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结核病防治所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抗生素品种的不断增多,及其使用的日益广泛,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但不能使其发挥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抗生素用药的原则,从抗生素的选择、联合用药、科学给药等方面对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合理用药;联合用药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和最重要的一大类,是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及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化学物质。随着抗生素品种的不断增多,及其使用的日益广泛,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特别是一些医院为了经济利益、治病求快等因素而滥用抗生素的行为,不但不能使其发挥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为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本人认为,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是每位临床医生都要注意和遵循的事情。
1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生素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两方面:有无指征应用;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根据病人全身状况进行综合考虑,有条件应及时分离病原微生物,并测定药敏,作为使用和调整抗生素的参考依据。①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②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③按照抗生素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选择用药。
不宜轻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心力衰竭、肾病综合症。免疫缺陷、应用免疫抑制剂、血液病、无菌手术等的预防用药实属有害无益,不仅不能获得预期效果,反可招致耐药菌的继发感染,并可能增加毒副作用。因此用药时应考虑到,长期预防应用抗生素可能引起耐药性和菌群失调;预防用药疗程越短越好;预防用药最好是杀菌剂,其副作用必须很小或轻微的;患者的免疫缺陷一时不可逆或原发病不易治愈,则不宜预防用药。
2 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
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及药敏结果选用;②给药剂量:按各种抗生素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③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④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⑤疗程:抗生素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应用抗生素时疗程要足,以免感染复发。一般认为抗生素最短疗程是5~7d,对于一般急性感染,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约3d;⑥抗生素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
3 抗生素的选择
要根据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抗生素。
3.1明确诊断确定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选用抗生素是必要的,但病毒感染时选用抗生素就没有必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咽炎、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为病毒引起,单用抗生素是无效的,但是普通感冒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屡见不鲜。
3.2明确致病菌同一种细菌可引起几种疾病,如葡萄球菌可引起阑尾炎、蜂窝组织炎、气管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而同1种疾病也可由几种细菌引起,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可由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因此,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和明确的致病菌,选用药物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3.3选择药物时应将用药的安全性放在首位,选择具有合适抗菌谱的药物的同时应了解该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如癫痫患者或有癫痫史者应慎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孕妇禁用有胎毒性的药物。
4 抗生素联合用药原则
4.1 没有明确的指征不宜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伤寒或副伤寒单独选用氯霉素,肺炎双球菌感染单用青霉素G等都会收到较好的疗效。
4.2 联合用药时要符合用药适应证,选用具协同作用的药物,一般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即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没有必要。治疗细菌感染,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最普遍,该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可提高疗效。
4.3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符合利大于弊的基本原则,应有明确的指征。应用时,应选用杀菌药物且疗程要短(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慢性病例除外)。预防性用药一般≤24 h预防性用药一般只需一种药物,多数不需联合用药。
5合理用药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1氨基糖苷类的给药方案问题
氨基糖苷类1 次/d 用药已日益被广泛采用,其依据为:1)氨基糖苷类的肾毒性与药物在肾组织中的积聚量成正比,每天给药量相同时,1次给予较大剂遗者其肾组织和内耳组织内药物浓度较分次给药耆为低,提示减少给药次数,适当加大单次给药量,可能减少药物在上述组织内的积聚量,从而减低耳、肾毒性;2)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故可延长给药间期;3)细菌对该类药物的适应性耐药。
5.2β2内酰胺类给药方案
内酰胺类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其抗菌原则是适当缩短用药间隔时间,而不必增大每次剂量,一般3~4个半衰期用药1 次,每日用药总量可分 3 或4次给药。
5.3氟喹诺酮类药物
在幼龄动物中引起的软骨损害限制了儿章患者的使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类药物不宜用于18岁以下骨骼发育尚未完全的患者。
5.4注意抗生素的药理拮抗作用
如头孢唑啉钠与罗红霉素,前者是针对微生物繁殖期的杀菌药,后者是速效抑菌药,两者合用罗红霉素可降低头孢唑啉的效价产生拮抗作用。再如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同时使用作用机制相似,均竞争细菌同一靶位,而拮抗同类药物。
6结束语
合理用药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将是21世纪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巨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合理用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医药资源利用率,减少药源性危害,做到优质、高效、低耗的药学服务。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管理又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重视,就医疗单位来讲,应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开展药物治疗的监测及药品疗效的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不断推进社会化合理用药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申文,李晓霞.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浅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8.
[2]郭永胜.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及其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3.
[3]王婉.我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8.
[4]闵旭东.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用药[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30
作者简介:
奚亚娜(1979.10— ),女,汉族,山东临沂市人,最高学历:大学学历(山东大学药学专业),现在临沂市罗庄区结核病防治所工作。现职称:主管药师。
论文作者:奚亚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抗生素论文; 药物论文; 给药论文; 细菌论文; 头孢论文; 糖苷论文; 疗程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