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载体创新,增进社会认知认同——四川宜宾珙县创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一”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珙县论文,载体论文,认知论文,五个一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紧紧围绕“建设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的发展定位,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载体建设,积极探索实施“五个一”(一馆、一校、一园、一桥、一基地)工程,实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为主线,分别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主题,通过展览厅的形式集中展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宏伟成就、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国家法治建设的显著成效、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事例和革命先烈以及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等,使参观学习者灵魂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目前,“实践馆”已接待来自130余个单位部门的120余批次参观学习,培训党员干部4000余人次。 “一校”,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题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党员干部主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先后与浦东干部学院、四川省委党校、宜宾学院等建立了稳定的常态合作关系,吸纳了6所名校的10余名名师组建理论专家团队。2014年以来,主题教育学校已成功举办了9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培训班,培训科级干部和基层支部书记2000余人。 “一园”,即: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将“依法治县、建设法治珙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结合起来,以珙县双山公园为主体,通过注入大量的法治文化元素对其进行打造升级,建成了独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占地约5600平方米,以“法治珙县”为主题,主要由主体形象柱、主体形象墙、法治人物长廊和绿化区域法治石刻等文化艺术载体构成,形成了城市公共场所文化艺术景观,为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打造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桥”,即:有思想的桥。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对县城城区内十座公路桥或便民桥,进行文化打造,将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为桥梁注入晏子、荀子、墨子、庄子、孙子、管子、韩非子、孔子、孟子、老子等十大思想家的核心文化思想,赋予桥梁新的内涵和意义,全面塑造珙县文化形象,助推文化名县建设。同时,还编印了3万余册《有思想的桥》简明读本,免费向群众发放,全面解析“有思想的桥”的核心内涵,引导群众自觉遵循和深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基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示范基地。在全县竞争性地选择了兴太村、珙泉镇综合文化站、中安村和花树村为实践基地建设的试点村(社区),基地建设以立体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践馆、书报刊阅览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电子阅览室、道德讲堂、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村级广播室、宣传栏(屏)和室外活动场所等。2014年,示范基地共举办群众文化活动30余场次,开办道德讲堂24场次,接待群众1.2万人次,同时,珙泉镇综合文化站获得了全省唯一的“全国十大优秀文化站”称号。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