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风格杂志与韩国文学翻译1_文学论文

伪满洲国《作风》杂志及朝鲜文学翻译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鲜论文,作风论文,杂志论文,伪满洲国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38(2015)01-0066-07 DOI:10.3969/j.issn.1674-2338.2015.01.010

       一、关于《作风》杂志

       在讨论《作风》杂志中朝鲜文学的翻译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作风》杂志。《作风》是由伪满中国作家金田兵编辑、以作风刊行会②同人为主力、于1940年在奉天(今沈阳)出版的文学杂志,只出版了一期就遭停刊。③我对《作风》的基本看法是,《作风》在伪满洲国语境中的独特意义,在于通过精心的作品编选工作,来传达带有民族主义意味的反抗精神。1940年,伪满洲国的政治高压日益增强,各类中文出版物在内容上都日趋谨慎,这本杂志却属异类。④不仅如此,当时的伪满中文文坛,不同派别的分歧不小,但这本杂志却不分派别地邀请满洲各地的作者参与翻译。⑤因此,重新发现和考察《作风》杂志,能为伪满中文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作风》杂志的创刊号,也是唯一的一期,是翻译专号。本文的文末附有杂志的目录和相关信息。据编者说,这样大规模的翻译作品的募集,在当时的伪满洲国还属首次。杂志的编辑动机,据金田兵在2003年回忆,是想模仿“关内”作家编译东欧弱小民族、国家的作品,但因为原文材料难找,只能尽力而为。[1](P.101)

       所谓“关内”的弱小民族、国家的作品翻译,可追溯到1908年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和1909年由鲁迅和周作人翻译的《域外小说集》。不过正式提出“弱小民族”这一概念的,是陈独秀1921年的论文《太平洋会议与太平洋弱小国家》。根据这篇论文,弱小民族主要指像印度、波兰这样的被殖民国家。随着概念的发展,人们开始用它来指代包括欧洲的强国之外的国家、亚洲诸国及其它地区的殖民国家,且上世纪30年代之前和之后,所指又略有不同。30年代之前,人们还会将日本、俄罗斯和意大利归入“弱小民族”,30年代之后则多将它们排除在外。弱小民族的概念在中国的兴起,和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几乎同步。在中国——进行弱小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其共同的出发点是对民族独立和主权的拥护,以及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批判。另一方面,从20年代直到30年代中期为止,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概念的质疑声却始终未断,鲁迅、茅盾等都担心它会流于狭隘,而成为为当局统治代辩的工具,这种批判也一度影响了弱小民族文学的翻译。直到1936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前夕,鲁迅逝世,同时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成为压倒性的社会思潮,此类争论才日趋平息。[2](PP.6-28)

       在30年代的争论声中出版的弱小民族文学翻译作品选,主要有以下几种:1934年5月出版的《文学》杂志“弱小民族专号”;⑥1936年4月由胡风选编出版的《山灵:朝鲜台湾短篇小说集》;[3]1936年5月出版的《弱小民族小说选》;⑦以及1937年出版的《弱国小说名著》,[4]四种均在上海出版。关于翻译和编选的目的,胡风在《山灵:朝鲜台湾短篇小说集》中明确表示,“几年以来,我们这民族一天一天走进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前面,现在且已到了彻底地实行‘保障东洋和平’的时期。在这样的时候我把‘外国’底故事读成了自己们底事情……”[3](P.II)可见,到了1936年,由于中国本身面临存亡危机,翻译弱小民族文学作品已经直接成为自身民族救亡的代言和借鉴。

       虽然无法确切知道金田兵和《作风》同人当年是受到哪些“内地”编选的弱小民族作品选的影响,甚至无法确认今天金田兵的回忆是否就是当年的真实动机,但据韩国学者金在湧考证,至少在1941年,也就是《作风》出版的次年,伪满中国人知识界已经普遍知晓胡风选编的《山灵:朝鲜台湾短篇小说集》。[5]也正如金田兵所说,最后出版的《作风》杂志,作品的出处的确没能控制在30年代所通行的“弱小民族国家”范围内,而是扩展到弱小民族以外的欧洲诸国(英、德、法等),以及美国、日本等国。不过我以为,《作风》的杂志编辑和作品筛选原则,与弱小民族文学的民族主义和反殖民精神一脉相承,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挑战了当时伪满洲国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

