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子》及其“三论”的新理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子》研究一般基于以下两种认识:
一、《老子》五千言分为八十一章,每章各有主题,彼此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俨如相对独 立的短篇论文,所以《老子》类似《论语》而可视为语录式的文论汇编。
二、《老子》前三十七章以论“道”为主,合编为上篇;后四十四章以论“德”为主,合 编为下篇。因此,《老子》一书又可名之曰:“道德经”。
上述两种认识早已成为定论,《老子》研究多以此为基础。但通过我对《老子》一书多年 的研究,发现这两种基础认识是有问题的,纵然成为定论,亦有商榷余地。理由如下:
一、《老子》全文实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表现为:a.八十一章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 文字上,都具有前后呼应,上下承接的直接关系。b.不是各章自有主题,孤立成文,而是数 章围绕一个主题组合成论说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则存在循序渐进、合部分为整体的组织结 构。
所以,《老子》不是文论汇编,它应为一部系统的长篇论著。
二、深入对内在联系的探究,则可发现:除了论“道”与论“德”的部分外,《老子》中 尚有专门论说“政治”的部分,且此部分还占据重心或中心地位,因为原作者的最终目的是 要构筑一条通往理想社会,真正实现天下大治的光明正道。
所以,《老子》并非只有上下两篇,它应有三个组成部分,即:道论、德论、政治论。三 论各自成篇,又互相联系。
(一)
先举实例求证原存于《老子》中的内在联系。
实例一:
《老子》第四章阐述“道”之体及其主要特征:
1、“道”有体,其体似虚而实,故其体内储有用 道冲,而用之,
之不竭之物,但却总不会因自满而溢出。 有弗盈也。
2、“道”体有如渊源,渊呵,
天地万物自其体内生出。
似万物之宗。
3、“道”体柔而不刚。锉其锐,
4、“道”体之内部组织单纯。 解其纷,
5、“道”体之外部素淡无华。 和其光,(注:同:通“童”,光,光秃秃。如:《管子·侈靡》:“山不同而用掞(shan)”;《 管子·国准》:“杜泽童山”;《列子·黄帝》:“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 疏而畏之”。尘:踪迹。如“绝尘而去”,“步后尘”。同其尘:指“道”消除自身的踪迹 而隐形。“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句分别表述了道体的柔、纯、朴、隐等四 项特征。
对于“同其尘”,通常理解为:“道”将自身混同于尘垢而随俗浮沉。如“同众尘垢,混 迹世俗”(刘康德:《老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又如“把自己混同 于尘俗之中”(沙少海、徐子宏:《老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问题在于:a.“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是指:“道”挫自身之锐,解自身之纷,和自 身之光。若依文法,则“同其尘”应指:“道”混同自身之尘垢。但“道”自身本无垢,且 不俗,所以通常只能让“道”与他物的尘垢或尘俗混同一处。由此而言,这类注释首先于文 法 有所不合。b.若依通常理解,则“同其尘”句恰好与其下句“湛呵,似或存”相矛盾,因为 “湛”字之义在此处为“清澈”,而“道”若与尘垢混同,则其绝无清澈可言。为此,有学 者怀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句是“五十六章错简重出”,所以将它们简 单从第四章中删除(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页;黄端云 :《老子本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这样一来也就删除了“道”体的四项 主要特征,同时还切断了老子所言之“道”与所倡之德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是因为:“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句在第四章中体现的是“道”体的柔 、纯、朴、隐四性,而在五十六章中则分别代表柔、纯、朴、退让四德。两章出现相同之句 恰好反映了:老子所倡之德来源于“道”,是他受启发于“道”体的特征及其意义而提出来 的人的行为规范。)
6、“道”隐其体而无踪迹。同其尘。
7、“道”体处于人的感觉范围之外,好似处 湛呵,
