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中小学英语教育及其特点分析_英语论文

芬兰中小学英语教育及特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芬兰论文,中小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芬兰中小学生外语学习概述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国土面积近3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528万,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芬兰曾受瑞典统治,因此,尽管瑞典人只占全国总人口5.5%,但芬兰语和瑞典语同为芬兰官方语言,全国设芬兰语和瑞典语学校。英语是芬兰基础教育阶段首选外语。芬兰的教育事业非常发达,崇尚教育是全体芬兰人最早共享的理念之一,优先发展教育,重点投资教育是芬兰政府一贯奉行的基本国策之一。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芬兰就为全国7~16岁未成年人提供9年制义务教育。1980年起,在全国实行学费、书费、医药费全免的9年制义务教育。芬兰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分核心课程(the core courses)和选修课程(the elective courses)。核心课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the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规定,包括母语(芬兰语、瑞典语)与文学、外语(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公民学、环境科学、宗教或伦理学、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健康教育等19门课程,地方政府和学校则决定选修课程及其数量、类型、教学形式、开设时间等。1996年,欧盟提出“在校学生必须学习两门欧洲国家语言”后,欧盟成员国90%的中小学生首选英语,英语在欧洲中小学外语课程中的“霸主”地位,至今无任何其他欧洲语种能够与之抗衡。

芬兰等北欧国家向来注重外语教学,对英语更是情有独钟。早在19世纪末,芬兰中学就非常强调外语学习,学生学习外语时间最多可占总学时的50%。20世纪70年代,芬兰政府规定在综合中学设置两门必修外语课(自己母语之外的另一官方语言和一门外语)。1994年,芬兰政府颁布了《芬兰基础教育法》(the Basic Education Act),明确规定了小学1~6年级、中学7~9年级两个年龄段学生学习外语的学时。一般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芬兰学生除母语外还要学习两门外语(其中包括一门官方语言),高中阶段学生除了两门必修的语言课外,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可供选修的第三门外语课。其中,50%的口中生学习了第三门外语,16%的高中生甚至学了第四门外语。尽管在理论上芬兰学生可以学习任何一门外语,但是至今为止,英语仍然是芬兰中小学生的最爱。芬兰政府官方网站OSF(Official Statistics of Finland)2010年5月发布的全国中小学生外语课程选择报告表明,68%的小学生、99%的中学生2009年把英语作为必修或首选外语课程。上个世纪90年代前,芬兰中小学开设的外语课程种类相当丰富。据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官员Anna-Kaisa Mustaparta介绍,自1990年以来,芬兰学校提供的外语课程种类明显下降,中小学外语教学不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而今,除了英语、芬兰语和瑞典语外,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几乎不再开设其他语种的外语课程。

二、英语教学目标及中小学英语教学状况

(一)英语教学目标

1994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芬兰基础教育法》拟订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和流利表达。英语词汇、句型和语法的掌握均以能得体交流、流利表达为基本要求。该课程目标明确了9年级学生应具备的英语语音能力:

●能够听懂正常语速的日常英语;

●能够以自然、流畅和正确的语音、语调参加一般话题的英语讨论;

●能够理解就一般话题写成的简单英语文章;

●理解基本的词法、句法结构和基础语法知识;

●借助外力帮助能够书写简短的英语描述文和记叙文;

●知道与英语为母语的人打交道的方式,并了解他们的文化;

●了解目标语国家的基本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情况。

1998年,芬兰政府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框架》(the Framework Curriculum)从听、说、读、写及文化意识培养等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化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育目标,提出8年级学生应具备以下英语能力:

英语听说:

●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如商店、银行、售票处、邮局或餐馆,能听懂他人的要求或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与英美人就自己熟悉的话题交谈时,在请求对方复述或用身体语言辅助表达后能够理解对方的谈话;

●能够理解新闻媒体播放的、自己熟悉的话题的英语文章的大意。

英语文法:

●能够辨析基本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知晓常用词汇的基本用法;

●了解隐含在篇章中的语法知识和结构。

英语阅读:

●能理解用简明英语就一般题材写的文章;

●通过略读,能够理解报刊杂志登载的、自己熟悉的简短文章的大意,能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借助帮助,能理解自己不熟悉话题的文章;

●能理解日常英语的各种表达形式,能看懂日程安排、火车及飞机时刻表、菜谱及不同种类的英语广告等;

●能理解日常英语如信件、明信片及电子邮件中的个人情感、愿望的表达及对客观事件的描述。

英语写作:

●能够完成日常英语应用文写作,如填个人履历表、旅馆住宿登记、发传真、写电话留言、写明信片、发电子邮件等;

