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的四维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四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事物之共性和个性的把握离不开一定的参照系,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只有在一定参照系中才能成立。毫无疑问,离开一定的参照系,就无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尤其难以把握其个性即“特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作一简单回顾就不难发现,其实它本身就是四维时空中对社会主义的理性审视并达于高度自觉的孕成物。(见图表一)
图表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为坐标原点,在它的四维坐标系中不仅有当代世界的静态空间图景而且有历时性的向度和图景。它的参照系既存在历史的横断面上,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因而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时,本文提醒注意历时性考察,尤其是自身的后顾参照系和他物的前瞻参照系。在这样一种思维空间中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特”。术其要者有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的预见和设想,即摒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态度,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选择独具特色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固有矛盾的激化以及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因素的作用,预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由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预测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在那里,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和商品经济的交换关系经过充分发展,所以,新制度的图景便是与社会化大工业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并继而过渡到按需分配;没有商品、货币和阶级差别;有计划分配社会劳动;国家逐渐消亡。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商品经济尚未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取得成功的,生产力具有多层次低水平的特征。因而,不具备实现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并发展产品经济的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化的大工业体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如果教条式地生搬硬套经典作家的一些设想,急于求成,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甚至于要取消商品货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给经济发展、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给以了高度重视,对“不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迫切性有了高度认识,并坚决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邓小平说:“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对生产力的高度关注,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特色,而当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设定为“发展生产力”的时候,事实上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抛弃社会主义问题的教条主义态度,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又在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分配形式上因时因地制宜。事实证明这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而是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见图表二)
图表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预见
显而易见,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于不顾客观实际机械套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片面注重社会形态内在要素的跃迁,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产方式内在因素量的积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别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模式,即改变过去照搬外国模式的做法,走自己的路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在经济发展(主要是工业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个成功对于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帝国主义包围以致战争日益临近的形势下,能否以非常手段尽快实现工业化,建立起手工业和军事工业基础,关乎苏维埃的生死存亡,而工业化又是与农业集体化相联系的。如果采取类似新经济政策的做法,通过轻工业品与农产品的交换以积累资金和增加农产品的商品率,将是十分缓慢的过程。所以,为了高速度的工业化,必须通过合作化的道路较快地实现农业集体化。与这些必要性的措施及其成功的同时发生的,是斯大林的一系列错误。
第一,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采取粗暴的做法,肃反扩大化(或叫大清洗),造成社会的、道义的、心理的严重后果。
第二,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采取十分机械的形式,粗暴地对待农民,后来又没及时加以调整,导致农业的衰败。不仅给农民造成重大牺牲,而且对农业发展造成了长远的严重后果。
第三,经济上僵化的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公有制,否定商品经济,排斥竞争,阻碍、窒息了地方、基层和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第四,政治上高度集权,体制僵化。专横武断,破坏民主法制,过分强调阶级斗争,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长期残酷的党内斗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被窒息,意见和情绪都很难表达。党的领导层严重脱离群众,不能形成健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第五,除体制外,还有个发展战略问题。例如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不恰当估计造成的过快过急的要求,单纯追求产值的粗放式经营,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失调,过分强调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而忽视和牺牲了农业、轻工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等。这些对苏联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六,思想理论上僵化、教条化;思想、学术和科学文化领域缺乏自由讨论、百家争鸣的空气。斯大林的思维方式有相当浓厚的形而上学,并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他在一个落后的国度里、非常的形势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尽管许多做法是当时特殊情况所要求的,许多做法经实践证明是有弊病的或不成功的,但他都视为神圣的不可改变的、普遍适用的公式,是用不着随条件变化改变的固定模式。
邓小平指出:“苏联的许多经验是好的,但是如果采取教条主义的方法去学习就坏了。”〔2〕“坦率地说, 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3〕
相对于受苏联影响而形成的旧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完成了转换。一是改变过去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热衷于搞政治运动的极“左”倾向,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努力发展生产力。二是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竞争,窒息地方、基层和广大人民积极性的状况,大胆改革、搞活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模式而言,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企业经营模式上由国有国营到承包经营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农业实行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并通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吸纳城乡剩余劳动力,繁荣市场、增加税收。三是在政治上致力于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克服官僚主义、个人主义、形式主义,密切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四是在思想理论上努力克服教条主义倾向,防止思想僵化以及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对待思想问题。形成民主自由的学术空气,反对思想意识领域里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总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克服了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闯出了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见图表三)
图表三 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特殊国际国内条件和环境,采取特定的方针、政策和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含纳的特殊方针、政策、战略,在国际共运史上没有先例,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独中国一家,在将来他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不能机械套用。
