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论文_朱洁梅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对于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开展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施行分析。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患者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患者全部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通过随机法对所选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分组,其中50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针对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其提供手术室护理路径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室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良性肿瘤,处于女性生殖器官中,主要是因为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引发,子宫肌瘤患者患病之后,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疾病较为多见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最近几年以来,由于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常规护理措施获得了改良,医院对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开展手术室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康复速度[1]。本文选取子宫肌瘤患者资料100例施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子宫肌瘤患者资料100例施行分析(2018.1-2019.1),所选100例患者全部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通过随机法对所选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分组,其中50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中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36.13±6.49岁,病灶直径最短4.7cm,最长6.8cm,平均5.85±0.85cm,其中属于扩韧带肌瘤患者5例,属于多发性肌瘤患者10例,属于浆膜下肌瘤患者10例,属于肌壁间肌瘤患者25例;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中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37.06±6.74岁,病灶直径最短4.8cm,最长7.1cm,平均6.17±0.88cm,其中属于扩韧带肌瘤患者6例,属于多发性肌瘤患者9例,属于浆膜下肌瘤患者11例,属于肌壁间肌瘤患者24例。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手术之前为患者提供术前宣传教育,完善各项准备工作,手术期间给予患者常规麻醉护理,严格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改变,手术之后对患者体征改变情况给予观察,同时为其提供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给予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路径:组建护理路径小组,手术之前为患者介绍手术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掌握手术过程,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对其心理情况给予评估,仔细查看患者病历,对患者身体素质加以评估,如果患者的身体情况比较差,免疫能力低下,需要积极指导患者接受适当运动,同时为患者提供饮食护理以及生活方式指导;手术期间严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给予评估,开展干预措施,和患者接触的液体需要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保暖措施,控制患者体温在36摄氏度左右,手术结束,需要将患者送往复苏室进行生命体征观察,与此同时为患者提供鼻导管吸氧,当患者清醒之后将其送往病房;手术之后严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手术之后饮食原则进行指导,积极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对患者腹部切口情况给予评估,如果出现切口渗液以及血肿现象,需要马上联系主治医生进行处理,对患者手术之后3天病情改变情况给予观察[2]。

1.3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其中并发症包含皮下气肿、肌肉酸痛以及胃肠道反应。

1.4统计学计算

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算同时处理本文所得相关数据,其中t值代表检验计量所得资料,卡方值表示检验计数所得资料,两组之间的差异采取P值进行计算,将P值看作判断指标,倘若所得P值小于0.05,表示各项临床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倘若所得P值超出0.05,代表各组之间比较不具备显著差异。

2结果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3讨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最近几年以来治疗子宫肌瘤疾病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此种手术方式能够保留患者子宫结构,维持子宫功能,对于患者生殖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小,治疗安全性比较高,获得了大量患者的认可,但是手术时间、负性情绪以及免疫力低等因素,能够导致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导致预后效果不佳[3]。根据本文的研究可见,50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表明,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差异明显。手术室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开展手术知识宣传教育以及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对于手术存在的焦虑情绪加以缓解,手术期间以及手术之后严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同样可以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缓解手术应激存在积极的作用[4]。文献资料显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负性情绪获得缓解,不但可以降低应激反应,还可以减少应激反应引发的刺激性损伤,促进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出现[5]。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开展手术室护理路径效果理想,能够减少手术所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蕾,任岩春,赵永峰,等.冠心病患者冠脉syntax 评分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s2):145-146.

[2]张玲玲,高永平,魏素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12):1903-1905.

[3]晏慧琳,卢小楠.手术室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7):158-160.

[4]赵 玲,霍福利.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0):1708-1711.

[5]黄祝疆,曾 静,贾 杰,等.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宫腔镜检查术患者主观感受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563-2565.

论文作者:朱洁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论文_朱洁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