●即使有一些错误,能够就日常话题和个人生活,写简短、连贯的英语记叙文和短小的、可理解的英文故事。

跨文化意识:

●能从广义上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能用较为得体的语言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简短交流;

●了解目标语国家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信仰、习俗、习惯,交际中能够较好较快地适应对方。

从上述英语教学目标中我们不难发现,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基础教育课程框架》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以下两种能力和一个意识:1)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用英语做事的能力;3)了解目标语文化的意识。笔者认为,芬兰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状况

1.英语课时设置及教师的周课时

芬兰小学1~4年级每周平均2节英语课,5~6年级每周平均3节英语课。中学阶段以瑞典语为母语的学生每周5节英语课,以芬兰语为母语的学生每周6节英语课。此外,中小学教师除了平均每周上16节英语课外,还要上6节其他课。芬兰实行小班教学,每个班平均学生仅有20余人。因此,尽管英语教师的周工作量达22学时,但小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身心负担。芬兰中小学英语教师中,91%是女性。30岁教师只占教师总数10%左右,31~40岁占总数的23%,41~50岁占总数的25%,50岁以上的教师占总数的42%。用我们的眼光衡量,芬兰中小学英语教师具有典型的大龄化特征。

2.教师课堂教学

表1显示的是欧洲教育策略及体制评估组织2003年向北欧、中欧和南欧八个非英语国家的12341名9年级学生做的一项调查。接受调查的芬兰学生平均人数1500余人。考虑到芬兰人口不多,这个数量有代表性。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数据是芬兰中学生眼中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而非教师自我表述。

表1 芬兰英语教师课堂使用英语的情况(Gerard Bonnet(Ed.),2004)

表1中的第一个调查项目是询问学生“教师课堂上说英语”的情况(Teacher talks English),接近四成的芬兰教师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用英语教学,这只是第4个量级的数据;加上第三个量级(半数时间),近80%的芬兰教师课堂上半数或绝大多数时间用英语教学。

调查的第二个项目“教师课堂上用英语与学生个别交谈”(Teacher talks English with l or 2 pupils),情况不太令人满意,课堂上与学生个别交谈时,62%的芬兰教师偶尔用英语,22%的教师从不用英语。

调查的第三个项目是课堂上“学生小组活动自觉说英语”(Pupils work in groups and talk English)。71%的芬兰中学生在小组活动时“从不”或“偶尔”说英语,只有不到1/3的学生小组活动时半数或绝大多数时间自觉说英语。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使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芬兰政府给予教师较大的自主权。尽管国家规定教师的教学必须依据大纲,但教师可自行决定教学进度和方法。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芬兰英语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形式,现在更多地按照大纲要求,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双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讨论是老师们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此外,教师还注重师生教学互动,课堂上邀请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进行角色扮演、参加辩论、开展专题探讨等,总之,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也从讲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和参与者。

教学资源:2003年,欧洲教育策略及体制评估组织对欧盟部分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资源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八种英语教学资源中,录音机使用率最高,其次是用课外书籍辅助教学。约81%芬兰英语教师课堂上“经常”或“总是”使用录音机,约44%芬兰英语教师经常使用课外书籍辅助教学。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现代化的芬兰,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例相当低,只有5.5%的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3.3%教师上网搜寻教学资料。

总的说来,尽管芬兰经济发达、教育经费充足、教育资源丰富,但中小学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资源仍然是传统的录音机、教科书和课外书籍。这同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大体相同。同样的教学资源,为什么芬兰中小学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综合能力却大大好于我国中小学学生?笔者认为,除了语言自身的因素外,中外教师英语素养的差异和中外学生英语习得的环境差异是导致中外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中小学英语教育特点

(一)良好的校外英语习得环境

表2显示,从平均值来看,61%的芬兰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是从学校学习中获得的,接近四成的芬兰学生认为媒体和校外其他场所是自己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那么,芬兰中小学生通过什么途径从校外学习英语呢?表3给出了答案。

表2 芬兰学生校内、外获得接触英语机会的百分比(Gerard Bonnet(Ed.),2004)

表3 芬兰中小学生校外接触英语的环境和途径(Gerard Bonnet(Ed.),2004)

