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现象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性论文,旅游文化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现象
旅游是人类潜在的生活需要之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使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了保障,旅游也因此成了人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业在我国已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经济投资热点,地方政府争先恐后地着力于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少地方还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列入经济发展计划。旅游业的兴旺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日甚一日的激烈竞争,驱使旅游行业对有关旅游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再思考,以期形成更富远见的战略方针,制订更为合理的战术原则。
在此,判断旅游的根本属性殊为重要。人们在谈论旅游时,把旅游看作是经济性的文化消费;在谈论旅游业时,把旅游业看成是文化性的经济产业。总之,旅游的文化内涵是很突出的,这一点似乎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我看来,在诸多类型的旅游资源中,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异质文化和异地方言文化是最值得研究的。它具有自然风光所无法比拟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名胜和文化遗迹相比,它因具有文化的原生性而充满鲜活的质感和强烈的动感。它是今后旅游业最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开发取向。
以异质文化和异地方言文化为客体的旅游社会资源,指的是与当今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事务和活动,如民间宗教、民间节庆和各种民俗风情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栖息于某一特定地域的人们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本身。一般的历史名胜向普通旅游者所呈现的只是历史的时间维度;而社会资源首先呈现的是现实的空间维度,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又徐徐地向旅游者展示其历史脉络,融现实风貌与历史内容为一炉,成为一个充满弹性张力的实体。这类资源生存的前提是地域的文化差异和历史差异。中国广袤的土地、众多的民族决定了中国旅游社会资源的丰富性。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群(方言的不同为其明晰的界限)为回应各自面临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生存方式。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人群的生活生动地展现着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特色。风格各异的地方戏曲、民间歌舞、民族服饰和风俗习惯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千姿百态的民族生活简直就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生活在不同空间的民族和方言区因历史发展速度快慢不一而形成的差序格局,使我们真正领略到了哲人的睿思:逝去的历史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那么,对异质文化地域的造访、对异地方言文化区的叩问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女人类学家华德(Barbara Ward)对“意识范式”(conscious models)观念的阐发。她把处在一定空间场域内部的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所建构的范式称之为“直接范式”(immediate
model),这一范式在不同的方言区各各相异; 她把处在该空间场域之外的人对该空间场域文化所建构的范式称之为“内在观察范式”(internal oberserver' s model)。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意识范式”是在他们各自的社会化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的。有人曾形象地比喻,社会是一个盛水的容器,文化是水,而人就是水中的鱼。一个人的“意识范式”是文化塑造的结果。鱼宿命般地无法拒绝水对它的养护和限制。这个比喻最恰当不过地说明了人对自身范式形成的不可抗拒性。形形式式的“直接范式”的存在构成了各方言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内在观察范式”是各方言区文化互动的基础。每一个旅游者的意识结构中既存在着“直接范式”,又存在着“内在观察范式”。当一个旅游者置身于另一个文化区或方言区游览,其实质是该旅游者正在以“内在观察范式”感受、体验一种有别于自己母文化的文化。旅游体现了两种文化或亚文化的互动。
再让我们来看看,作为旅游主体的人在观赏异质文化和异地方言文化过程中究竟体现了哪些人性内容。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是唯一使自己的自我意识普遍概念化的动物。正是这一特征致使人类把自我与他人相揖分。终其一生,人们的自我都只能在自己的躯壳中作孤独的漫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人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产生自我意识的第一天起,就踏上了抗击孤独的漫漫之旅。这是人类最根本的生存境况之一,它为人们的生活定下了深为焦虑的背景色调,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可从这里得到完美的解释。人类的从众心理来自于孤独,植根于潜意识深处象影子一样挥之不去的归属需要,也源于人们那种透入骨髓般深刻的孤独。当一个旅游者涉足异地,接触另一种文化时,从猎奇中获得的鲜明的反差更加强烈地衬托出自己母文化的特征,其结果是加深对母文化的认同,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自我的归属需要。在这里,人们会格外透彻地体味到无处不在的辩证法:始终不离故土的土著因从未受到过思乡情结的缠绕,往往懵懵懂懂不知何处是家;漂泊异乡的游子反而更加牢固地拥有一个梦魂萦绕的家园。可以说,对任何一种奇风异俗的了解,都是对我们自身的探询,正象一位人类学家所言:“我们步向遥远的世界之端而遇到的却是内心的存在。”对陈列在我们面前的琳琅满目的民俗进行观察体悟,使自己的意识悉心地沉浸在延续不断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前晤古人,后接来者,这也正好契合抗击孤独的人性本能的需要。大街小巷中回荡的“我想有个家”的吟唱所透露的就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的焦渴期待。
