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合理配膳——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康成长论文,孩子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富裕带来的儿童营养问题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有福气,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家长忙,有各式各样的方便食品、快餐;家长不忙,照着食谱做几个菜,色、香、味俱全,还准保是“赴白”。
至于零食,不仅种类多,而且家里不缺。为了使孩子少生病,家长舍得花钱买“补品”。
然而,富裕就一定能使孩子健康吗?请看下面一组统计数字:约三分之一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性贫血,约三分之一的儿童吃饭不香,约三分之一的儿童偏食。另外,营养过剩使肥胖儿增加,盲目进补使“性早熟”,已成了儿童常见病。
富裕,不一定带来健康。营养专家们指出,会吃才能吃出健康。他们针对家庭配膳,提出六字忠告——多样、平衡、适量,同时指出——吃好一日三餐,就不必再吃补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家庭配膳的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于1997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体现了科学的营养观念,该指南共8条,是家长为儿童配膳的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天然食品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合理膳食的核心是“杂”食。
如果“家庭食物圈”过于狭小,品种单调,主食是“老三样”,副食是“当家菜”,就需要在“食物多样”上调整一下膳食结构。
“谷类为主”是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富裕了就过多地消费动物性食物,应该从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您以前认为孩子胃口小,光吃肉、菜就行,不吃主食没什么,可要改变一下观念啊。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是钙、铁等无机盐和粗纤维的主要食物来源。果肉好消化,含汁多,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薯类除了含有淀粉、粗纤维、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较多的“黏蛋白”。“黏蛋白”有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的作用,是预防动脉硬化的“良药”。
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牛奶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豆类中,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尤其丰富,享有“植物肉”、“绿色乳牛”的美誉。大豆还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磷脂,这些都是大脑神经细胞的组成成分。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量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品,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良好来源。餐桌上有荤、有素,就能补铁、补锌。
但是,吃动物性食物要“适量”。孩子的饭碗里如果光是鱼、虾、肉、蛋,见不着青(蔬菜)和白(主食),就不是一顿平衡的膳食。
肥肉和荤油属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往往引起肥胖。鸡、鱼、兔、牛肉等比猪肉含脂肪低,不妨多选用。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保持适宜体重,不仅对成年人重要,对儿童也同样重要。肥胖潜伏着种种近期和远期的危害。超重易致扁平足;胸壁脂肪过多,会使肺活量减少;超重加重了心脏负担;高血脂威胁着动脉的健康;体态臃肿,缺少灵气,还会使小胖墩儿产生“样样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约三分之二的儿童期肥胖症会延续为成年期肥胖症。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清淡,是指不要吃过多的动物性食物、油炸和烟熏的食物。
偶尔换换口味,吃顿洋快餐也无妨,不宜常吃。
“口味”是一种饮食习惯,喜淡、喜厚味,口重、口轻,是从小形成的“口味”。家长在给孩子配膳时,要注意培养有利于健康的口味。
7.“若饮酒要适量”
这条是针对大人说的,儿童、少年不应饮酒。
过年过节大人喝两蛊,常喜欢用筷子蘸点酒给宝宝尝尝。大人一乐之间,可就有损于孩子的胃和肝脏了。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家长在采购、烹调和储存食物的过程中,要注意清洁卫生,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寄生虫病、食物中毒、胃肠炎等都与饮食不卫生有关。
大孩子有点零钱,往往禁不住五颜六色小食品的诱惑,但买到的常是“三超”食品:细菌超标,色素添加剂超标,超过保质期。
引导孩子用好零钱,也是保护孩子的健康。
标签:蔬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