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技术可通过体外给予患者生命支持,利用离心泵将患者体内的静脉血经过特殊装置引流至体外,借助膜肺氧合后再流回体内,此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加脏器供氧, 而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是指将氧合血直接泵入静脉系统中,具有增加血氧含量,排除CO2的作用[1]。此技术应用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疗效,若在此治疗中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使得治疗工作有序、安全完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4例展开详细调查,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按照抽签法的分组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研究,其中观察组37例,男:女比例为19:18,年龄为24~66岁,平均(45.33±5.12)岁,发病时长为8~77h,平均病程为(41.11±2.33)h;对照组中37例,男:女比例为20:17,年龄为26~69岁,平均(46.22±5.44)岁,发病时长为10~75h,平均病程为(40.22±2.14)h。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经对比分析后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深入研究对比。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配合医生完成VV-ECMO治疗,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给予营养支持,加强巡查工作、完成各项登记等级等。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接受护理目标管理策略,具体措施:(1)保持ECMO治疗通畅。选择直径合适的置管,穿刺成功后将管路固定稳妥,在距离穿刺18cm处用宽胶带进行固定,使得血管运行方向和身体血管保持平行[2],理顺放平管路,在患者翻身或活动后,观察管路的固定情况,避免脱落;每1h记录一次ECMO的流量和转速,密切观察管路中是否有气泡,及时调整水箱温度,保证机器运行稳当[3]。(2)监测血栓及呼吸情况。护理人员需定时监测血栓情况,若有异常应调整机器内的抗凝剂量,避免血栓的形成影响治疗;密切观察呼吸机参数,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调整,加强排痰处理[4],使用湿化液加速患者呼吸道内痰液的排出。(3)预防感染处理。加强穿刺皮肤部位的消毒工作,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清洁,相关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在治疗过程中每2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皮肤压疮[5]。1.4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21.0软件统计整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结果存在统计学价值。2 结果2.1并发症情况两组并发症结果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2.2护理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明显更优,P<0.05,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1并发症(n,%) 组别 例数 管路脱落 皮肤感染 压疮 并发症 观察组 37 1 1 1 3(8.11%) 对照组 37 4 3 5 12(32.43%) X2 - - - - 6.7729 P - -- - - 0.0093 表2 护理质量(X±s) 组别 例数 并发症管理 医护配合 病情监测 观察组 37 24.69±5.77 24.45±5.48 24.73±5.64 对照组 37 18.22±3.11 17.56±3.66 18.38±3.84 t - 6.0041 6.3598 5.6610 P -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呼吸功能不全者,通过此方式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延缓生命周期,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经常规手段治疗无效,可提高患者重生希望的治疗方法。护理目标管理策略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展开护理干预的管理,此护理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差错,面对紧急问题能够沉着、有效解决,可有效规避护理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保证护理工作高效、顺利实行,能够进一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将此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可有效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从而降低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使得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较为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其各项护理治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上述,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策略能够优化护理质量,将其应用在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马振芝, 张艳. 护理目标管理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肺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6):623-626.[2]李敏, 易丽, 黄絮.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因素[J]. 中华医学杂志, 2016,96(10):781.[3]王睿, 孙兵, 李绪言. 多种评分系统对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重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9):698.[4]李雁平, 李春芳. 体外膜肺氧合的并发症及其护理现状[J]. 护理研究, 2013, 27(28):3080-3082.[5]桑宝珍, 黄永贵, 徐雪影. 体外膜肺氧合术中标准化护理程序的研究与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22):2028- 2030,共3页.
论文作者:贾本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体外论文; 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目标管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策略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