于又存在,又不存在的状态。
似或存。
8、“道”体长存,象是形成于传说中的天帝 吾不知其
之前,只是其体由谁生出,这还是一个未 谁之子也,
知数 。 象帝之先。
第五章:先以“天地”与“圣人”不管不顾(即“不仁”),由此给予“万物”与“百姓” 的自由生存空间为例,解释“似虚而实”概念(因为看似无人管辖的真空区域,实际处处存 在约束力量,否则万物与百姓岂能有序而不乱);然后以鼓风器(“橐籥”)内部看似空空如 也,实则静时有气,动时有风的特点(“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形象说明上述自然与社会 生存空间所具有的“似虚而实”状态。因为三类空间的共同点在于“似虚而实”,所以本章 实为举例解释并论证第四章所言“道”体似虚而实的特殊状态及其存在的可能性。
第六章:以“谷”、“玄牝”为例,取其共有的自内向外排物的特征(如溪水自谷口流出) ,推论“道”体具有生殖功能,可为万物之母。第四章提出“道”为万物的本原,本章显然 是对此观点的进一步说明。
第七章:以“天地不自生”反能“长生”及“圣人无私”反能“成其私”为例,一则推崇 单纯,二则证明单纯者反能长久保存自身。这显然是对第四章有关“道”体单纯,且能长存 观点的展开论说。
第八章:以“水”为例。水性柔而趋静居下,故其“不争”高而“无尤(忧)”。由于水最 接近于“道”(“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所以本章实 以水之柔说明第四章所言的“道”体之柔,并以水之无忧再释“道”体安然长在的原因。
第九章:以满则溢为例,说明“道”体何以不自满;以锐物易折为例,说明“道”体何以 柔而不刚;以财多必失为例,说明“道”体何以单纯;以奢侈伤身为例,说明“道”体何以 素淡无华;以“功成身退”为例,说明“道”何以自隐其体。显然,本章与第四章有两两对 应关系,所以是对“道”体的展开论说。
由此可见:第四章正论“道”之体,起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五章至第九章为辅论,起解释 、证明及展开第四章论点的作用。因此,这六章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它们围绕“道之 体”这个主题,合成一个论说单元。
以往的研究不明《老子》全文固有内在联系,故而一般认为:第四章论说“道”为何物; 第五章宣传“无为”的政治;第六章论说“道”为万物本原;第七章讲解“以退为进”之法 ;第八章阐述守“柔”与“不争”之理;第九章提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告诫他人要适 可而止(注:见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8-79页。其它诸家之说大同而 小异。)。第四章与第六章论“道”,第五章论政治,第七、八、九章则论为人处世哲理。
如此认识,结果是什么呢?“道”为存在之物,但其体特殊,处于人的感知范围之外而不能 直接验证,老子因此担心后人不能理解,尤其是担心不能理解“似虚而实”的特殊存在方式 ,故而旁证博引,不惜列举大量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实例,以求形象说明,并以此论证“ 道”体的存在可能性。但后人未能理解老子的这番苦心,故而误将这些例说与补充论说独立 出来,使它们各自成文。这样一来,老子所作的辅论不仅未能起到帮助理解正论的作用,反 而搅混了正论,反而将原来的一个中心变成了多中心,将原来的一个头绪变成了多头绪。老 子的质朴之“道”遂变得玄奥起来。
实例二:
五十一章至五十六章为论说“如何修德”的单元。其中:五十一章阐述为万物所尊崇的最 高境界之德,即“道”之“玄德”,以此作为修德的目标。以下循序渐进地讲解修德过程, 具体分为五步:
五十二章:第一步是学习。老子认为先要学习“道”,以此可知事物的本质(“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继而领悟无私欲、无统治欲及持守柔弱的意义与作用(“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这里,无私无权可谓“小”),如此可打下德的基础。
五十三章:第二步是巩固学习成果,坚定基础之德(“使我介有知”(注:介:坚固。如《易·豫》:“介于石。”又如《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 好也。”使我介有知:应使自己坚固已有的认识,即应使自己巩固学习成果,坚定基础之德 。老子之意为:要修德,首先是要学习道,以能树立基础之德,下一步就该勉力巩固,以防 自己经受不住贪欲的诱惑而背离正道,误入歧途。所以“介有知”显然为修德过程的一个步 骤。)),防止经受不住贪 欲的诱惑而背离“大道”,误入歧途(“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五十四章:第三步是建设与扩大自身之德(“善建者不拔”),使之逐步合乎修身、齐家、 理乡、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 ;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五十五章:第四步是深厚自身之德,以期达到返朴归真的程度(“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
