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资金的高速增长及效益下滑——江苏省苏州市乡镇企业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苏州市论文,江苏省论文,实证论文,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州乡镇企业起步于60—70年代,但真正发展是在80年代以后,本文主要利用1980—1994年苏州市乡镇企业(这里指乡村两级集体企业,下同)的财务报表资料,运用实证手法,描述苏州市乡镇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演变过程,探索市场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乡镇企业资金来源非市场化的诸多表现;分析乡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引起效益下降的直接和深层原因。由于利用价格指数调整财务指标有一定的难度,本文的投入、产出数利用的均是当年价格。
一、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
80年代至90年代初,苏州乡镇企业资金总量、结构、融资行为的特征及运行机制分述如下:
(一)总量分析及阶段性特征
10多年来,苏州乡镇企业投入的资金总额规模较大,增长速度惊人。1980—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总额为298.2亿元,平均年投资额19.88亿元。1994年末,全市乡镇企业资产总额729.59亿元,比1980年的17.11亿元增长了41.7倍,年递增30.7%;固定资产原值311.7亿元,比1980年的5.5亿元增长55.6倍,年递增33.4%;流动资产382.3亿元,比1980年的11.8亿元增长31.4倍,年递增28.2%。
15年间资金增长速度呈现周期性波动,大致可分四个阶段:1980—1983年的4年为资金初速增长阶段,资产总额年递增速度为21.96%,平均年投资额为1.9亿元;1984—1988年的5年为资金加速增长阶段,资产总额年递增速度为37.69%,平均年投资额为11.75亿元;1989—1991年的3年为资金减速增长阶段,资产总额年递增速度为20.54%,平均年投资额为16.94亿元,比1988年的21.92亿元下降了22.7%;1992—1994年的3年为资金高速增长阶段,资产总额年递增39.46%,平均年投资额为60.32亿元。
(二)结构分析及阶段性特征
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大渠道:一是各项投资;二是各项积累;三是各项负债。
从历史考察,苏州乡镇企业资金来源变动呈现以下特征:
1.从资金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上看,企业资产负债率呈递增态势,企业积累率呈递减态势。15年中,企业负债总额呈超常规增长。1994年末,企业负债总额为451.79亿元,比1980年的6.36亿元增长70倍,年递增35.6%。负债总额的增长也呈现周期性的波动,1980—1983年的平均年递增速度为26.1%,1984—1988年年增49.6%,1989—1991年为18.3%,1992—1994年为42%。资产负债率呈递增态势,1980年为37.17%,1994年末达61.92%。
1980—1983年,全市乡镇企业自身积累能力较强,企业资产主要通过内部积累形成。这三年收益分配中集体所得部分占分配额的比例较高,1980年为56.07%,1981年为49.73%,1983年为30.71%,远远高于以后的年份。1984年以后,全市乡镇企业积累能力开始弱化,负债已是乡镇资产形成的主要手段和途径。1984年末全市乡镇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1%,负债总额首次超过了所有者权益。从收益分配的三者安排来看,集体所得的比重逐年下降,1984年为18.96%、1990年为7.71%。(见表1)
表1 苏州市乡镇企业资金来源结构表 单位:亿元,%
注:资金总额=固定资产年末数+流动资产年末数+长期投资+无形资产。
2.从负债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上看,非正规信用比重上升,银行信用比重下降。苏州乡镇企业的负债呈现多元化、非银行化和市场化发展趋向,其主要特点:
(1)非正规信用占居首位。苏州乡镇企业对非正规、组织程度极低的金融市场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按各类信用筹集资金的多少为序,其次序为非正规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企业内部信用。1994年末,非正规信用余额达172.06亿元,占负债总额的38.1%,比1984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而银行信用余额为122.48亿元,占负债总额的27.1%,比1984年下降了8.8个百分点。
(2)乡镇企业多头开户、多渠道贷款。农业银行、信用社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重逐年下降,1986年为87.53%,1990年为72.84%,1994年为53.31%。
(3)非正规信用和商业信用增长速度较高。1984—1994年间非正规信用和商业信用的年递增速度为35.6%和39.4%。1985年、1988年和1992年等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速度更快。相反,银行信用的增长速度自1992年起明显放慢,近三年的递增速度为35.1%,比1992年前8年的平均递增速度下降了2.8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苏州市乡镇企业资金负债结构表 单位:亿元,%
