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出现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第五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之中。在整个课标中,从众多“理念”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所占的比例好像不是很大,但是它的作用比较大,人们往往“摘取”它以表示自己教学理念的先进。至少,在批评教师的课堂讲析方面,它是一条很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不认为这句话所表达的理念是完全正确的,起码它表述中的修饰与限定不够;这是一种没有层次感的很坚定的表述,好像从小学一年级起阅读就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好像教师的分析就一定是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一样。
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进行大量的知识教育与全面培养学生基础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个性化阅读的训练也是可以量力而行的,但它不是主线而是辅线。我们可以在一定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教学环节,进行一些个性化阅读的初步训练。可以证明我这种看法可行的同样也是课标。因为,即使是考试,课标关于“精读”的“评价”也只列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所以,我在教学中只是比较注意有分寸地、讲究手法地、集体活动式地组织初中学段的个性化阅读活动或者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初步训练,而不企望他们体悟深刻,语出惊人,让人赞许有加——这样的个案少之又少。
我的教学手法之一:精要讲析。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这是下课之前的讲析:
师:现在,听一次讲座。我来说,你们听。
这一篇文章的笔法,表现在繁、简、虚、实四个字上面。
第一段是“繁笔”。所谓“繁笔”是指用字比较多的内容,这一段繁在写了三问三答,写了两次窥镜,还写了一次反思。第一段繁中也有简,用了极简练的笔法。“繁中有简”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思”字后面,“暮寝而思之”。这个“思”字只说了三种现象,把很多内容简化了:如何向齐王进谏,准备怎么说,全部简掉了,简到了极致,所以是繁中有简。这一段写得比较实在,但是实中有虚,虚在哪里呢?虚在对徐公没有一个字的描写。你看两次写徐公,“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徐公怎么美?不知道。即使是徐公来了,他仔细地看,自以为不如,还是没有写徐公怎么美。所以写徐公是虚写。
第二段,用的是简笔。很简单,就是见威王说了几句话,文字量比第一段少多了,简在哪里呢?第一句话“入朝见威王”,这个环节一定是复杂的,但是写得非常简单。繁在哪里呢,繁在关键之处,就是“三比”,从家里的事,推论到朝廷的事。这种比较,写得很繁。所以此段是简中有繁。
第三段话,既用了简笔,又用了繁笔。最简的一处就是:“王曰:‘善。’”这表现出一个王者形象,非常的简。繁呢?那就是写下令,各种奖赏的方法说得很清楚。而且这段话还有一个虚笔,写得很虚的地方——齐国是怎么强大的呢?不知道,强大到什么程度呢?也不知道。作者通过另外一个句子来侧面反映这个问题,那就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个国家大强大了,人们才来朝见他;不然就会攻打它,占领它,把它消灭掉。这样一个句子看上去是实写,实际上是虚写齐国的强大。
好了,老师给你们讲了这些内容,主要是告诉同学们,即使在这样一篇直白的文言的故事里面,也有着优美的文学笔法。我们学习文言课文,要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多去想一想,看一看,可能内容比较深,但是一定是比较有趣的。
这种精要讲析,我称之为“课中微型讲座”。类似这样层次高雅的讲座,在我的课堂上是常常有的。它们好像只是讲析,但其实是文学欣赏的启蒙或者说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欣赏的熏陶,从“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来讲,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欣赏的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在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方面获得思想启迪,有利于他们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品质的养成。
我的教学手法之二:设置情境。
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在阅读了课文之后,组织起这样的活动:
师:现在请大家静静地、静静地思考一下,准备抒发感受。
生1:读到这首诗,我想到中国古代时候的一首诗,它里面有两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广为传诵,它告诉我们,遇到挫折不要气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要在黑暗中看到一线希望,而且要在希望中向前。
师: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谢谢你!
生2:这首诗虽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却深深地镂刻在我心中,试问谁没有被生活欺骗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谛。
师:生活就是海洋,海洋是不平静的。好,继续来。
生3:读过这首诗后,我就有想法,人生是一条大路,不可能一路畅通,总会出现绊脚石,当绊脚石真的出现在眼前,就要像诗中所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我们要镇定下来,克服它,逾越它。当我们逾越过去回头看时,其实那些绊脚石挺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并且勇敢地面对未来。
师:是啊!真好,生活也像一条河流,它是弯曲的,但一定是奔流向前的。
生4:人生就像大海上的一条小船,当自己迷失方向时,这首诗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方向,到达成功彼岸。
师:他告诉我们,苦难是人生必经的一课。好,继续来。
生5: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鼓励自己,不要放弃,要对未来怀有希望。当你成功时,回忆这些困难,你会品味到成功的乐趣、滋味。
师:也就是说,艰辛让你领略到更美的人生风光。
生6:我们都是养尊处优的一代,生活很幸福,但是总会遇到困难。这首诗告诉我们,当你感到无助时,坚信阳光总会来临,未来的路很曲折,有悲伤,有欢喜。
师:要知道,你同样有坚强的双肩。
生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像给你心上留了一块伤疤,你要继续品味这种痛苦,镇定地想一想,快乐会让这个伤疤愈合。
师:诗意地回忆过去,温馨地展望未来。
生8:生活欺骗了你,是给了你痛苦的回忆,但不要一蹶不振,有痛苦的回忆,才有充实的人生,我们要大步向前走。
师:诗人海涅有这样几句诗:我的心,你不要忧郁,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将会还给你。明白他的意思吧?
