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的创建论文_时亮

浅谈高效课堂的创建论文_时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阳光学校  时 亮

创建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所有老师的共同目标。但是在教学实际中,课堂的效率往往不易把控,因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众多,教师的、学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课堂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谈谈对提高课堂效率的见解。

一、筛选讲解内容

课堂内容应经过教师精心准备和筛选。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很容易陷入一种沉闷的境地,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老师照着教材和教参在读,学生左耳听右耳冒,师生看起来都昏昏欲睡。教师应在备课时区分讲的部分和学生自学的部分,学生能自己看懂的地方老师不用讲,可让学生自学之后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或者教师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检查提问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学生自学之外的部分,教师精心准备,讲解点拨。赫尔巴特说过:“教学的概念有一个显著的标记,它使我们非常容易把握研究方向。在教学中总是有一个第三者的东西为师生同时专心注意的。”

例如我在讲解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这一课时,有一段阅读材料,涉及到很多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等等。我没有在最初的时候给学生们一一去读去讲,而是请学生们先尝试着自行记忆,开展一场小型地理知识竞赛。同学们的好胜心被调动起来了,都不服输地尽量去多记多背,课堂气氛很热烈。在竞赛结束之后,我补充讲解了一些教材以外的内容,关于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和死海等这些中国孩子不太了解的地域。当讲到死海表面人可以轻松漂浮的时候,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们充满求知欲的小脸,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并且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的想法更坚定了。

二、打造严肃活泼的课堂

如果课堂纪律不能保证的话,学生们是无法接收到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所以创建高效课堂,纪律是前提和保证。笔者认为,纪律好并不是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老师一言堂,好的纪律等于适时的严肃加活泼。

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其实是可以划分成许多环节的。在上课预备铃打响以后,学生们应该回到自己座位上,不能再随便说话,动手准备这一节课用的书本和文具,这时是趋于严肃的。当老师走进课堂,开始一节课的时候,学生们在保持学习环境总体安静的前提下,状态应该是活泼的,思维保持和教师同步,随时能够迎接老师的提问,也随时就课程疑难向教师提问。学生对课堂的认知应是严肃的,但头脑和思维应是活泼的。如果遇到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会给学生们五分钟、八分钟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让孩子们尽情发表和交换意见,再请把他们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放大给全班来看,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生们愿意全身心的参与到讨论中,其实代表着他们已经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了,这是及其珍贵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老师因为怕讨论的声音太大,有的学生浑水摸鱼聊天就不开展讨论,这是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可取。

当然,学生们毕竟是孩子,也有自控力稍弱的时候,上课三三两两时不时的说几句话,但如果说的人多了,声音太大了就会影响老师的讲课,其他同学的听课。有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孩子们经过一天的学习都很累,有些调皮的学生开始偷偷聊天悄悄说笑,声音渐渐大了起来,我提示了两次,安静了一会儿之后声音又慢慢大了起来。我并没有对学生发火,而是平静地把书放在讲台上,问了全班同学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吗?”原本说话的学生听了这个问题,也不再说话了,大家都异口同声地笑着说:“喜欢!”我接着说道:“老师也喜欢,但是在电影院看电影有一点不好,就是有时剧情非常好,自己看得很投入的时候,旁边人却肆无忌惮的议论剧情,或者大声接打电话,这太影响我的观影体验了。”学生们都点头,想起他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都很同意我的看法。这时,我说:“看电影时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别人观影尚且是起码的礼貌,那坐在课堂听课呢?”同学们恍然大悟我刚才为什么停止讲课提到看电影,那些说话的同学也都惭愧地低下了头,没有再随便说话了。我一直非常信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改善教师自身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提高课堂效率就是学生们动起来,学生们更快地看书,更快地背课文,做出更多的题目,如果他们不能做到或者不能很快做到,问题就在他们身上,其实不然。教师自身行为对课堂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自身行为的改善会大大促进课堂效率。

教师应尽量记住学生的名字。每当我接手初一刚入学的班级时,我会要求学生们每人交上来一张一寸近照,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并承诺过一段时间就还给他们。学生们都很好奇:“老师你要照片有什么用呀?”我总是神秘地说:“过一个星期时间你就知道了。”大概一个星期以后,我再上课的时候,无论是提问、表扬或者批评的时候,我都可以准确地说出对应同学的名字,学生们都暗暗感到很惊奇,等到我把照片还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中间聪明的孩子就能猜到,原来我用照片把他们的名字背下来了,他们再看向我的眼神中有感动有佩服。

教师应严于律己,宽以待“生”。这个“生”,是指学生。教师是成年人,更懂道理,有职业规范,理应更严格要求自己。学生多为未成年人,对于规则时而还比较懵懂。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要首先做到。比如说关于手机。现在手机进课堂已经不是一个少见的现象,老师可能会带手机,学生也可能会带手机。我会和我的学生讨论关于手机的规则,然后试行一段时间。最初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手机可以带,但一定要关机或静音。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经常还是会在课堂上听到手机铃声响,所以我们重新讨论,决定手机统一存放在老师办公室的收纳箱里,不再带进课堂。我以身作则,绝不带手机进课堂。再比如说关于礼貌。我从不在学生发表看法时打断学生,所以学生们也学会了尊重,有所疑问也都会在我讲解告一段落时再提出。

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毫无保留的贡献自己的精力、能力和知识”。教师对职业的责任感表现在努力提高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对授课内容的筛选、对课堂纪律的把控以及对自身行为的思考和改善,都对课堂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一节好课就像一场有趣有益的活动,参与主体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是要靠组织者来调动。教师应认真备课,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创建起师生共同参与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50页。

【3】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0页。

论文作者:时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  ;  ;  ;  ;  ;  ;  ;  

浅谈高效课堂的创建论文_时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