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安全标准,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进行工程安全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建设的施工效果,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作用
1.1 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为提升自身竞争力,不仅要重视自身经济实力,更应提升自身信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与信誉地提升,才能不被不良事件或记录所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安全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地提升
偶然性、突发性等为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特点,其产生的影响作用也具有不可预见性,甚至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可最大限度地防止安全事故的生产,降低企业损失,并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地目的。
1.3安全管理有利于管理水平地提升
风险存在具有不确定性,因建筑工程本身特性,导致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后应选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在预测、分析与防控安全风险时,应实现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并有效提升各个部门的安全管理意识,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可靠保障。
1.4安全管理有利于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将对施工环节成本起到决定作用。为确保能够在工期内完成施工,降低企业损失,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事故的产生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产生停工整顿等状况,特别是在企业资金不足、实力薄弱等情况下,工程项目将无法顺利进行。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比较松懈
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与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密切相关,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识较为缺乏,施工单位过分注重施工的进步和工程成本,把工程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忽略了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往往压缩用于安全管理的资金,由此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也比较松懈,整体呈现出消极、不认真的态度,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埋下隐患。
2.2安全管理的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自成立以来,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法律法规一直比较少,各项制度的不够健全,导致一些法律法规还存在重复的现象。所以,随着行业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令一些不足和问题也随着时间不断的暴露了出来。更有一些企业习惯钻法律漏洞,这样直接导致了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打擦边球,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工程施工事故发生。
2.3安全管理部门缺少独立性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作为施工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施工单位管理的水平。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单位施工的管理部门大部分是通过政府和科研部门建立的,导致管理部门的独立性较差,进而影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能充分行使管理职权,致使施工单位整个安全管理部门出现问题,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在整体上来看远远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在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配置上没有达到现代管理理念的相关标准。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所以达不到建筑安全管理所需要的状态,对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部分农民工的素质不够高、流动性比较大,往往没有接受完完整的课程培训就进行实践操作,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问题。
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3.1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投入
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施工方和设计方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建筑工程过程中可能出现危险的工作环节进行探讨, 有变更环节应及时沟通改变计划。并且对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要进行完善,如土方开挖和部分设计爆破等规模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步骤,应当做好事前防护工作。施工方在建筑工地应建设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老化的防护设备应及时更换,从硬件设备上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3.2强化安全管理教育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体,对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施工的知识和了解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广泛采纳施工人员的意见; 其次还需要保证施工氛围和施工环境的安全,从而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实施;最后还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增强管理人员的施工经验。
3.3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
要从根本上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规范,国家及相关单位规章制度的确立迫在眉睫。国家应针对建筑方面的各种问题制定出成体系的法律法规,让各监管单位做到有法可依。各级人民政府也应重视起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测排查,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及时叫停。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管不仅仅局限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管, 施工单位本身也应承担起责任, 在施工过程中对工作人员、 材料质量、设计施工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认真核查,单位内部要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和负责人,一旦发生问题能真正实现责任到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宣传同样不容忽视,完善的制度规范加上大力的安全宣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生产责任制度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证各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生产责任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各企业岗位责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有效落实在建筑工程当中,也能够发挥良好作用。明确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能及时了解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条件。通过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健全,明确员工的不同职责,使各员工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协同作业,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5采取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即使做好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还会发生意外事故,所以,应该制定安全事故的紧密处理措施,准备救援物资和相关的药品、设备等,以防事故发生缺少应急机制。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安全防护工作是否到位,成为衡量建筑单位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能够较大程度构建和谐工地、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一次,应合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选取科学有效地管理措施,以此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佳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9,( 1) .
[2]付达新.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监控对策研究[D]. 湖南大学,2011.
[3]沈兆辉.关于房屋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思考[J].城市建筑,2012,( 9) .
论文作者:何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制度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