其一,确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1987年邓小平会见意大利朋友时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4〕因此,我们面对的情况, 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着眼于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5〕。
其二,对内改革、搞活经济;对外开放,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70年代末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们面临着特殊的国内国际条件和环境。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贫穷落后的面貌不能改观。要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科技面貌与发达国家的反差,世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使“对外开放”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仅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缓解国内建设和开发资金不足的困难。
再一方面,战后40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今,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进入了向多极发展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竞争虽然不能完全忽视军事的方面,但经济方面的对比,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样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我们要不失时机地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社会主义的说服力。
其三,根据中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利用有利的周边环境,采取灵活的政策。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南疆和北国,自然地理景观差异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力发展上属于不同水准。因此,正确的选择是在统一的制度模式的框架内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的政策,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在战略步骤上,正体现了这样一种思路。这方面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经济特区”,当然还包括沿海沿江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等等。
其四,宏伟目标的制订中立足中国的国情,现代化建设采取三步走的战略。
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是这样说的:“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 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千美元……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 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6〕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在制订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发展战略上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客观分析、冷静把握的态度,这也是记取了社会主义实践中几次盲目贪大求快、急躁冒进的错误的教训。
其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港台问题。
所谓“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10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说:“中国的主体10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7〕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 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态度。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含纳的方针、政策、战略,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根据中国面临的国内外条件和环境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见图表四)
图表四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条件、环境和特殊方针、政策和策略
(四)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第一,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过去的观念是过多地强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着眼于生产力,着眼于生产力的最终支配地位并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
第二,在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上,过去的观念是,只要不是公有制的一律视为对社会主义有害无益的,必须取缔的,甚至随便戴上剥削阶级的、资本主义的帽子。例如风行一时的“割资本主义尾巴”,就是取消城乡农贸市场,取消自留地,取消正当家庭副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作出了实事求是的估计。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9〕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总体经济模式上,过去的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以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或者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包括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容。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第四,在对现阶段主要矛盾、工作重点、根本任务的认识上,过去在极“左”路线干扰下,对我国现阶段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的特点作出了错误估计,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工作重点放在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上。现在认为,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阶级斗争还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阶级斗争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而当前工作的着重点是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以期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第五,在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对外关系政策的把握上。过去认为,我们的时代是战争和革命时代,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战争的危险不仅存在而且有一触即发之势。现在认为,尽管国际上存在着复杂的多极矛盾,竞争激烈,地区争端局部战争不断,但总体上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重要的在于经济上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要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同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友好的互惠的长期的合作和交流。
第六,在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手段上,改变过去那种片面强调“革命”精神,“大干苦干拼命干”、“出大力流大汗”,搞人海战术的做法。致力于发展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抓住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把握住对外开放的时机,走以科技促发展的道路。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充分认识和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性作用。表明科技在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量是前所未有的。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共十一届三全会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相比,已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在对过去模式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见图表五)
图表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七十年代末以前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区别
由以上分析可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的预见;有别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别国社会主义模式;非当今和以后他国社会主义实践所能机械套用;与七十年代末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有重要区别。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之所在。
注释:
〔1〕〔3〕〔4〕〔6〕〔7〕〔8〕〔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第63,261,252,226,103,373,372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68页。
〔5〕《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