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勍煜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心卫生院 江苏 苏州 215212)
【摘要】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分析和探讨阿奇霉素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抽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取得了一定的缓解,但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占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阿奇霉素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缩短用药时间、缓解症状,而且预防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阿奇霉素;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62-02
每当季节交替变化的时候,我国内科门诊因呼吸道疾病就诊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其中以社区获得性肺炎占据绝大多数。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内科门急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以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憋气等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且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同时诱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并易反复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作为主要的致病菌,治疗上以抗感染为主[1]。阿奇霉素属于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各种致病菌和病原体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其抗菌活性更好、抗菌谱更更,在患者体内分布更广泛且半衰期更长。为了进步增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及短时间改善患者症状,我院采取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显著[2-3]。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抽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所有入组的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临床症状典型。其中对照组的49例患者中包括男患者25例,女患者24例;患者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5.5±6.8)岁;患病时间为2~24h,平均病程为(6.2±2.4)h。观察组患者的49例患者包括男患者26例,女患者23例;患者年龄19 ~50岁,平均年龄(26.5±6.5)岁;患病时间为4~23h,平均病程为(6.5±2.5)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上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具体为:注射用头孢美唑钠,0.5g每支,国药准字H20052403,福建省福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静脉滴注,一天两次,一次2g。而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具体方案为: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支 国药准字J20093637常州爱利欧药业有限公司)静脉滴注,一天一次,一次0.5g。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所有患者连续治疗1周。
1.3 评价方法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发热、胸闷喘憋、肺部罗音)缓解时间及治疗期间副反应的发生几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审核后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采用x2检验进行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记录计量资料,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分析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取得了一定的缓解,但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占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见表1)。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副反应对比分析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副反应的发生几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P>0.05)(见表2)。
3.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是由于感染了各种致病菌而诱发的肺部急性炎症,各年龄段患者均可发病且一年四季都可感染,而又以春冬两季发病率较高。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潜伏期通常为2周左右,病情一般进展缓慢,发病初期患者可表现为头疼、怕冷、疲乏、咽痛、食欲不振等,随后患者可出现发热,此时肺部干湿性啰音听诊往往表现不明显,少部分患者可闻及但短期内可消失[3]。临床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需要及时确诊并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由于用药过程中病情易反复不易治愈,因此很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出现。社区获得性肺炎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率最高,但是近几年统计数据现在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率正在明显上升。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主要是给予西医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仍有很大提高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并在早期缓解临床症状,我院在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占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阿奇霉素属于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其抗菌谱主要针对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摩拉卡他菌等,其对抗菌谱中细菌所致的各种支气管炎、感染、肺炎治疗的有效率可达到90%,而细菌的有效清除率也相当高。而且其对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衣原体感染导致的性传播性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显示,阿奇霉素的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大约为20%左右,以注射部位疼痛为主,在及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和稀释药物浓度后都能够有效缓解[5]。总之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阿奇霉素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荐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俊兰.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2):52-53.
[2] 吴庆红.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47-49.
[3] 袁金星,徐永欢.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3):120-122.
[4] 黄莺,陈弘群,黄运平.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9):1265-1266.
[5] 刘升厚.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194-195.
论文作者:吕勍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患者论文; 霉素论文; 性肺炎论文; 社区论文; 阿奇论文; 头孢论文; 症状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