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文明中弘扬人文社会科学——读《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有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繁荣论文,文明中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恰逢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之际,中国人民大学 校长纪宝成教授的《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一书付梓问世了。该书是作者身体力行 地为繁荣与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既做又说”的真实写照。全书内在逻辑连贯,主题脉络 清晰,视角丰富多样,行文晓畅明朗,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为探索人类文明走向而为人 文社会科学劳碌疾呼的责任感。该书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 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不少精辟独到的见解。笔者读后既受到启迪,也产生了强 烈的共鸣。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文明成果的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文明的涵义来看,人类文明的本质即是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人的本质力量又随着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得到磨砺与壮大。人 类无限发展的实践进程,既是人的本质具体而历史地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又是人的本质 力量不断对象化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的无限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如果把文明 看作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那它必然体现着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等不断 发展和进步的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描述人类文明的几个基本要素,认为物质生产力 是文明的果实,科学技术是文明发展的杠杆,文学艺术是文明的精致品,哲学是文明的 活的灵魂。“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非常重视哲学,在他们看来,如果说人类思维是地球上 最美的花朵,那么哲学又是人类思维之花中的最美的一朵”[1](P10)。他们从人类文明 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同时也给予了哲学社会科学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正 是基于对文明本质意义的科学认识,对人文社会科学与文明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作出了准 确定位。
首先,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是人类认识精神世界的文明成果。人类改造自然界的 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在改造客 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 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和人的 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而集中在文史哲等科目上的人文社会科学成就正是体现 精神文明进步的最好注脚。“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品格、情感世界、精神生 活、交际能力等等,都与哲学社会科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没有这些,人就不成为人; 没有这些,人就是动物、行尸走肉,是工具、机器。……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创造出现实 社会并不存在的理想境界,让人们从而得到某种享受,或创造出理想境界让人去追求, 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魅力。”[2](P118)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包含着人类改造社会及自身所获得的文明成果。文明 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状态即为社会文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提高即为人类文明,人们改造社会及自身所 获得的积极的政治成果和进步状态便是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 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由此形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系,表 明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 目标体系的确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包含在经济、法律等科目上的人文社会科学成就最能反映 政治文明建设的进展。人文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问,“它既关系到人 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涉及人类社会运作的方式。”[2](P51)因而,作为“研究社会的 科学,揭示社会发展的方向、揭示社会运动的规律、揭示社会运作的方式”的人文社会 科学“是治党治国(的学问)”。[2](P118)
再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推动物质文明发展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如果说前面谈到 的两点是人文社会科学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那么它在“物质文明的创造方面 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在《新世纪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思考》一文中,作者 提到,人文社会科学“是生产力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之一。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 生产力形成有五个决定性因素:一个叫做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第二是科学及其在工艺 上的应用程度,这就指的是科学技术;第三是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过程要和社会 结合在一起;第四,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第五,自然条件。那么,在这五个决定因 素当中,第三个因素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要靠人文社会科学 的理论知识和它提供的社会技术来实现。”[2](P53)在《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 繁 荣哲学社会科学》一文中,作者又进一步深入分析,认为“除第二方面基本属于自然科 学,第四方面、第五方面是与自然科学有关,而所有这五个方面都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 关系……”[2](P120)。这是其一。其二是哲学社会科学对物质生产起到了价值判断和 价值导向的作用。“任何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负面 影响甚至是灾难。”[2](P120)“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科 学技术并不会必然地成为第一生产力,它成为第一破坏力的可能性也同样存在,它并不 能保证科学技术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福气,它给人类带来灾难,也是完全可能的。”[2]( P54)
二、人文社会科学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人文社会科学在文明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影响着社会能否 持续地保持良性进步。人类对文明的祈盼总是交织着忧思。近代乐观进步论者尤其是西 方学者们的“人类良性进步”梦想不断遭遇幻灭:尽管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物质丰裕又使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但是人们却没有得到真正祈盼中的幸福 。在现代工业文明批判理论中,不乏这样的共识:表现在当代社会价值导向中重科技轻 人文的现象应该说是导致文明危机不可排除的原因之一。作者深深意识到轻视人文社会 科学同样会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无穷后患,因而对人文社会科学受到不公平待遇 的原因、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给文明发展带来的危害性,以及如何还人文社会 科学的地位一个公正的评价都作了深入分析。
