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结构方法的国有企业研究_组织环境论文

基于功能结构方法的国有企业研究_组织环境论文

用功能结构法研究国有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用功论文,国有企业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前言

考察国有企业,亏损面大、效益不好,一直是长期困扰国民经济的严重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与单位领导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尽管如此,至少达到一条共识:局部的小改小革终难凑效,必须从系统的、全局的观点研究整个企业。即是说,造成企业亏损和效益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亏损和效益不好,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1〕,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它,就必须把企业看作一个系统, 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整个企业。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企业众多且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国家,为每个企业提出非常具体的分析模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认为撇开企业的具体形态和各自特殊的管理方式,从企业系统这个高层次着手,分析它的一般规律,寻求更为一般意义上的改革途径是有可能的。我们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入手,探讨企业的运作规律和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系统在与外界交换信息过程中的好坏表现为系统功能的兴衰,而功能、性态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要素、结构和环境,对国有企业这样一个人造系统也不例外。此外,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其中不乏有成功的管理经验。所以,分析或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生产关系,继承和发挥国有企业的传统和经验。

总结起来,用功能结构法研究国有企业基于两个前提:一是用系统方法考察企业,分析企业;二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不能脱离中国的社会生产关系。

2 功能结构法

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可得

F=f(E,C,S)

其中E为系统环境,C为系统要素,S为系统结构,f为函数关系, F为系统功能。

上式表明每个系统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要素和结构是功能的载体,不同的要素和结构一般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样的要素由于结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功能,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取决于它的构成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而且也取决于这些构成要素的结构状态。

功能结构法是用系统方法看企业。一般地,企业系统是由人、工具、材料组成的人造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使企业系统在一定环境中得以有规律地运转,并显示出特有的功能。功能结构法是以企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利用企业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企业,揭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谋求改善的途径,从而将企业导向未来。本文提出的功能结构法用以分析企业,可以看成是研究企业管理的一个理论模式,功能结构法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察,在内容上包括系统的特征、功能评价、要素结构、运动变化规律的研究,表1提供了功能结构法的研究模式, 其中要素结构分析模式如表2所示。

表1 功能结构法分析模式

系统特征 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动态性、目的性

整体功能评价 企业素质、企业活力、经济效益

要素结构分析 管理组织、生产组织

运动规律 方向可逆性、速度可变性、形式振荡性、生命周期性

表2 企业系统的要素结构分析模式

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知识、艺术等

要素硬工具:办公用品、计算机等

管理管理工具 软工具 方法:看法、运筹等

组织手段:法律、 政治等生产关系

调节手段

企结构 管理体制(规范)

管理组织结构

环境 决策、动力、监督

业 劳动者:技能、心理、素质、价值取向等

硬工具:设备、刀量具、计算机等

要素 劳动 软工具 技术:设计、工艺、制造等

系工具 方法:生产管理法等

材料:新材料等

生产:定额、规范等

统 生产体制 技术:工艺等

生产结构经营:市场等

组织 管理:会计规章等

生产结构质态:要素的质态组合形式

规模:要素的量态组合形式

布局:要素的空间组合形式

时序:要素的时间组合形式(物流、 人

员流、价值流、信息流)

环境

产品、市场、控制调度(四流程)

3 企业系统的功能结构分析

参考表1,进行如下分析

3.1 系统特征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企业系统具有如下特征〔2〕:

3.1.1 整体性。 企业系统是企业整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时所具有的性质,它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各组成部分之和。

3.1.2 结构性。企业系统有自己特定的结构, 该系统内诸要素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

3.1.3 关联性。 企业系统内某一要素的变化往往会以一定方式引起系统中其他要素的相关变化。

3.1.4 动态性。同其他任何系统一样, 企业系统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它是由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决定的,企业系统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否则便在不断竞争的残酷环境中衰亡。

3.1.5 目的性。不断提高企业系统的功能,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系统的根本目的,企业的一切活动必须围绕这一目的进行。