生(齐答):明白。
生9:读完这首诗,我想起一句话“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我们的人生避免不了挫折,我们要勇敢面对,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当我们战胜挫折时,我们看到的将是美丽的彩虹。
师:是啊,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照日晒而形成的果实吗?
生10:我觉得人生总得有挫折,但挫折不仅仅给我们带来痛苦,还给人另一种启迪,能从中提取另一种东西。
师:是的,挫折中有经验有教训,经历了挫折,以后的路会更平坦。
这里所谓设置情境,就是将一大块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语言环境中抒发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感受。这样一种教学形式,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实现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从“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来讲,它是让学生表达自己阅读文本时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在课堂交流之中,老师也要珍视学生的这些独特感受与体验,从而让学生在未来的阅读活动中有兴趣再来体验这种表现鲜明个性的阅读活动。
我的教学手法之三:话题讨论。
如《散步》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请同学们给这篇课文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这个标题能够表示自己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教学实录如下:
生1:我的标题是:这一个世界的分量。“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分量”就是“我”背上的母亲和“她”背上的儿子,这说明四口之家虽然很小,但在作者心中就是整个世界,所以要用“这一个世界的分量”。
师:真好,这一个世界的分量!你扣住了结尾,扣住了有哲理的议论与感悟。分量,就是老、少、壮这三代。
生2:我拟的题目是:生活之美。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家庭之间的亲情,文章中不断表现出着家人之间浓厚的亲情。而且这个题目还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觉得“生活之美”这个题目确实很好。
师:对,很好!是家庭生活的瞬间之美。就那么一小段时间,表现出散步的细节之美,在里面渗透出亲情,他们的生活是和睦的美好的。
生3:我拟的题目是:小路亲情。因为一开始他们一家人发生了分歧,作者的母亲想要走大路,作者的儿子想要走小路,但是作者还是尊老爱幼的,他是希望尊重母亲的意见,而母亲是希望尊重孙子的意见。这个标题就可以体现他们一家人生活的和睦和他们互相关爱互相体谅的感情。
师:是啊,你抓住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小路。一个要走大路,一个要走小路,同意走小路就表现了祖母对孙子的呵护。于是作者就有感而发。所以你这个标题拟得很好——小路亲情。你看,也在散步里面,很有意味。
生4:我的标题就是“亲情”。因为整篇文章表现的就是一家人互相关爱互相体贴的那种亲情。这个标题很简单的,但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师:对,很好,这篇文章就是写亲情的。写家庭生活,写中年人的责任感。“亲情”这个标题也概括得非常好,表明了这个同学读懂了文章的意味。
生5:我所拟的题目是:情满小路。首先我觉得这篇课文,它从头到尾都是比较质朴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是浓浓的情意,一家三口的动作、语言,都在这条小路上撒下了浓浓的情意。
师:是啊,情满小路,多有情味的标题!“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们向着阳光,向着鱼塘走去——情满小路!这标题拟得越来越漂亮了。
生6:我写的是:春天的步伐。因为春天本身就代表一种温馨,而这里面体现了他家里的温馨。这个故事发生在田野上,景色十分美丽,他希望他的家庭像春天一样温馨。然后作者开始感叹,母亲是有些老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就像春天的步伐一样,所以这是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心。
师:对,而且这个标题还有点双关的意味。春天来了,春天的步伐近了,我带着一家人去散步,我们在田野上走,很好。
生7:我拟的标题是“延续生命”。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小路上散步,这就是三代人生命的延续,而且走在小路上,可以走得很远很远,有待续的感觉。
师:我觉得你这个标题也很好,我们来看文章,写生命是传承的,作为“我”来讲,中年人来讲,有很重要的义务,呵护小的,善待老的,而且“他”在课文里面穿插了对生命的感受——春天来啦,新绿铺展了,这都使我们想到了生命!很好啊,下面来看,老师给拟的一些标题。
“三代同行”,这是最质朴的一个标题了。“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三代同行。
还有“幸福的家庭”,这也是很直白的。亲情无边,分歧,大路,小路,责任,背起整个世界。
还有“春意”,还有“呵护”“生命,生命”“小事情深”“选择”“温馨瞬间”等等。你们看,我们就这样多角度地理解了文意。
这种话题讨论的本质特点是文本解读。表现在本课教学中的这个环节,则是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这样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课文材料,进行着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从“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来看,这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同时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