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初探论文_刘玉

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初探论文_刘玉

摘要:提高语文教育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非常常见的做法就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这是现代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课文,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自觉、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素质,成为学习主体。在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环境以后,更加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预习习惯;习惯培养

前言: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学生形成学习基础、学习素质的关键阶段。语文教育在小学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语文教学中的课文理解和汉字学习能够有效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步骤。从现阶段语文教学条件来看,很多教师所用的方法都是师讲生听,学生被动的学习,学生学习十分茫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在课前进行预习,所以在课堂上也不知道教师在说什么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预习的价值和作用。

一、小学语文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方法

(一)合理布置预习任务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前预习都存在一定难度。当然这种难度主要是因为许多学生过去没有预习习惯[1]。所以在学生初次接触以后会感到十分茫然。此时教师需要予以学生适当的指点,帮助学生明白与了解预习的要求、预习的任务。比如教师可以布置有规律性和有系统性的预习任务[2]。也就是说告诉学生预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任务。比如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曹冲称象》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求学生完整的朗读课文,并将课文当中的段落记录下来,勾画不熟悉的生字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文章作者,用查阅作者背景的方式了解与学习文章。学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不理解、没有明白的字词句标记下来。这种任务难度不大但却对学生的预习和学习来说帮助意义突出。学生不单单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会渐渐地形成学习习惯、预习能力。随后学生的每一次文章阅读都会如同这一次任务一样习惯性标记生字词。布置任务的方式对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来说有很好的帮助效果。

(二)带着问题预习课文

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精神、质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面对课前预习的时候,不论是课文当中的课后习题,还是课文当中的词语内容。只要学生遇到了不理解的问题,教师都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3]。在问题中激发学生兴趣,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文章。在正式教学中拿出问题和其他同学、老师交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预习习惯。

(三)体现榜样作用培养预习习惯

很多学生表示预习没有意义,自己不喜欢预习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学生认为自己足够聪明,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能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这种做法和想法非常错误。课前预习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容应对学习要求、教师要求,充分、准确的吸收和学习教师所讲的课堂内容。教师在观察到这种现象以后,不妨让学生群体当中平时预习效果好的学生谈一谈在预习过程中得到的感触。当然教师甚至可以用评比方式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为预习效果好的学生颁发荣誉称号,表扬这些学生。在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学生产生了主动预习热情。

二、小学语文学生预习习惯培养意义

(一)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实际上并不具备发达的抽象思维,并且学习能力十分有限。但要强调的是小学阶段也是学生不断发展、不断学习的重要时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课前预习行为、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课前预习素质、习惯的培养活动,这对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学习都有很大帮助和现实意义。课前预习如同自主学习过程一样。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本身就充满了许多富有感性且扎实的文学知识、文学内容。小学课本当中的文章难度不大,学生能够很顺利的理解。在学生自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夯实学习素质、学习基础。

(二)营造活跃课堂气氛保障教学效率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的过程对知识建立了初步印象。相较于没有预习的一部分学生来说,这部分学生有了课堂发言、互动优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跟上教师教学脚步、教学节奏,并且学生能够在第二次(第一次是自学)学习知识、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和想法,这意味着学生能够投入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己的注意力被完全集中,学生愿意且能够主动投身到课堂学习。学生希望在课堂互动、课堂交流、课堂学习中获取教师的解答。在课前预习的支持下课堂气氛得到了保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结语:从本文的叙述可以看到,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意义十分突出,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同时也能够有效活跃学生思维、锻炼学生一是品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做法,有着改善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价值。可是从学生预习习惯形成的角度不难得知,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预习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预习不单单只是简单地翻阅书本,同时学生也要认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陈由香.小学高段语文预习习惯的养成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9(01):71-72.

[2]陈应.培养小学语文课前学生预习习惯的策略[J].学周刊,2018(05):57-58.

[3]张仁美.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J].才智,2017(22):36.

论文作者:刘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初探论文_刘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