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述评_文学论文

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述评_文学论文

英国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英国论文,现代主义论文,二十世纪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九世纪下半叶至本世纪初,现实主义雄居英国文坛,早期的如狄更斯、萨克雷等作家以手中的笔反映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后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和资产阶级的伪善。70、80年代后期出现了哈代、伯纳德·肖、高尔斯华绥等巨匠,他们运用社会心理小说和社会讽刺剧等形式,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等方面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但现代主义的出现和兴盛,打破了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坛人才辈出,鸿篇佳作竞相问世,可以说,现代主义是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潮。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现代主义文学宗师如詹姆斯、叶芝、T.S.艾略特、吴尔芙、劳伦斯、乔伊斯等,可谓群星灿烂。他们勤于探索,认真创作,他们的作品给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文坛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虽然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实验已接近尾声,但对于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起源、它的内容、它的实质以及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都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审视、研究和思考。

1.现代主义文学是萌发于十九世纪末、崛起于二十世纪初并迅速遍及西方世界的反传统的文学潮流。它是各种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等。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反对以理性为基础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提倡现代人道主义精神,在艺术上广泛采用象征、寓言、蒙太奇、梦幻、意识流等技巧,运用多层次、多线条、多视角的表现手法。

任何一种文学流派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总是与这一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也有其社会根源,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也不例外。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的扩张粗暴地践踏了从文艺复兴以来就作为西方精神支柱的理性和人道原则,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开始分崩离析。十九世纪的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下,国内高度工业化,海外贸易殖民化,可谓英国是“日不落”帝国、伦敦乃世界文明之中心。但即使在繁荣富强的维多利亚鼎盛时期,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这个社会的另一面:处处是虚伪、欺诈,充满了痛苦、幻灭、绝望。我们要感谢那一时代的艺术家,要感谢狄更斯、萨克雷和哈代等文学巨匠,他们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给我们留下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和伦敦的真实写照。尤其到了十九世纪末期,统治英国大半个世纪的维多利亚女王垂垂老矣,大英帝国也开始由盛极走向衰落,英国也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充满了危机。加之社会生活中又出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我的全面异化现象,以及许多无法用常理去解释的“非理性”或“反理性”的现象,整个社会充满着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这必然要反映到文学创作中来。旧的文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于表现新的题材和新的感受,这样反映悲观和绝望情绪的现代主义便应运而生了。

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在十九、二十世纪交替之际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迅速增长的物质文明使社会趋向整体化。“整体”成了一种渗透一切、且至高无上的东西,从而使以个体存在着的人因遭受它的压迫而无法再把握自己的命运,“整体”对个人的取代,则使人感到自身意义的匮乏和虚无。另一方面,巨大的“物质的膨胀”使得物的力量覆盖了整个生存领域,人处于物的挤压之中显得十分卑屑、渺小乃至变形,物欲的追求替代了更高意义上的精神的追求,过去为人们所热烈景仰的诸如美、崇高、真诚、爱等精神理想纷纷遭到厌弃和贬抑。与此同时,西方的种种反理性哲学如叔本华的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大行其是,它们宣扬以本能、意志、直觉、潜意识、荒诞的存在来取代对世界理性的把握。人们急需要重新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新旧思想的交替必然要导致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流派的出现,这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思想根源。

2.提到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成就,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小说。其实,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在诗歌、戏剧、文论等其他领域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

在诗歌方面,首先应该提到的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1888-1965),他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一员骁将,为现代主义诗歌作出了披荆斩棘的贡献。他将现代的题材、现代口语会话体和心理描写引进了诗歌创作,1922年出版的《荒原》是20世纪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诗人的成名作。全诗旁征博引,涉及6种语言,大量引用或借用了欧洲文学中的情节、典故和名句,以鲜明的形象进行象征、暗示和联想,全诗极少用韵,大多为有节奏的自由体。此诗虽说从内容到形式均有所创新,但由于很难读懂,因此颇受訾议。诗人后来创作的《四个四重奏》,形象鲜明,语言节奏性强,且读来自然流畅,被认为是诗人的最佳诗作。

另一位应当提到是爱尔兰诗人兼剧作家W.叶芝(1865-1939),他被誉为“二十世纪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①。由于叶芝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影响很大,他的诗作语言洗炼、象征含义丰富且富有哲理性,故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代表诗作有《钟楼》、《盘旋的楼梯》及《驶向拜占廷》等。

上面提到的两位诗人分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杰出的英国现代主义诗人还有斯蒂芬·斯彭德、狄兰·托马斯等。

