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对结扎法与切开缝合法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小尿瘘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于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之间收治的小儿尿道下裂术后进行小尿瘘修复的患儿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患儿,给予对照组患儿采用切开缝合法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儿采用结扎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成功人数为32(91.42)例,多于对照组的27(77.14)例,实验组患儿尿瘘复发人数为3(8.57)例,少于对照组的8(22.85)例,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3.12±1.3)和(5.04±2.2),实验组患儿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1.42±0.37)和(2.16±0.79),组间对比P<0.05,差异明显。结论: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进行小尿瘘修复治疗的患儿来说,采用结扎法的治疗成功率更高、尿瘘复发率更低,并且结扎法能够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节约患儿的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结扎法;切开缝合法;小儿尿道下裂术;小尿瘘修复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之间收治的小儿尿道下裂术后进行小尿瘘修复的患儿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之间收治的小儿尿道下裂术后进行小尿瘘修复的患儿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尿瘘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患儿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抽签的方式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患儿,均为男性。实验组患儿出生时间在2个月到9个月之间,平均(4.4±1.2)个月;对照组患儿出生时间在2个月到10个月之间,平均(4.5±1.1)个月。全部研究对象各方面基本资料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分别给予切开缝合法和结扎法进行治疗,方法如下:
1.2.1术前准备
患儿进行手术1——2日前,给予0.05%碘伏加温水进行外阴清洗和消毒,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给予患儿全身麻醉,为患儿取平卧体位,使用尿道扩张条对远端尿道情况进行探查,于尿道口注入适量0.05%碘伏进行尿道消毒,之后给予患儿注水试验以确定患儿尿瘘位置及数量;经尿道口将硅胶导尿管作为支架管进行使用,使用0号丝线于患儿龟头处进行牵引。
1.2.2切开缝合法
沿患儿瘘口周围1.0mm处进行环形切开,将患儿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分离,将近尿道处的瘘口周围瘢痕采用眼科剪修建平整,将瘘口粘膜内翻缝合以关闭瘘口;是周围皮下组织进行游离,使用皮瓣对瘘口皮肤缺损处进行覆盖,覆盖完成后给予3——4针的缝合进行固定,将不平整的皮缘进行修剪之后缝合切口;对患儿手术部位使用纱布进行妥善包扎和固定,术后3日将纱布拆除更换为美皮贴。
1.2.3结扎法
沿患儿瘘口周围1.5mm处进行环形切开,根据瘘管方向将患儿周围组织进行分离,注意进行分离的过程中避免对患儿的尿道及瘘管造成损伤,将周围组织分离后,提起瘘管对其根部进行结扎,并将远端多于瘘管剪除,瘘管残端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将周围皮下筋膜进行分离,并于瘘管残端上进行交叉覆盖,之后进行固定和缝合,对患儿皮肤进行适当修剪,之后即可为患儿将其切口缝合。
1.3观察项目及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治疗成功率、复发率属于计数资料,应采用例(n)、率(%),通过卡方(X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住院相关情况属于计量资料,应通过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组间比较基于t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成功率、复发率对比
由表1可知,实验组患儿治疗成功人数为32(91.42)例,多于对照组的27(77.14)例,实验组患儿尿瘘复发人数为3(8.57)例,少于对照组的8(22.85)例,组间对比P<0.05,差异明显。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成功率、复发率对比 n(%)
3.讨论
在男性婴儿中,发生尿道下裂的几率约为0.3%,可见尿道下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男性婴儿生殖系统畸形[1]。对于尿道下裂,能够采用的治疗手段在300种以上,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治疗手段,尿瘘都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2],发生率在35%左右,并且难以进行避免[3]。一般来说,导致尿瘘发生的原因为患儿皮瓣允许障碍、手术切口开裂或是术后感染等[4],给予治疗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结扎法与切开缝合法是临床上治疗尿瘘常见的方法[5]。在为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治疗的成功率得到提高,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①在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患儿尿道、血管及瘘管的损伤,并能够于治疗结束后予以精确的缝合;②为患儿进行缝合时应采用内翻缝合的方式,避免尿液渗出导致感染或影响愈合[6]。
根据本次研究,实验组患儿治疗成功人数为32(91.42)例,多于对照组的27(77.14)例,实验组患儿尿瘘复发人数为3(8.57)例,少于对照组的8(22.85)例,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3.12±1.3)和(5.04±2.2),实验组患儿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1.42±0.37)和(2.16±0.79),组间对比P<0.05,差异明显。
综上我们认为,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进行小尿瘘修复治疗的患儿来说,采用结扎法的治疗成功率更高、尿瘘复发率更低,并且结扎法能够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节约患儿的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长园,汪洋,陈小华等.结扎法与切开缝合法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小尿瘘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3):455-457.
[2]孙玉梅.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并发尿瘘的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3,9(2):24-25.
[3]纪郁郁,唐矛.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成因及修复(附33例报告)[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1,38(8):537-540.
[4]刘云涛,张应权,何国庆等.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原因及修补体会[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2,1(2):106-108.
[5]刘官和.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瘘46例治疗体会[J].广西医学,2004,26(10):1454-1455.
[6]王屹,郑晓斌.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的治疗[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4):474-475.
论文作者:张勤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患儿论文; 尿道论文; 实验组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瘘管论文; 小儿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