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四方式例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评价论文,式例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案例: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燕子妈妈笑了》一课,在识字方法的交流中,有个孩子说:“把‘借’的单人旁换成金字旁,就成了‘错’,错误的错。”我评价说:“你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这真是一个记字的好方法。”有的孩子说:“菜园是方的,所以‘园’这个字用大口框围起来。”我又马上评价说:“你也是个有心人,能联系生活实际记生字,小朋友们都佩服你。”这样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中也渗透了对学法的指导。
分析:“教师不一定样样先于学生,学生在许多方面可能已经超过了老师。”(蔡元培)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在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碍于脸面,吝惜赞扬之词,即使学生回答得完全正确,也只是用“说得还是不错的”“对”等稍作肯定。须知,学生与教师原有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对待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教师应该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
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案例: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老树的故事》一课,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朗读的成果时,我指导学生也像老师刚才那样评一评同学读书的情况。经过一番指导,学生不再用模糊性的语言“很好”、“不太好,声音有点低”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评价了,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具体、贴切起来,有的同学说:“王嘉琪同学,你读得不错,真像和老树在说悄悄话呀!穆献文,你就差一点,你和老树感情不够深,声音有点哑。”……慢慢的,我觉得学生由拿着放大镜给同学找缺点逐步地向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欣赏同学方面努力了。
分析: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学生的评价语言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而不要过于系统。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还应该注意的是,学生评价时不是面对着老师,而是应对着被评价的同学,用第二人称“你”而不用“他(她)”,因为学生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互动的主体,而不能把同学作为学习的第三者(旁观者)。
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案例: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老树的故事》一课,教师读课文前。我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孩子们稍假思索,大胆地说道:“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洪亮。”“老师读的时候注意和老树的感情要深。”……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有的地方不够洪亮,‘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是从哪儿来的?’我就没有听清楚。”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
分析: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
四、学生的自我评价
案例: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茄子和西红柿的异同,分工合作完成观察记录。在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得特别顺利,观察记录很快就完成了。我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我们小组,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还有的专门帮助查字典,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你看我们组的同学,现在都在欣赏我们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很高兴!可是其他小组的同学每次都自己顾自己,谁也不听谁的,这样根本就合作不好。”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我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分析: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进步、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王冉摘自《新课程新教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