目前,具有强烈的旅游欲望且具备承担旅游开支费用财力的大多还是城镇居民。对生活在被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包裹的大中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外出旅游更是大有成为生存必要措施的趋势。旅游该去何方?那些名闻遐迩的名胜古迹,游人摩肩接踵;本为佛门清净之地的名寺古刹终日人声鼎沸;那些以湖光山色驰名的自然风景区,“自然”早已迷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是人浪的喧嚣。所幸的是我们还拥有一个遍布“文化”的大地。今天,为调适在生存竞争中疲惫不堪、浮躁不安的心灵,避开日常生活中追名逐利的喧哗与骚动,到广大农村城乡中去,甚或深入到穷乡僻壤,从民俗民风所蕴涵的传统中汲取智慧,通过对异地的人情物理的体察来充实自己,无疑是行将兴起的旅游新风尚。
我国旅游业优势的开拓
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来临、世界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旅游业迅猛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公布的资料表明,1996年全球旅游收入(不包括机票)达4230亿美元,创利高出石油、汽车、钢铁工业等任何别的行业,全球旅游人次达5.93亿,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5亿,规模超过其他任何一个经济部门。 辉煌的业绩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旅游业不愧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显示出其“朝阳产业”的优势地位。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汇优势。旅游业是一项直接创汇的产业,与贸易创汇相比,具有三个明显的优势:首先是无形贸易。旅游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不需要消耗很多能源和物质产品;其次是现汇收入。旅游业实行旅游者“先购买,后旅游”的原则,资金可以立即投入周转使用;第三是换汇成本低。由于旅游业是就地“出口”风景名胜和服务产品,完全避开了关税,不受到一般贸易保护的限制,加上旅游者必须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消费,因此,旅游出口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运输费用、仓储费用、 保险费用等多项开支。 二是回笼货币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 从1985年到1992年,我国国内旅游的回笼货币约1300亿元人民币,1996年回笼货币达到1638亿元人民币,2000年回笼货币有望达到2500—2600亿元人民币,数额相当可观。这对加速建设资金的周转,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积累资金,防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安定民心,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提供就业机会的优势。旅游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化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高度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直接吸纳较多劳动力,同时还可以间接地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一独特优势是发展其他产业做不到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从业人员,就能为社会提供五个就业机会。目前,全球旅游业雇佣的人数,已居世界各行业之冠,为2.5亿人提供了劳动就业机会,从现在到2010 年之间,旅游业还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多创造1亿个工作职位。1995 年我国国际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11.58万人,间接地为社会提供550 多万个就业机会。可见,旅游业在扩大劳动就业机会、缓解“就业难”压力、消除失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四是关联优势。旅游业是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系统工程。根据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局的分析推算,该国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国民经济29个部门108个行业。 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必然会带动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大发展。以民航业比例,我国民航拥有飞机的架数从80年代初200多架发展到1995年底的852架,国际国内航线增加到797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国际旅游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旅游业之间的竞争呈现综合化、长期化、激烈化的趋势,如何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大战”中寻找本国旅游业的进一步拓展,赢得同行中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我认为,我国旅游业在竞争中应当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开拓:
一、要加强宣传意识。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焦点在于争夺客源,宣传招徕方面竞争首当其冲。因此,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意识,树立良好旅游形象十分必要。一些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旅游宣传和促销是“精心的、高质量的和有效的”。如有“旅游王国”之称的西班牙,其旅游业具有勃勃生机的重要原因就是非常重视加强对外宣传。该国在国外设有20多个办事处,遍及欧洲各大都市,对外散发印制精美的宣传品,并通过电视、电台、卫星和各种广告进行宣传促销,扩大本国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民间手工艺品的影响力,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我国旅游业应当借鉴西班牙旅游业的好经验,积极走出去,大力开展旅游宣传和对外促销活动,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国内的声望。一方面,宣传方式要多渠道。充分发挥驻外各种机构、国外旅行商社的业务联系及在国外举办的科技、文化、商贸等展览展销的作用,扩大宣传促销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宣传手段要多样化。采取向主要客源国派出常驻人员或团组进行重点宣传,借助电视、广播、电影、卫星和各种广告等集中宣传,利用国外有影响的报刊、画册,开辟专栏、专页定期宣传。
二、要增强服务意识。当今世界旅游业已呈现从观光型向度假型发展的趋势,在目前人们的旅游意识日益增长和逐渐成熟的情况下,人们已将旅游作为寻求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因此对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旅游业应顺应这一潮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把优质服务放在首位。无论是宾馆饭店业、旅游运输业,还是旅行社接待业、景点景区服务业等都应该坚持为旅游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的原则,拉开合理合法合情的服务档次,并相应提高服务水准,以适应国内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在旅游者面前,提供优质服务的旅游从业人员就代表旅游企业,其一言一行,就是企业形象。因此,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三、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我国旅游界,旅游业原来被认为是一项“无烟工业”,不象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然而,回顾旅游业的发展进程,旅游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已远远超出当初人们认为的范围,旅游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已引起旅游发展国家、地区和旅游界人士的关注。如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周围,十几家石灰厂产生的有毒烟雾使这一世界文化瑰宝遭受严重污染;有“世界自然遗产”称号的九寨沟近年来由于无规则、无限度地发展旅游经销,盲目兴建大量的商场、旅馆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以至于联合国官员在重新视察后对其发出了警告。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究其原因,首先是旅游部门只贪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任意性、过度性的开发;其次是旅游经营管理方式严重滞后,对旅游旺季、热点景区游客过分集中缺乏科学的、有效的调控措施和管理手段;再次是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景点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可见,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意识亟待增强。
四、要以旅游者的文化品位为出发点。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某些部门和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商业化倾向,旅游业的文化作用和社会职能被忽视和淡化,存在旅游经济与文化错位的现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貌似重视文化,实则更易将旅游文化引向歧途。这种形式主义的本末倒置的行为,极易误导旅游者对文化产生曲解。这一不正之风的盛行,归根结蒂源于有些旅游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并未把发展旅游业的出发点落实在旅游者身上,没有承担起旅游业应有的提高旅游者文化品位和素养的社会责任来。没有深厚文化根基的经济行为必定是短期行为。旅游者的文化品位得不到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平上,势必会影响旅游业的长足良性发展。我国迈向21世纪的历史任务向旅游业提出了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的双重要求。为使我国立足于21世纪的世界,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更需要有奋发向上文明进步的民族精神状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和社会功能,决定了其不仅肩负着为国家积累资金、舒缓就业压力的重任,还肩负着寓教于游,传播文化,开启民智,更新其观念,提高其文化素质的重任。对旅游业来说,厚重的文化意蕴不仅是今天的经济得以发达的有力后盾,更是未来经济永葆活力的温床。
只有协调理顺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重视提高旅游者的涵养,我国的旅游业才能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国际生态旅游新趋势
伴随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追求超常态的生活经历、更多关注自身的生活内容与生命质量,遂成为一种潮流,从而促使人类产生更高尚、更远大、更富刺激性的旅游动机。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开发经营商都不再把视野局限在一般的观光游览和赏心悦目的景区上,到人烟稀少的高山脚下探索江河源头,去冰天雪地的南极跋涉,在充满神秘色彩的高原丛林窥视野生动物,赴泰国北部和澳大利亚体验土著人的生活,到亚马逊河流域观赏热带雨林,潜入光怪陆离的海底观看绚丽多姿的海洋世界……成为当今世界旅游者的一种旅游时尚,生态旅游由此应运而生。