首先,澄清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推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不等于两者的 重要性程度存在着等级差别的误解。科技与人文在文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领域是不同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科学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但功 能的差别不能成为孰轻孰重的说辞。我们决不能说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社会发展实践的推 动力量,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推动作用则可有可无。实际上,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只是它们发挥作用的形式不同而已。对此,作者明确指出:“自然科学经过由基础理 论向应用研究的转化,它的成果可以物化和体现在技术当中。新技术一旦出现,就会给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展现出新的前景,这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看得 见摸得着的。人文社会科学则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硬 件’,那么,人文社会科学也许可以称作人类改造自然的‘软件’,它的作用是一种支 撑、导引、保证的作用,它发生作用的方式是间接的、隐蔽的,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作用的方式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是客观的,一 直在起作用的,并随着社会发展这一作用会越来越大。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不同,但有人却把这种不同的作用看作作用的有无,认为自然科学是不能 没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却可有可无,这就大错特错了。因此,我们现在要提高的不是人 文社会科学的作用(这种作用历来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要提高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作用 的认识。”[2](P5-6)
其次,强调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是保证文明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扑面而 来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人类文明面 临问题的层出不穷也足以引起人们对文明发展的忧思。生态危机、贫富分化、文化霸权 等问题对人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解决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这些问题需要多学科的交 叉融合,而处理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防止因顾此失彼给人类文明带来无 穷灾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如当代人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不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 能解决能回答的问题。它需要以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需要通过 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与生态问题的内在关系的科学把握为途径来共同解决。在 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中,“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资产阶级和他的大垄断集团 和跨国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并且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的决定性力量”[3](P1),因而科 技水平的高低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作用也就较为明显。科学技术在生 产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地位必然导致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最终导致了整个社会处于两种 生产失衡的严重后果。与当代自然科学至高无上的地位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由于表面看 似具有非生产性、非直接应用性而逐步被降到次要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文明是以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占突出地位为特征的,但由此而产生的排挤人文社会科学的风气并非 是一个合理社会的应有状况。对此,作者清醒地指出,单纯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并 不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幸福:“在整个的三次工业革命当中,高新技术的发明、发现、创 造,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命运。……高新技术迅速成为资本追逐利润的最强有力的 工具,因为资本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下形成的,当社会关系既定以后,也就是说在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既定的情况下,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能得到超额利润。所以 ,人们对利润的追求,也就是对科学技术的追求,也就显得更加迫切。……但是,由此 也带来了急功近利,人们对更深厚的东西往往看不见。……现代化进程当中存在着许多 负面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技术至上、物质第一、物欲横流、人文精神的缺失… …”[2](P56)
再者,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性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应有地位。只有正视人文社会 科学的独特性才能正确评价它在社会文明发展中的应有地位。任何被称为科学研究或有 科学内容的学说,其最基本的共同原则,都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性认识为目标, 以实践为标准。但人文社会科学即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这一特点使人们不容易客观 地评价它的地位。19世纪的实证主义者孔德为了使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同样的 科学性,企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和方法来改造和重建人文社会科学,最终却陷入了困 境。与实证主义相反,有些学者则另执一端,根本否认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如李凯 尔特在其《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一书中提出了科学中存在的两种基本对立:自然和文 化的对立;自然科学和历史的文化科学的对立。这些学者几乎都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没有 事实可言,只有存在于人的主体性领域的价值可解读。对此,作者指出:“人文学科是 以人类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 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和人类社会,是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结合,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 关系,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P209)作者还一再重申:“人文社会科学应 主动地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服务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引导自然 科学的发展。但是,结合不是附和,在这样的结合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要遵循自己的 发展规律,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要有自己的‘格’。……有自己的特色。人文社会 科学应当积极地吸收和运用自然科学中可资借鉴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但不应该也不 可能以自然科学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因自然科学的‘好恶’影响自己的发展。”[2]( P209-210)
三、人文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个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都记载着文明发展的历史足印, 同时也担当着传承文明的重要角色。人们往往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文明,将其视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 富的总和,即“一个民族应付他们环境的总成绩”[4](P38)。作者从文化层面上对人文 社会科学担负着的文明传承与创新的职责、人文社会科学搭建多样文明的交流平台以及 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在文明实践中关注时代问题等都作了详尽论述。
