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身立命论文,辩证法论文,几点论文,教授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34(2010)04-0124-0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0期(国庆专刊)发表了多篇议论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文章,这是多年来少有的一次大讨论,值得称赞。其中刘啸霆教授的《纠正不应有的错位——“自然辩证法”语义在当代汉语学术中的境遇及出路》一文(以下简称刘文)[1]P31引出了一个自然辩证法是否还能成立和如何在国内学术中安身立命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然辩证法界首当其冲应该给以重视。
我曾在1988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自然辩证法正受到“时代的考验”,如旧的自然哲学思潮的困扰,“人”的非难,西方科学哲学的“取代”等[2]。今天看来,这些考验大都仍然存在。尤其是本文要讨论的“人”的非难(“指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对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似乎愈演愈烈,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跟前。这次不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马)了,而是加上本土西马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否定之声,自然辩证法(学科)还能在国内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待下去吗?刘教授为我们展示了这一“困境”并说出了他认为适合的“出路”。刘文涉及的问题太多,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一致与分歧等等。本文只对其中几个问题简略地谈一谈浅见,一面与刘教授商议,一面共谋“图存”之道,并就教于方家。
1 自然辩证法否定论的由来
刘文提出的“自然辩证法”语义的问题,不只是一个“概念理解”可以讨论的问题,而是一方要断然否定“自然辩证法”,取消这个学科,另一方要不要坚持、力挺这个学科的问题。这不是跟人家说几句好话,或者顺着人家的道走就能保住这个名号的。
当下对自然辩证法持否定论的国内学术同行,主要是主张“主体哲学”、“实践哲学”的一些学者,真正写专文“讨伐”自然辩证法的就那么一两位。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派议论的基本学术理路。
国内主体(实践)哲学主要追随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法国存在主义。再往前就是卢卡奇,卢被称为西马的祖师爷,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卢卡奇是拒斥自然辩证法的先驱,但他是做过检讨,认了错的,并且还曾经为他的理论的历史性影响而担心过。继续往前追溯,就是黑格尔,尤其是黑格尔理论中的费希特成分,或者直接说就是康德之后的费希特。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德国古典哲学中唯心主义的发展了主观能动方面的一派理论。费希特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他的“自我意识”按马、恩的说法,“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3]P177。这就是否定自然本体论的理论根源。卢卡奇及其追随者会说,他们依据的是马克思哲学,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但他们的失误(如否定自然辩证法等)是不能由马克思来负责的。
这一派理论的主要观点刘文已有介绍,大家也都不陌生。这里说一说它主要的失误之处。对此,卢卡奇曾在《历史与阶级意识》1967年新版序言中做了多方面的检讨。试举其二。
第一,卢卡奇认为,《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根基”的。即“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一种关于社会的理论、社会的哲学,因而忽视或者否认它同时也是一种关于自然的理论”。“书中许多地方主张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而全书的要旨就是要表明,只有关于社会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知识才与哲学有关”。
第二,卢卡奇指出,“上述错误也影响了我对书中的核心概念——实践的理解,它遭到歪曲,并变得狭隘了”。“在这本书中,革命的实践概念表现为一种夸张的高调,与其说它符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莫若讲它更接近当时流行于共产主义左派之中的以救世主自居的乌托邦主义”[4]P10-12。
卢卡奇并不是一个平庸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也是有贡献的。他的真诚的(非策略性的)检讨值得我们认真解读。
1、主张主体(实践)哲学应该有一个限度。这一哲学并不是哲学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的哲学世界观,缺少自然本体论的哲学不是完整的哲学。试问,这样的哲学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线吗?能抵御宗教、甚至邪教的说教吗?没有自然本体论就会使自然科学失去哲学基础,会使自然价值论中的两个主体只剩下一个。说近一点,它也不利于我们构建科学发展观。
2、“实践”不能变成一种“夸张的高调”。如果照现在一些人的做法,将“实践”奉为哲学的神圣,宣扬一种无(需)对象、无限制的、近乎虚幻的“实践本体论”。那就会离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远,或者引导人们在实践中走错方向。要知道,社会历史领域也是有客观规律的,也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能无条件地依靠“事在人为”。卢卡奇实际上也指出了这种“实践”“高调”是历史上“极左”思潮的哲学根源。值得反思的是,卢卡奇做深刻检讨的1967年,正是中国遭受“文化大革命”祸害的时候。可以说,历史(实践)已多次检验了这一派哲学。当然,这有点说远了。
