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莉[1](2020)在《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分析——基于“市场-政府”协作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推进新型西部大开发是解决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基本矛盾的重要突破点,也是实现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70年演变过程,其背后是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刻转型和"政府-市场"关系的深刻演变。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到新世纪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2020年提出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呈现出极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未来西部开发战略将以构建新型"市场-政府"关系为切入点,完善"市场-政府"协作机制,发挥市场和政府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西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张华[2](2020)在《西部大开发降低了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断点回归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重要的区位导向性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至今已二十年,准确评估其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200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断点回归的方法估计了西部大开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相比于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县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县区城乡收入差距平均提升1.60~1.68,超过样本均值的30%,意味着西部大开发显着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然而,在城乡收入差距最悬殊的25%的样本中,西部大开发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缩小效应。从年份动态效应上看,西部大开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形曲线。机制分析表明,西部大开发显着提升了城镇居民收入,却显着降低了农村居民收入,表明农村居民并未享受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红利。因此,未来西部大开发政策应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健全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提高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
于畅[3](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文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所提出的区域合作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携手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构想。“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凭空产生,在历史渊源上它与“古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古代丝绸之路从兴起到兴盛再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所致使丝绸之路几乎中断,再到新中国成立,重拾外交,注重对外贸易,直至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强调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沉浮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渊源;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与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江泽民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胡锦涛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还是区域发展理论的演进,它们与21世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一脉相承、层层递进的关系,是历史的演进、理论的演进,也是实践的演进,是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主张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落实“第一个大局”的建设,使中国区域发展进入非均发展阶段;“两个大局”建设推进到新世纪,江泽民强调解决东西地区发展差距问题,适时开展“第二个大局”的相关工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不仅东部和西部要开放要发展,还注重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因此他提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状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在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基础上对国家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站在国际的舞台,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理念所作出的中国式努力,真正体现了一个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情怀。
苏杰[4](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李杰[5](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提出“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段洁[6](2020)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发展活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整体生态环境状况较为脆弱,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十分突出,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重要挑战。而绿色发展是破除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制约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绿色发展效率将资源与环境要素同时纳入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可以较为充分地反映区域绿色发展状况。因此,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通过测度绿色发展效率考察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状况及区域异质性,深入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政策,推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已有研究,首先对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将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共同纳入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核算1995-2017年全国地市级的绿色发展效率,根据测算结果分析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异质性、特征性以及挑战性并考察绿色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进一步,以西部大开发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以绿色发展效率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并考察城市异质性。最后,通过时间反事实、地区反事实以及排除干扰政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分析政策实施的动态效应以及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上升效果更加显着。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效率值变化较为接近,而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其差距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2)双重差分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使得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值提高;从城市异质性来看,省会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双重差分值较非省会显着。(3)在控制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相关变量后,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此外,通过更改政策实施时间、地区以及排除相关政策等检验,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4)政策推行具有动态效应,政策时效性使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效果有所降低,但长期来看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5)在考虑补偿效应、集聚效应和结构转换效应三个维度的理论分析后,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西部大开发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发挥补偿机制,扩大政府规模,抑制低水平城市化,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提高资本劳动比与人口密度产生的集聚负外部性是抑制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得到的政策启示在于: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规模,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同时,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需要培育产业新动能,改善要素禀赋结构,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白证尹[7](2020)在《西部大开发净政策效应的区域异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9月,中共中央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这表明,西部大开发和开放工作即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节点,本文整理西部大开发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的政策进行阶段性梳理,从理论层面分析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运用合成控制法来测度和分析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程度。同时,从资源禀赋、市场化水平、地方政府效率等方面探究了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区域异质性的深层次原因,为研究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考察视角。