3.2 整体功能评价

企业系统整体功能评价可从三方面进行〔3〕:

3.2.1 企业素质。 企业素质是指企业内部的能够决定或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的综合或整体。衡量企业素质的能力指标经分解包括:开发能力、生产能力、销售和服务能力、凝聚力和关联能力等五大能力。

3.2.2 企业活力。企业活力是指企业在适应环境、 征服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壮大的能力。企业活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企业素质的变化率来衡量。即当企业素质提高很快时,则企业活力较强,反之较弱,这符合当前一些国营大中型企业素质较好,但活力不足的状况。

3.2.3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经济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或产出的成果与消耗的资源总量之比。

文〔3〕还介绍了三种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类似的研究参见文〔4,5〕。

通过总体指标体系的分析,企业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劣势及在同行中的地位。

3.3 要素结构分析

参考表2,进行如下分析:

要素是指与组成系统线性无关、相互独立的元素,在企业系统中,系统是由人、工具、材料三要素有机组成的整体。因素是指构成系统矛盾的各个方面,例如人常有素质、能力、知识等因素。结构是指组成企业系统的要素和各因素在数量上的比例和时空上的结合方式。企业系统内的要素和结构组成一个立体网络。而功能则表现为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秩序和能力。

对企业系统的任何管理控制活动都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6〕:(1)调整企业内的生产关系;(2)合理组织企业的生产力。 根据我们考察企业问题的习惯,常把企业分解成两个分系统分别加以考察:一是把一定比例的人、财、物及相关信息经过企业内部生产技术活动的转换产生一定质量的产品或劳动的投入产出系统,即生产组织系统;二是游离于投入产出系统之外的辅助解决直接生产过程运行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管理组织系统。管理组织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是企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直接结果。

3.3.1 管理组织系统

管理组织系统的功能是由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组织环境三部分决定的。

管理要素有管理人员、管理工具等。影响管理人员的因素有素质、能力、知识、管理艺术等。管理工具是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目标和管理目标的手段或方法。管理工具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所谓的“硬”工具,如办公设备、计算机等;另一类是所谓的“软”工具,如方法,即线性规划、决策技术、价值工程、ABC管理法、网络技术、 目标管理、全面计划管理等;如手段,即生产关系调节手段、行政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等。

管理组织结构由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两方面的内容组成,管理体制规定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人和人的管理关系、人和物之间的协调关系的规范和制度。例如常见的有(1 )以厂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决策体制;(2)以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动力体制;(3)以经济核算工作为主的监督控制体制;(4)企业信息的管理体制。 组织结构是指企业中为有效地达到企业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各组成部分、上下左右、领导与配合的关系,常用机构特征图及一些正式文件表示。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有:(1)直线型;(2)直线参谋型;(3)事业部型; (4)矩阵型;(5)立体多维型;(6)生物型等。

管理组织功能发挥的好坏取决于组织的决策水平、实现目标的动力与价值取向和监督机制。

3.3.2 生产组织系统

生产组织系统功能由生产要素、生产组织结构、生产环境三部分组成。

生产要素有劳动者、生产工具、材料。劳动者因素有:技能、心理需求、经济需求等。生产工具分为两大类:一是“硬”工具,如数控机床、计算机等;另一类是“软”工具,包括技术或方法,如设计技术、工艺技术、加工技术、生产管理法等。材料有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服务、新材料等之分。

