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关键是克服西部的软投入制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论文,大开发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02)01-0053-04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大开发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有三类:一是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严酷,二是硬投入增长(可以用固定资产投资表示)缓慢,三是软投入(非物质形态的投入)质量较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软投入,最重要的有经济体制、政策、教育和科技、经济结构、观念、政府的作用等,其中体制、政策、观念和政府的作用等,属于非科技型投入。
软投入理论(李国璋,1995)认为,在初级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投入组合属于非科技型,即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体制、政策和劳动者积极性等非科技型投入。在初级阶段经济增长中,由于软投入的水平和质量较低,实际投入组合与最优投入组合之间客观上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对投入组合潜能的释放程度、对单位投入组合潜能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个夹角本质上是实际软投入与最优软投入(对应着最优投入组合)的夹角,夹角越小,表明实际软投入与最优软投入的偏离程度小,软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小;夹角越大,表明实际软投入与最优软投入的偏离程度大,软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软投入对经济增长总是起着制约作用。若软投入的质量不断提高,则软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不断减小。软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造成了硬投入和科技投入的损失,最终造成产出的损失。当硬投入和科技投入既定,软投入的质量越低,造成产出的损失越大;反之,造成产出的损失越小。现阶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归根结底是提高软投入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体制、政策、劳动者积极等非科技型软投入的质量。
综合以上情况有必要思考:西部大开发,关键的制约因素是什么,最大的难点在哪里,有没有风险?——我们认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关键的制约因素是西部软投入的制约。西部大开发的风险表现在:未来时期如果西部软投入质量在原有的较低水平上徘徊,西部大开发的既定目标将不能如期实现。实施西部大开发,最大的难点是提高西部软投入的质量,这也是西部大开发最大的潜力。
2 西部大开发中的软投入制约
作用于西部大开发的软投入,来自国际、国内(不含西部)和西部几个层面。本文主要讨论西部自身的软投入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制约作用。
2.1 过去20年西部软投入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注意到东部地区在过去20年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样板,为了揭示西部经济发展中软投入的制约作用,有必要对西部和东部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为此,我们选择西部的甘肃省和陕西省,与东部的广东省和浙江省作比较分析。这4个省在西部和东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1.1 劳动生产率
表1显示,1978年,西部两省的劳动生产率与东部两省很接近,其中甘肃省GDP及二产劳动生产率还高于东部两省。但是到1990年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已经很明显,到1998年按GDP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东部两省为西部两省的3倍左右。
我们用较大的工作量,测算了1978年(基年)至1998年20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20年间东部11省市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11%,而西部11省区(因重庆市时间序列偏短,未计入)为6.44%,西部比东部低2.7个百分点。东部增长速度最高的3个省,浙江为11.35%,广东为11.11%,江苏为11.01%;西部增长速度最高的3个省区恰好是3个自治区,新疆为8.82%,西藏为7.39%,内蒙为7.29%(《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
表1 全国及4省的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GDP
一产二产
1978
19981978
19981978
1998
全国 0.0903
1.1349
0.0359
0.4191
0.2513
2.3534
广东 0.0817
2.0929
0.0330
0.6465
0.2768
3.2857
浙江 0.0689
1.9091
0.0356
0.5694
0.1745
3.1717
陕西 0.0752
0.7727
0.0322
0.2687
0.2183
1.8922
甘肃 0.0933
0.5648
0.0253
0.2192
0.3827
1.2303
注:表中生产率等于GDP(或增加值)除以劳动者人数。
资料来源:《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11月。
2.1.2 产业结构
表2 4省GDP结构和劳动者结构及其变动度(%)
GDP 劳动力
省