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根本,把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特色旅游。生态旅游资源都是按生态学目标和要求,实现环境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有较高观光和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区。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荷兰等发达国家把生态旅游作为旅游项目中一个支柱产品来加以开发。80年代后期起,生态旅游也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旅游热点。根据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资料,8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的20%以上来自生态旅游。90年代初,赴非洲的国际旅游者,绝大多数是生态游客。每年到哥斯达黎加的一百多万旅游者中近半数参加生态旅游,到泰国、澳大利亚的游客许多是为了圆一个当一回土著人的梦。我国的生态旅游也在不断升温,云南、海南两省相继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前不久中国邮电国际旅行社主办了藏北无人区徒步旅游,新疆中国旅行社主办了穿越罗布泊荒漠探险旅游。据统计,最近几年世界生态旅游每年以15%的增长率在迅速发展,年产值超过了2000亿美元。
生态旅游追求的是原汁原味,是保持原始自然风貌的景区和没有或较少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人类生活区。它与大都市及许多繁华、喧闹的旅游景点相比,具有自然生态景观完美,生态环境质量较高的优点。置身于这样洁静、纯真、优美的环境中,旅游者不仅获得了妙不可言的愉悦和无穷无尽的知识,而且人的意志和毅力也经受了锻炼,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这是其他旅游项目所不可比拟的,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推崇。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丰富的自然资源、古老淳朴的文化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本,投资相对少,产出却很丰厚。非洲、拉美的巴西、厄瓜多尔、智利、阿根廷、加勒比地区、南亚和东南亚、我国的一些边缘地区,都已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的热区。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对生态旅游资源要进行科学管理与指导,促使人们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化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同时,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从美学角度欣赏生态的需要。唯有此,生态旅游才能不仅给所在国和当地带来经济收益,而且将推动旅游活动层次的不断提高,否则它将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事实上,从加勒比海的伯利兹到印度洋的马尔代夫和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域、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大堡礁,由于游船年复一年在那些地方抛锚起锚,游客在脆弱珊瑚礁上踩踏,已对海底珊瑚礁景观造成破坏。狩猪旅游已是非洲获利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生态旅游。但一些非洲国家为迎合旅游者需要而开发的狩猎旅游使之走向反面。在乌干达、卢旺达,不时可看到旅游者追赶大猩猩的场面。在肯尼亚,更是出现了捕杀珍稀动物的违法事件。盲目地向遥远的、未被开拓的、更富刺激性的目的地的开发,已经使没有留下旅游者足迹的地区越来越少。
不加控制的生态旅游发展,使一些地方物价指数急剧上涨,如厄瓜多尔的戈拉帕哥斯岛的生活指数比其他各省高出4倍。 大批游客的到来,还给原来洁静、纯净的环境造成大量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的污染。据统计,每天每个游客排出的各种垃圾有4.81公斤,为平时的近10倍。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少数民族或土著人原始生活区,随大量西方游客的闯入,其生活习俗、服饰、用具、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保留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由此正从地球上一个个地逐渐消失。
上述状况已引起国际人士与不少国家的重视。国际旅游组织者联盟主席布拉肯布里明确指出,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美国运通公司和世界饭店协会从199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环境奖,专门表彰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突出贡献的度假村、饭店等单位。澳大利亚为此颁布了“国家生态旅游战略”,旅游主管部门制定了一套生态旅游行业标准,用以衡量生态旅游企业的人员素质、服务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导游必须经过专门的生态环保知识的培训,旅行社向游客颁发注意事项,如未经许可不准带走自然物品和怎样处理废弃垃圾等。我国首次发起组织的藏北无人区、罗布泊荒漠旅游也专门制定了《环保法则》。适度控制生态旅游发展已成为国际的共识,我们应有一定的殷鉴。
人造景观的困境与对策
在都市旅游兴起的过程中,人造景观这一特殊旅游资源正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人造景观亦可称为主题公园,是以一种或多种内涵丰富的文化主题作支撑的系列人造景点。换言之,每一座人造景观都应具备某种文化主题,这一主题或是民族性、地区性的经典,或是传统的人文积淀,亦或是世界性的高科技、信息型、知识型的荟萃与浓缩。
大规模的人造景观的出现,是本世纪全球旅游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后的产物。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最早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日本的豪斯登堡,以及荷兰的微缩景园等,都是人造景观的成功范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人造景观在我国从80年代起,经历了从无到有、数量快速增长的过程。尤其是深圳“锦绣中华”景区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修造人造景观的热潮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全国已经开始营运和正在建造的人造景观达1300余个。其中起步较早的深圳“三园”(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和后续兴建的无锡“三城”(唐城、欧洲城、三国城)已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深圳“三国”为例,奇巧的构思、优良的管理, 使其拥有良好的声誉, 至今营业收入已超过30亿人民币,接待游客数量高达3200万人;同时,在营造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展现异域文化风采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相比之下,更多的人造景观,其状况则令人担忧。一些投下巨资曾风光一时的人造景观,在短期内即陷入“车比人多”、入不敷出的冷落境地。有些景点不得不依靠大量裁减人员、大打价格战来维持生计;更有甚者,只得关门大吉。