五十六章:第五步是进入德的最高境界——“玄同”,亦即使自身之德同一于“道”之德 。
不难看出,第五十一章至五十六章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修德过程,所以此六章俱 有直接的呼应与承接关系,它们组合成一个以“如何修德”为主题的单元。
以往的研究不明《老子》全文固有内在联系,故而一般认为:五十一章陈述“道”对万物 的作用,五十二章介绍如何得到正确的认识,五十三章抨击“当时政风的败坏”,五十四章 谈论以道修德,五十五章揭示德至深厚者的内心世界,五十六章则以“玄同”表述思想的“ 最高境界”(注: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283页。其它诸家之 说大同而小异。)。
若依上述见解,则诸章各有主题,虽丰富多彩,但老子真实所言的整体修德过程却被掩盖 而难明。
实例三:
五十七章:首句“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此乃老子的政治纲领。这里, “以正治邦”可谓狭义的“政治”(因为古时“正”与“政”相通),而“以无事取天下”则 可同义于“无为而治”。
本章以圣明之君“无为”、“好静”、“无事”及“欲不欲”等,概言“无为而治”中的 “无为”;同时以民众“自化”、“自正”、“自富”及“自朴”等,概言“无为而治”中 的“治”。因此,老子的政治,实以“无为而治”为核心。
五十八章:以“祸福倚伏”为例,从辩证角度论说政治上糊涂一点、无所事事一点,尽管 有点消极,但更有积极的另一面,由此证明“无为而治”的可行性(“其正闵闵,其民屯屯 。其正察察,其邦夬夬”)。
五十九章:以“治人事天莫若啬”为例,说明“无为而治”的作用原理,即:预先控制, 不使问题生成,由此化解对抗,遂可省心省力,天下无需管理,自然实现大治。
五十七章至五十九章建立了一个新型政治的基本框架,所以此三章合为一个论说单元,其 主题可为“政治概论”。从本单元起《老子》由德论转入政治论。
上举三例分别取自《老子》的道论、德论与政治论,它们充分表明:《老子》全文诸章存 在前后呼应上下承接的直接关系,且存在以数章围绕一定主题组合成论说单元的逻辑关系。 这些关系体现为《老子》内在联系的第一个层次。
(二)
《老子》诸单元之间还存在循序渐进、合部分为整体的组织结构。此组织结构体现为《老 子》内在联系的第二个层次。
例如:
“道论”由七个单元组成,依次为:
一单元(一—三章):概论;
二单元(四—九章):道之体;
三单元(十—十三章):道之本性;
四单元(十四—二十章):道之行为方式;
五单元(二十一—二十四章):道自身之所得;
六单元(二十五—三十一章):道所遵循的自然法则;
七单元(三十二—三十七章):道对万物的作用。
“概论”勾勒出“道”作为一个特殊之物的轮廓,为以后展开论说奠定基础;“道之体” 与“道之本性”乃是“道”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这两个方面决定“道”的行为方式;“道 ”的行为方式决定它自身有何种所得;“道”在名利权位等方面原本无所求,此点规定它天 性因循自然,而因循自然的实质则为遵守自然法则;由于自然法则对万物具有约束力,故而 “道”以其具有因循自然特征的行为方式能使万物均衡有序。
七个单元井然有序地组成七个层次,构成了对“道”的系统论说,并作为七个部分合成了 “道”的整体概念。
又如:
“德论”由四个单元组成,依次为:
八单元(三十八—四十章):概论;
九单元(四十一—四十三章):德与“道”的关系;
十单元(四十四—五十章):上德的具体内容;
十一单元(五十一—五十六章):如何修德。
与“道论”相仿,“德论”亦先通过“概论”勾勒出德的轮廓,以此作为展开论说的基础 ;九单元阐明德来源于“道”,且取决于“道”,以此确定德的根本属性;根据此属性,十 单元列述诸项具体之德;十一单元则介绍循序渐进的修德方法,以期使人之德最终达到同一 于“道”之德的境界。显然,这四个单元内部存在环环相扣的组织关系,并作为四个部分合 成了系统完整的“德论”。
再如:
“政治论”由五个单元组成,依次为:
十二单元(五十七—五十九章):构筑政治基本框架;
十三单元(六十—六十二章):论说精神性的治国之道(即政治理论体系)来源于物质性的“ 道”,由此确定一国的内政与外交方针;
十四单元(六十三—六十七章):阐述治国之道的诸项具体内容,包括:四项基本原则、治 理民众方略、君王自治之法、政治最高目标等;
十五单元(六十八—七十二章):以“有德者方能行道”的观点,论说德对于政治不可或缺 的作用;
