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工作--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战略选择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转型社会工作--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战略选择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论转型社会工作——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社会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说中国社会处在转型过程,大致没有太大的争论。然而,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视角则争议较大,笔者在这里无意去讨论哪个理论视角更有助于把握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而宁可提出若干转型社会的议题,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

第一个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如何避免借所谓的市场神话,来掩盖资本和权力的结合。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里,论述一个基于分散原子化状态的买卖双方构成的自由交易市场体系,并且相信这个市场体系具有解放和促进社会平等的双重力量。然而,理想的市场体系从来就是一个神话,作为合理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符号体系。真实的资本主义,从马克思、到布罗代尔都在不断揭示其内在秘密,不是所谓的充分竞争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具有从生产领域的专制和剥削,到利用和权力的垄断关系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榨取和压迫。所以,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也要警惕被市场的神话所欺骗,需要不断地考察资本主义如何隐蔽地建构起垄断联盟,支配一个原子化的劳动大军,形成一种自由的幻想。

第二个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如何避免借所谓的市场效率,来掩盖对社会生活的非人道化破坏。市场的神话不仅仅是自由和解放,还有价值导向的偏颇,把效率原则发挥到极致,当作一切社会发展的唯一评判标准。这种基于功利主义的效率原则价值导向,发挥到压倒一切的霸权支配地位时,必然对所谓的平等、人道和正义等价值产生异化和压抑。于是人不再是社会生活的缔造者和享用者,而成为资本积累的工具和物质消费的匮乏者和追求者;社会也不再具有多元文化模式的生态平衡,而是支离破碎、分崩瓦解。

第三个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如何避免借所谓的社会分层和流动,来掩盖日益两极化、乃至断裂的结构性关系。按照斯密的市场神话,市场转变过程应该带来社会收入的平等化效应,打破封建等级秩序;市场社会不会出现两极分化,适当的收入差距只是基于劳动效率、市场供求、个人风险控制等因素。然而,斯密并没有看到这个理想状况的实现,我们大家也都没有看到这个理想的市场状况。历史上,资本主义从来都造成社会结构的两极化和断裂,各个阶层只有内部的再生产,而不再有系统性垂直循环。这种断裂性社会结构也正出现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大谈特谈的中产阶层,有点类似于当年社会主义集体化时期大谈特谈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一样,始终是为了掩盖少数精英统治的装饰门面。

第四个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如何避免借所谓的和谐稳定,来掩盖日益迷茫和绝望的生命意义。复兴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像自由市场经济一样是一个神话。然而就像“五四”时期曾经揭露出来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灵丹妙药,而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在一个社会结构日益封闭和断裂,社会生活日益动荡和破碎,社会价值日益功利和物质化的时代,如何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呢?富士康连续12跳自杀事件已经预示着新生代农民工对生命价值的迷茫和否定。

上述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议题,是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巨大挑战。在具体阐发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战略之前,简单回顾西方社会工作的百年传统,揭示它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启示。

西方社会工作经历了一个从科学慈善事业到专业服务的演变过程。19世纪末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百年和平的结尾,然而,这个时期正是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按照波兰尼的说法,当时有几种不同的社会保护方法,一个是欧文合作运动,一个是大宪章运动,一个是工人运动。欧文合作运动是一种社会人道主义的合作互助运动,其构成了后来英国社会民主主义的传统。而资产阶级内部则基于慈善关怀,也开始对社会底层群体进行道德改造和生活救助。这两个传统形成了西方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基础。一个是基于人道主义和慈善救助,一个是基于社会平等和合作。等到20世纪20年代,科学慈善事业开始追求专业地位,逐渐形成自己的助人理论和方法,并向精神分析模式、实用主义的问题解决模式靠拢,逐步偏离了道德引导和生活模式改造的传统。

所以,西方社会工作的百年传统基本上是一种保守性格,把社会问题界定为对既定主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偏离,然后通过道德引导、生活方式的示范,以及后来的精神分析和行为矫正等专业方法,来康复那些偏离生活轨道的边缘弱势群体,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它假定了一个功能自治的宏观社会秩序,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个人的社会功能性问题,然后通过改良自由主义提供基于慈善和福利的社会工作辅助,力图达到个人社会功能的康复。①

这种保守主义的性格其实一直也在引发西方社会工作内部的反思和反叛张力。在20世纪30年代有所谓的进步社会工作,到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基变社会工作和增权模式的社会工作,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有结构转变性社会工作等,②都是对保守康复性主流社会工作的不满而提出的另类发展道路。这类进步性社会工作试图改变西方社会工作的保守性格,从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个人麻烦的关联性来分析社会问题,并通过微观的觉醒和集体行动,来促进个人福利和社会结构的公正转型。

回到中国的现实,西方社会工作的百年历程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有何借鉴意义呢?中国社会工作是要继续走西方社会工作的保守康复模式呢?还是一开始就汲取西方社会工作发展道路上的教训,借鉴其进步社会工作的个人福利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双重视角呢?