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西部大开发净政策效应对西部整体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省际比较,发现对陕西、内蒙古、重庆、青海和宁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显着的促进作用;对云南、新疆和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四川的影响并不显着。通过对西部地区39个地级市的考察,发现政策效应呈促进、抑制、不显着作用的城市个数比为5:4:4。第二,通过对政策效应区域异质性影响因子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自然条件成本系数降低了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的边际效用,而市场化水平和地方政府效率则提高了政策的边际效用,而且三个影响因子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第三,西部大开发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缩小了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差异,但对市场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对地方政府效率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差异显着。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需要从总体性政策转向差异化区域政策;继续增加西部地区基础建设投资,同时加强西部各省市“软环境”的建设;提高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地方政府效率,建立官员长期绩效考核机制。
于井远,王金秀[8](2019)在《区域性优惠政策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准自然实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为止,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的研究文献多集中于评估该项政策的经济发展效应等,而城乡收入差距效应未能引起足够关注。本文基于西部大开发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DID和PSM-DID评估了西部大开发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DID还是PSM-DID模型,均表明西部大开发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经过一系列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西部大开发仅是通过提高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占比为机制,并未有效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异质性分析表明,省会等较高行政级别城市的政策效应比一般地级市要高。最后,本文从产业升级、公共品供给、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徐永佳[9](2019)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基于PSM-DID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八年来,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在战略推动下是否也取得了显着成就?本文从深入金融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基于“反事实框架”,运用PSM-DID法对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净效应做出了检验,希望对各地区的深化金融改革提供借鉴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上并未推动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2)分组检验表明西部地区省份之间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因此政策搭配需要因地制宜;(3)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的短期经济增长,过度挤占了地区的金融资源,项目投资回收期长、盈利性低,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等问题催生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最终抑制了金融效率。(4)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并未被金融扶持政策所激发,相反,掌握资源优势的国有企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企业长期出现高产能、低盈利甚至亏损的情况,导致信贷资源未被合理利用,形成了不良贷款,最终抑制了地区金融发展。西部地区未来的金融发展应当侧重培育多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提升地区执法水平,提升科教文化等软实力。
孔阳[10](2019)在《基于双重差分法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净效应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其经济增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因此拉大了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为了缩小西部与中东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各地区在系统资源约束下的平衡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于2000年开始正式实施。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涵盖产业调整、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和转移支付等诸多方面。截至2015年,西部地区的GDP总量为114966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7倍。2000-2015年期间,西部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1.23%,其年实际GDP增长率从2000年开始逐渐缩小了与非西部地区的差距,从2010年开始反超,并保持着增长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获得了一些宏观经济指标上的增长,然而,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即使没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经济也会取得一定程度上的增长。由此,激发了人们对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净效应的争论:是政策失灵,还是政策促进?为了排除内生性因素对政策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净效应、具体影响机制以及动态持续性。本文基于1994-2015年27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DID)设定了准自然实验,将西部地区的省/直辖市设定为处理组,非西部地区的省/直辖市设定为对照组,以便进行横向比较,并从时间上进行纵向比较,以得出其政策的净效应。此外,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了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机制及政策效果的动态性。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显着提升了地区工业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外商投资水平,使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提高了4.66%,而对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不显着,对农业水平、服务业水平和政府规模的影响显着为负;除此之外,政策效果不具有动态持续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为了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正向净效应,政府应当深化政策的执行;第二,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第三,在增加实物资本投入的同时,适当增加养老保险、扶贫和医疗等投入比重;第四,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等软实力,以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后续驱动力。
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分析——基于“市场-政府”协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 |
新中国西部大开发1.0版:工业化初期赶超战略下政府主导的“三线建设” |
新中国西部大开发2.0版: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背景下的西部开发战略 |
新中国西部大开发3.0版: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新型西部开发战略 |
结论:完善“市场-政府”协作机制,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推动西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2)西部大开发降低了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断点回归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政策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政策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2 实证设计 |
2.1 识别策略 |
2.2 样本与变量 |
(1) 被解释变量: |
(2) 核心解释变量: |
(3) 驱动变量: |
(4) 控制变量。 |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1 图分析 |
3.2 基本回归 |
3.3 断点回归的有效性检验 |
3.4 异质性分析 |
3.4.1 收入差距的区域异质性 |
3.4.2 政策效应的年份异质性 |
3.5 稳健性检验 |
3.5.1 参数方法 |
3.5.2 驱动变量的重新测算 |
3.5.3 排除国家贫困县的样本 |
3.5.4 考虑政策外部性 |
3.5.5 考虑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 |
3.5.6 安慰剂检验 |
4 机制分析 |
4.1 西部大开发对城乡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
4.2 拓展分析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3)“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分析归纳研究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新 |
(二)理论观点新 |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提出及兴衰 |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提出 |
二、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 |
第二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
一、古代丝绸之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古代丝绸之路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
三、古代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第三节 从古代到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传承超越古代丝绸之路 |
一、陆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