十六单元(七十三—八十一章):集中批评错误政治。
上述五个单元合成了一个政治理论体系。
从内容上看:
第一部分(一—三十七章)连续性地、专门地论说“道”,其间言德,实为阐述“道”之德 ,其间议政,实为举例讲解“道”的行为方式及作用。
第二部分(三十八—五十六章)连续性地、专门地论说“德”,其间言“道”,实为揭示“ 德”的本源;
第三部分(五十七—八十一章)连续性地、专门地论说“治国之道”,由此形成一个具有因 循自然特征,并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政治理论体系。显然,此部分不是在论德,不能囫囵归入 德篇,它理应自成一篇。
政治篇中的论“道”部分实为阐明特殊政治与特殊之“道”的关系,而政治篇中的论德部 分则为阐明特殊政治与特殊之德的关系。
从写作手法上看:
第一章以“道”字起首(即“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第三十八章以“德”字起首(即“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五十七章则以“正(政)”字起首(即“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 无事取天下”)。这里,“以正治邦”可谓狭义的“政治”,因为古时“正”与“政”相通 。
所以,《老子》采用的是开门见山之法,自然划分全文为道论、德论、政治论,由此自然 划分全文为道篇、德篇、政治篇。
从篇幅上看:“道论”有37章,约2000余字;“德论”有19章,约1300字;“政治论”则 有25章,约1700字。“政治论”居于“道论”之下,但在“德论”之上,故就篇幅而言,三 论亦成鼎足。
(三)
以下借助《老子》的内在联系剖析《老子》的“政治论”。
《老子》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三章合成一个构筑政治基本框架的单元(前文所举实例中 已提及)。以此为开端,老子展开对政治的系统论说。
六十章:举“烹小鲜”亦需烹饪之道为例,说明“治大国”须有治国之道。由此将“道” 的概念范围扩大,即在物质之“道”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精神之“道”(即理论体系)。然 后提出:若将此精神之“道”用于内政,则可使一国有德,无人伤害他人,上下得以和睦相 处(“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六十一章:继续六十章之所述,提出:若将此精神之道用于外交,则可使大小国家和平共 处,互惠互利(“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所欲,则大者宜为下 ”)。
六十二章:以“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注:注:聚集,集中于……。道者,万物之注:万物聚集在“道”的周围,亦即万物皆归向 于“道”。)”为发端,展开这样的观点:在“道” 的身上藏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它能令万物自然遵从,而此中原理可以上升为治国之道( 即政治理论体系)。所以,与其向新即位的君王进献物质财富,还不如进献此精神财富(“故 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
六十章至六十二章组成政治论的第二个单元。此单元阐明精神性的治国之道来源于物质性 的“道”,由此生成以“利而无害”为特征的内政外交方针。
六十三章上半部分:陈述治国四项基本原则:1、不人为管治(“为无为”);2、不生事扰 民(“事无事”);3、一切从简从朴(“味无味”);4、以德报怨,无论怨之大小多少(“大 小多少,报怨以德”)。
六十三章下半部分与六十四章:论说四项原则能够成立之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大矛盾或难解决的矛盾总是起始于小矛盾或易解决的矛盾(“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 于细”),所以应当预先化解小矛盾或易解决的矛盾,如此便可防患于未然(“为之于其未有 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同理,四项原则若得以遵行,则能防微杜渐,消除产生矛盾的根 源,天下遂可不治而安定。
六十五章:论说如何治理民众,重点为愚民政策(让民众无知而无欲,无欲而不生事)。
六十六章:论说君王如何自治,重点为自贱、自让,以此自愚之法收取人心,使“天下乐 推而弗厌”。