       《作风》的开篇诗中,有这样的段落:

       有一个新的生命在习俗里开始他底奋斗,

       像铁牢里雄狮的狂吼欲恢复他底自由;

       倘有人因他而奋起追求,

       倘有人因他而打破幽囚。

       他只感谢,他只感谢志友,

       他只感谢,因他得和志友来同把这革新的责任担负。

       在这段诗里,反抗与斗争的意味相当明显。与此相呼应,2003年金田兵在回忆《作风》的内容时,有如下的表述:“内容着重于反战、反掠夺及反映放逐、贫困生活的作品。当时是针对侵略战争,敌伪实施的‘国兵法’、‘抓劳工’、‘思想矫正法’以及‘出荷’、‘配给制度’等形势而翻译的。”[1](PP.101-102)由此可见,和内地的弱小民族翻译作品集一样,伪满洲国的《作风》,也在通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来曲折地、间接地回应和控诉处于伪满洲国殖民统治之下的中国人丧国丧权的政治和生活现状。

       这里需要特别谈一下放逐题材的作品,也就是在附表中被归类为“望乡”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以同情的口吻描写被放逐出祖国的漂泊者们的思乡之情。它们虽然并不直接对应伪满中国人的处境,也与弱小民族文学的概念有冲突之处,却能间接地传递伪满中国人思念祖国、渴望重新成为祖国一部分的情怀。⑧具体来说,在伪满的中国人,并非从祖国放逐到伪满洲国,而是在自己的家乡被殖民,所以难称“放逐”;而《作风》中许多被放逐者,比如白俄和墨西哥人,都是因为家乡的解放革命而被迫流亡的被革命对象,所以同情他们的流亡,事实上恰恰与“弱小民族”概念所内含的民族解放独立精神相左。但是,在一方面涌动着难以压抑的民族主义情怀;另一方面却不能直接批判殖民主义的伪满洲国,放逐成为传递中国人向往祖国之心的替代性题材。这种以他国人民的放逐题材替代本国民族主义书写的策略,不仅出现在翻译作品中,也出现在伪满中国作家的创作作品中。举例来说,《作风》同人作家石军在194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混血儿》,就曾因“通过亡命满洲的白俄人的痛苦和感慨来唤起满洲民众的祖国意识”而遭到检举。⑨

       总体来说,金田兵的总结与我最初阅读《作风》杂志的感受基本一致。从文末的附表中可以看出,被放逐者的反战和望乡之情,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贫困,的确是《作风》所选作品中最普遍和突出的主题。而作品间主题的对应性,又更加渲染了单篇作品的进步意义。一些本来可以有多种诠释的作品,因其中进步的主题能和其它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相呼应,而使阅读整本杂志的读者有可能将其作进步方向的解读。举例来说,《雪莱与现代》这篇文学评论,作者是日本学者横山有策,以1930年代中国的标准来看,并不能算弱小民族文学作品。但是评论全篇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倾向来解释雪莱作品的意义,不仅本身属于进步作品,而且在《作风》杂志中紧随雪莱的散文《圆形竞技场》之后,还可以影响到读者对雪莱散文的解读。雪莱的这篇作品,本来是一篇含义模糊而丰富的哲学性散文,在《雪莱与现代》的观照下,其自由解放的思想得以凸显。遗憾的是,《雪莱与现代》一文,因为思想倾向过于激进,在《作风》出版后不久就被伪满洲国当局勒令删除。[1](P.102)关于其它作品间主题的呼应,将在下文讨论朝鲜小说的翻译时详述。

