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基础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工作论文,几点思考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主要领域已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学科体系;以中科院、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为主,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基础研究队伍。特别是,1989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确定了通过相关计划和基金方式支持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进一步从政策环境上进行研究并采取了措施。1986年成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过基金的方式,为基础研究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支持;通过以定向性为目的的国家基础研究重点发展规划(973计划)的实施,将基础研究工作鲜明地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完成水稻基因测序等一批重大成果。从文献计量指标来看,SCI(科技论文收录情况)收录我国论文总量已从1989年的世界排名第15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8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和水平亟待提高。原始性、创新性的重大成果少,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严重短缺,缺乏有效的激励创新机制和环境等。据《洛桑报告》,我国科技竞争力1998年排名第13位,1999年排名下降到第25位,2000年继续下降到第28位。2001年在统计指标改动后,科技竞争力指标改为科学基础设施子要素,新的排名为第26位。特别要指出的是,2000年基础研究单项的排名为第12位,到了2001年下降到第21位。人所共知,近些年来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空缺,诺贝尔奖长期与我们无缘。这些说明,从总体上讲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和水平距离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1 基础研究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作为人类进步动力和知识创新源泉的基础研究,其发展内容和方式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
1)基础研究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从学科探索的层次来看,基础研究的探索正在向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次延伸。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认识自然界、人体和人类社会复杂系统的研究,如大脑和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的研究等已经列入科学研究的重大议程,可能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对微观系统的深入探索,可能引起全新的科学范式的产生。当代科学面临的一些理论难题,正孕育着科学飞跃的生机。21世纪将是自然科学发生重大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世纪。
2)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继续成为当代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特征,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则往往发生于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影响和渗透的进一步加强,导致新学科、新领域、新思想的不断萌生,并显现出巨大的创新潜力。这在本质上恰恰说明了人类从深层次上找出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和对认识自然界运动规律的深化。如近年我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任务,独立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但要做出有创新性的工作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就应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和研究功能基因。这就要计算机、医药和信息等学科都要渗入和集成到基因研究工作中去。
3)科学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及其相互作用与转化更加迅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又一个特点。科学与技术不再是简单的递进线性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限趋向模糊。基础科学的发展不但需要强大的技术和设备的支撑,而且新概念、新假说又往往是根据技术的需求而提出的。基础科学的作用日益增强,为技术进步不断开辟方向,并以更快的速度向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转移。
我国的基础研究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脉搏,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促进科学技术与产业的联系与转化,从而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
2 关于对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代的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的基础研究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从国家长久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进一步明确基础研究工作的重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主要科研力量放在信息和通信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重点学科,特别注意支持交叉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以形成许多新的学科和领域,从而有利于原始性创新。为此,要搭建好科学研究平台和包括提供有关信息在内的支撑平台。要认真贯彻2002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精神。
1)在重大科学计划和工作中进一步突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围绕着国家战略目标,通过任务带学科的方式,酝酿、规划国家科学研究方向,开展有成效的基础研究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人才储备和科学支撑。
为使基础研究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从1998年开始,国家开始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领域,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目前,《规划》已启动实施了108个项目,一些符合国家战略部署和长远发展需要的重要方面得到了重点安排。经过努力,一大批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贡献。如水稻育种和水稻基因组研究、转基因动物研究、光学晶体研究、生物志书编研和动植物区系分类研究、纳米材料研究、疾病基因组学研究、油储地球物理研究等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十五”期间和在今后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基础研究工作要根据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把“科学推动”和“需求牵引”两种动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当前,在鼓励自由探索性研究的同时,特别注意目标“需求牵引”的推动。应针对基础研究中存在的目标不集中、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在各计划协调上、在总的经费安排上,在项目的主题上,在科研队伍的配备上,都要注意解决和加强集成。基础研究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同时引导多渠道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继续增加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到2005年由目前的5%左右上升到8%~10%。继续增拨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实施。
2)加强科学基地建设。