六十七章:阐述政治“理想国”的最高目标:建立小国家,去除庞大复杂的国家组织机构( “小国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注:十百:多,众多。十百为千(《说文》:“千,十百也”),“千”常用于表示数量之多 ,如“千头万绪”,“千里马”等。十百人之器:指拥有众多人员的国家组织机构。老子此 处实以国家组织机构所拥有的官员之多,表示国家组织机构的庞大与复杂。器:此处指国家 组织机构,义同今人所言之“国家机器”。一器而拥有千人,并为千人所用,此器当为国家 机器。国家为统治工具,而“器”的本义之一正是“工具”。可参考:《老子》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易·序卦》:“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震。”
《老子》通行本将“十百人之器”改为“什伯之器”,通常解释为:多种多样,数量众多 之器具。由此,释为:“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第360页)。照此解释,“什伯之器”应为泛指。如是,则人们日常所用之器(如锅、碗、 杯、壶等)俱在其内,但它们却不应被老子排斥不用。其实,老子所反对的“器”是用于奢 侈生活之器(如“奇物”,五十七章;“巧”器,十九章;“共之璧”,六十二章)及用于战 争及暴力之器(如“兵者,不祥之器也”,三十一章;“邦利器”,三十六章;“民多利器 ”,五十七章等)。
也有将“什伯之器”解释为“兵器”的(见朱谦之:《老子校译》,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 307页),但“此句如谓虽有兵器而不用,则下句复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岂不重复 累赘”(引自张松如:《老子说解》,第470页)。));让人民各安其土,以此消弭侵略,使战争工具无用 武之地(“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恢复原始的物质文明与 精神文明(“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恢复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六十三章至六十七章陈述治国之道的诸项具体内容,故其合为政治论的第三个单元。此单 元集中反映了老子的政治主张与政治理想,从中可窥见“无为而治”的精髓与真谛,无疑为 《老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六十八章:转入论说政治与德的关系。老子的治国之道具有“为而不争”的特点,故欲信 之与行之,必须先有质朴(“信言不美”)、自愚(“知者不博”)、清静(“善者不多”)三德 ,而欲修此三德,又须先有大公无私之德(“圣人无积”)。
六十九章:继续论说政治与德的关系,指出:新的治国之道不同于全部现行之道,老子以 前者“大”于后者为由说明传统之德(如勇敢、争先等)不能适应新道,而唯有“慈”、“俭 ”、“不敢为天下先(谦让)”等新德者方能实践新道。 七十章:以“善为士者不武”等军事实例说明“具有不与人相争之德者反而善于管理人” 的一般道理。
七十一章:以军事上的主客、进退、轻敌、哀兵等为例,说明守柔弱始能保持谨慎小心, 如此反能胜敌的哲理,并以此说明有柔弱之德者方能实行“贵柔弱”的治国之道。
七十二章:论说只要能象圣人一样具有“被褐怀玉”之德,就能认识并实践老子的治国之 道。
六十八章至七十二章都是论说政治与德的关系的,故其合成政治论的第四单元。此单元反 映了这样一个观点:光有好的治国之道仍然不行,好道还须有人实施,否则只能束之高阁, 而唯有德者方能实施此道,所以德是政治不可或缺的“配套件”。以往笼统认为此处在论德 ,实际上此处的重心在于论政治,因为德在此处是为政治服务的。
自七十三章开始,至八十一章结束,《老子》最后九章集中批评当时的错误政治,具体为 :
七十三章:先提出“不知自己有所不知,这是真正有病”的观点(“不知不知,病矣”), 以此明告读者,下面将要转入批评处于病态的现行政治;
七十四章:批评当政者压榨民众,绝其生计,令其流离失所,从而逼其造反(“民之不畏威 ,则大威将至矣”)。
七十五章:批评当政者不是防患于未然,而是在祸乱形成之后,或以杀戮镇压,或以躲避 求活。本章提出著名论点:“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七十六章:批评当政者不是通过司法部门惩治少数肇事者,而是亲自指挥大规模杀伐。本 章提出著名论点:“若民恒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
七十七章:批评税负过重,造成饥荒,民不聊生(“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
七十八章:批评当政者一味争强权,穷兵黩武,但“兵强则不胜”。
七十九章:批评当政者的错误政策:剥削原本不足者,并将剥削所得奉献给原本有多余者(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八十章:批评当政者只要刚强,不要柔弱,如此必不能为国家利益忍辱负重(“受邦之诟, 是谓社稷之主”)。
