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标准教材“地理”(人文教学第183版必修3)教学思考_地理论文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183;必修3)教学反思三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教版论文,新课标论文,地理论文,教材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9月,广东省率先进入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从2004年~2007年的新课改历程中,笔者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及感受。现将其整理出来,既是对自己近年来教学的又一次反思,也期望能给其他进入新课改地区的教师一些启发。

教学反思一:两种教学设计的启示——看教学案例的优化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3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3”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5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5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3”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以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为例,其为人教版“必修3”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这部分内容的课标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以及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发现这个案例是教学的典型范例。在这个章节里,教材除了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作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外,还选取了非洲萨赫勒地区和前苏联垦荒区为分析的次目标,将这些区域的各种情况通过图表、资料的呈现,分析荒漠化发生的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由于学校教学的需要,笔者在高二的一学年内讲了两遍“必修3”,由此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章节内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感到教学效果差异很大。

教学设计1

1.教师讲解荒漠化的概念,提出教学主题“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2.师生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3.完成教材“活动”内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原因分析。

4.师生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5.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问题及防治措施。

教学设计2

1.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

2.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3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3个小组。

3.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

4.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

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3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

6.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

7.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有3条要求:(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发现第二种教学设计很好地达成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3条目标,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更学会了探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研究规律和方法,体会了问题探究的过程。这为学生分析新的案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同的案例,使用方法、使用角度不同,其结果迥然而异。因此,如何在“必修3”教学中用好案例应该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必修3”是典型的案例教学,从现在全国使用的4个版本的教材来看,各类教材所使用的案例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一个专题内容往往是既有一个主导案例,同时也可能有若干个小案例。案例因教材、因教师、因学生而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灵活选用、组织案例。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思考教材案例的使用方法、使用角度、使用时间,使案例用得好、用得巧,从而达到教学最有效的目的。

教学反思二:2007年高考题揭示了什么?——论“必修3”教学的核心

从2007年各省高考试卷中,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是各省份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广东地理试卷就涉及了“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区域城市化、工业化与环境问题”、“光化学烟雾”等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3”模块的核心内容,因而,笔者认为“必修3”模块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

以2007年山东省高考26题为例: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

这道题的核心问题是流域的综合开发,包括流域的开发方向、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必修3”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就是探讨流域的综合开发,人教版教材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而此高考题以某虚拟区域为例。区域不同,但探讨问题的角度完全相同,都是从流域的地理特征分析→流域的开发利用方向→流域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仅仅停留在对美国田纳西河一些具体区域事实的学习上,而没有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一般规律与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没有对学生进行地理信息获取、整理、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这道题学生就会感觉很难,难点在于学生缺乏答题的角度或踩分点的不全面,反之,学生答题会很轻松。

从2007年广东省地理科高考题来看,几乎每一道综合题都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知识的考查上,如31题“南北美洲的区域差异分析”,32题“云贵高原的区域发展问题”等。“区域可持续发展”属于应用地理范畴,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不论是部门的持续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落脚点必然是具体的区域、具体的空间。在目前新课程改革一标多本的形势下,各版本教材所选取的案例差异明显。教材的案例是否就是高考试题的选材?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在高考试题选材更加广泛、考题综合性更加突出的事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思考:“必修3”教学的核心是什么?是教材案例中具体的区域事实,还是事实之外蕴含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

课程标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必修3”核心内容的描述是“以……为例,分析……”;课标解读中讲到“‘必修3’是范例教学,然而,再典型的实例也很难涵盖研究这类问题的所有内容和方法,我们要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要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不但使学生掌握这一个或者一组案例的基本内容,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分析相同或相似类型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学习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材无非是例子,通过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这应该就是“必修3”教学的核心所在。

教学反思三:一节研讨课带来的思考——谈“必修3”复习的有效方法

以“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例。由于这一章是“必修3”模块的核心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主题,所以,对于这节复习课我的定位是侧重“必修3”复习方法和复习思路的指导。其教学设计如下:

(一)课题及课型:“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课

(二)本章内容的课标要求。1.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2.活动建议: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如何打算?为什么?

(三)本章内容的考纲要求: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是本章复习的第一节课,旨在使学生形成对本章内容的总体认识,了解中国主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探讨此类问题的基本角度、基本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展示教学主题、课标要求、考纲要求。

2.寻找人教版教材的主要案例,展示其他版本教材所选案例:

思考一:常见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哪些?

思考二:以我国为例,说明这些类型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主要发生的区域?

3.体会历年高考题(2~3道高考试题)。

师生分析:

(1)区域:具体区域和虚拟区域。

(2)考查的主要角度:环境条件、原因分析、基本规律、人地协调的措施等。

(3)考查的主要方式: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应用等。

结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这一主题可以多区域、多角度的考查,高考主要侧重对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4.回归课本,总结规律。

(1)学生阅读教材案例。

(2)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规律。

a.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

b.资源的作用→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

5.新案例分析——水土流失、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湿地的合理开发等,学生可以自由选题。

6.课后练习:习题来源是历年有关的高考题、模考题;各练习册精选新题。

“必修3”的核心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考的主旋律,每年高考必考。但由于其涉及的案例繁多,而高考的选材又不完全来源于课本,所以“必修3”的复习是高考复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复习中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教学过多地徘徊在教材知识的总结、归纳上,而缺乏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过程。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意识到原理教学应该是“必修3”复习的主要侧重点,使得“必修3”的复习有如鸡肋:抓教材案例似乎对于高考没用,不看教材案例又有些担心。其实,如果把握了“必修3”教学的核心及近年来高考的特点,那就会在《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下,在立足课本的同时,站在高起点上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高考的实战检验,笔者认为“必修3”的有效复习可以分5步走:1.了解考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复习过程不偏离方向。2.利用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模考试题分析某类问题的考试方向、考查重点,学生复习有侧重点,提高效率。3.回归课本,找基本规律,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理论的升华。4.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主的其他案例的再剖析,达到举一反三的复习目的。5.典型例题的练习与讲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经历3年新课程改革,感到有不少收获,也有很多遗憾。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反思,才能进一步推进教学,使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标签:;  ;  ;  ;  ;  

高中新课程标准教材“地理”(人文教学第183版必修3)教学思考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