时期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广东 1978
29.7
46.5
23.8
73.7
13.8
12.5
1998
12.6
50.4
37.0
41.0
32.0
27.0
变动度 -57.6
8.4
55.4
-44.0
131.9
116.0
浙江 1978
38.1
48.2
18.7
74.8
17.1
8.1
1998
12.7
54.3
33.0
42.4
32.6
25.0
变动度 -66.7
25.7
76.5 -43.3
90.6
208.6
陕西 1978
30.5
51.9
17.6
71.1
17.9
11.4
1998
20.5
41.1
38.4
59.0
16.8 24.2
变动度 -32.8 -20.8
118.2 -17.0
-6.1
120.0
甘肃 1978
20.4 60.3
19.3
75.1
14.7 10.2
1998
23.3
43.9
32.8
59.9
20.1
20.0
变动度
14.2 -27.2
69.9
-21.6
26.7
96.1
资料来源:同表1
表2显示,1978年西部两省与东部两省GDP结构和劳动者就业结构相近,甘肃省第二产业的比重高于东部两省。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东部两省的产业结构(GDP结构和劳动者结构)朝着高级化的方向演变,进展迅速,而西部两省进展缓慢。与东部相反,甘肃省农业仍处于上升阶段,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表现出欠发达地区的典型特征。
值得强调的是,农业劳动者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者结构调整,是一国或一个区域由欠发达阶段向较发达阶段过渡必须完成的一项战略转变。东、西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东部这一转变较迅速,而西部缓慢。以浙江省和甘肃省为列。1998年浙江省农村劳动者人数比1978年增长39%,农业劳动者比1978年减少16%,农业劳动者占农村劳动者的比重由1978年的89.2%下降为1998年的53.9%,即农村劳动者大约一半转移到非农产业。1998年甘肃省农村劳动者人数比1978年增长110%,农业劳动者比1978年增长58%,农业劳动者占农村劳动者的比重由1978年的98.1%下降为1998年的75.4%。可见,西部与东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
2.1.3 所有制结构
表3 全国及四省工业所有制结构比较(%)
注:A,B,C分别为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结构指的是各种所有制产值所占份额。
资料来源:同表1
所有制结构演变快慢是经济体制改革进展快慢的重要标志。由表3可以看出,1978年东部两省国有工业比重明显低于西部两省,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东部工业国有部分的比重迅速下降,民营工业发展极为迅速。这样,到1998年东部两省与西部两省工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形成很大的差距,东部明显优于西部。表3也显示了西部在所有制结构演变上与全国总体的明显差距。
2.1.4 开放度
用西部进出口额和吸引外资额这两个指标来描述。1999年西部12省市区进出口总额为149亿美元,与辽宁省(146亿美元)相近,仅为全国的4.1%;西部总体实际利用外资18.38亿美元,与北京(19.75)和天津(17.64)相近,仅为全国的4.6%。(《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数据)
2.1.5 贫困地区
西部总体上欠发达,而西部还存在较多的贫困地区,例如,甘肃的陇南地区、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592个国扶贫困县,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1999年西部人均GDP为4300元,为全国6534元的65.8%。而西部的贫困地区人均GDP仅为西部的30%左右,为全国的20%左右。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全国、西部总体和西部贫困地区客观上分为三个层面,三个层面的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
2.2 西部大开发的软投入制约
上面我们分析了过去20年中,西部软投入对西部经济发展制约的效果。实际上,这些软投入的制约作用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将继续发挥制约作用。我们把这些软投入要素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2.2.1 体制制约。当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作用的体制因素,是新旧体制并存,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传统的经济体制还没有被破除。调查表明,在西部的很多地区,特别是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新体制的作用较弱,旧体制的作用较强。在这些地区,资源的配置不是市场起主要作用,而是政府起主要作用。较之国有经济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这些地区的经济属于政府主导型,资源配置的水平较低,经济增长仍然属于粗放型增长。
2.2.2 政策制约。什么样的体制环境,容纳什么样的政策。当政策与体制是配套的和协调的,落后的政策能够维护旧的经济体制,对新体制的创立起阻碍作用。由于西部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中能够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政策,只能是与西部体制改革进展同步和协调的政策,一切表现为“超前”的政策,很自然的会受到拒绝和排斥。西部的省、地、县三级,越往下体制改革越滞后,这样的排斥作用就越大。例如,国家和西部的某些省制定的鼓励发展非公有经济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力度较大,但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好的政策被截留,实际起作用的是走样的政策。