       正如《作风》的编者所说,这样大规模的翻译作品的募集,在当时的伪满洲国还属首次。在那前后,从1939年到1941年,伪满洲国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翻译作品集,比如《世界著名小说选》[6]、《世界名小说选》(1-5)[7],《近代世界诗选》[8]等,但这几本都只是将已经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翻译作品编选在一起而已。与此不同,《作风》杂志是由编辑者先联络散落在东北各地的有翻译能力的作者,在他们同意投稿之后,由他们自选作品进行翻译。⑩因此,这本翻译集包括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并且大多从原文直接翻译,而非通过日译等中介译本转译。如前所述,《作风》的编辑有一些总的编选倾向,译者们选出的作品,也大多符合编选原则。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比如爵青翻译纪德的《放埒之书》,就明显是出于自己对纪德的喜好,对编辑的进步倾向似无过多考虑。换句话说,采用编者统筹、译者自选的方式,在伪满洲国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有组织的自主翻译,在当时的确前所未有,这种编辑方式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整本杂志的主题保持统一,凸显进步色彩,又尽可能给予译者选择和翻译的自由,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当然,译者自选的方式,也就必然会产生一些不能很好呼应统一主题的作品。

       二、《作风》中的朝鲜文学作品翻译

       《作风》中收录的朝鲜文学作品共有三篇,按顺序分别是王觉翻译的李光洙的《嘉实》,以及古辛翻译的李孝石的《猪》和金东仁的《赭色的山》。译者王觉为在伪满洲国参与国民党反满抗日活动的国民党地下党员,作品可能是通过收录在《嘉实:李光洙短篇集》中的日译转译成中文的。[9](P.146)译者古辛背景不详,其翻译的两篇作品均在1940年于日本出版的《朝鲜小说代表作集》[10]中出现,可以推测也是从该书中通过日文转译。

       这三篇朝鲜文学作品的选择,都和杂志的反战、放逐、贫困的编选主题相符。《嘉实》的故事发生在古代,讲一个新罗的农村青年在和邻家女子订婚之后,代女子的父亲服兵役。可是在战场上和高句丽士兵的对话,却让他发现两边的士兵都因受统治者所蒙骗而被卷入毫无意义的战争。后来,他被迫留在高句丽的一个村落中生活,但始终想要回到新罗的家。在故事的结尾,他终于踏上了归乡之途。《猪》则反映底层农民的贫困,讲述一位农民因为疏忽导致猪被火车撞死后的心痛。《赭色的山》将背景放在满洲,以一位在满洲旅行的朝鲜医生的视角,讲述在满朝鲜农民受到中国地主的迫害后,一个不事生产的朝鲜混混挺身而出去讨公道,结果被中国地主打死的故事。在死前,这位朝鲜混混望向祖国的方向,要求医生为他唱怀念祖国山水的爱国歌,歌声最后变成了全体村民的合唱。

       当然,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这三篇朝鲜小说,其文本本身也都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但本文想要强调的是,由于《作风》整本杂志有统一的编选原则,所以选集性质的杂志便具有了规约文本意义、引导读者以既定方式解读文本的作用。因此,上面谈到的故事梗概和解读,也只是在《作风》这一选集的空间内获得的阐释。下面,我将以具体作品、特别是《赭色的山》为例,对此观点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虽然前文已经说过,《作风》和弱小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是编者的后见之明,但这里仍可以探讨一下将朝鲜文学作为弱小民族文学翻译的可能性。在前文中介绍的上海出版的一系列弱小民族文学翻译作品集中,截至1934年为止,还没有朝鲜文学作品出现,但1936年胡风的《山灵:朝鲜台湾短篇小说集》中,正式将朝鲜文学作为与台湾相同的被殖民地文学介绍给上海的读者。此后出版的《弱小民族小说选》中收录了胡风书中张赫宙的小说《山灵》,《弱国小说名著》则收录了张赫宙的另一篇小说《姓权的那个家伙》。也就是说,到1930年代中期为止,当时的殖民地朝鲜已经普遍被中国内地认为是弱小民族,其作品也得到上海文学翻译界的关注。而将朝鲜小说作为被殖民地文学翻译到伪满洲国,则有更微妙的意义。当时,对上海的进步知识分子来说,殖民地朝鲜成为面临存亡危机的中国的警示,而朝鲜人民则是同在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阵线上的同志,这成为他们翻译朝鲜文学作品的出发点。但对于已经沦为殖民地的伪满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翻译讲述朝鲜移民贫困生活和思乡情怀的小说,直接成为高压统治下自身现实命运的曲折代言。不仅如此,在满朝鲜移民和其它那些因为国内解放革命而流亡的白俄等人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而被迫流亡,可以说是最符合“弱小民族”概念的表现对象。我以为,这些是《作风》翻译朝鲜作品的出发点,也客观上规约了在《作风》中对这些作品的解读方式。