首先,人文社会科学较好地体现了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从文化的层面来讲,文化继 承是指承袭前人在千百年来的实践中已经创造出来并且流传下来的文化积累。文化创新 是指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抽象,把反映现实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转变成为新的 文化特质,丰富文化的内容。继承与创新是文化赖以发展的两个方面。文化的发展离不 开继承,它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人类就是在文化的延续中逐渐进化的。同时,文 化的起源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与创新,从量变到质变,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达到文化上 的变革和现代化。而创新是进步文化所应具有的品质,也是文化现代化的灵魂。人文社 会科学通过忠实地记录、存储、加工、传承文化使人类认识和了解自身文明的演进,通 过不断积累和扩展关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各种知识以调控社会实践和人与社会之间 的关系来避免各种灾难,通过创造新的观念和理想使人类不仅能按照自然的尺度而且能 够按照人的尺度改变世界并缔造崭新世界。作者对此有相关论述:“人类社会之所以能 绵延发展,千年不息,就在于继承,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构成里就含有丰富深厚的历史 积累。认识这一点并自觉地去继承一切对社会的发展、对我们的研究有益的知识,对人 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时俱进 ,这就是我们能够成为今天的人类的原因,否则恐怕我们还处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 ……要与时俱进,就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2](P210)“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从未被打断,创造了人类文明史的奇 迹。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继承和创新的历史。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一个民族就会丧失 生命力;没有继承,创新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2](P159)关于如何在推进 理论创新中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则主要集中在《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大 力推进理论创新积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等篇章中。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担负着多样文明交流与融合的桥梁作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文明 史,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史。人类的文明史证明,文化发展是在交融中 前进的,同时文化也只有保持自己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终结 ”论喧嚣四起,文化、文明热倍加增温。“9·11”事件被视为“文明冲突”不幸言中 的事实。“文明冲突”的忧虑是否成立?它的浮现是不是一个伪问题呢?从唯物史观的角 度来看,各国文明的差异是历史形成的,是客观存在的,是文明多样性的表现,文明差 异不应蒙受冤屈承担起国际关系冲突的罪责,而应该通过为文明互补和交流提供依据从 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文社会科学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直面世界范围内各种思 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与冲突,自然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竞争与对话、交流与融合 的桥梁,而不应该阻碍中国文化吸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作者 从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高度对人文社会科学应担负的桥梁作用作了论述:“研究文明的发 展和走向,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和谐性,注意文化的融合与特色 。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真正强 大的文明应当是有包容力的文明,有海纳百川气度的文明。”[2](P66)“我们要强调我 们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从孔孟之道到老庄哲学 ,两千多年的丰富的治理国家的历史遗产,需要很好地研究、挖掘。……《国语》上讲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如果不同的事物和谐并存,就能够不断产生新的事物,如 果把世界上的事务变成一个事物了,那世界就不能前进了。孔夫子也在《论语》中也讲 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思想是多么的光辉!……所以要重视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继承和发扬。”[2](P131~132)“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形成和发 展,从未离开过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和融会。”[2](P159)“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 化,跟踪国外社会思潮的最新研究成果。……列宁说,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 相似的东西,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2](P197)
再者,人文社会科学始终是关注人类文明问题的清醒剂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催化剂 。人文社会科学正如马克思形容哲学一样,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经获得了这样 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5](P121),“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 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 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5](P120)这都说明,人文社会科学应该关注文明发展的过程 当中遇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阶段,同样也有许多问题对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 。作者一再呼吁:“马克思曾指出,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 题’。‘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 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这一论断非常精辟、非常深刻!我们所讲的‘问 题’主要不是指一般的、抽象的问题,而是指与时代紧密联系的,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 亟待解决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重视一般理论的 研究,更要关注现实,特别是要关注和研究时代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把握住 时代发展的脉搏。”“文明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正 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文明同社会实践密切相 关。”“研究现时代的文明及其发展,必须立足于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抓住人类文明 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与文明发展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P67-68)作者 在谈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的三个基点时,又进一步指出“……立足点是当代中国 的实际,着眼点是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着力点是学贯中西、融会一切 优秀文化,提出新观点,创造新理念,应当以时代性的视野,民族化的形式,个性化的 学术风格,去研究和把握具有普遍性、世界性的课题。在这里特别强调要有问题意识, 善于抓住时代的重大问题。因为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往往是通过问题暴露出来的。研 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运动、发现规律的过程。问题是一切科学研究的 前提,正确回答问题是一切科学的生长点。”[2](P177)
人类历史从古至今都交织着文明与野蛮的对抗,但再多的丛林遮断也遏制不住人类对 文明曙光的祈盼,再多的荆棘密布也阻止不了人类追求文明的步伐。人文社会科学的发 展既影响着文明演进的过程,又担当着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责。在我国,人文社会科 学已远远超出以往文史哲的内容。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在传统文化 积极成果的基础上获得的新发展。繁荣与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应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实践进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多种文化思想并 存的关系,坚持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中华民族融会中西的传统 ,以独立精神深入到文化范式内部培育出高昂的民族精神,通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民 族精神来应对文明发展遇到的种种矛盾关系,通过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树立民族自尊心来 提高全民族素质,通过增强民族凝聚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热情和力量引导、聚集到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