所以,有马克思的警示在先(唯心主义也可能发展能动方面),有卢卡奇等的教训在后,今天要高举主体(实践)哲学旗帜的人们也应该小心翼翼才是。
按理说,今天主张主体(实践)哲学并没有错,这也是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人类从中世纪走过来就伴随着主体性的高扬,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人也正需要主体性的提升。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实践。如前所述,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主体(实践)哲学。邓小平的哲学就是一种实践哲学,但它有一个前提就是“实事求是”,而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就要承认“客观世界”、“客观规律”的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主体(实践)哲学立论,运思的理论前提和界线。本土西马否定自然本体论,否定自然辩证法并不会让我们不安,他们自身的理论底气并不充足。
2 自然辩证法今日之命运
现在来考察,自然辩证法今日的命运如何?它是否会按某些人的预期一推就倒,只能进入历史博物馆了。让我们从现代科学的哲学文化背景说起,首先来听一听自然科学家的呼声,看一看他们的行动。
霍金曾感叹:“迄今,大部分科学家太忙于发展描述宇宙为何物的理论,以至于没工夫过问为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不能跟得上科学理论的进步。……哲学家如此缩小他们的质疑的范围,以至于连维特根斯坦——这位本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都说道:‘哲学仅余下的任务是语言分析’。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以来哲学的伟大传统的何等的堕落”[5]P156!当今世界的哲学文化氛围的确让科学家们忧伤。霍金这句话可以稍加改动移赠给我们的本土西马的学者们,他们否定“自然本体论”,否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甚至把自然科学及其思维方式都当作一个贬义词来看待,这同样是对“哲学的伟大传统”的背离。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曾经受到休谟和马赫哲学的有益启发,但他也批评过马赫,说马赫“多少有点忽略了这样的事实:这个世界实际上是存在的,我们的感觉印象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6]P213。他认为“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6]P292。他还说:“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的’这个词更好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6]P525。这里既有对哲学家的失望,也有自己退守科学家“信仰”的无奈。
还有现代科学家(技术家)自己打造本体论的事例。张华夏教授在《本体论研究何以可能》一文中就列举过这样的事例。他引述了哲学家邦格的一段话:“形而上学只是最近才发生了极其深刻的革命,以致于没有人注意到它。其实本体论已走向数字化并正被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栽培着。事实上,在三十年前,关于不同类的实体或系统最基本特征的精确理论已由许多技术家提出来了,它们是最年轻的本体论产物”[7]P9。不能说自然辩证法构建的正是现代科学家(技术家)需要的哲学本体论,但是自然辩证法向科学家(技术家)学习是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的。本土西马欲将自然辩证法弃之如敝屣,是与当今科技昌明的时代背道而驰的。
有人可能会说,哲学发展自有其原因,这不能由科学家说了算。我们知道,现代哲学正“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在发展着。哲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呈现出争奇斗艳、相互竞争的局面。有的分支学科故步自封、以偏概全,以唯一的哲学自居是不足为奇的。例如,建造语言学需要语言哲学探路,这使得语言哲学“热”了起来,也自大起来。但哲学并不能就归结为语言哲学和语言学。也有的学科为发展自己去打压别的学科,如本文所述,人文哲学、主体(实践)哲学的发展带来了对自然辩证法、甚至自然科学的贬抑和否定。所以,当(霍金等)自然科学家自己都用时间、空间、有限、无限等哲学概念在探索自然世界时,哲学却放弃自然本体论的追问,使这一探索遭到冷落,这当然会让自然科学家们感到不能容忍。
再来说自然辩证法的命运。刘文说,随着苏东剧变,自然辩证法已失去了“稳固的学理和社会基础”。不知道这“学理”基础怎么理解?照此推理,赫拉克利特的国家沦陷,柏拉图政治上惨败,他们的哲学也早该消失了吧?又如南斯拉夫已瓦解多年,其“实践”派哲学今天也该收场了吧?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哲学会随着一种社会历史思潮而存在,但它的思想影响和价值往往会超越历史而存在。具有许多开创性成果和名言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即使被封存几百年、上千年也不会失去其思想光辉。何况自然辩证法自20世纪以来并没有受到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冷落。试看以下事实。
有文献介绍说:“不仅中国、日本和前苏联哲学工作者研究自然辩证法,而且坂田昌一、宫原将平、武谷三男等自然科学家以及贝尔纳、李约瑟、郎之万、居里夫妇、布莱克特和奥本海默等西方自然科学家也曾支持并研究自然辩证法”[8]P36。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辩证法研究的新浪潮”时指出:“在著名的系统科学家、系统哲学家中,无论是贝塔朗菲、普利高津,还是哈肯、托姆和拉兹洛,他们都不讳言自己曾受到辩证法思想的影响或对这一思想有浓厚的兴趣”[9]P19。
