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焦虑抑郁和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覃惠岚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将其按照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7例。对照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0.15±0.41、36.34±1.35较对照组患者45.31±0.64、50.02±1.62降低,P<0.05;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数为92.31±2.56较对照组患者80.25±2.61提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度,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规则流血、月经不规律以及经量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1]。若不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贫血和休克,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促进疾病早日康复[2]。为了解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选取其中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住院部收治的9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在进行临床资料收集与整理中,患者年龄范围在25-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4±2.07岁,未婚患者22例,已婚患者72例,病程在3-14个月,平均病程为8.01±0.32月。将这9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比较这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年龄、病程和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上的统计学数据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常规内容进行护理,具体包括患者在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带领熟悉病区环境,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确保病区环境的清净、整洁,定期消毒,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病区相关制度的讲解,尽可能快的帮助患者减轻对陌生环境的排斥感。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① 心理护理干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多以青年女性为主,患者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尤其是未婚女性,容易表现出害羞、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由于治疗部位比较隐私,因此在进行护理中注意拉好围帘,关闭窗户,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讲解护理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治疗配合度,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多与患者交流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更好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状态,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使其主动说出自身的顾虑,正视疾病治疗,增加自身的健康意识。②饮食护理干预:由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失血量比较多,容易引起贫血和矿物质的缺乏[3],因此饮食上多进食富含铁、优质蛋白质以及维生素食物,例如动物肝脏、大豆、牛奶以及菠菜等,增强患者的营养需要,改善贫血状态,提高患者自身体质,促进健康恢复。③用药护理干预:临床用药中嘱患者必须按照医嘱定时定剂量服药,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注意观察患者在服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嘱患者若出现不适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护士加强临床巡视,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做好记录。④基础生活护理干预:嘱患者保持生活中保持卫生,勤更换内裤,注意保持阴部清洁。指导患者在睡前使用高锰酸钾冲洗外阴,在洗澡的时候嘱患者选择淋浴,确保足够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3 观察标准

由研究者自制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数表,最高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越满意。采用SAS、SDS自评量表表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中SAS评分表临界分值在4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情绪越深。SDS评分量表临界分值为6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情绪越深。

1.4 统计学处理办法

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PSS 22.0系统,计量资料为SAS、SDS评分量表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数,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如表1

3 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阶段。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压力过大、营养不良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失调,临床治疗中主要是止血,调节内分泌失调为主[4]。临床中对该疾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尽早恢复。人性化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心理特点,制定具有个性化的临床护理方案[5]。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了解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内心想法,倾听其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疑问,耐心回答患者问题,构建护患之间信任关系。饮食上则是补充患者营养,满足机体营养需求量。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告知其不按医嘱用药的危害性。在治疗期间,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协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研究中显示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数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改善,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能够体现护理个性化、针对性以及人文关怀,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有效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春英.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J].医药前沿,2014,21(23):314-314.

[2]胡霜玲.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0):164-165.

[3]焦放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4,25(14):400-400.

[4]申娇.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环节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意义[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9):47-48.

[5]谢永香.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1):227-227.

论文作者:覃惠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焦虑抑郁和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覃惠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