3.从权益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上看,乡村集体投资比重相对下降,社会法人投资比重上升,企业积累比重先升后降。1985年以前,乡镇企业的自有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集体投入,其投资比重高达70%左右。1986年以后逐年下降,进入90年代后,集体投资比重占20%左右。然而,社区外各种联营投资自1992年起呈加速增长态势,速度1991年为28.1%,1993年为58.9%,1994年为71%。特别是外商投资增长速度较快。1994年末,外商资本金达27.2亿元,占实收股本总额的11.3%。
苏州乡镇企业的企业积累1985年以前占企业自有资金总额的比重不足30%,1986年后比重上升至60%以上,1989年后随着社会集资和法人投资的增加,企业自身积累重又有所下降,至1993年降至51.8%。
(三)融资行为的描述及特征分析
80年代中期以来,苏州乡镇企业走的是借钱办厂、赚钱还债的负债经营道路,多渠道融资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企业融资行为的特征有:
1.银行信用。向银行、信用社借款是苏州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乡镇企业在创办、投资和经营过程中利用最广泛的一种信用形式。乡镇企业向银行、信用社(以下简称行社)借款时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1)乡镇企业的行社贷款规模受国家信贷计划的严格控制。乡镇企业贷款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信贷计划的影响。如1989年国家实行货币信贷紧缩政策,乡镇企业贷款出现零增长。近年来,各银行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贷款投量将直接受到存款规模的限制。信贷资金在地区间的配置和投放将逐步合理。
(2)乡镇企业贷款的获得受地方经济政策和非经济关系的影响较大。我国各基层行社在贷款客户的选择上,虽然也有上级行关于贷款条件的规定,但主要受地方经济政策和长官意志的影响。198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各专业银行发放了大量外币贷款,为全市乡镇“三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乡镇企业能否取得贷款,还受个人交情、行政干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等非经济关系的影响,即人们常说的人情贷款、首长贷款。
(3)乡镇企业的贷款方式缺乏信贷风险防范和约束机制。在80年代,基层行社的贷款方式主要是信用贷款。90年代以来,银行重视了贷款的依法管理,推行保证担保贷款和抵押担保贷款,但由于乡镇企业产权关系的模糊和错位,目前大部分保证担保贷款是由乡镇农工商总公司、村经济合作社、社区政府机构作担保。但这种担保方式缺乏法律效力,造成银行对企业的信用约束不硬,一方面企业可在多家银行取得巨额贷款;另一方面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风险,银行将无法正常收回到逾期贷款本息,也很少运用法律手段收回贷款。
2.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由于商品交易而相互提供的信用,如应付货款、应付票据、应收货款、应收票据、预付货款和预收货款等。应付货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货款(以下简称应付帐款)是企业流动负债的重要来源。1994年末苏州乡镇企业应付帐款为101.84亿元,占全部流动负债的26.8%,比1984年的3.68亿元增长了26.7倍,年平均递增39.4%。乡镇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的主要特征:
(1)乡镇企业的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绝大部分是口头信用或挂帐信用。苏州乡镇企业商业信用的票据化程度极低,应付票据仅占4.5%。这种极不发达的信用形式,缺乏债权债务的书面凭证,容易发生坏帐损失,容易引起双方争议,也无法进行债权的转让和流通。随着交易半径的扩大,一旦一方发生违约,讨债的费用极大,而且企业间形成相互拖欠的“三角债”。
(2)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有着很高的关联度。在极不健全的商业信用制度下,企业的信用观念淡化,部分企业有意拖欠对方货款,在全社会出现了企业间连锁违约之势,货款相互拖欠十分严重。全市乡镇企业应付帐款与应收帐款的相关程度(R值)高达0.78。
(3)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的期限偏长。1991年苏州乡镇企业应收销货款36.92亿元,其中正常结算期的占58.8%,超过正常结算期的占41.2%。同时,由于信用约束不硬,信用授受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错位,出现债权人恳求债务人还款或给债务人回扣的怪现象。
3.非正规信用。这是相对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正规信用而言的一种信用方式。它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小,种类繁多,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制度,但一开始就是企业负债的主要来源,而且增长速度惊人,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份。
