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林业局第一小学 164031
摘 要: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受到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影响,需要对其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优化创新,以此来培养学生养成语文素养,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充盈醇香的”语文味”的关键要点,希望对开展语文知识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充盈醇香 语文味 关键要点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感悟和词句段落的研究分析,让学生通过知识内容和词句段落来体会和感悟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人文内涵,从而更好地提高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结合让小学语文课堂充盈醇香的“语文味”,笔者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一、注重品词析句,散发“语文味”内涵
“语文味”是指通过对语文课文内容进行鉴赏和品味才能够体会到的语文内涵,在针对语文知识学习中,只有通过细细品味,才能够让课堂充满语文味。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课文是由丰富的文字组成的,其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内涵和思想情感,而通过语文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细细品味和分析,才能够确保学生从中领悟到文字语言的魅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感悟和理解文章中的优美段落和语句,认真进行体会和品味,从而更好地领悟和体会到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从而营造“语文味”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有效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自身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丰富的情感,可以有助于营造出一个更加活跃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艺术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到语文情感教学中。比如:针对《惊弓之鸟》的教学,教师应该首先研究和把握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然后对教学思路进行规范设计,以情引情,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开展情感教育和引导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启迪,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文中人物的性格和作者蕴含的感情,让学生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教学中强化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不断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意识,为实现“语文味”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语文阅读品读,体现语文味
针对语文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技巧,让学生自主展开知识学习和感悟。针对语文教学,教师应该要做好教学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学习,提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来让学生感悟和把握语文阅读的魅力,并让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让学生在文章朗读中理解和把握知识内容的内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过程中,要研究和把握文章中的关键段落和语句,并领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展示阅读和展开想象,以此来让学生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比如:在针对《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章中的角色扮演,教师扮演作者季羡林的角色,学生扮演的是苗苗的角色,然后展开对话。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和师生对话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学习魅力,更加体现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四、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锻炼实践,凸显语文味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进行仿句子和段落的仿写,也可以展开自我的想象对部分开放性结尾的文章进行补充想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加深对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还原语文内容所描述的场景,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语言的表达以及创新创作的能力。比如:针对槐花姿态的分析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思考槐花还有哪些姿态,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语言,提升孩子的表达。当然还可以让学生仿写文章中的诗词或者是部分段落,发挥自己的想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表达和思维创新意识。
另外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采取引导参与到语文学习实践的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借助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以及幽默点燃的方式来让学生感悟到更加具有文化气息和语文学习乐趣的课堂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语言的韵味。
总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而是要通过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从而营造“语文味”教学氛围,同时要注重语文阅读品读,体现语文味,还要引导学生注重品词析句,更好地体会和感悟出语文文章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于桂艳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春阳中心校 略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激趣”[N].科学导报,2019,01,22,(B02)。
[2]刘俊丽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需要“语文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3),39-40。
论文作者:邱子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中论文; 注重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