我们需要具体思考在特定的社会转型背景下,面对特定社会转型议题,中国社会工作的现实困境、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其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面对转型过程的中国社会工作的深层困惑。中国社会工作首先要思考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其次才应该是专业发展问题。首先是社会历史使命问题。作为已经比较成熟的西方社会工作,发挥其国际影响力,形成一个国际专业共同体是其专业属性使然。而同时,转型过程的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构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结构限制,影响着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处在国际专业共同体和国内政治经济体制双重压力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去回应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议题,这是一个首要问题。国际专业共同体要求我们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形象,而其本质上的保守康复性格一定会借助于专业共同体的交流渗透,影响到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建构。中国现实的政治经济体制是中国社会工作的现实处境,它一定会通过合法化过程、组织建制、经费投入和评估机制影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它们二者虽然存在一定的张力,但是最终可能它们更容易达成相对妥协,因为国际社会工作的保守和康复性格,和中国主流的和谐稳定意识形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然而,尽管如此,当我们面对作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大众,中国社会工作者就必然要直面现实,思考更加符合专业价值伦理的社会工作策略。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大众可能是对中国社会工作正确发展方向唯一有利的社会基础。正在遭遇着社会转型的压迫和疏离的基层社会群体,需要切实的社会保护,来协助建构一个人道、公正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模式。这才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使命。其次是专业发展问题。把促进社会转型的人道和公正,建构社会保护机制,作为自己的专业使命,给中国社会工作赋予了历史正当性。然而,这个专业总是要在社会处境下生存和发展,于是专业发展就面临一个困境:为了生存,获取资源和社会承认,就要和国际专业共同体交流,和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合作;但是为了专业使命,还必须保留自己的独立判断。这正是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深层困境。超越困境的方向和出路何在呢?

第二,面对转型过程的中国社会工作的战略定位。当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社会工作要走嵌入式发展定位,③就是要嵌入到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之中,获得合法性和社会支持,实现互构式发展。嵌入式发展定位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其根本弊端在于,面临重组和转型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工作如一位地强调嵌入,势必成为现行社会制度的功能性护手,而不是制度转变的推手。所以,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挑战是如何协同实现社会转型和专业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专业发展问题。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出另类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战略定位——在积极推动社会公正、人道化转型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既要避免为了合法性而单纯地讲嵌入问题,也要避免为了社会理想而作极端的批判性定位。

第三,面对转型过程的中国社会工作的战略目标。在确定了积极实现社会转型和专业发展的协同关系定位之后,中国社会工作的战略目标就比较容易清楚一致。可把其战略目标分为专业内部和专业外部两重目标。

所谓专业外部目标,即其社会目标,也就是社会工作专业对中国社会和公众的目标,这是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合法性前提,也是其首要目标。我们把中国社会工作的社会目标界定为促进服务对象成为一个社会转型过程的能动主体,积极参与到公正、人道的社会生活模式转型过程,促进社会保护机制的建构。所谓专业内部目标,也就是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它是服务于其社会目标的,属于派生目标,但不应该为了专业内部目标而忽略了、或者扭曲了其社会目标。我们把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目标界定为通过协助实现社会良性转型,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合法性接纳,进而建构自己的专业地位和专业体系,参与国际社会工作共同体对话,影响国际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的发展方向。

当然,这个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自己也在亲力亲为这一使命,唯其生命力有待有识之士共同奋斗和历史评判。

注释:

①Louise C.Johnson,Social Work Practice:A Generalist Approach(Sixth Edition),Boston:Allyn and Bacon,1998.

②Robert P.Mullaly,Structural Social Work:Ideology,Theory and Practice(Second ed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③王思斌,阮曾媛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也参见王思斌在2010年7月中国社会学会和2010年8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上的主题发言。

标签:;  ;  

转型社会工作--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战略选择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