加强基础研究基地的建设,搭建科学研究的大平台,是取得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保证。重点是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科学中心进行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整合与建设。从1984年开始建设至今的16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近20年时间里,对于促进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是科学基地建设的重点。目前有的实验室存在体量小、依托面不宽、不利于学科交叉渗透以及有的偏重工程等问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思路是:按照重中之重的原则,重点扶持一些体量大的优秀实验室,如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努力建成一批科研实力国际领先、运行管理同国际接轨、具有我国特色的实验室;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对评估差的实验室予以淘汰或重组,但运作时要十分谨慎和考虑周全;对研究领域相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合并或重组;对于有的侧重于工程类的实验室,建议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一并考虑。作为加强国家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的重要措施,要建立并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所谓“开放”,就是实验室面向社会、面向国内外,包括科研设备在内的资源不要成为依托单位的“私有财产”。特别是实验室主任的聘任,应面向国内外招聘。所谓“流动”,就是人员可以进出流动,特别是除了实验室主任、行政副主任和必要的研究、仪器辅助人员之外,其他人应有更大的流动性。当然,流入的人员素质应更高,而不是相反。所谓“竞争”,既表现在实验室之间的竞争,也表现在实验室内部的竞争。所谓“联合”,就是在竞争的基础上,提倡有优势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实验室的合作,提倡研究单位与大企业的合作,提倡实验室内人员的合作,出大成果。总之,通过调整、重组,培养一批敢于到国际同行中拼搏、叫板和占有一席之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加大数据共享工作,可以理解为搭建科学研究工作的软平台。要建立健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制定科学数据共享的法律、法规。明确“无偿”提供、实际科学数据共享是各部门的职责。明确规定由国家各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和基地所得到的科学数据应当由社会共享。设立专门的科学数据共享经费,制定科学数据共享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数据交换工作。
3)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环境。
提供一个宽松民主、探索求真的学术环境,鼓励标新立异,对于孕育优秀的科学家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文化环境,要鼓励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以资历、名望作为学术是非标准,保障不同学术观点的公开发表和充分讨论;扩大研究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克服人为的学术壁垒,减少重复研究;大力推动不同学科、不同学术思想、不同学派间的交流;重视学风建设,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等各种浮躁思潮,倡导热爱科学、淡泊名利的良好文化风尚,把科技工作者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4)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
发展基础研究,首先要以人为本。要培养、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加强队伍建设。要大力培养、引进、稳定人才,特别是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学科前沿的顶尖人才。继续通过“百人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加强对优秀中青年的支持。据美国《科学界的精英》的一书的作者朱克曼对百名以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获奖的研究成果平均在37岁时取得。考虑到研究人员在30多岁时处于创造高峰,发达国家往往把很多的科研计划支持的重点放在这些人员身上。比如象英国、德国、瑞士和日本等国都是将正在攻读的博士或博士后的年轻科研人员作为科研计划支持的重点。我国基础研究力量集中分布在中科院和大学。对于高校的年轻研究力量,一些相关的重要的基础研究可以更多地吸收他们参加。对于突出的优秀年轻科研人员,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可采用评人而不评项目的办法予以持续稳定的支持,使他们安心从事科研。对于非共识的、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小项目,应在一定时间内给予支持,滚动评估。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在实验室工作的技术人员往往不安心作技术支撑工作,“工程师”要做“研究员”的工作,结果导致设备的潜能往往因为缺乏业务精湛人员的理解和伺服,而得不到充分发挥,从总体上影响了研究深度。这说明,作好基础研究工作需要各个层面人员的共同支持与合作。同时,要从政策上形成有利于调动各方面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5)进一步推动建立有利于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根据《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文件精神,对科技人员、科研活动、科技项目和科学基础设施等,都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基础研究自身特点的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加强对评估过程的监督,提高评估的公开性、公正性。优化立项评价指标与标准,突出创新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立项中的位置。加强对非共识项目、创新性强的小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的支持。科学作为一项社会化的活动,要提高它的研究效率,就应优化简化项目的申报程序,改进评价方法。要尽可能地压缩合并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评估活动。基础研究的评价应历史地、客观地评价科学成果的学术价值,避免短期化、绝对化。要使评价体系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考虑到基础性研究工作也可作进一步的分解,因此对好奇心驱动、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周期可适当放长;对以国家目标导向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应主要突出研究的创新思想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应体现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侧重点。注重对于科技人员个人或团队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注重研究人员对创新实际贡献的评价。进一步改革奖励制度。就人而说,奖励的一个重点应放在研究工作处于上升阶段和取得重要成就的青年科学家,以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按研究领域和内容而说,重点奖励和支持与国外起点相似的、进入学术主流的或对国家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不鼓励那些重复国外已有研究的工作。搭建便捷信息服务平台,减少科学家报表时间,建立科研机构和专家有关信息的共享平台(专家库、成果、研究方向和申报程序等)。
目前科技界正在讨论支持国内优秀期刊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国内优秀期刊的工作应作为加强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范畴。我国现有4600多种科技期刊,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发稿周期长、版面不灵活、编辑力量弱、缺乏英文文本等问题。为了培育我国自己的高水平学术刊物,尽快扭转优秀论文投向国外的局面,可考虑选择若干国内反映较好的期刊,纳入业界类同于SCI的考核指标。
6)支持和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随着基础研究成本的持续攀升和科学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南北双方要求合作的呼声日趋强烈。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产生先进的思想。所以有人提出了“接触是开始,联系是进步,合作是成功”的理念。我们鼓励中国科学家继续积极地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的双边或多边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如: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蛋白质组研究计划、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计划、欧洲的“伽利略”计划和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等。并要大力支持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国际研究计划。创造条件使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任务的科学家能在国外进行交叉研究。鼓励我国科学家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跟踪科学前沿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顺应当前国际科学研究方式新趋势,适时参加有关“虚拟网络中心”为载体的全球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