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好的掌握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通过有效的设置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们探索数学奥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更好的完成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1-002-01
引言
十二五继续教育要求教师队伍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素质教育为教育理念,深入研究“一德四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某些问题或任务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目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营造开放热闹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兴趣,获得成功体验,也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我们一线教学人员孜孜不倦、为之努力的追求。
1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要求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时,必须遵守其原则,才能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1要有价值
讨论问题是否有价值是选择的前提,如果老师选择的问题缺乏讨论和交流的意义,不仅浪费时间,没有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也会让学生对老师失望,降低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1.2要有层次
小组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应结合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从简到难,逐步递进,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研究。
1.3要有挑战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充分结合这一心理特点,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较为简单,讨论过程变得多此一举,如果问题过难,又会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因此,老师要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主动思考,并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2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1优化成员组合,培养合作意识
一个团队是否具有战斗力,其成员是关键。学习小组也同样,每个成员的性格、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科学分组,合理搭配,让每一组的学生在一起都能够互相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另外,优化成员组合,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取得效果的关键,教师在学生们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并积极的参与讨论,充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杜绝学生出现唠闲嗑、讨论与讨论问题无关的话题,并及时的给予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组后,老师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每一个小组投票或比赛的形式选出小组长和记录员,明确每一名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并采取月轮换制度,保证每一名成员都能够体验到其他角色的职责,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对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2.2把握恰当时机,有效组织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求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还要求教师能够站在教学大纲的角度上,思虑周全,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坚决杜绝为了走形式、看热闹现象的出现,要在学生讨论时,关注每一组学生的交流内容,并及时的起到引导作用。
①在重难点处小组合作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讲的累,学生听的累。新课改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了新的要求,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将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最后选派代表进行总结,说出小组讨论思路和结果。这样,不仅确认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②在规律的探索处、动手操作时小组合作
有些规律的探索,靠学生一个人是无法独立完成的,需要学生分工合作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有的则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才能完成。比如平面图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仅凭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如果小组每个成员共同动手,剪拼、平移、实验等,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有助于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智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在解题策略的发散处小组合作
有一些题解题的思路很多,解法也有多种,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能逐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
2.3遵循规律特点,培养良好习惯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少,知识量大,很多教师为了赶时间,很少在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得这一方法缺少真正的意义,也无法发挥其实际的作用。首先,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应将其摆在首位,教师在选择是否进行小组合作时,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问题,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达到高效。第二,对讨论的结果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班级中的各个小组如有问题不统一的情况,可以选派代表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让大家各抒己见,如答案仍不一致,教师要及时的进行引导和讲解,使学生对此问题弄懂、弄透,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第三,小组合作学习后,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由小组成员互评或老师综合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发掘数学知识的奥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3.总结
新课改和十二五继续教育开展以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教育理念等方方面面都有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的核心,要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合理有效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协作精神。通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明确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及时引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荣.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2(4):90.
[2]李爱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2(12):46-47.
[3]伊春梅.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2(9):62-63.
论文作者:冯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成员论文; 老师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