(1)企业集资。这是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时期,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采取的一项措施。1988年末,国家实行宏观紧缩政策,乡镇企业贷款全面压缩,苏州农村出现了第一次集资高潮。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大部分带有摊派性质,强制性地要求职工出资,一般期限一年,利息为15—18%。当企业盈利时,出资者的权利类似于债权;但企业一旦亏损或倒闭,出资者也得共担亏损的风险,这又近似股权。二是社区内集资。一般期限一年,利息较高,由社区内社员自愿出资,这是一种非规范的企业债券,发行时一般不经任何机构批准,也没有统一印制的集资凭证,其风险较高。三是银行代理企业发行债券。这是一种正规的企业债券。发行时必须经人民银行批准,发行额度、利率、期限都受国家金融政策的严格控制。这种类型的集资一般风险较低,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被批准发行,全市企业发行债券的数额较小。1992年后,苏州农村掀起了第二次集资高潮。集资行为也有新的特点:一是企业集资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相结合,大部分企业在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实行招股集资。二是企业集资以经济手段为主,以高利率吸引社员出资,年息一般为18%—20%,行政摊派性集资已不多见。
(2)社区内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各种间接融资。苏州农村各乡镇都利用一些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的资金,供乡镇企业短期周转。同时,还有部分乡镇设立融资办公室,从事信用中介业务,通过向外地银行、企业拆借资金和以地方政府名义在社区内集资来帮助企业融通资金。这些机构都是未经人民银行批准的非正规金融组织。这些借款,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间接融资,资金风险大部分由基层社区政府所承担,对企业的风险约束不大。借款数额属1992年为最高峰,个别乡(镇)达上亿元规模,一般乡镇都在3000万元左右。自1993年国家清理违章拆借和整顿金融秩序以后,各地逐步压缩了部分资金,但目前仍有一定规模。
(3)各项应交款项。各项应交款项是在乡镇企业与社区政府之间收益分配中形成的,是企业与社区政府之间发生的直接信用,企业不必支付利息。由于企业与社区政府的利益关系十分密切,因而社区政府不仅帮助企业融通资金,而且在分配关系上实行弹性上缴办法。每当企业经营困难时,社区政府往往主动减少税金、管理费、利润和其他上交款项。1994年末,全市各项应交款达26.1亿元,占负债总额的5.8%,比1984年增长17.3倍,年平均递增33.7%。
(4)借款。乡村政府为了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往往以借款的名义动员盈利企业一定数额的资金,借给亏损企业或微利企业。至于款项何时归还,是否付息,完全取决于社区内乡村政府与盈利企业之间,甚至个别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这是社区内企业间资金的相互调度,对借款企业没有还债的压力。同时,苏州乡镇企业与城市国有企业联营的较多。有些城市企业希望为职工增加福利和经济收入,都愿将部分闲置资金借给乡镇企业使用,利息优惠,期限较长。
4.企业内部信用。企业内部信用,若以应付工资来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年度内应付未付的职工报酬。采取平时不发或少发,用以增加企业的周转金,到年底收益分配时,一次发放。二是年度间的应付未付职工工资,这是企业不景气时,采用的带有强制性的欠款。必须指出,年度间的拖欠职工工资,将随着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劳动市场的开放而逐渐减少。1994年末,全市应付工资为22.6亿元,占负债总额的5%,比1984年的13.3%,下降了8.3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州乡镇企业利用外资虽然起步很晚,但发展迅猛。1991年底累计已领营业执照的“三资”企业570家,合同利用外资2.4亿美元;到1992年底,分别发展到2772家和30.64亿美元;1994年分别为5169家和78.68亿美元。苏州乡镇企业利用外资不断增加,大大缓和了生产建设资金的不足。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毛病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产业重合性大、投资项目小、假合资现象普遍。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特有的资金形成机制。一是“政企合一”的体制下,乡村政府推动着企业的资金形成;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激励着企业的资金形成;三是农村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企业的多元化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对外开放的扩大为企业的多元化投资增加了又一重要渠道。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迄今为止,苏州农村成长起来的信用关系,呈现了一种在市场发育不足下的商品信用和货币信用的过热化趋势,缺乏优化资金利用效率的市场机制。其直接结果是企业投资膨胀、负债过重、结构类同和项目成功率不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面作深入的分析。
二、乡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