       以《赭色的山》的翻译为例。这样一篇强调伪满中朝民族矛盾的作品却会被《作风》的译者选中翻译,引人深思。小说的满洲背景,曾引起伪满中国读者的关注。[5]此外,作品中的压迫者是中国地主,而非全体中国人,中国读者由此可以从阶级压迫而非民族矛盾的角度来解读。这些都可能曾是译者的考虑因素。不过我以为,译者选择此文翻译,最主要的动因当属故事的贫困和放逐主题,特别是后者。若说满洲背景,在此文的翻译底本,即日译《朝鲜小说代表作集》中,有三篇都和满洲有关。此文之外,还有金东里的《野蔷薇》和李泰俊的《农军》。(11)前者写一位朝鲜农民的妻子,在新婚丈夫赴满之后,在妈妈的帮助下辛苦地攒出旅费,即将赴满和丈夫团聚的故事;后者则取材伪满洲国里中国农民和朝鲜农民之间的纷争。在这三篇小说中,译者唯独选择了《赭色的山》,或因为作品不仅描写了朝鲜移民在伪满洲国受压迫的悲惨生活,更在文末大写他们思念祖国的望乡之情,这和《作风》中多篇作品的放逐主题相呼应:如《嘉实》中流落高句丽的新罗青年的思乡之情、英国小说《败北》中因战争而流落德国沦为妓女的俄罗斯姑娘的孤独、法国小说《大尉索古普的茶》中自俄流民和墨西哥移民在巴黎的偶遇和互相温暖、俄国小说《放逐》中一群流落西伯利亚的被放逐者们对故乡生活的回忆等等。(12)反观日译《朝鲜小说代表作集》中另两篇满洲题材的作品,则并未突出民族主义意识。

       在朝鲜,金东仁小说发表当初,并未有什么反响,但战后很长时间,该小说都被当作韩国民族主义文学的典范广为传播,还一度被收入小学课本。另一方面,已有韩国学者指出,金东仁的《赭色的山》的创作,客观上声援了日本帝国主义。小说最初发表于1932年,正是1931年7月的万宝山事件刚刚结束之时。万宝山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挑起的中朝农民冲突,冲突发生后,由日本操控的朝鲜媒体大肆夸张,编造鲜农死亡的新闻,在当时的朝鲜国内引发排华惨案。金东仁从未去过满洲,受新闻报道的影响,民族主义情绪勃发,写下了这篇和他的其它作品完全不同的爱国小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者企图通过夸大在满中朝农民的矛盾冲突,把自己打造成在满朝鲜农民的保护人,从而获得在该地区扩张势力的口实。而金东仁的《赭色的山》,正应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阴谋。[11](P.21)这或许也正是日译《朝鲜小说代表作集》中会翻译《赭色的山》以及其它满洲相关小说的原因之一。不过。正如上文所说,《赭色的山》能被翻译成中文,却是因为其中民族主义情绪有可能和伪满中国读者反满抗日的爱国情绪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如果说《赭色的山》的原作中隐含着日本殖民者和中国地主两种伪满洲国朝鲜农民的压迫者的话,那么在作品被翻译成日文和中文的过程中,因为收录的选集性质不同,被强调的压迫者也就不同,这导致了作品的社会效果和作用不同。就《作风》而言,通过文学翻译和选集编选,《赭色的山》中与日本帝国主义共谋的负面作用被削弱,爱国思乡的反帝国主义倾向得到了强调。

