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历史纪念馆 广东 兴宁 514500
【摘 要】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殿堂,帮助人们通过物品和观念来理解世界,以解释过去和现实,并探索未来,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可以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本文简要从社会责任角度分析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并对其更好的发挥作用的措施进行研究探讨,希望让博物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功能;社会责任
前言
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 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承担者,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教育成效不高。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 博物馆应发挥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完善教育体制,深化教育职能,突出教育特色,改善教育方法,强化教育效果,并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从而履行社会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与公民素质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1.社会责任视域下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我国博物馆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上世纪30年代,博物馆的社会和教育职责被提倡出来,博物馆体系构建与发展理念以清晰的脉络展现;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开始培养新的专业人才,博物馆也作为教育类专业在高校确立,并于1980年在南开大学首次开设,随后,各高校也开始更加关注博物馆建设以及博物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博物馆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元素
博物馆通过收藏、传递、研究、陈列等有形形式展示人类文化资源的无限性和深厚底蕴,其教育内容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其主题众多且资源品类丰富。博物馆的构建是基于对市场的充分了解和对资源的分类管理,因而其凸显的主题与所处地理环境有必然的联系。从范畴大类来看,博物馆的资源大体包括历史题材、自然科技、艺术美育、民俗风情、军事战争、人文社会等。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也与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与人文环境有关,大大促进了博物馆丰富性的多层次与多角度发展。
1.2社会教育资源的重要构成
博物馆一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发挥着促进人类对物质和非物质证据进行传播和研究的教育功能,在这些所有作用中,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功能尤为突出。博物馆作为专业研究人员、学生群体和社会成员了解研究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科技发展史、艺术发展史和科学技术展示的具体场所,以陈列展览物品的方式给予参观者直接的视觉感受和亲身体验,通过主题表现和资源脉络相结合的方式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感知印象。此种教学效果虽然不同于学校教材文字和网络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但其教育性显而易见。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博物馆必然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以更加丰富直观的形式表达自然和人文历史,向全体公众传递更加广泛的科学知识和专题信息,博物馆教育的直观性不仅可以加深参观者的印象,而且其作为资源呈现的形式和形象也是其他教育资源所无法比拟的。
1.3社会教育责任的重要表现
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功能是其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维度,是其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与变迁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通过推动人文、自然、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而发挥作用,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不断强化,其所承担的教育责任与表达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及进化,其他延伸功能也会得到不断强化。博物馆的历史嬗变是随着外部环境及内在资源发生变化而进行的自我调适和环境适应,其教育价值也会在自身发展的意识觉醒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从而担负起为公众服务的教育责任。博物馆对参观者没有要求限制,参观者既可以是专业人员,也可以是国外友人,还可以是青少年。博物馆资源对于不同的参观人员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人都会有特定的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经验感受,从而促进思想的丰富和内涵阈值的拓宽。
2.社会责任视域下博物馆教育发展策略
博物馆发展策略应体现其对公众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博物馆教育应继续秉承其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构建与现代社会生活和学习方式相关联的发展模式,通过体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本质属性,促进其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2.1创新服务模式,直观表达教育理念
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中必经的阶段,也是人们不断超越自我、促进成长的重要手段,教育作为人类发现自我、探寻生命本质的功能存在,是社会发展轨迹的重要组成。博物馆作为教育主体,它一定应在历史发展中准确定位,并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直观表达教育理念而发挥其本质意义。首先,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探寻社会需求本真。创新服务离不开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博物馆业应立足主题及区域资源,从社会民众的认知能力和潜在需求出发,具备多种形式的博物馆主题活动和教育展览,真正体现参与者的现实体验感知。其次,以信息化发展为契机,创新服务手段,充分结合自身优势,以专业化和高科技手段展示博物馆资源。最后,以人为本,鼓励民众参与服务。构建博物馆与民众沟通的渠道,以志愿者形式吸纳社会公众参与博物馆建设与服务,让更多普通百姓通过讲解、导引、设计及管理参与博物馆工作,通过多途径促进博物馆教育的普及化及大众化,从而以更加直观的形式提供高质量的博物馆资源与服务,促进博物馆教育资源走入每个人的生活。
2.2明确主题定位,体现多元表达形式
2015年,《博物馆条例》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博物馆业法治化进程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明确发展主体,通过多元形式表达博物馆资源,对公众教育必将更有针对性。首先,激活博物馆资源价值,推动公共服务多元化,以非营利模式展放博物馆活动,营造良好的参观文化环境,突出博物馆教育主题,最大限度拓展博物馆信息量。其次,加强博物馆建设与我国文化科技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形成教育功能与博物馆的同步发展,通过对资源类型深层次建设促进民众对信息的把握。最后,增加博物馆信息表达方式,构建信息化交互平台与信息反馈系统,提高博物馆虚拟现实功能,结合常规展览、流动展览与体验认知的优势,体现博物馆教育的开放性与自由度,从而激发公众、尤其在校生对博物馆体验的知识内化。
2.3贴近民众生活,促进教育资源具象化
博物馆属于文化与教育机构,在我国文化战略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对当今日益复杂的国际发展形势,博物馆应充分发挥它净化灵魂和环境的教育功能。首先,加强其主题建设与民众生活的贴近性,通过实施展览陈列、资源开放、教育科研等战略决策促进老百姓认识到自然环境、科学技术、人文历史等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密切相关。通过民众认识到各种资源与自身的息息相关,促进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资源的珍惜。其次,强调博物馆资源的共融。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人类切实利益的基础。所有文化和精神财富均是全人类共有,通过博物馆主题建设和教育唤起人们对和谐共建人类家园的美好愿望。这也是博物馆终极的教育使命。文化类型是多元的,但其为人类服务的根本目的则是共同的。最后,促进博物馆资源具象化,拓展跨文化教育功能。博物馆资源具有世界性特征,其服务具有跨越交流障碍的功能,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与创新的基础,通过博物馆教育的全球化,可进一步促进博物馆在普及民族知识、传播民族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得博物馆教育融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4依托物联网发展,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博物馆展品与展区交换作用已是必然趋势,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中设备定位及技术创新必将促进博物馆在教育功能发挥中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先,依托M2M通讯技术感应,促进博物馆展览方式的新变革。
M2M(Ma-chinetoMachine)是以通讯方式革新而进行设备之间物物相连的服务功能定位模式,博物馆在公共教育服务中,通过使用数字网络及展出设备接受指令的方式,可加强博物馆资源的高效与时代感,也是使得博物馆与信息化对接的具体体现。它是服务人员有效进行数据和资源链接的基础,也是让公众更安全、实时接收信息的模式,更是博物馆承担更多责任的具体体现。其次,打造物联网服务是博物馆实现高级定制服务的新手法,通过M2M技术,参观者可快速找到就近或者方向性博物馆,或者更快了解博物馆服务内容与展览路线,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效率。最后,博物馆管理应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发展,通过互联网智慧管理形成对博物馆管理与教育实施的长效机制,达到促成博物馆教育功能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3.结束语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博物馆教育可以补充和延伸学校教育,博物馆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发挥着独特的教育作用,亦担负着保障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努力发展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实施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对接融合达到机构双方和服务对象三赢的教育效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兰香,赵耀.关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南方文物.2007(01)
【2】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J].东南文化.2010(06)
【4】吕文静.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
论文作者:罗玲苑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博物馆论文; 功能论文; 社会论文; 资源论文; 责任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教育资源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