2.2.3 教育和科技发展滞后的制约。西部的教育和科技与经济发展一样处于欠发达的水平。在西部的一些地区,经济、教育和科技三者相互制约,相互“拖后腿”的状况很明显。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的教育和科技提出十分强劲的需求,而西部教育与科技滞后的现状与需求很不适应。表现在:西部广大干部和普通劳动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经济增长中知识和技术的供给不足,技术进步的进程缓慢。
2.2.4 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的制约。西部地区总体上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西部国有经济至今在整个经济中占有很高的份额,而非国有和非公有经济发展缓慢。西部的产业结构高级水平较低,劳动者结构调整缓慢,整个经济靠传统产业支撑着。
2.2.5 观念转变滞后的制约。西部地区广大的干部和普通劳动者观念转变滞后,创新能力较弱。表现在: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适应性较好;在经济发展中对国家和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就业观念陈旧;越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观念转变越滞后。
2.2.6 政府转变职能滞后的制约。上述分析的软投入制约,最重要的是经济体制和政策的制约。改革靠政府部门去推动,政策靠政府部门制定和贯彻执行。因此,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的快慢,政策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作用。过去时期,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为西部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西部的一些省、自治区的政府部门,特别是县级政府部门,确实存在观念转变、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滞后的状况。这种状况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对于提高政策投入的质量,起到阻碍作用,从而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3 实施西部大开发,关键是克服软投入的制约
3.1 克服各类制约都归结为克服软投入制约
本文开头把制约西部大开发的因素概括为三类: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严酷,硬投入增长缓慢,软投入质量较低。能否克服前两类制约,归结为能否克服软投入制约。
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求用5到1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这两项目标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第一类制约。完成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投入巨额资金,国家只能提供其中一部分,如何筹资是很大的问题;二是体制与政策保障;三是生态建设与大农业(涉及林业、草业、畜牧业等)结构调整同步进行,等等。因此,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取决于能否克服西部软投入的制约。
关于第二类制约。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西部迫切需要国家增加投资,需要吸引国外和国内的厂商前来西部投资。但是,各方面能否增加投资,要看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政府行为是否满意,西部经济的开放度,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否适应,是否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投资空间,风险大小等等。很明显,如果西部的软投入质量不能明显提高,将吸引不到足够的投资,即使吸引到一部分投资,也不能取得很好的绩效。因此,未来西部能否获得满足需要的硬投入,归结为能否克服西部的软投入制约。
3.2 提高西部软投入质量的对策
上述我们分析了西部的软投入在六个重要方面的制约作用,未来提高西部软投入的质量,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并且力求尽快见到实效。为此,提出以下政策措施建议:
一是软投入要先行。西部大开发的工作千头万绪,不论进展到哪个阶段,都应该把提高软投入的质量摆在首位,这是西部大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
二是实行追赶战略。提高西部软投入的质量,应该以东部地区为追赶的目标,学习东部地区过去20年迅速提高软投入质量的经验,尽快缩小西部与东部软投入质量的差距,特别是在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策投入的质量和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差距,亟待缩小。
三是政府推动。我国的体制改革和政策投入,具有自上而下、由政府推动的特点。克服上述各项软投入的制约,提高西部软投入组合的质量,西部的各级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议中央政府在对西部大开发进行部署和调控时,把提高西部软投入的质量做为调控的重点之一。
四是提高西部非科技型软投入的质量。克服西部大开发中的软投入制约,提高西部软投入的质量,特别是提高西部非科技型软投入的质量,是一项很紧迫、很艰巨的任务。这是因为:在西部的一些省,软投入、特别是体制、政策和观念等非科技型软投入,对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制约已经上升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收稿日期:20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