大量人造景观昙花一现,风光不再,究其原因,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违反经济规律,重复建设。有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目前,我国人造景观中大观园10处,微缩中华景观30处,宋城90处,西游记景观竟多达100处。另外,某些区域布点过密。 从旅游规划的角度来讲,一般在4小时车程的范围内,不应有类似的人造景观项目出现。 但仅以上海郊区为例,目前已集中各类人造景观近30个,其前景令人担忧。二是人造景观的文化主题模糊。一些景区缺乏鲜明的文化脉络,只是一味地盲目仿古、简单微缩、低层次抄袭,从而沦为杂乱、粗糙的人造景观的堆砌。还有一些地区置当地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文化积淀于不顾,不注重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反差,在景点的规划、设计上,往往与当地环境雷同,从而不自觉地陷入“东施效颦”的泥潭。北京地区的仿古景区,宜昌地区的三峡微缩景区便是这种“班门弄斧”的典型例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加强对于人造景观的引导和管理已成为我国发展都市旅游的一项相当紧迫的重要工作。因为盲目发展人造景观,必然引起大量资金的占用和大片土地的浪费,这不仅会影响旅游业的正常发展,还将阻碍各地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引发诸多不良的连锁反应。
为此,笔者曾专门走访了一些旅游业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士,对我国人造景观的出路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人造景观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以下几条:首先,人造景观的规划要注重其地理分布的合理性。人造景观的选址,应避免近距离的项目重复,要选取客源市场广阔、外来客源充足、区域条件优越、交通可进入性好,同时经济前景光明、资金财力雄厚的地区。这样,人造景观就会因拥有广阔的市场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相当的优势。其次,人造景观的建设,应在主题定位的创造性上花大功夫。由于我国现有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因此各地人造景观的主题定位特别要强调因地制宜,与各地大背景相适应。具体而言:在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应强调利用人造景观弥补先天不足,这正是深圳“三园”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则应巧妙利用“文化反差”,设计出如北京“世界公园”那样的高品位景观。总之,人造景观要注意主题标志化、设计特色化、形象生动化,从而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许多成功的事例证明,在此基础上建设的人造景观,其生命力将是非常持久的,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另外,各人造景观在活动安排上应提高游客的参与性。旅游活动具有文化性和经济性的双重特点,两者相互依存。人造景观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游客对其文化主题的认同与否,而这种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则表现为游客的参与。为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人造景观的开发建设在制订其文化主题时,要注重雅俗共赏,既有较高的文化含量和品位,又有较强的游客参与性,这正是世界各地一些人造景观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旅游业具有文化性和经济性的双重特点,目前我国一些人造景观陷入困境的根源正在于主办单位对此特点的忽视。
博物馆与都市旅游业
现代博物馆既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也是公众游览休憩的重要场所。从旅游学的角度看,博物馆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主要的文化旅游设施。因此,世界上著名的国际中心城市在发展都市旅游业时,几乎无不依仗博物馆的建设,并以此闻名于世,吸引大量的游客。巴黎不仅是法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其都市旅游业以其丰富的历史古迹和五彩缤纷的博物馆取胜,每天吸引着海内外大量的游客。例如,著名的卢浮宫、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蓬皮杜文化中心、发现宫(现代科技博物馆)、法国历史博物馆、国立自然史博物馆、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国立科技技术博物馆和雨果纪念馆等。“游欧洲,不能不到巴黎;游巴黎,不能不到卢浮宫”已成为一句名言。目前,巴黎有近130个不同规模的博物馆, 博物馆已成为巴黎都市旅游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著名的国际中心城市也是如此。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巴黎有130家博物馆,伦敦有近140个,维也纳有120个,东京有110个,纽约有200个左右,柏林有110个,莫斯科有80多个,布宜诺斯艾利斯有近100个。 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成为这些国际中心城市都市风光和都市旅游业的一个主要方面。
国际中心城市之所以选择依托博物馆来发展其都市旅游业的模式并取得成功,那是因为博物馆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设施,它有着其它旅游设施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的重要窗口,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象征。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不同民族、不同城市的文化不尽相同或差异较大,博物馆所包含的内容正好集中反映了这种差异。博物馆展示的展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且其展品的高度集中性、典型性和丰富性最能满足各种游客求知、审美和休憩等各方面的兴趣。游览博物馆是现代人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博物馆是有教养人涉足的场所。
