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_科技论文

高科技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我国当前高科技产业化的现状怎样?我们怎样从国情出发制订相应的发展对策?这便是本文的撰写主旨和力求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高科技 产业化 现状 对策

高科技是指处于当代科学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起先导作用的,能带来高经济效益,具有高增值功能,并能向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广泛渗透的最新科学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高科技产业化则是通过生产开发和经营管理,使商品化了的高科技能以相当规模生产,从而形成高科技产业,使高科技变成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在实现“九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探讨高科技产业化问题,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的科技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科技人员总数已达1800多万人,大批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成为研究、开发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国家集中全国科技力量,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在核技术、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农业科研领域的传统学科也不断向深度发展,空白学科不断被填补,使我国科技总水平与实力得到了新的提高。目前,我国的科技工作已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和完整的体系,科技成果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见表一)相当于国际水平的成果占总量的比例,由“六五”期间的5.3%上升到10%以上。但是,由于科技发展所依赖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科研体制、科技人才等差异,我国的总体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我国长期的经济建设同科技工作相脱节状况,致使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利用率低下,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表一)1980—1992年我国科技成果一览表

从农业方面看,虽然近10年来,农业科技成果达到2.5万多项,“六五”、“七五”和“八五”以来,3000余项成果获得部级以上奖励。这些成果,一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一部分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的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总体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从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等主要指标看,我国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相比,尚有15—20年的差距。(见表二)

(表二)我国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总体水平比较

项目指标

中国 发达国家

农业科技对农业

27%—35% 60%—80%

生产贡献率

每个劳动力年产粮食1

每个劳动力年产粮食2

农业劳动生产率

200—1300公斤

—10万公斤,肉类3

,肉类70—80公斤

000—4000公斤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205公斤/亩

273—413公斤/亩

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有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大。发达国家的贡献份额大都在60%—80%,而我国却只有27%—35%。究其原因,第一,从农业科研体系上分析,存在着科研任务多头下达,政出多门问题;存在着学科设置陈旧、研究方法落后的问题;存在着投资强度弱,经费分散管理和中间环节流失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农业科技的进步。第二,从农业技术推广上分析,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及贡献率低的问题。近年,我国每年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报奖,其中约有2000项成果获各类奖。但这些成果中,大约只有600—800项成果被推广应用,由于经费问题使许多需要进一步扩大中试和推广示范的成果受阻,加上农业科技成果的区域性较强等,致使众多的成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从工业方面看,虽然我们一直致力于工业的现代化,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工业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的加工深度低,技术含量少,资源利用率低,产品缺乏国际竞争能力。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资本有机构成低,五六十年代的机器设备约占一半左右。第二,产品质量差、消耗高、技术含量少,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源的多占用、高消耗来维持的。以能源消耗为例,我国的水电、水泥、合成氨和钢的单位能耗比国外要高30—80%,每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相当于日本的6倍,美国的2.3倍。能源利用率我们只有30%,发达国家是50%。如果我们的能源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就能节约3亿吨的煤。我国的物耗水平即原材料消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每万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钢材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3倍,德国的4倍,法国的7倍,英国的5倍。第三,专业技术水平低,技术进步慢,产品老化,结构不合理。第四,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低。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进步在生产中的贡献率由1978年以前的负数,上升为30.3%,但与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已经达到的60—80%的贡献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上述情况说明,尽管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相当的水平,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仍然没有超过资本投入所起的作用,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走的是外延扩大再生产路子。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均增长速度,是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靠扩大建设规模来实现的。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高,产品高难度、高附加值低,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据统计,1994年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50—80%的,有移动电话、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电子元件、机床、化妆品、食品等。如果不转变这种高投入、低产出、高速度、高消耗、高膨胀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也很难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

目前,世界上所公认的高科技有: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新能源科学、空间科学技术和海洋科学技术六大领域。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科学技术、超导体产业、软件产业、太阳能产业、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九大产业。高科技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工业”。这类新型工业主要靠科学知识和一定数量的信息投入,其产品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知识含量,因而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却可以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如1988年,美国信息产业及其附加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而农业仅占2%,工业占24.3%。可见,高科技只有走产业化道路,才能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高科技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使高技术企业集团走社会化的道路。为此,在办好全国52个高科技产业区的同时,从以下几方面办好大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高科技产业化建设。

第一,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切实落实高科技产业化的启动资本。在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过程中,要逐步解决学科设置陈旧、研究方法落后、科研任务多头下达、高新技术研究课题投入不足的问题,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1995年财政收入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40%左右。财政收入的增加,可以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的科学技术拨款,同时,还应鼓励部门、企业和企业集团向科学技术投资。

第二,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自办研究机构或科技院所加入企业集团,使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生产。这种形式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最直接、最紧密,它能及时获得市场竞争信号,从而解决现实的技术问题,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符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第三,加强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管理部门、高等理工院校的开发研究机构和设计机构,同对口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科研机构与对口企业相联合,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能有效避免企业发生技术不同路、不成熟、可行性不强,企业接受不放心,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使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四,基础较好具有开拓经营能力的科研机构(包括高校的科研机构),利用自己有科研成果、有对高新技术成果再开发的人才,对需要其成果的市场有充分了解的优势,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向科、工、贸产业集团化发展,走工程化、产业化的道路。这种形式可使科技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走科研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的产业化建设之路,上升到科、经、贸一体化的水平,使科技更直接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收稿日期:1996-05-08

标签:;  ;  ;  ;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