现代主义在戏剧方面的成就当属荒诞派戏剧。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而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乃是荒诞派戏剧要表现的主题。剧作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解释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和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示对理性的怀疑与否定。在荒诞派剧作中,没有明确的时间和地点,没有戏剧性事件,没有情节,行动被压缩到最小极限,甚至剧中人物连名字都没有,用字母代替。如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多戈》,剧情非常简单:两个浑身发臭的老流浪汉在荒凉的乡间小路上用梦呓般的语言对话,原来他们在焦急地等一个名叫多戈的人。第一天等了一天未等到,第二天(即第二幕)又继续等,来了一个小孩,自称是多戈的使者,宣布多戈先生不来了。但这两人还在毫无希望地等待着。至于多戈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交待,有人问贝克特多戈意味着什么,他回答道:“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贝克特也许是故弄玄虚,也许真的不知道,但此剧的真实含义还是很明显,即人对生存在其中的世界,对自己的命运均一无所知。此剧在巴黎上演,引起轰动,连演三百余场。贝克特也因此而获得1969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学院的代表在授奖仪式上讲话,称贝克特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②。

此外,前面提到的两位诗人兼剧作家艾略特和叶芝,他们致力于恢复英国诗剧雄风,还有以约翰·奥斯本为代表的“愤怒的青年”,都为英国现代主义戏剧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小说方面,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更是人才济济,各领风骚,有詹姆斯、康拉德,吴尔芙、劳伦斯、乔伊斯以及戈尔丁等这样一批震撼世界文坛的泰斗。这些文学大师的作品,读者一般较为熟悉,在此不作叙述。但这里要特别提一下他们所运用的意识流创作手法。

“意识流”原为一心理学名词,意识流小说是在现代哲学特别是在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对当代世界和人的复杂景象,一些勇于探索的作家认为传统的写实手法和叙事结构已经不足以表达被认识到的复杂性,只有寻找一种新的表达形式才能将光怪陆离的外部世界和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恰当地表现出来。意识流小说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中形成的。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一的、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直线发展的叙事结构,而通过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联想来组织故事。小说中情节的安排、故事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令人耳目一新。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意识流小说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有力量、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意识流小说中最杰出的作品当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吴尔芙的《到灯塔去》,他二人和法国的普鲁斯特、美国的福克纳同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始作俑者,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小说的开路先锋。

3.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有些什么区别,这是个复杂而庞大的课题。从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来看,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尚有待深入。也许,我们可以把整个19世纪之前的文学,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统称为古典主义,与之相对应的当然就是现代主义。因为它们在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创作的形式与内容上均有较大的差异。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反”字——以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主义;以现代主义反对现实主义;以相对论的时空观反对绝对论的时空观;以荒诞反逻辑;以超验反实证——来表现对传统的绝然否定。换句话说,否定性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内容上来看其最大特点就是绝望的悲观主义,或曰危机意识,主要表现在对人、对人的处境和人的未来的看法上。和十九世纪文学相比,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已经不再对现实世界抱改良主义的幻想,缺少了前辈作家们那种意气风发、视拯救社会为己任的英雄气概。其原因显而易见,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等一系列关系严重脱节。社会是已经“物化”的社会,成为抑制人性正常发展的邪恶力量;自然被工业化破坏得丑陋不堪,已非原先浪漫主义咏颂之原貌;人与人难以沟通;人与自我分离。叶芝在本世纪初写的一首诗中说道:“一切都四散了;世界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③劳伦斯宣称:“我们生活在深刻的悲剧性时代……”④艾略特在《空心人》中哀叹:“这世界就是这样崩溃的,不是轰隆一响,而是唏嘘一声。”他们代表了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一种悲观失望的观点。生活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社会里,任何一位作家,只要没有丧失时代的良心,只要没有麻木不仁他就会感到苦闷、彷徨、失落乃至绝望。翻开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荒诞的社会、精神的荒原、总是失败的主人公,悲剧意识充斥其中,此乃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内容上最主要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在创作形式上有别于现实主义主要在于叙事角度的内倾化。现代主义以前的文学作品主张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写真实,在描写客观现实过程中,作者犹如一位全能全知的上帝洞悉人物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有时还进入作品对人物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其意图是要求读者和作者的意见保持一致,共享一个共同现实。而现代主义作家则认为“现实”并不仅仅是客观存在和人的社会生活等,人的主观意识和心理活动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一种新的现实观动摇了传统的现实观。在现代主义作家那里,社会和伦理的不偏不倚的观察者、公允的评论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物主观感受和心理流程的精妙描写,让读者去发现人物内心的奥秘,因为它也是实在的、更高层次的真实,这就是所谓叙事角度的内倾化。

叙述角度的变化必然要导致作品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叙事技巧及时空观念(即按照时间顺序、空间联系、前因后果等其他逻辑等)用来描写外在现实尚可,但用来描述主观意识和内在现实就显得不能足以表达出现代人的那种纷繁复杂的精神世界。因此乔伊斯和吴尔芙等大师另辟蹊径,置外部世界的程序于不顾,而是按照主人公的心理流程,凭借人物的意识活动来谋篇布局。诗歌中的意识流,戏剧中的内在独白和众多的象征也是这种结构的体现。英国现代主义作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创作形式的创新密不可分。