本部分试图从资金产值率、资金利税率等指标,多角度评价苏州乡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下降的程度,并结合乡镇企业的运行体制探讨资金使用效益下降的原因。
(一)乡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下降的若干表现
1980年到1994年,苏州乡镇企业总资金增长了29.94倍,年均递增27.78%;销售收入增长55.11倍,年均递增33.33%,远远高于同期资金年均增长27.78%、劳力年均增长6.4%的速度;也远远高于全省工业总产值21.24%的速度。这一时期,苏州市乡镇企业利税增长了11.43倍,年均递增19.72%,这一增长速度也要高于同期全省国有企业的利税增长速度。(见表3)
表3 苏州市乡镇企业资金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注:总资金=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
但是,苏州乡镇企业资金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取得经济的高效益。
1.固定资金使用效益不断下降。1980—1994年,乡镇企业的年平均固定资产净值从5.51亿元,增加到186.94亿元,增长了32.93倍,年均增长28.62%。然而,这一时期苏州乡镇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又很不理想。固定资金的产出,除百元固定资金实现的产值增长以外,百元固定资金实现的净收入和利税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94年分别在59.88元和31.22元,只有1980年的46.77%和39.28%。最低的1990年仅为29.58元,只有最高年份1980年的79.49元的37.21%。
2.流动资金使用效益不断下降。到1994年,年平均流动资金额达315.51亿元,比1980年的10.73亿元增长了29.4倍,年均增长27.32%,接近同期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增长28.62%的速度。但同固定资金的投入产出一样,除百元流动资金实现的产值增长以外,反映流动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指标即百元流动资金实现净收入、百元流动资金实现利税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94年分别只及1980年的53.96%和45.32%。
3.总资金使用效益不断下降。跟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使用效益的变化方向相一致,百元资金实现净收入和利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1994年两项指标分别为21.95元和11.62元,只有1980年42.80元和26.97元的51.29%、43.08%。在1986年、1989年、1994年曾出现过资金使用效益的三次大幅度下降。百元资金实现利税,1990年只有1980年的39.14%,说明资金使用效益年际之间差距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乡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低于全国乡镇企业。1993年,全国乡村集体企业百元固定资金创利税50.98元,百元流动资金创利税35.81元,百元资金创利税21.03元[①],分别比苏州乡镇企业高21.9%、62.4%和45.64%。
(二)乡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下降的深层原因
乡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乡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成本的上升,以及产品价格的相对下降;深层原因是乡镇企业现有的体制、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所处的特殊环境。
1.在产权关系模糊的情况下,乡镇企业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和压力。在法律和理论上,乡镇企业的财产归农村各级集体所有,但由于农村集体经济是以一定的地域范围为组织界线的,农村集体所有制事实上就是社区所有制。
(1)政企合一体制造成乡镇企业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在政企合一的体制下,企业不再以利润的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在乡镇企业的创办动机中,排有前三位的有安排就业、增加收入和增加本乡村的财政收入。社区政府利用对企业领导的任免,资金的调度等手段来实现多元化的目标,企业领导为了取得上级的嘉奖也把规模的扩张和产值的增长放在企业发展的突出地位。
(2)乡办乡有、村办村有造成乡镇企业资金投入的社区封闭性。乡镇企业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特点,使得企业的资源配置具有明显的社区界线。在资金使用方面,每个社区都存在着追求社区发展目标和创办乡村企业的强烈冲动,致使企业的资产存量和增量都有很强的社区刚性,社区之间的流动十分困难。
(3)社区政府的过度保护造成乡镇企业感受不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关心,乡村政府一般都对乡镇企业的运行保持着直接的参与和控制。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高风险性,乡镇企业也迫切需要当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在社区政府的过度保护下,一些微利甚至亏损企业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淘汰出局,直接结果是引起亏损企业和亏损金额的大幅度增加。