       但是,这样的解读,都只发生在《作风》杂志这一有限的、可控的文本和文化空间内。同样的作品,在出离这一空间时,就会有不同的解读。1941年,伪满洲国出版了王赫编选的《朝鲜短篇小说选》,[12]按目录依次收入了以下作品:金东仁《赭色的山》、张赫宙《李致三》、李孝石《猪》、李泰俊(13)《乌鸦》、张赫宙《山狗》、金史良《月女》、俞镇午《福男伊》、李光洙《嘉实》。这些作品都由伪满的中国译者翻译,已在当地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王赫再将他们结集出版而已,除了作品都是朝鲜小说这一共通点之外,没有特别的编选主题。从中可见,《作风》中的三篇朝鲜小说也收入其中,但三篇顺序并不相连。该书出版之后,文艺评论家陈因在1941年10月的《盛京时报》上以三期连载的形式将所收作品一一点评,其中对《赭色的山》尤其不能理解。他说:

       在这一册选译本,头一篇题名《赭色的山》,金东仁昨(引者按,应为作,古辛译),是颇富有民族情调的一篇。……但,对着这样的故事,越过了汹涌奔腾的鸭绿江,用了此岸的观点,是很容易遭受到对这样的作品,有着不满的批评。……只(引者按,应为至)少觉得愕然。如彼此二民族,在同一的命运之下,反看到了自残的作品不能觉得奇怪。[13]

       也就是说,评论者虽然看到了作品的民族主义倾向,但仍然把作品的中心思想理解为对民族矛盾的控诉,并由此感到不满和不解。他承认伪满洲国存在中朝民族矛盾,但仍然认为小说里的事情不会发生,而且作者“不能有更正确的世界观,只在淡薄的、狭隘的民族圈子里玩把戏”。[13]不仅如此,评论者很清楚自己的立场可能与小说作者不同,特别强调“用了此岸的观点”。换句话说,与其说这是一篇客观的文学评论,不如说作者是在抒发作为中国读者的不满。反观小说的译者为了给具有进步倾向的《作风》组稿,特地在日译《朝鲜小说代表作集》中、特别是三篇满洲题材的小说中挑选了这一篇,其出发点与陈因的读后感必然不同。前文已论述了小说的民族主义结尾与杂志主题和其它作品的呼应关系。这里,通过陈因的酷评,我们可从反面看到,不同的编选方式,有可能在根本上影响作品的解读。

       三、《赭色的山》和《富亿女》:伪满洲国朝鲜文学的位置和困境

       《富亿女》是伪满朝鲜作家安寿吉的短篇小说,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篇被翻译成中文的伪满朝鲜作家小说,中译发表在伪满中文杂志《新满洲》1941年第11期的“在满日满鲜俄各系作家展特辑”里,[14](PP.225-228)比《作风》的出版晚一年。安寿吉(1911-1977),伪满朝鲜文坛的领军人物,提倡朝鲜人应在满洲扎根生活并积极建设这处“北乡”。他不仅自己创作了大量书写朝鲜人满洲移民开垦史的文学作品,而且在伪满积极开展文学活动,创刊并主编了伪满朝鲜人作家同人杂志《北乡》,并积极与其它民族文人交流。《富亿女》的主人公是一个在朝鲜农村生活的贫苦女子“厨女”(在朝鲜语中与“富亿女”几乎同音),她嫁给有钱人家以后受尽虐待,被赶回娘家暂住。在娘家居住期间,她和邻家长工长松心生爱意。长松的亲戚在满洲务农,于是长松要厨女和他私奔到满洲,但遭到拒绝。另一方面,厨女的婆家发现她的私情,于是彻底将她扫地出门。回到娘家,邻家的小孩数落她,“想起长松了?现在哭啥,当初长松要和你私奔的时候,就该和他一起走啊”。(14)