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人类智慧几千年发展的成果。在现时代,“除了马克思主义者以外,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也在一定意义上主张这一哲学。如爱因斯坦等的科学家的唯物主义、塞拉斯的自然主义、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巴什拉尔的科学的辩证法等等,连著名哲学家奎因也表达过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10]P263。
需要指出,考察自然辩证法的影响还不能限于恩格斯及其著述,还有他以前的黑格尔和其他哲学家。例如,海森堡曾写道:“对量子论特别是波尔的量子论的认识论分析,包含着许多令人回想起黑格尔哲学方法的特点”。哲学家罗森塔尔在引证了这段话后说:“恩格斯是对的,他当时曾经写道,在自然科学家面前不厌其烦地谈论黑格尔而不引起他们的舞蹈病,想必会变成可能的”[11]P84。
另外,辩证法就存在于人类的日常思维活动之中。自然科学家自发地采用辩证思维方式,由知性思维切换成辩证思维也是可能的。有学者曾论述过:爱因斯坦也有辩证法思想,例如他在哲学认识论上,“是主张辩证的发展观的”。他“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把握上”“是主张对立统一观的”[12]P42。
由此看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不是如刘文所描述的那样理论失据、基础丧失、命运堪忧。
3 关于自然辩证法安身立命的几个问题
1、首先探讨一下刘文提出的自然辩证法的语义问题和“自然界有没有辩证法”的问题
自恩格斯以来,“自然辩证法”的语义并不是模糊不清的。“自然”是指自然界,按今天的说法,包括“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实践哲学否定自然本体论,因而否定“自在自然”和自然辩证法的存在,那是它的哲学失误。再说“辩证法”,恩格斯在这里研究的辩证法是他从黑格尔那里继承并改造过来的辩证法,主要是客观辩证法的内容。其实,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写作《资本论》时已经做过这样的辩证法研究。“历史辩证法”和“资本辩证法”也属于客观辩证法的范畴。刘文说,“非自然辩证法界”有一部分人“采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即坚持有辩证法,但认为辩证法与精神与意志等有联系,因而不承认自然界有辩证法”。看来双方的“辩证法”概念是不同的。西马的“辩证法”可能也不能叫“主观辩证法”,而是“人学辩证法”。他们认为这是唯一的“辩证法”。这实质上是以特殊代替一般,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否定其余。西马认定辩证法只与人有关,只与人的精神、实践有关,他们不应该不知道,人就来自于自然界,并且具有自然性。“辩证法”概念不同也就罢了,各走各的道,各做各的论证吧。在黑格尔之前、之后,古今中外,辩证法的样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都是可以讨论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继承的是古希腊(如赫拉克利特)以来的客观辩证法的传统,这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是有所表述的。
那么,“自然辩证法”又该怎样理解呢?笔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指自然事物(或自然物)的辩证法。自然事物构成自然界,所以也就有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当我们说自然界的辩证法时,显然不是说作为整体、大全的自然界有一种辩证法,它在那里运动、变化,而是说构成它的各种自然事物运动、变化的辩证法。所谓“万物皆变,无物常驻”就包含着这样的所指。
问题在于,自然界有没有辩证法呢?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只用自然界的实例来加以证明,我们来做一点哲学分析。哲学作为世界观离不开讨论“无限”。我们面对的自然界就是无限的。哲学的无限观是很有讲究的,真正的无限不能隔离、超越(外在)于有限而存在。无限的世界是由有限事物组成的。进一步说,这些有限事物不是静止不动地如自然数序列一样安置于浩瀚无边的空间之中,那样的无限仍然是一种“坏的无限”。关键在于,有限事物按其本性(因为它是有限事物)是可朽的、易逝的。有限事物的自我否定构成了无限。所以,黑格尔说,辩证法是“知性的规定和一般有限事物特有的、真实的本性”[13]P176。“一切有限之物并不是坚定不移,究竟至极的,而毋宁是变化、消逝的。而有限事物的变化消逝不外是有限事物的辩证法”[13]P179。这也是泰勒所说的,“黑格尔的本体论基本观点”是“有限的可朽性”[14]P165。黑格尔由此而认为“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同样,辩证法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认识的灵魂”[13]P177。自然界(自然事物)当然也包括于其中了。从这里也可看出,黑格尔“最”唯心的著作中,唯物主义也“最多”。他是从必然性的角度揭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道理。
当然,黑格尔是不会明确承认客观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他的唯心主义体系要求他将辩证法限定在“精神”的范围内,认为自然界是天底下无新事。西马及其追随者在这一点上是与黑格尔相通的,宣称只有“精神”、“自由意志”才有辩证法,凡“自在”的就是死的、不动的;只有“自为”的才有创造,才处于运动、变化中。这些唯心主义的“设定”无异于强词夺理。自然界的辩证法虽与社会和精神领域的辩证法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也是客观存在的。不然的话,世界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人是从哪里来的都要成为问题了。
2、所谓“马、恩”对立的问题