2.在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资金难以向高效企业流动。苏州市乡镇企业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尚未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市场不规范。突出的表现为银行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听命于上级部门的指令;以行政力量代替市场力量,规定资金的价格、流向和流量;信用约束极度软化,企业过度负债经营状况愈演愈烈。行政干预下的资金分配显然不能使资金流向那些最有生产效率的企业。
(2)资本市场缺位。与货币市场相比,苏州农村资本市场的发育要滞后得多。表现为银行中、长期贷款不足;债券市场规模很小,且时间短;乡镇企业的股票交易还未起步。资本市场的缺位,使得乡镇企业中、长期资本不足。在强烈的扩张冲动下,乡镇企业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挪用流动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结果引起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周转困难;二是利用不规范的集资方式大量募资,结果是乱集资现象禁而不止。
(3)产权市场不健全。在社区政府的过度保护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乡镇企业的产权市场很难发育起来。企业面对不利情况的出现,大都采取缩小规模、间歇生产、以及暂时停产关门的“消极适应”方式,却很少通过实质性的破产倒闭、企业间的组合兼并和行业结构的优化谋求自身的稳健发展。其结果是,一些产品不对路、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闲置设备的数字十分惊人;而一批优势乡镇企业,急需扩张企业生产能力,但苦于资金无着,不能上马。
3.在资产存量规模很大且不合理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增长方式难以在短期内有根本转变。1992年以后,苏州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牵引下,资金的投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苏州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却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苏州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长期作为结构调整手段的资金增量结构已推不动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高度化。
(1)行业结构仍以传统的轻纺工业为主,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比重很小。由于产业的结构刚性,苏州乡镇企业近年以纺织、轻工、机械、化工行业为主的行业结构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苏州乡镇企业的行业结构,不仅与全省乡镇企业的行业结构类同,而且与苏州市国有工业的行业结构类同。低水平的重复造成了过度的竞争,强化了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卖方市场和产品的买方市场,致使许多企业开工不足,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2)企业结构仍以小型企业为主,大中型企业比重很小。1994年,乡村两级企业平均拥有固定资产原值为173.45万元,平均拥有职工88人。规模过于狭小不能利用规模效益,节约成本,使企业平均费用曲线爬升。
(3)技术结构仍以中低层次为主,高新技术比重很小。一般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50%以上均为借贷资金,建成投产后,流动资金同样靠借贷集资,还贷付息的沉重负担,使大部分企业无力从事技术更新改造。在苏州市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仅占31.51%。
4.在外部环境瞬息多变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常常无所适从。商品市场瞬息万变,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市场预测能力一般较差,企业仍“顺风向”地调整产品结构,凭着感觉生产。加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情况好转时,对乡镇企业宽松,而当经济形势紧张时,乡镇企业受到限制和压缩。出现了在经济扩张阶段,乡镇企业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基本建设,以需求膨胀促进生产增长,造成一部分缺乏市场前景、效益不高的项目开工投产;在经济收缩阶段,许多企业因银根抽紧缺乏流动资金而被迫停产,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断。一张一弛的大折腾,使乡镇企业总体效益被破坏殆尽。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中国乡镇企业报》1995年1月6日“乡镇企业地位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