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与超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命力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在同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哲学和思辩哲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现代哲学的中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创新与超越的哲学。创新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
一、从产生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以往旧哲学的彻底变革和根本超越
哲学的发展有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运行轨迹。恩格斯在1875年和1877年1月之间分别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和《反杜林论》的引言中对从古希腊的辩证自然观到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再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哲学作为人类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大道,正如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便由此出发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03-704页)。不可否认,吸收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自身的生长点。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受到黑格尔哲学的熏陶,而后又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洗礼。从德国古典哲学走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极为珍惜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成果,吸取其精华。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体系、内容、功能上超越了历史上一切哲学。
(一)在体系上的超越。在哲学史上曾经有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朴素结合,然而随着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取代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取代朴素的辩证法。哲学却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分道扬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和矛盾的尖锐严重地制约着哲学的发展。甚至包括黑格尔、费尔巴哈在内的哲学家所创立的哲学均存在极大的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这个矛盾,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并把它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建立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认识论与本体论高度统一的严密的科学哲学体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进行辩证的改造,拯救了其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众所周知,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思想来源。黑格尔是欧洲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辩证法家,他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及一系列基本范畴,对辩证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恩格斯曾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同上,第3卷第362页)黑格尔把矛盾和发展联系起来,把矛盾看作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可以说是其辩证法的精华所在。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均给予极高的评价。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完成者,把唯心主义辩证法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发展阶段,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重要理论来源。但是,黑格尔哲学又存在极大的缺陷:一是由于黑格尔错误地处理了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不承认唯物主义哲学,只承认唯心主义哲学,从而使其辩证法成为头脚倒立的神秘化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同上,第2卷第112页)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看作“绝对观念”发展的顶点,是一个穷尽一切真理的最终的绝对的体系。在社会历史领域,他把普鲁士国家看作历史发展的顶峰,因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矛盾发展的合理的辩证法思想被坚硬的唯心主义外壳所窒息,这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悲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过程中,总结人类认识的积极成果,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革命性改造,剥掉其唯心主义外壳,创立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恩格斯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就是从接受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开始的。列宁在总结哲学发展的“圆圈”式规律时写道:“近代:霍尔巴赫——黑格尔(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列宁选集》第2卷第559页)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所搭的桥梁使马克思恩格斯得以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并使他们创立唯物主义哲学有了坚实的基础。费尔巴哈哲学的辉煌成就在于他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认为,把客观的本质看作主观的东西,把自然界的本质看作有别于人的、非人的东西——这就是神的存在,这就是宗教的本质,这就是神秘主义和思辩的秘密。对此,列宁给予极高的评价。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批判,建立了自己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体系,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中的两条基本路线、两个基本阵营就是围绕着这一问题的解决而划分。马克思唯物主义原则的确立是受费尔巴哈的影响的,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晚年曾说:“这部书(指费尔巴哈著《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作者注)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2页)但是,由于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使得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具有唯心主义的不彻底性,对黑格尔哲学思辩的批判也存在极大的缺陷,因而,他所建立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不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早在1843年就曾指出费尔巴哈的这个严重缺陷,说他过多地注意自然,而过少地注意政治。列宁也批评费尔巴哈所用的术语——哲学中‘人本主义’原理——是狭隘的,无论是人本主义原理,无论是自然主义,都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定的肤浅的表述。马克思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杂质,批判地吸收它的“基本内核”,并融入了自己新的发展,创立了辩证唯物论,并把它应用和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
(二)在内容上的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密的科学的哲学,它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不断地总结和概括各门具体科学的优秀成果,揭示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把哲学思想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科学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的其他问题,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总体特征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理论的创立使哲学在内容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三)在功能上的超越。关于哲学的“立足点”和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各种哲学流派是不曾认识到的,更不可能真正解决。因此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也只限于说明世界。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功能一清二楚,在他看来,哲学的社会作用,不仅在于说明世界,而且在于改造世界。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7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把科学的实践观纳入哲学,打破了哲学封闭在少数思想家书斋和讲坛上的局面,找到了哲学通向生活的现实道路。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着强大的指导功能,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列宁选集》第2卷第311页)。
二、从发展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实践互动中不断创新与超越。这种创新与超越,不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旧哲学的创新与超越,更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创新,不断超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哲学的终极,而是哲学在更高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新开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从未为其哲学设置一个终点,把它变成封闭、僵死的体系,而是敞开通向真理的大门,为这一学说的再发展,留下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6页)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一百五十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及其继承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从实践和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又不断地从批判旧东西中发现新东西,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前进。笔者认为,可以大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其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继续丰富、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以深邃的洞察力和批判力解构旧的哲学体系,与此同时,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并在实践中对已经创立的理论不断地进行反思、扬弃的超越。从1841年到1847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初步形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1867年《资本论》的完成,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假说变成了科学。但是,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逻辑体系来说,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其中关于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各个细节很不充实,甚至有些方面还是空白。为此,恩格斯进行了极大的理论创造,他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进行了充分的发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全面发挥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象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对政党、阶级、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们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列宁对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结合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现实,进一步发展了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对立面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看法,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列宁过早地逝世,他所提出的一些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当时未能得到说明和发挥。毛泽东接过这个接力棒,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概括和总结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理论原则和立场、观点、方法,从而在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各个领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深刻地发挥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提出并论述了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的矛盾观内容越来越丰富。
第三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着眼于时代的新发展,捕捉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注意对社会主义做出新的理论探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邓小平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想,如改革观、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两手抓,两手硬的思想等等,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与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总结,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他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挥。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新的发展源泉和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站在时代高度,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不断地进行理论再创造。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 费尔巴哈论文; 恩格斯论文; 黑格尔哲学论文; 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唯心主义论文; 哲学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