西马虽不是没有可借鉴之处,但是它确实制造过不少武断、偏执之论。多年来,他们先是主张“二马分家”(用青年马克思反对成年马克思),后又鼓噪“马、恩对立”,目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改造、论证成他们设想的样子。例如,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而且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结果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就被否定,恩格斯也遭排斥。刘文中有什么马克思坚持的是“人化自然的辩证法”,什么恩格斯“不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另搞一套”,什么自然辩证法自创立之日起就引起争议。甚至猜测恩格斯未完成《自然辩证法》的原因之一是“犹豫”要不要坚持这一理论等等。这些议论是十分牵强的,只能看作是千方百计制造分裂。众所周知,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是与马克思有理论上的分工,马克思是支持的;写作《反杜林论》马克思更是积极参与的。如果说恩格斯未完成《自然辩证法》是思想“犹豫”,那么借用这样的想象力来猜一猜马克思准备写作唯物辩证法的专著而没有实现,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马、恩果真是各执一端,互相对立的吗?当然不是。这可以让我们另写一篇文章来加以说明了。这里只谈一谈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尤其是自然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他们的哲学称作“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把赫拉克利特的哲学称为“运动的、发展的、活生生的自然观”[15]P143。
马克思在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感性劳动和创造是整个现成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时,往往都要特别指出,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存着[15]P49-50。
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仅不同,而且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6]P19-25。马克思在这里不但肯定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而且实际上还肯定了一种“物质的辩证法”。
马克思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17]P130。这说明他们打造的革命世界观需要有自然科学的支持,预示了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必要。
马克思早在《博士论文》的自然哲学思想中就有辩证法的因素,后来又在《数学手稿》、《资本论》、给恩格斯的信和其他论文中多次表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思想。仅举二例:
马克思告诉恩格斯,在写作《资本论》时,我“在正文中引证了黑格尔所发现的单纯量变转为质变的规律,并把它看做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上都是同样有效的规律”[18]P312。
马克思借用黑格尔的话说:“自然界的基本奥秘之一,就是他所说的对立统一(contact of extremes)规律”[19]P109。
从以上可以看出,马克思本人就是一个自然辩证法论者,并不是恩格斯一个人在那儿谈论自然界的辩证规律。他们表述的辩证法及其规律也没有什么不同。
行文至此,本文讨论的自然辩证法安身立命的问题大概是“有惊无险”可以被化解了。自然辩证法界不需要高呼与“自然本体论”共存亡,与自然科学家共命运,也不需要“改弦易辙、弃城而去”。自然辩证法在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社会中是有牢固根基的。我们坚持的是恩格斯的思想,也可以说坚持的是马克思的思想。重要的倒是不能去赶一些时尚哲学的时髦(汲取其合理之处是另一回事),也不能被它们改编或“招安”。自然辩证法界没有跟着否定自然辩证法的人跑是件幸事,不然,我们哪里还能安心研究那些“本体论承诺”明确的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学等科学及其哲学呢?
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借用艾耶尔的说法,这是一个哲学(自然辩证法是其一个分支)的“自身意识”问题。作为余论,艾耶尔总结现代(20世纪)哲学的几个特点可以给我们以支持和启示。
他在第3点中说,“不言自明,哲学是从其他地方获取其题材的,不管这些题材是从艺术或科学领域,还是从前科学或半科学的信仰,或是从日常生活的话语中获取的。哲学的立场是批判的,说明的。迄今得到的发现之一是:哲学缺乏自立的资本”。
在第4点中有这样的话:“尽管构造哲学体系已经完全过时了,但这并不排斥精心制定一种世界观。现在还确实要求这种世界观来体现科学(可能还有艺术)的裁决”。
艾耶尔还谈到物理哲学一类哲学学科。他在第2点中说,“并不否定有一个逻辑哲学的领域,正像有物理哲学、历史哲学、法哲学,或者艺术哲学等领域一样”。物理哲学家的“任务是进行解释。他考察物理理论与其证据的关系,考察这些理论结构上的差异,考察理论互相演变的方式、理论对客观现实的预测力以及理论与常识看法的共存性”[20]P16-17。看来研究自然辩证法的人还是有事忙的,他们应该忙什么也是可以像艾耶尔谈论物理哲学一样把它弄清楚的。
收稿日期:2009-09-01
标签:自然辩证法论文; 本体论论文; 卢卡奇论文; 恩格斯论文; 黑格尔哲学论文; 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西方哲学家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资本论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科学论文; 哲学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