二、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第二章 从“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演进 |
第一节 “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提出及其现实引导 |
一、“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形成和发展过程 |
二、“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现实引导 |
三、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 |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落实“第二个大局”战略构想 |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过程 |
二、西部大开发落实“第二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任务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助推西部大开发 |
一、西部大开发的初步成就 |
二、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问题 |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全面升级区域发展战略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二、从东部到西部:“一带一路”倡议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
三、从国内到国际:“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升级 |
第三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价值 |
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优势 |
二、传承丝路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
三、为解决国际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价值 |
一、提高国家改革开放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
二、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 |
三、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 |
四、引领世界一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
2.2.1 公共政策属性 |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
第7章 结语 |
7.1 初步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
一、文献梳理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口支援 |
二、西部民族地区 |
三、府际关系 |
四、财政转移支付 |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
一、维护边疆稳定 |
二、培育市场经济 |
三、协调区域发展 |
四、促进民族发展 |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
一、重大工程建设 |
二、重大灾害救助 |
三、东西扶贫开发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
结语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
(6)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框架 |
1.4 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
2.1.1 绿色发展效率的概念及测度 |
2.1.2 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 |
2.2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研究 |
2.2.1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2.2.2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理论分析 |
3.1 补偿效应 |
3.2 集聚效应 |
3.3 结构转换效应 |
第四章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现状分析 |
4.1 绿色发展效率测度方法与指标选择 |
4.1.1 超效率SBM模型 |
4.1.2 研究指标及数据选取 |
4.2 测度结果与现状分析 |
4.2.1 西部地区与其他区域的比较分析 |
4.2.2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评估分析 |
4.3 西部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双重差分回归模型 |
5.1.1 模型设置 |
5.1.2 指标选取与变量选择 |
5.2 政策前后对比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双重差分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回归分析 |
5.4.2 平行趋势与动态效应检验 |
5.4.3 反事实检验与排除干扰政策 |
5.5 机制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优化财政支出规模,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6.2.2 培育产业新动能,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
6.2.3 改善要素禀赋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西部大开发净政策效应的区域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价的研究 |
2.2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的研究 |
2.3 西部大开发区域异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2.4 西部大开发对区域均衡发展的影响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演进轨迹与理论分析 |
3.1 西部大开发20年政策梳理及理论分析框架 |
3.1.1 西部大开发政策阶段性梳理 |
3.1.2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3.2 西部大开发政策区域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
3.2.1 影响政策经济增长效应的因素 |
3.2.2 资源禀赋差异影响产出的作用机制 |
3.2.3 市场化水平差异影响产出的作用机制 |
3.2.4 地方政府效率差异影响产出的作用机制 |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净政策效应评估以及区域异质性测度 |
4.1 西部大开发净政策效应评估方法 |
4.1.1 方法选择和模型设计 |
4.1.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4.2 西部大开发净政策效应评估结果 |
4.2.1 西部各省份合成控制拟合情况 |
4.2.2 西部地区各城市合成控制拟合情况 |
4.3 净政策效应区域异质性测度和分析 |
4.4 有效性与稳健性检验 |
4.4.1 稳健性置换检验 |
4.4.2 双重差分法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净政策效应区域异质性的作用机制检验 |
5.1 区域异质性影响因子数理统计分析 |
5.1.1 要素禀赋的测度和分析 |
5.1.2 市场化水平测度和分析 |
5.1.3 地方政府效率值测度和分析 |
5.2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区域异质性影响因子检验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3 影响因子对政策效应的边际影响程度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西部大开发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文章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区域性优惠政策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准自然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
二、政策背景及理论分析 |
(一)政策背景 |
(二)理论分析 |
1. 地区经济发展方面。 |
2. 产业结构升级方面。 |
3. 公共服务供给方面。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模型设计 |
(二)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一)基准模型分析:DID |
(二)稳健型检验:PSM-DID |
(三)进一步稳健性检验 |
1. 安慰剂检验。 |
3.排除政策干扰。 |
(四)机制检验 |
(五)城市异质性检验 |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
(9)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基于PSM-DID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 模型设计、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2.1 模型设计 |
3.2.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模型回归结果 |
4.1.1 战略实施效果的初检验 |
4.1.2 模型PSM匹配 |
4.1.3 模型DID-PSM检验 |
4.2 模型动态效果检验 |
4.3 政策效果机制检验 |
4.4 分组检验 |
4.4.1 分组异质性检验 |
4.4.2 分组动态检验 |
4.4.3 分组机制检验 |
4.5 资源型城市检验 |
4.5.1 资源型城市DID检验 |
4.5.2 资源城市机制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附录2 各省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文件 |
(10)基于双重差分法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净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西部大开发政策概述 |
2.1 实施背景 |
2.2 主要内容 |
2.3 西部现状 |
3 西部大开发政策净效应评估模型构建 |
3.1 双重差分模型构建 |
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 西部大开发政策净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与模型检验 |
4.2 政策净效应计算 |
4.3 敏感性分析 |
5 结论分析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和承担的科研任务 |
四、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分析——基于“市场-政府”协作视角[J]. 王丹莉. 农村金融研究, 2020(07)
- [2]西部大开发降低了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断点回归的证据[J]. 张华. 经济学报, 2020(02)
- [3]“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D]. 于畅. 青岛大学, 2020(02)
- [4]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D]. 段洁. 西北大学, 2020(07)
- [7]西部大开发净政策效应的区域异质性研究[D]. 白证尹. 西北大学, 2020(07)
- [8]区域性优惠政策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 于井远,王金秀. 经济问题探索, 2019(08)
- [9]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基于PSM-DID的经验研究[D]. 徐永佳. 广西大学, 2019(01)
- [10]基于双重差分法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净效应评估[D]. 孔阳. 三峡大学, 2019(06)
标签:西部大开发论文; 对口支援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