八十一章:批评当政者只欲剥夺他人,不愿帮助他人(“有德司介,无德司彻”(注:有德司介,无德司彻:有德者只管如何帮助他人,无德者只管如何剥夺他人。介:助, 辅助。《辞海》曰:“居间助成其事者皆曰介”,如“中介”,又如《诗·幽风·七月》: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郑玄笺:“介,助也。”司:管,主管。如“各司其职”。彻: 剥,剥取。如《诗·幽风·鸱鸮》:“彻彼桑土,绸缪牖户。”)),由此 定会结怨于他人,而一旦怨仇产生,必然难以调和,天下遂无宁日(“和大怨,必有余怨”) 。
七十三章至八十一章揭露与批评老子其时的错误政治,所以此九章合为政治论的第五单元 ,并作为政治论的结束部分,也作为全文的结束部分。
(四)
小结一下对《老子》的两个新理解:
一、《老子》有三论,依次为:道论、德论、政治论。此三论各自成篇。
二、《老子》全文存有内在联系,表现为:
a.八十一章之间存在前后呼应,上下承接的直接关系及以数章围绕一主题合成单元的逻辑 关系。这是第一个层次;
b.单元与单元之间存在井然有序,合部分为整体的组织结构。这是第二个层次;
c.基于三论成三篇观点,可以发现:《老子》的篇与篇之间还藏有第三个层次的内在联系 ,即:“道论”为基础,若无“道”,则老子所言之“德”与“政治”便会成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德论”为中层,“德”为保证实践老子治国之道的条件;“政治论”为上层,“ 道论”与“德论”服务于“政治论”,所以《老子》一书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条通往理想 社会,真正实现天下大治的道路。
《老子》全文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老子》应为一部系统长篇论著。
要说明的是:本文基本采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注:本文采用的帛书《老子》原文见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 57—295页;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因其为目前所 见的最古完本,较为贴近原著(甲本的抄写年代约在前206年一前195年,乙本的抄写年代约 在前194年—前180年,见任继愈《老子新译》)。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没有分章而只有自 然段落,此现象同韩非子《解老》及《喻老》中只记载原话而不记载分章是一致的(注: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庄 子》同样如此(注:雷仲康译注:《庄子》,[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老子》在西汉初期还未被裁割,还基本保留长篇论 著原貌。帛书《老子》甲本在篇首处没有篇名,故未将全书简单分为道篇与德篇。帛书《老 子》乙本同样如此,只是在其篇尾处写有“道”与“德”字样及字数,但显系抄写者所添加 。
《史记》称:“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注:《史记》第六十三卷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迁修《史记》 于西汉中期,因此《老子》大致在西汉时期才被笼统划分为“道篇”与“德篇”两个组成部 分。
东汉时章句之体风行,学者竞相为古文分章别句,其中便有河上公所撰《老子章句》。(注: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其在《老子》上下篇的基础上将原文裁割为八十一章,并照自己的理解为各章添加主题, 由此全然切断了原文的内在联系。魏王弼按照上下篇八十一章的模式注释《老子》,用“以 无为本”的玄学观点置换老子“有无相生”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辩证思想,但 其注本却反因其注释之“玄”而传世(注: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老子》原著大致在东汉曹魏时才变形为文论汇 编。河上公注本与王弼注本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后者迄今仍为最普遍的通行本。
老子的学说与思想较为集中与完整地反映在《老子》一书里,本文据帛书尝试重新认识《 老子》,去其玄奥,还其深邃,以能有个真实可信的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