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与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与排除论文_刘颜文睿

电力拖动与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与排除论文_刘颜文睿

(黑龙江工业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摘要:接触器--继电器被广泛应用至各种类型的低压电器控制设备中,本文通过分析控制系统的电力拖动与控制电路在布线阶段出现的电气故障问题,以电动机正反转Y-△降压起动电路为例,分析了故障产生的类型及原因,并采用断电故障检测方法准确找到了故障产生线路,并准确排除,从而保障了电力拖动以及控制电路布线的正确性,确保了电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电路;故障检测;排除

1.故障断电检测法

在电力拖动以及控制系统中,完成电气控制线路的布置与接线工作后,工作人员还应利用电工工具与仪器设备对线路进行带电与断电检测。其中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等均属于带电检测方法;而电阻测量属于断电检测方法。其中断电检测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属于行之有效的故障检测方法。

在利用断电检测方法测量电路时,工作人员应使用钳型电流表与欧姆档等进行检测,以多地控制一台电动机电气线路为例,其经常被用于大型电器设备系统,比如万能铣床等。

1.1检测主回路

上图1是多地控制一台电动机的电气线路图,在检测故障过程中,应断开主回路中的电源开关QS,测量接触器KM1主触点上方电源端的U1-U2、V1-V2、W1-W2之间的电阻,若测量电阻值较小,则表明主回路中熔断器FU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否则表示对应点熔断器已被烧毁,需要及时更换。其次,测量接触器KM1主触点两端的U2-U3、V2-V3、W2-W3之间的电阻数值,且手动闭接触器KM1,若测量电阻值较小,则表明接触器KM1正常运行,否则表示主触点接触不良,应立即修复。再次,测量热继电器FR热元件触点U3-U、V3-V、W3-W之间的电阻,若电阻数值较小,则表明热元件触电正常运行,否则表示热元件存在触电故障问题,应及时修复。最后,测量热继电器FR下方之U、V、W直至电动机接线端,直至发现故障问题,及时排除解决。

1.2检测控制回路

接通电源,按下气动按钮SB2,若接触器KW不得电则表示控制回路存在故障问题。在检测故障时必须断开电源,并测量1-2、1-3、1-4、5-6之间的电阻值,测量后找出故障所在位置。其中√表示不存在故障,无需继续测量;R表示接触器KM线圈电阻值; 表示对应点之间的电阻为无穷大,也表示对应点之间为开路。

2.故障检测与排除实例分析

在低压电气控制电路进行实际布线过程中,应遵循先布置主回路在布置控制回路的原则,主回路由上至下,控制回路则由下至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电动机正反转Y-△降压起动电路为例,常见的故障诊断分析如下。

2.1断路故障

电动机正反转Y-△降压起动电气控制电路主要使用了两个接触器以及一个时间继电器,其中时间继电器主要完成电动机由星形接法起动转换为三角形接法运行的时间控制。电路在布线过程中最常实现的故障问题便是断路故障,其中主回路断路故障主要发生于Y接触器的Y点处,此种故障可以通过观察得出。而在检测回路中的断路故障问题时,应将电流表或者万用表置于欧姆档,利用两个表笔连接电路中的1与13点处,按下按钮SB2,此时表会显示无穷大指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一个表笔连接在1处,另一个表笔则由2点至8点进行检测,当检测表出现指数为0时,则表示此处的电路连接正常,当检测表显示指数为无穷大时,则表示此处的电器接触点连接错误。之后将表笔连接在6点处,另一个表笔由9点至11点进行检测,当检测表指数为0时表示此处电路连接正常,当检测表指数为无穷大时,则表示此处触电出现连接错误问题。

在实际布线过程中,常见的断路故障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一是导线与电器之间的接线出现松动问题,产生虚接问题;二是接线片压住了导线的绝缘部分,以致接触不良,测量电阻时也会出现时有时无的问题;三是动断触点错接为动合触点;四是动断按钮错接为动合按钮;五是按钮盒内出现接线错误问题。在接线过程中,第五点属于最常实现的故障问题,实际接线过程中,若外电路中2点接线连接在按钮盒内2点对面接线柱上,则很容易造成断路故障问题。

2.2短路故障

在电动机正反转Y-△降压起动电气控制电路布线过程中,短路故障出现频率最高,属于常见的故障问题。主回路的短路故障主要出现于接触器KM2、KM-Y以及KM-△的主触点连接过程中,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电流表置于欧姆档,两个表笔连接图3的U、V、W的任意两线,当检测表指数为无穷大时,则表示此点电路连接正常,当检测表指数为0时,则表示此点出现短路故障,应查找相应的连线端,及时排除故障问题。

在控制回路过程中,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如下,依此检测4-13、5-13、6-13之间的电阻值,当电阻为特定数值时表示电路正常,而某支路电阻为0时表示此支路出现短路故障问题。之后在由7点至13点检测其电阻,直至查找出准确的故障点。

在实际布线过程中,局部短路故障位置应在3-4、5、6点处,且这三个连接处存在五个电器接线,当混淆电器进出线时,很容易短接按钮,在打开后电机会直接启动,短接接触器自锁点仅实现点动功能。

2.3自锁故障

在3-4、5、6点间,各自存在两组自锁触点,当电路无法实现自锁功能时,应手动模拟接触器进行检测,当两点间的电阻为0时,则表示自锁正常,若电阻为无穷大时则表示存在自锁故障问题,应及时排除。

2.4线圈得电触点不动作故障

在按钮盒内接线电路中,所有的电器线圈全部处于并联连接状态,当两个线圈串联时,受分压作用影响,线圈内的实际电压将低于工作电压,以致出现线圈得电而触点不动作的故障问题,此时检测13-7、8、11、12等点处的电阻,当某支电路的电阻为2R时,则表示此线路出现故障问题。

2.5Y-△接法的转换故障检测

在实际布线过程中,当Y-△接法转换时,D、Y接触器线圈会交替得电,动合主触点也会不停地交替抖动,这种故障问题被称为无法完成Y-△接法的转换故障。出现这种故障主要是因为在6点处存在四个连接的电器触点,如果混淆了电器进出线则很容易造成Y-△接触器动断触点串联问题。在进行故障检测时,应断开6点处的连线,当检测到9、10点的电阻为0时,则表示电路运行正常;当电阻为0时则表示电路存在故障问题。第二种故障属于无法由Y接法转换为△接法,检测过程中应查看继电器线圈是否连接于9、13点间,断开11点处的连接,如果电阻为0则表示电路存在故障问题,若电阻为定值则表示电路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应检测10、12点的延时闭合动合触点状态,直至排除所有的故障问题。

结束语

接触器-继电器被广泛应用至各种类型的低压电器控制设备中,比如造纸机、轧钢机以及纺织机械设备等。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线路可靠性较高且具备较好的调节性能,运行方便,经济效能较佳,可以运用至电机拖动与控制电路中,且在实际布线过程中获得了较好效果。文章分析了电机拖动及控制电路的故障问题,分析了具体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方园.电力拖动技术中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改进(优先出版)[J].电子测试,2015(06).

[2]杨媚.关于电力拖动技术中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改进的研究[J].电子制作,2016(11).

[3]周斐,王峰.电力拖动实训课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优先出版)[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4]王书平.浅析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充要条件(优先出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3).

作者简介:刘颜文睿,男,22岁,黑龙江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4级在校学生

论文作者:刘颜文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电力拖动与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与排除论文_刘颜文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