生产组织结构主要分为生产体制和生产结构两部分。生产体制,从内容来看包含以下几方面:(1)生产方面,如劳动定额、 生产对象工作规程、生产安全制度、仓库经营、领料制度、机器保养、维修制度、厂纪厂规等;(2)技术方面,如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工艺流程、 产品开发设计规程、设备检测规范、技术人员工作条例等;(3 )管理方面,如管理人员工作条例、计划程序、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等。生产结构从不同侧面表现为质态结构、规模结构、布局结构和空间结构四种形式〔7〕。系统中各要素构成的质态为质态结构, 在数量上的结合表现为各要素、各种功能的聚集程序的规模状况问题,在空间上的结合表现为各要素的地理分布状况,在时间上的结合表现为各要素的序列衔接的时序状况,这四种结构分别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质态、量态、空间、时间的结合形式,这四种结构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发挥着综合作用,同时这四种结构还存在着内部之间的消耗和释放。例如某类产品可扩大批量生产,但却导致布局劣势更加发展,因此为求得四种结构的统一并协调一致地发展,需要产生一种囊括四种结构的综合结构。

企业生产系统有它的特殊性,表现为四大流程:产品流程、价值流程、人员流程和信息流程〔8〕。 产品流程的基本时序: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决策,进行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制造,生产出产品;经过销售供用户使用和消费;在使用中为用户提供必要的服务。价值流程的基本时序:对产品流程用货币形式表示,从价值方面进行核算、监督、控制,使产品在充分利用资源和最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出来。人员流程的基本时序:企业劳动者的录用、调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奖惩、升迁及质量要求、数量控制、各类人员间的比例关系等,都应按照企业产品流程各部分的要求合理安排,通过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协调人事行为,合理组织劳动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信息流程的基本时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通过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控制进行的,反映产品流程、价值流程、人员流程的运动过程,并对这些过程进行调节、控制,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信息运动过程。

生产组织功能发挥的好坏与生产组织所处的环境及担负的任务有关,生产组织不仅接受上级的命令、工作规范和输出产品,同时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人员、信息等的交流。因此在对内外两个过程中要使系统生产高效率,表现为高的生产水平,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第一,生产控制与调度能力:(1 )生产控制机制,包括投入产出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库存控制、设备控制等;(2)资金运动控制机制,包括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消耗与收回,奖金的投入与退出;(3)人员调度机制,即劳动者的分工与协作、 工作时间的组织、劳动空间的组织;(4)信息控制机制,包括生产的信息化, 运行的反馈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组织管理。第二,产品开发能力,反映在技术指标、性能、结构、规格或其中某一方面有显著优点的产品开发能力。第三,市场开拓能力,伴随产品开发和技术采用而形成的市场的开拓和占领。

3.4 运动规律

任何系统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并表现出它特有的规律性。企业系统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3.4.1 方向的可逆性。企业系统处于瞬息万变、 极其复杂的环境中,企业系统内外环境的合动力作用导致企业系统要么生存发展,要么衰退。

3.4.2 运动速度的可变性。由于企业是人造系统, 所以运动速度是可变的:其中人是这一运动速度的主要影响者。

3.4.3 运动形式的振动性。 企业系统内部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及外界环境的突变而常常导致企业系统运动变化并不是直线上升、稳步发展,而是呈现出一种振荡状态。

3.4.4 生命周期性。 企业系统内外环境的合动力作用使得企业系统在整个运动变化过程中呈现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现象。

4 功能结构法是谋求提高企业系统整体功能的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功能结构法的基本特点是把企业当作一个系统进行研究,研究时既注意企业内部组成部分的质量,又注意各组成部分的相互结合关系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适应关系,也就是说要解决组成要素的质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谋求改善途径,以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因此,它既是一种指导解决某个企业具体问题的理论模式与科学方法,又为企业总揽改革提供了一种框架。

运用功能结构法谋求提高企业系统整体功能,就是通过分析在总体上把握本企业的不足之处,分析要素素质提高、结构调整、环境诊治等综合手段,进行企业系统的发展战略规划;就是根据企业系统的目标体系设计优化的系统,对企业系统采取各种方案、措施,施加各种有利的影响,使系统朝着最优设计的目标运行;并通过运行结果分别进行企业系统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调整,使企业发展正向、高速、稳定。

收稿日期:1997-10-17

标签:;  ;  ;  ;  ;  ;  ;  ;  ;  

基于功能结构方法的国有企业研究_组织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