       这篇小说被译成中文,是安寿吉本人在和《新满洲》的主编吴郎、编辑吴瑛(吴郎的妻子)沟通后自荐的。[14](PP.75-85)纵观安寿吉本人的创作和伪满朝鲜作家的创作,主流都是讲述朝鲜人民开垦满洲的移民开垦文学。然而作家却选择这样一篇非主流的、只和满洲有想象性联系的短篇《富亿女》介绍给中国读者,其背后有诸多考虑因素。当时,伪满的朝鲜文人都非常期待自身的朝鲜语作品能被翻译成日文或中文,能在伪满文坛有更大的影响力,却屡屡受到忽视和冷遇。而《新满洲》的在满各系文学专辑企划,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15](PP.195-211)安寿吉本人也对《新满洲》的编辑吴瑛说过,“我们的处境相同,可以在文学活动中相互协助”。[14](PP.76-77)由此可见,安寿吉非常重视本人作品的中译,以及他与伪满中国作家的联系。在此背景下,他无法自荐移民开垦类作品,因为他“时刻警戒着满系(包括汉族)将朝鲜系看成是侵略者、日本系的走狗。他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担忧他们将朝鲜人的开垦移民史,理解为与日本人的侵略具有相同性质的行为”。[16](P.187)与之相反,安寿吉可能会认为,只有像《富亿女》这样,在满洲之外将满洲想象成一片可以自由恋爱的新天地的文学作品,才能既和满洲有关,又能为伪满的中国读者所接受。

       将金东仁《赭色的山》的中译与安寿吉《富亿女》的中译对比,可以看出伪满朝鲜文学的困境。《赭色的山》的故事发生在满洲,却从根本上否定伪满洲国和伪满洲国中国人(中国地主)对朝鲜人而言的任何积极意义,可恰恰是这样一篇作品被具有反满抗日进步倾向的中文杂志《作风》选中,介绍给中国的读者。而安寿吉精心挑选的向中国读者示好的小说《富亿女》,却是一个发生在满洲之外的、将满洲理想化的故事,小说被译成中文之后,在读者中又并没有什么反响。(15)这种种的转折性的悖论,向我们提示着伪满洲国朝鲜文学或伪满洲国题材的朝鲜文学与伪满洲国中国读者之间的一种否定性的相关性:也就是说,真正可能引起伪满中国读者共鸣的《赭色的山》,它只能是带有民族主义倾向的、肯定自己的祖国而否定伪满洲国的文学,又因为伪满洲国中朝民族矛盾普遍存在,否定伪满洲国的作品很容易对伪满洲国的中国人采取否定态度。与此相对,伪满作家安寿吉想要通过自身作品的翻译和中国读者建立友好的联系,可最终却只能推出一篇“满洲不在”的作品,更谈不上和中国读者共鸣。民族主义所同时具有的连带性和排他性,使得在同一片土地上同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的朝鲜作家和中国读者之间,只能建立起一种连带和排斥共生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暴露了日本人宣传的“民族协和”的虚妄,也使得中国读者对伪满洲国朝鲜文学或伪满洲国题材的朝鲜文学的接受变得困难重重。陈因出于中国人立场对《赭色的山》的酷评就是一例。事实上,在伪满时期,中国、朝鲜和日本的作家都曾就中国和朝鲜文学之间交流的缺乏、了解的贫弱而展开讨论,[15]但终未能打破这种局面。这其中,本文所提出的伪满朝鲜作家与中国读者间的“否定性的相关性”,或许正是原因之一。

      

       注释:

       ①《作风》杂志最初在日本学者大村益夫处看到部分复印本,后经多方努力找到全本。感谢大村益夫老师和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生华锐在查找杂志过程中给予笔者的无私帮助。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刘晓丽、冈田英树、金在滂、大久保明男、李海英等老师的诸多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②作风刊行会成立于1939年底,由原大连“响涛文艺研究社”和“开拓文艺研究社”部分成员组成。详细介绍见刘晓丽《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9-101页。

       ③“作风”同人在《作风》杂志之外,还计划出版单行本丛书“作风文艺丛书”和不同文学体裁的专辑“作风连辑”,但这两种出版计划也都只出版了一二册就被禁。见刘晓丽《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第101页,以及《作风》杂志末的出版广告页。