4.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虽然以否定性为其基本特征,但我们看到凡是取得卓越成就的作家,他们在力求创新的同时,都不是断然摒弃传统,而是从传统中吸取营养;正是基于这种正确的态度,才带来了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繁荣。

T.S.艾略特在《兰斯洛特·安德鲁斯》(For Lancelot Andrewes,1928)序言中为自己描绘过一幅自画像:“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派,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⑤这句话从三个方面指明了他与欧洲文化传统的紧密联系。艾略特的诗歌艺术素以创新著称,但他对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的欣赏和推崇,是人所共知的。他将既重才思又重感情的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奉为楷模,使得一向不为人重视的多恩成为二十世纪英语诗坛的宠儿。他用现代口语会话体作诗是一创举,但它来自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启发;他率先将人物的心理描写引进了诗歌创作,但这又与十九世纪英国诗人布朗宁的戏剧独白有联系。创新与传统密不可分,这在艾略特这位英国现代主义文学骁将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叶芝也是这样。这位大诗人终其一生与爱尔兰的民族文化传统、民间文学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的早期诗作和剧本都离不开古代神话的题材。即使在他的现代主义创作旺盛时期(1910-1930),他也没有离开它们,同时借鉴了法国象征主义的优点。在他创作生涯的最后几年,他又一次向古代歌谣学习,写出了浅显易懂而雄辩多思的现代歌谣体抒情诗。我国外国文学专家袁可嘉先生认为:西方现代派大作家中把创新和传统处理得最好,又产生了最好效益的,当首推叶芝和艾略特。⑥他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乔伊斯要用现代笔触去重写荷马史诗;劳伦斯以哈代为师以两性关系为线索去探讨社会和人生;弗吉尼亚·吴尔芙十分推崇笛福和哈代,她甚至认为现代主义实验小说(包括她自己的和乔伊斯的作品)不过是一种过渡时期的产物,不过是两个高峰之间的峡谷而已。我们不一定同意她的意见,但不能怀疑她的真诚的态度。艾略特在悼念她的文章中说,“她十分精心、出色地写作,至少继承了英国文学中的一个伟大传统。”⑦

即使是尊为“唯一的现代的创作方法”的意识流技巧也并非二十世纪的创造。试举一例:“注意——南方的绅士们——教堂墓地——呼唤冷酷死亡的名字——看见一头牛在一座坟上吃草——灵魂的转生——谁知道这头牛是不是一直在吃我一位祖先的灵魂——让我忧郁沉思了十五分钟;——人在种卷心菜——他怎么能种得这么直——逮鼹鼠的方法……”⑧这不就是意识的流动吗?但这段文字出现在意识流小说成气候的一百年前。还是那句话,创新和传统密不可分。文学的发展表明,以新的、反传统面目出现的文学流派,不可避免地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最终也汇入传统。那么也许有人会问:“即然反正都要汇入传统,又何必去费力革新呢?”让我们来让新小说派作家罗伯—格里耶来回答吧:“既然人都要死去并给其他活着的人让位,那我们又为什么要活着?”传统使文学不致中断,但传统有待于创新,而创新又反过来丰富了传统,这就是文学发展的辩证法,文学正是在这种继承和超越中发展前进的。

在文学发展的长河中,每个流派都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时至今日,现代主义文学已如昨日黄花,挣扎着散发出她最后的芬芳。当反文化、反道德、反理性、反审美乃至反文学本身的后现代主义汹涌而至时,反传统的现代主义也成了传统,成为一种“现代古典主义”(Modern Classics),现代主义作品也成了文学遗产。但由于我国对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有些研究领域仍是空白,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迟至去年才有译本,且同时有两个版本的中译本问世,一为八十高龄的老翻译家萧乾先生和夫人文洁若合译,一为著名翻译家金隄先生所译。由此一例可见,对于我国的外国文学工作者来说,英国现代主义文学仍时时透出诱人的、新鲜的魅力。

注释:

①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edited by M.H.Abrams (W.W.Norton and Company,1979)P.1956.

②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I) P.128.

③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第一册(上)1989,《基督到临》.64.

④ Lady Chatterly's Lover by D.H.Lawrence,Bantam books,1983,Chapter I,P.1

⑤ 转引自《二十世纪艺术精神》,黄卓越、叶廷芳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P.192.

⑥ 《现代与传统》,袁可嘉,载《文艺研究》,1989,4期

⑦ 《向法国读者“介绍”弗吉尼亚·伍尔芙》,艾略特,载《伍尔芙研究》(瞿世镜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⑧ 引自华莱士·马丁著《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P.166。这段文字出自华盛顿·欧文早期编辑的一份杂志《杂烩》(Salmagundi)

标签:;  ;  ;  ;  ;  ;  ;  ;  ;  ;  ;  

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述评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