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做实验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们掌握主要知识点的效率。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才可以更好地管理好课堂。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老师对课堂节奏的调控。把握得好了,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把握得不好,就会严重拖延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都是整个课堂当中主导,只有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才可以更好地实验、更好地学习。课堂调控对提升学习效率的功能不可以小看,学生的主要氛围和心情是课堂的核心,当老师正好把握住这个核心,就可以很轻松地提升效率。
三、分组实验后多元评价
分组实验后的教学评价,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多元评价可以分为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评价、教师对小组的评价、组内的相互评价。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评价有助于小组和小组发现相互的优点和长处,互相吸取经验。老师对小组成员的评价能起到点拨的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点拨学生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当有学生实在搞不懂如何完成实验的时候,老师可以亲自做示范,耐心地教导学生。组内成员的相互评价也是可以在评价之中发现对方的优势,从而提高实验的效率。所以分组实验多元化的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梁东红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有效探究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6),56-58。
[2]过秦勇 沈静 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中的“生生对话互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06),26。
[3]金定 增强分组科学,提高实验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06),236-237。
论文作者:刘绪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科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论文; 小组论文; 组长论文; 课堂论文; 评价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