因此,全世界每天有数以亿计的游客涌向博物馆,把参观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旅游观光活动。世界上许多博物馆的兴建,也是出于吸引旅游者的需要。有些国际中心城市的旅游手册,“一日游”,几乎都是参观博物馆,“两日游”,仍然几乎全是参观博物馆。可见,博物馆作为都市旅游设施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所在。
反观我国,如上海,目前博物馆的数量不足20座,实际上有规模的正规博物馆只有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历史博物馆和上海自然博物馆。这与世界上国际中心城市相比真是相形见绌,与国际中心城市的地位以及发展都市型旅游业的战略构想极不相称。因此,要发展都市型旅游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
从都市旅游的角度来发展博物馆事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都市本身丰富的人文资源,另一方面要考虑到都市本身的特点。为此,应注意两个“结合”,即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旅游、博物馆和商贸的结合。前者,是指在建设博物馆时,既要展示过去的历史,但又不停留在对过去历史的回顾,而要进行升华和再创造,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赋予现代和未来的概念,给游客以展望和启迪。后者,是指不能把博物馆建设视为单纯的文化建设,还要将之视为都市旅游业和商贸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博物馆时要充分考虑博物馆的旅游观光功能和促进商贸的作用。将博物馆建到商贸和旅游地带去,要突出博物馆的展销功能和游览功能,让文博、旅游和商贸部门共同投资建设博物馆,使博物馆、旅游和商贸呼应发展,形成都市大旅游概念。
结合以上构想,上海可优先着手规划和建设一批新型的博物馆:如近代史博物馆、名人纪念馆、城市博物馆、科技博物馆、服饰博物馆、饮食博物馆、戏剧博物馆、影视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工艺美术馆等。
此外,还可以拟建新闻博物馆、万国建筑博物馆、租界博物馆、音乐博物馆、教育博物馆、体育博物馆、交通博物馆、造船博物馆等。随着上述博物馆的逐步建成和自成体系,必将大大推动具有都市型特色的旅游业的发展。
“海派文化”也是上海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其中人文旅游资源是指历史文化艺术的古迹和现代建设的新风貌。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与人们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事物和活动。社会旅游资源的特点在于它是动态的,给旅游者提供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
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是人文旅游资源占有优势的地方。从社会旅游资源来看,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的150 年间,形成了“海派文化”,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海派文化”的背景是长江水系的吴越文化。与移民城市相联系的是生活方式与文化需求的独特性,各式各样的人在上海这座人群密集城市的交往中,形成了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为一体的市民文化。这些由“上海人”所体现的“海派文化”的特征至今仍保留、发展着,形成上海独特的社会旅游资源。在旅游者参与“做一天上海人”的活动中,可以体验到海派文化独特的魅力。
当然,国内外旅游者对于在上海旅游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国内旅游者更多的被上海近现代大都市的风貌所吸引,而国外游客更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需要指出的是,仅仅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重点的保护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地段,才能完整地保留历史的全貌,这也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按历史顺序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名人故居等联系起来,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现代史诗。
“看百年历史到上海”,发展近现代历史旅游,上海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有旧上海金融的遗迹外滩金融街、有教堂、影剧院、饭店、旅馆、学校等反映各时期文化发展水平的建筑;还有工厂、车站、邮局、码头、商店等反映工商交通发展的遗址;不仅有反映外国人、官僚资本家、大商人、大买办生活的别墅、花园;也有反映各阶层生活的公寓、弄堂、石库门和棚户区。这些建筑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历史上租界划分的原故,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征。利用这些现存城市建筑发展旅游,毋须大兴土木,而且旅游者可以从中得到文化熏陶。既可以从建筑流派的丰富多采中将它们看作是“世界建筑博览会”,又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折射出其中的艰难和悲壮。
保存这些历史建筑,配合历史的传说和真人真事,可以编织出无数个故事,构造出丰富多采的旅游内容,旅游者来到这些历史建筑构成的环境中,扮演某个角色,如在南市区的老城厢坐“黄包车”,到城隍庙逛一逛,别有一番风味。
在开展“做一天上海市民”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有条件的社区、企业、乡镇等,进一步开展“做一天上海职工”,“上半天班”,“做一个上海农民”等旅游活动。人们称上海的大中型企业是老机器博物馆,上海江南造船厂可以找到1900年之前英国造的蒸汽锤;在杨树浦发电厂有美国通用公司1921年造的发电机组;上海面粉厂有英国西蒙公司制造的轧粉机;在上海绢纺厂把老机器排列起来,足够可以开一个万国“古董”机械博览会。把这些老机器集中起来,办个博物馆,进行现场老机器的生产表演或让旅游者参与操作,受到的教育和启迪以及影响之深刻是难以用语言概括的。发展农业旅游,也可吸引众多游客,若采取会员制的方式,让旅游者有机会追踪某种农作物的生长全过程,亲自参与包括播种、管理、收割在内的田间劳作,城里的人们一定会很乐意的,此外还有海派曲艺、海派游乐、海派餐饮、海派服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