表3显示,13种途径中,影视、传媒对芬兰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巨大。芬兰学生把看VCD光盘、看电影、听歌碟当作是校外接触和学习英语的第一、第二、第三重要途径。13项途径中,分值最高的前三项途径相加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3.33(介于“经常”和“频繁”之间)。换言之,芬兰学生通过影视媒体等途径获得了大量校外频繁接触、学习英语的机会。此外,上网、看电视、玩电游的平均分值也接近3(“经常”)。表3显示,芬兰中小学生校外接触英语的最重要的五个途径依次为:光碟、电影、歌碟、上网、电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传统方式如书籍、报刊、杂志、亲人、朋友等对芬兰中小学生校外英语学习影响并不大,该五项途径相加的平均值仅为1.70(介于“从不”和“有时”之间)。显然,传统媒介对现代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影响远不及现代媒体。笔者认为,英美文化(包括影视和现代传媒)在芬兰的广泛传播和大量渗透,为芬兰中小学生提供了天然的全天候英语习得的大环境。正是这种大环境,使芬兰中小学生的英语习得自然、优越,这也是该国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国际英语技能测试中分数遥遥领先于西欧、南欧等发达国家中学生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独特而高效的教学评估体系

在义务教育阶段,芬兰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考试。参加大学考试前,芬兰中小学生没有全国统考之忧。因此,芬兰算得上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中统考次数最少的国家。当然,学校层面的英语考试还是有的。英语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笔试题型有多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开放性问题,如写文章摘要、翻译和写作短文等。学校对教师的外语教学的评价,更看重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际的实际能力。小学测试以口语为主,书面检测很少;中学则口、笔试结合,书面检测强调自由表达。听说能力的检测以课堂口语练习、角色互动、配对、小组互动为依据。对学生学业的评估,不仅要看考试、测试的书面成绩,而且更加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取得的进步、发生的变化和今后发展的趋势等。

1998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评价的标准,把学生评价分为学业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学业评价相当于过程性评价,内容包括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学程表现、行为表现等,终结性评价注重甄别与选拔的双重性。学生在每学年都能得到1~2份期中评估单、1份学年评估单。教师根据学生平时不同的学习表现,对学生分别给予4~10不同等级的评价。等级“4”为不及格;“5”为及格;“6”为中等;“7”为满意;“8”为良好;“9”为很好;“10”为优秀。

评价通常由相关学科教师及专任教师负责,也可以是几位学科教师联合对学生进行评估。对国家核心课程实行标准化评估(评估标准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对选修课程的评估标准则由教育提供方(地方政府和学校)自己拟定。每年各个学校评估完毕后要向地方政府上报评估情况,再由地方政府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汇报评估结果。因此,教师对学校负责,学校对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政府对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国家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和不同地区的学校的办学绩效,对其进行资助。这种层层负责、层层监控使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已从最高级别的教育管理者转变成为最高级别的教育评价监督机构,正是有了国家一级的权威教育评价机构的有效监督和公平而又高效的评估,才能保证芬兰的基础教育始终运行在高水平的轨迹上。

(三)高质量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培养和培训

1.教师培养

芬兰举国上下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教师职业被看作社会最重要的职业之一。教师享有国家公务员待遇,收入丰厚且稳定。教师及其职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尊敬和羡慕。当然,在芬兰成为一名教师也相当不容易,因为芬兰的教师培养非常严格。芬兰没有师范学院,所有的中小学教师培养都由综合大学承担。11所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承担了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任。所有的教育学院都拥有规模庞大、师资力量雄厚的实习学校。一般说来,小学教师需要有3年本科学习和2年硕士学习,期间还要参加每年举行的为期几个月的教学实习。中学教师需要有5年的专业学习和1年的教师培训,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申请到教师职位。每年申请大学师范专业课程的学生只有10%会被录取,这就保证了最优秀的师范专业学生成为教师,从源头上把握住了教师的构成并提升了师资质量。

2.教师培训

芬兰的在职教师培训也都按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大学为在职教师提供了各种在职进修课程。2003年,欧洲教育策略及体制评估组织对欧盟八个非英语国家的561名中学英语教师做了一项调查,参加该项调查的芬兰中学英语教师109名,占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比例的19%。这109位教师中,13%的英语教师曾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学习进修;23%的教师曾在英美等国生活或逗留。当被询问“如有机会,是否愿意离开英语教师岗位”时,近90%的芬兰英语教师回答“No”。此外,据该组织做的另一项调查,70%的芬兰英语教师认为社会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度是令人满意的,79%的教师感觉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的正面评价。上述数据表明,在芬兰,不仅教师职业受人尊敬,而且大多数教师满意并热爱本职工作。长期以来,芬兰政府十分注重培养和培训包括英语教师在内的高质量的中小学学科教师,使芬兰基础教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芬兰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在2000年、2003年和2006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开展的三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芬兰中学生的成绩均名列前茅。在2006年的PISA评估中,芬兰学生综合得分全球最高。这应验了芬兰人引以为自豪的名句:教育是芬兰的最大国际竞争力。

标签:;  ;  ;  ;  ;  

芬兰中小学英语教育及其特点分析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