       ④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本提出“东亚新秩序”的概念,要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联盟,1940年进一步提出明确的“大东亚共荣圈”构想,这些因素使得日本对伪满洲国文学活动的审查和控制日益增强。带有反满抗日色彩的作品,不仅越来越难发表,而且发表者所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随着萧军、萧红等进步作家在1930年代中期离开东北,伪满洲国各类反日色彩鲜明的文学阵地都日渐衰弱。到了1940年,已经看不到持续且一致标明反抗的文学杂志或报纸副刊了。《作风》就诞生于这样的环境。不过,它只出了一期就被停刊,而且随着1941年3月《艺文指导纲要》的发表和随后日方对异见作家的大肆抓捕,无法与日本当局认同的中国作家或是受刑,或是逃离,带有明确反抗意识的中文文学在伪满洲国彻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关于伪满洲国文学政策的变迁及对中文文学的影响,参见李文卿《共荣的想象:帝国日本与大东亚文学圈(1937-1945)》,台湾板桥:稻乡出版社,2010年,第319-411页。关于1941年以后伪满洲国中国作家及《作风》同人的处境,见李慧娟《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料》,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5-136页。

       ⑤当时在伪满洲国的中文文坛,主要分为“文选”和“艺文志”两派,而《作风》同时邀请了两边的作者翻译。详情见刘晓丽《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第99-100页。

       ⑥《文学》,上海:生活书店。1933年创刊,1934年5月号(第二卷第五期)是弱小民族文学专号。

       ⑦世界知识社编《弱小民族小说选》,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5月。此选集的出版虽然迟于《山灵》,但胡风自述是在看到此选集的原型,即《世界知识》杂志从1935年起刊登的弱小民族小说翻译系列之后,才想到编选《山灵:朝鲜台湾短篇小说集》的。参见《序》,载《山灵:朝鲜台湾短篇小说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第1页。

       ⑧当时很多从殖民地东北出逃的作家,如萧军、萧红、罗烽等人,都在作品中表达过终于回到祖国的激动之情,可见东北殖民统治下中国知识分子对内地作为祖国的认同和向往之情。其中,萧军的短篇小说《樱花》最好地反映了这种心情及其挫败。关于东北人的祖国认同问题,则当另撰文详述。

       ⑨见冈田英树《続:文学にみる満洲国の位相》(《续:从文学看伪满洲国》),东京:研文出版,2013年,第429-430页。在1942年,有三位伪满洲国中国作家被捕,日警要求他们撰文检举分析带有反满抗日和民族主义倾向的伪满洲国中文文学作品。在他们以日文写的检举文中,包括了对石军短篇小说《混血儿》中民族主义倾向的指摘。

       ⑩见《作风》杂志的《编后记》和《校后记》,第358-359页。

       (11)收入该选集的作品如下:《少年行》(金南天)、《苗木》(李箕永)、《豚》(李孝石)、《沧浪亭记》(俞镇午)、《童话》(蔡万植)、《崔老人传抄录》(朴泰远)、《军鸡》(安怀南)、《野ば岛》(金东里)、《逆说》(崔明翊)、《赭い山》(金东仁)、《見知らぬ女人》(李光洙)、《つばさ》(李箱)、《农军》(李泰俊)。

       (12)小说的作者和译者见本文附表。

       (13)书中误作“李俊泰”。

       (14)原中译为“你想长松呀?他叫你跟他跑,你不干,还哭呢。”因为和韩文原文有出入,所以在本文重译。原文如下:

见《20

》(《二十世纪中国朝鲜族文学史料全集》,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卷,102页)。

       (15)目前还没发现伪满洲国时期有对安寿吉《富亿女》的中文讨论或评价。

       (16)表中标明“望乡”的,均指被放逐他乡者对故国和故乡的思念。

       (17)目录中误作“纪克赛尔”。

       (18)目录中为牧之,作品中译者署名为李牧之。

       (19)目录误作“金秉仁”。

       (20)目录误作“放捋之书”。

       (21)指奥地利。

       (22)这是译者注明的作者原文,但笔者未查到此作家。

       (23)目录中为王杨,作品中译者署名为王拓。

标签:;  ;  ;  ;  ;  

伪满洲国风格杂志与韩国文学翻译1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